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苏麻油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β-环糊精包合法对苏麻油中α-亚麻酸进行富集纯化,以不同的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时间、包和时间、(无水乙醇+FFA)和β-环糊精质量比为单因素并做正交实验,最终确定超声波辅助β-环糊精法包合α-亚麻酸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波功率200 W、超声波时间25 min、(无水乙醇+FFA):β-CD质量比1:9,在此条件下α-亚麻酸含量提高至69.26%,包合率为73.36%。此方法制备时间短,包合效率高,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以亚麻籽油为原料,对提取α-亚麻酸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β-环糊精包合法从亚麻籽油中提取α-亚麻酸,以α-亚麻酸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曲面法分析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对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和β-环糊精与(混合脂肪酸+无水乙醇)用量之比三个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组合,确定了β-环糊精包合法提取α-亚麻酸的最佳工艺条件,即: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2.2h,β-环糊精与(混合脂肪酸+无水乙醇)比为7.14∶1。在此条件下,α-亚麻酸的含量为71.45%。采用紫外光谱检测将样品与标准品进行对照,确定样品为α-亚麻酸。  相似文献   

3.
选用美藤果油为原料,采用β-环糊精包合法对其富含的α-亚麻酸进行提取纯化,并辅以超声波技术提升包合作用的效果。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模型进行试验设计,以包合温度、超声波时间和β-环糊精-(混合脂肪酸+无水乙醇)质量比为考察因素,α-亚麻酸含量为指标,通过对数据的响应面处理分析及实验验证,得出了美藤果油中α-亚麻酸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包合温度60℃、超声波时间73 min、β-环糊精-(混合脂肪酸+无水乙醇)质量比7.4∶1,此条件下得到的α-亚麻酸含量为59.16%。实验对α-亚麻酸生产新的来源途径进行了探索,通过优化条件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林非凡  谭竹钧 《食品科技》2012,(5):144-148,153
从亚麻油中分离高纯度α-亚麻酸。采用β-环糊精包合法从亚麻油中分离α-亚麻酸,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β-环糊精包合法分离α-亚麻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最佳工艺条件为:(混合脂肪酸+无水乙醇):β-环糊精=1:7,包合温度59℃,包合时间为2.7h,冷冻时间为14.26h。在此条件下,α-亚麻酸的含量由3.84%提高到70.01%。该生产工艺产量高、成本低、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超声法制备牡丹籽油-羟丙基-β-环糊精(牡丹籽油-HP-β-CD)包合物,以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的综合评分OD值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包合工艺条件。确定牡丹籽油-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360 W,包合温度46.5℃,牡丹籽油与HP-β-CD质量比1∶6.6。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包合物得率为85.53%,包合率为92.00%,综合评分OD值为89.41%。经红外光谱法鉴别,已形成牡丹籽油-HP-β-CD包合物。  相似文献   

6.
β-环糊精包合法分离花椒油中的α-亚麻酸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β-环糊精包合法分离花椒油中的α-亚麻酸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β-环糊精包合法是分离花椒油中的α-亚麻酸的良好方法,包合工艺条件:α-亚麻酸:β-CD为1:8,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1.5h,冷冻时间15h,此条件下花椒油中α-亚麻酸含量由19.17%提高到56.53%。  相似文献   

7.
采用正交实验与综合评分相结合的方法优化水溶液搅拌法制备百里香挥发油-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包合物的工艺条件,运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包合物进行表征,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比分析了包合前后百里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水溶液搅拌法制备百里香挥发油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百里香挥发油与HP-β-CD的体积质量比为1:10(mL:g),包合温度30℃,搅拌时间2.5h,HP-β-CD的浓度5%,在此最佳工艺下,平均包合物得率与挥发油利用率分别为91.77%和81.94%,该工艺合理、稳定、可行,有效地提高了百里香挥发油的稳定性.FT-IR和GC-MS分析说明,百里香挥发油与HP-β-CD已经形成了包合物,包合前后百里香挥发油的主要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挥发油中各组分的组成比例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包合对百里香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略有影响.  相似文献   

