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纳豆咀嚼片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纳豆咀嚼片的生产工艺,通过试验确定了比较合理的原料配比,经原料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压片等工序,制成表面光滑、香甜适口、营养丰富的纳豆咀嚼片。  相似文献   

2.
为从风味上对日本传统食品纳豆进行调整,降低其氨味,使其在不破坏原有成份的基础上适应中国消费者的口味。试验分别在原料中加入蔗糖、味精、大米、青椒、醋、姜水、茶叶等辅料,从拉丝性、香气、口感、色泽、硬度等感官指标方面研究辅料对纳豆品质影响。最终试验确定纳豆辅料的最佳配方为:3%味精,姜汁∶茶叶比例为10∶1。产品香气和滋味协调,硬度适宜,拉丝性较好,氨味较淡。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在大豆发芽富集γ-氨基丁酸(GABA)的基础上,接种纳豆芽孢杆菌,37℃下发酵24 h,经干燥、粉碎后,制作富含GABA和纳豆激酶(NK)的纳豆咀嚼片。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低氧发芽后再经低温冷冻与回温处理,发芽大豆中GABA含量高达1.24 mg/g DW;经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后大豆中GABA含量升至3.87 mg/g DW,同时NK活力升至每克鲜纳豆0.06个TAME单位;以45%的纳豆粉为原料制作的咀嚼片中GABA含量达到2.07 mg/片,纳豆激酶(NK)活力为0.063 TAME单位/片。通过该生产技术,可生产富含GABA和NK活力的功能性纳豆咀嚼片。  相似文献   

4.
大豆多肽咀嚼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影响大豆多肽咀嚼片风味和质量的主辅料用量进行正交试验,确定了咀嚼片的最佳配方:大豆多肽粉10.0%、可压性淀粉40.0%、蔗糖20.0g%、奶粉8.0%、甘露醇8.0%、复合酸味剂2.0%、明胶0.5g%、阿拉伯胶5.0%、复合维生素0.5%、硬脂酸镁1.0%、甜橙浓缩汁5.0%等.所制得的大豆多肽咀嚼片,具有酸甜合适,入口感细腻的特点,能快速补充体力,促进机体代谢,缓解身体疲劳.  相似文献   

5.
纳豆是日本的传统发酵食品,营养价值很高,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活性酶类,具有预防疾病和保健功能,作为一种具有功能性的食品,在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广受欢迎。纳豆虽含有很好的保健功能,但发酵所产生的独特味道却很难被我国大多数消费者接受,限制了其在我国市场上的推广和发展。在纳豆菌发酵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加入适量的辅料(糖、盐、味精等),从拉丝性、气味、口感、色泽、粘滞性、纳豆激酶等方面研究加入适量辅料对纳豆品质的影响,从风味上对日本传统食品纳豆进行调整,力争使其在不破坏原有成分的基础上适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最终试验确定甜味、咸味风味纳豆的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硒麦芽粉为原料,选取适当的淀粉、糊精、乳糖及粘合剂聚维酮K30等辅料,通过正交试验,选出最佳工艺:原料细度100目,辅料比例(质量比)为淀粉∶糊精∶乳糖=1∶6∶20,乙醇浓度70%。按照此工艺经原辅料混合,制软材,制粒,干燥,整粒压片等工序得到的咀嚼片外观完整,口感适宜且产品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7.
纳豆在国际上是翘首瞩目的健康食品。位于天津市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天津市百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了将纳豆引进中国改善人民的健康,他们经过十年的研制开发,与中国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建成了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纳豆成品生产科研基地,成为国家的高新技术企业。他们研制生产的"永生肽"纳豆咀嚼片系列产品,2003年通过天津市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项颇具前景的大豆深加工项目是"两院一校"开展高科技合作后,取得的丰硕成果,填补了国家空白。  相似文献   

8.
采用湿法消化样品,确定了检测纳豆咀嚼片微量元素的最佳处理条件。试验证明,混酸HNO3:HClO4的比例为4:1,消化温度为140℃,消化时间80min时样品可以得到充分分解。采用了ICP-AES法测定纳豆咀嚼片中微量元素铁、锌、铜、锰的含量,测定结果比较准确。  相似文献   

9.
以石斛和粉葛为原料,经超微粉碎、配料、湿法造粒、干燥、整粒、压片等工序制成咀嚼片。考察了原料比、辅料比、乙醇浓度、60%乙醇添加量、硬脂酸镁添加量对咀嚼片感官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L16(45)正交试验优化咀嚼片配方;以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总抗氧化能力为模型评价咀嚼片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石斛粉葛咀嚼片最佳工艺配方为:原料中石斛:粉葛为1:4,原辅料比[(石斛+粉葛):辅料(玉米淀粉+菊粉+木糖醇+甘露醇)]为1:1.5,辅料配比(玉米淀粉:菊粉:木糖醇:甘露醇)为4:3:1:1,润湿剂60%乙醇的添加量为0.4 mL/g,硬脂酸镁1.5%,咀嚼片感官评分为93.7±0.03分。石斛粉葛咀嚼片水提液、石斛粉葛咀嚼片醇提液与抗坏血酸(VC)的清除DPPH·的IC50值分别为(3.067±0.1095)、(3.512±0.0945)、(0.06337±0.0286) mg/mL;石斛粉葛咀嚼片水提液、石斛粉葛咀嚼片醇提液与VC的清除ABTS+·的IC50值分别为(5.529±0.8175)、(5.380±0.7915)、(0.2772±0.0345) mg/mL;石斛粉葛咀嚼片水提液、醇提液、VC在浓度为2 mg/mL时,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0.258、0.188、0.494。石斛粉葛咀嚼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石斛与粉葛有协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罗汉果为主要原料,选用淀粉、微晶纤维素、甘露醇、柠檬酸、硬脂酸镁等辅料制备罗汉果咀嚼片。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优化处方确定最佳工艺配方;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法测定咀嚼片中罗汉果主成分皂苷V含量。咀嚼片中罗汉果皂苷V含量为3.744 mg/g。该咀嚼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铜绿假单胞菌则无抑制作用。该产品配方合理,且各项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含片质量稳定,工艺可行,为罗汉果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黑莓、蓝莓冻干果粉为原料,采用湿法制粒的方法研制黑莓咀嚼片和蓝莓咀嚼片。对产品的制造工艺进行初步研究,确定黑莓咀嚼片的最优配方为黑莓冻干果粉50%、甘露醇45.5%、苹果酸0.5%、微粉硅胶2%、硬脂酸镁2%;蓝莓咀嚼片的配方为蓝莓冻干果粉50%、甘露醇44%、苹果酸2%、微粉硅胶2%、硬脂酸镁2%。所制咀嚼片色泽艳丽、酸甜适中、口感细腻、清凉爽口、花色苷和多酚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沙棘果粉、红枣粉为主要原料,添加甜味剂和压片辅料研制沙棘粉咀嚼片,通过D-最优混料设计、单因素实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结合多指标评分法优化沙棘粉咀嚼片的配方,并对其感官指标、营养成分和总抗氧化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沙棘复配果粉的最佳风味配方为沙棘果粉添加量47.79%(质量百分比,下同)、红枣粉添...  相似文献   

13.
针对市场上含有鲟鱼皮二肽基肽酶-IV (Dipeptidyl peptidase IV,DPP-IV)抑制肽咀嚼片的相关产品较少的问题,采用湿法造粒技术和模糊数学法分析方法及单因素实验、响应面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咀嚼片配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咀嚼片最优配方为肽粉添加量46.52%,木糖醇添加量23.94%,CMC-Na添加量7.88%,硬脂酸镁添加量7.00%,奶粉及微晶纤维素添加量分别为10%与4.66%;在转台速度20 r/min,充填深度11 mm,充填压力28 kN,原料粒度350目的制备条件下,制得的咀嚼片硬度适中,表面光滑且色泽均匀,模糊数学分析法综合得分为69.75分。本研究通过辅助加料配合湿法造粒技术,对鲟鱼皮DPP-IV抑制肽咀嚼片的配方及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旨在为咀嚼片产品的制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鲟鱼软骨及鸡软骨是鱼类及家禽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均富含硫酸软骨素、透明质酸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以鲟鱼及鸡软骨为原料,添加一定的辅料并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技术进行咀嚼片制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压片配方配比的优化,探讨出最佳工艺及配方,从而研制出新型的鲟鱼及鸡软骨粉咀嚼片,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通过试验确定鲟鱼软骨粉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9.4 g鱼软骨粉,加入3.5 mL65%的乙醇润湿剂,10 g麦芽糊精、0.4 g微晶纤维素、5.6 g乳糖粉作为填充剂,以2%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鸡软骨粉咀嚼片的最佳配方为:9.4 g鸡软骨粉,加入8 mL 45%乙醇润湿剂,10 g麦芽糊精、0.6 g微晶纤维素、6.1 g乳糖粉作为填充剂,以2%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制得口感适宜、风味俱佳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选用营养互补的几种蔬菜,通过制浆、浓缩、冻干、粉碎、调配、成型等工艺,制备了一种天然、营养、健康、方便、休闲的复合蔬菜咀嚼片。  相似文献   

16.
选用营养互补的几种蔬菜。通过制浆、浓缩、冻干、粉碎、调配、成型等工艺。制备了一种天然、营养、健康、方便、休闲的复合蔬菜咀嚼片。  相似文献   

17.
采用正交实验和模糊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麦芽咀嚼片的制备工艺;以小鼠小肠墨汁推进率、大鼠胃蛋白酶排出以及对动物体重的影响为指标,研究促进消化动物功能实验。结果表明:麦芽咀嚼片最佳配方为:柠檬酸的添加量为2%,甜菊糖苷的添加量为0.1%,微晶纤维素添加量为40%,硬脂酸镁添加量为1%。2.67 g/kg BW(body weight)组能提高小鼠小肠运动实验墨汁推进率(P<0.001),并且该受试物对大鼠体重增长、摄食量、食物利用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蓝莓枸杞咀嚼片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护眼保健品蓝莓枸杞咀嚼片的制备,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分析蓝莓枸杞咀嚼片的制备工艺,筛选出外观合格,口感好,硬度和崩解度合理的处方。通过实验确定最佳制片方案为:甘露醇、MCC(微晶纤维素)、PVPP(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的添加量与果粉重量比例分别为13%、8%、20%时,制得不易碎裂、口感细腻、甜度适宜爽口、硬度和崩解时间适当的蓝莓枸杞咀嚼片。片剂评测结果与响应面Box-Benhnken中心组合实验分析结果高度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