8.
以玫瑰香精和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为原料,采用水浴恒温磁力搅拌法制备玫瑰香精-HP-β-CD包合物;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并以挥发油包合率和包合产率为指标评价了包合工艺,利用红外(FT-IR)和薄层层析色谱(TLC)对包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P-β-CD与玫瑰香精形成了包合物,且在包合过程中未改变玫瑰香精的化学成分,提高了玫瑰香精的缓释效果。最佳制备工艺:玫瑰香精1mL,m(HP-β-CD/g)︰V(玫瑰香精/mL)=6︰1,搅拌速度700 r/min,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5 h。影响因素的大小依次为:包合温度>搅拌速度>玫瑰挥香精和H-β-CDP的投料比>包合时间。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法对荆芥精油(SBO)/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00 W,m(SBO):m(β-CD)=1:6,超声时间18 min,温度45 ℃.在此条件下,包合率可达76.2%.  相似文献   

10.
尿素包合法富集纯化杜仲籽油α-亚麻酸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尿素包合法富集纯化杜仲籽油中α-亚麻酸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α-亚麻酸纯度为考察指标,考察了尿素与脂肪酸质量比、95%乙醇与脂肪酸质量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等四个实验因素对α-亚麻酸富集效果的影响,建立了二次多元回归方程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α-亚麻酸最佳富集工艺条件为:尿素与脂肪酸质量比为3∶1,95%乙醇与脂肪酸质量比为9∶1,包合温度为-9.0℃,包合时间为17.0h.在此最佳富集条件下,α-亚麻酸纯度可提高至82.63%.尿素包合法是富集纯化杜仲籽油α-亚麻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尿素包合法提纯紫苏籽油中α-亚麻酸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α-亚麻酸提纯率为考察指标,考察脂肪酸与尿素溶液体积比、尿素溶液浓度、包合温度及包合时间四个因素对α-亚麻酸提纯率的影响,优化尿素包合法提纯紫苏籽油中α-亚麻酸工艺。结果表明尿素包合法提纯紫苏籽油中α-亚麻酸最佳工艺参数为:混合脂肪酸与尿素溶液体积比1︰50,尿素-乙醇溶液浓度1.0 mol/L,包合温度-20℃,包合时间18.5 h。在此最优条件下紫苏籽油α-亚麻酸提纯率为77.23%。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制备甘草黄酮-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以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为指标筛选最佳工艺条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溶解度。结果甘草黄酮-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工艺为甘草黄酮:HP-β-CD=1:3(w/w),包合时间6 h,温度60℃。结论甘草黄酮通过HP-β-CD包合后溶解度增加。  相似文献   

13.
郑雯  王远  袁田青  蔡珺珺  宫兴文 《食品科学》2017,38(20):161-168
为增加植物甾醇(phytosterol,PS)的水溶性,拓宽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本研究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hydroxypropyl-β-cyclodextrin,HP-β-CD)对植物甾醇进行包合,达到增大其水溶性的目的。采用差热扫描分析、傅里叶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包合后的产物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对包合工艺进行优化,得到最佳包合工艺为HP-β-CD与PS物质的量比4.27∶1、包合温度47℃、包合时间11.93 h,得到的包合率为96.57%。考虑到实际操作的便利,将其修正为:HP-β-CD与PS物质的量比4.30∶1、包合温度47℃、包合时间12 h,并在此修正条件下进行3次平行实验,其平均包合率为97.25%。结果表明在包合状态下,经改造后的PS在37℃水中的溶解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达到了8.31 mg/m L,是其原来(0.027 mg/m L)的307.90倍。  相似文献   

14.
响应曲面法优化尿素包合富集蚕蛹油α-亚麻酸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尿素包合富集蚕蛹油α-亚麻酸工艺进行优化。以α-亚麻酸纯度为响应值,温度、尿素与脂肪酸比值、95%乙醇与脂肪酸比值和包合时间为试验因素,进行中心组合试验。结果表明,α-亚麻酸富集最优工艺条件为温度-8.27℃、尿素与脂肪酸比值3.39、95%乙醇与脂肪酸比值10.47、包合时间8.91h,α-亚麻酸纯度达70.28%。尿素包合法是富集蚕蛹油α-亚麻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张多婷  韩静  项文娟  张玥 《食品科学》2011,32(17):199-203
以β-环糊精(β-CD)为主体,超声法制备叶黄素-β-环糊精(叶黄素-β-CD)包合物,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光谱、红外光谱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对叶黄素-β-CD包合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叶黄素-β-CD包合物的适宜包合条件为叶黄素与β-CD的物质的量比1:4,超声功率400W,超声时间40min,包合率可达到75.8%以上;产物的光谱特征的变化证实叶黄素和β-CD形成了新的物相;而用相溶解度确定叶黄素和β-CD的相溶解度曲线属于AL型,叶黄素与β-CD形成1:1包合物,包结常数为346.97L/mol。经包合后,叶黄素的稳定性与水溶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6.
以紫苏籽油为原料,通过超声波辅助β-环糊精包合法对紫苏籽油中α-亚麻酸进行提取,选取超声波温度、超声波时间、料液比三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利用Box-Behnken模型进行试验设计,最终确定超声波辅助β-环糊精法包合α-亚麻酸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温度51 ℃、超声时间68 min、料液比15:1,在此条件下α-亚麻酸纯度由52.27%提高至72.93%。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声波强化制备熊果酸-γ-环糊精(UA-γ-CD)包合物。以UA包合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包合条件。结果表明,较优的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20W、包合温度50℃、超声包合时间40min、UA∶γ-CD(mol∶mol)=1∶1。该条件下,UA包合率达到80.5%。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超声处理后UA得到了包合。超声法简单、高效,是一种制备UA-γ-CD包合物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8.
研究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柚皮素-β-环糊精(NAR-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搅拌法制备NAR-β-CD包合物,以β-CD与NAR的投料质量比、包合时间、包合温度为自变量,以包封率、包合物得率为因变量,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项式拟合,经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工艺条件,并作验证试验。并比较NAR-β-CD包合物和NAR的累积溶出率。NAR-β-CD包合物的最佳工艺:β-CD与NAR投料质量比为5∶1,包合时间为1.412 h,包合温度为48.11℃。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预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分别为1.43%、1.99%。NAR和NAR-β-CD包合物的累积溶出率分别为37.15%,为83.24%。  相似文献   

19.
徐春明  刘金龙 《食品科学》2012,33(24):132-136
研究利用微射流均质机强化β-环糊精包合紫苏籽油纯化α-亚麻酸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用料比、处理压力、包合时间3因素进行Box-Behnken试验设计,并利用响应面法对包合工艺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在用料比(紫苏油:β-环糊精)1:11(mL/g)、处理压力6000psi、包合时间105min时,β-环糊精包合紫苏籽油的包合率最高达81.64%。利用FT-NIR、扫描电镜对包合物进行物理特性表征,结果证明β-环糊精能够很好的包合紫苏籽油。GC-MS检测表明包合前后的α-亚麻酸的含量由53.50%提高到77.42%,因此表明β-环糊精包合法纯化紫苏籽油中α-亚麻酸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20.
薛华丽 《中国酿造》2012,31(7):103-106
采用尿素包合法从花椒籽油中提取α-亚麻酸,使其中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分离,从而提高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通过正交试验考察了包合反应中混合脂肪酸(FFA)、尿素、95%乙醇的用量、包合温度、包合时间等因素对产物中α-亚麻酸含量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优化条件:混合脂肪酸(FFA)∶尿素∶乙醇=1∶3∶9,包合温度0℃,包合时间16h.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包合后脂肪酸成份进行了分析,发现包合后共检测出3种不饱和脂肪酸,使α-亚麻酸的相对含量由4.12%提高到15.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