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西藏隆子黑青稞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法,配合感官评价,对轻度发酵黑青稞麦芽汁饮料的发酵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轻度发酵黑青稞麦芽汁饮料在30℃下发酵4 h,最佳配方为:料液比1︰4 g/mL,酵母菌接种量0.02%,乳酸菌接种量0.02%;稳定剂添加量为:单甘脂添加量0.05%,黄原胶量0.05%, CMC-Na 0.03%。经过调配,当木糖醇添加量为8%,异坏血酸添加量为0.01%,麦芽糊精添加量为0.5%时,口味最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沙棘枸杞复合运动饮料的配方。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运用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对影响沙棘枸杞复合运动饮料的主要因素(沙棘汁添加量、枸杞汁添加量、柠檬酸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进行优化研究。结果沙棘枸杞复合运动饮料最佳生产工艺参数为沙棘汁添加量15%、枸杞汁添加量26%、柠檬酸添加量0.17%、木糖醇添加量8.5%。在此条件下,复合运动饮料的感官评分为95分。结论开发的沙棘枸杞复合运动饮料,口感酸甜适口,组织状态稳定,是适合运动者长期饮用的饮料。  相似文献   

3.
以枸杞、山楂、红枣三种药食同源物品为原料,经高压均质、喷雾干燥等工艺制得三种干果复合固体饮料。综合模糊感官评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溶解时间、澄清度建立主成分综合评价模型,并以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为指标,利用L9(34)正交试验对喷雾干燥法制备三种干果符合固体饮料的配方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干果复合固体饮料的最优配方是以500 mL饮用水为标准,枸杞汁添加量48%,红枣汁添加量14%,山楂汁添加量18%,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20%,白砂糖添加量4%,柠檬酸0.02%,麦芽糊精10%。在此条件下的产品的主成分综合得分为0.53,其颜色为橙黄色,色泽透亮,口感细腻,具有枸杞,山楂,红枣的复合香味。  相似文献   

4.
以葛根汁为主要原料,辅以适量的藤茶、苦丁茶、金银花和甜茶水提汁,研制葛根清汁复合饮料。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葛根清汁复合饮料进行配方优化。结果表明,葛根清汁饮料最佳配方为:葛根汁添加量35%,藤茶汁添加量2.5%,苦丁茶汁添加量7.5%,金银花汁添加量10%,甜茶汁添加量10%,β-环糊精0.3 g/100 mL,抗坏血酸0.04 g/100 mL,蜂蜜5 g/100 mL。以该配方研制的饮料产品,其色泽橙黄、酸甜适口、茶香柔和、风味协调、且总黄酮含量高达0.74 mg/mL。  相似文献   

5.
以红枣、大豆为主要原料,研制红枣豆奶复合饮料。以饮料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饮料最佳配方:红枣汁和豆奶的混合比例为4∶6(体积比)、混合汁添加量为40%、柠檬酸添加量为0.08%、白砂糖添加量为6%、黄原胶添加量为0.3 g/100 mL、卡拉胶添加量为0.03 g/100 mL、单甘酯添加量为0.01 g/100 mL。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红枣豆奶复合饮料感官评分最高,富有红枣和豆奶双重风味,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6.
以黄精、红枣为主要原料研究黄精红枣酸奶的工艺配方,以感官评分为标准,选取黄精液添加量、红枣液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奶粉添加量及发酵时间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选择黄精液添加量、红枣液添加量、木糖醇添加量和奶粉添加量4个因素设计响应面试验,通过感官评分研究4个因素对黄精红枣酸奶感官品质的影响,确定黄精红枣酸奶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黄精液添加量30.6 g/L、红枣液添加量36.2 g/L、木糖醇添加量8.7 g/L及奶粉添加量162 g/L,最终感官评分为92.18分,与预测值较接近。  相似文献   

7.
以黄精、山药、枸杞3种药食同源材料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工艺和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提取相应的汁液,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主要原辅材料不同含量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黄精提取液25%、山药汁20%、枸杞提取液6%、白砂糖6%、柠檬酸0.08%。该复合饮料色泽棕黄悦目、香气浓郁、酸甜适口,多糖含量为3.29%。  相似文献   

8.
试验以新鲜甜玉米、新鲜南瓜和菊花为主要材料,将玉米和南瓜打浆榨汁,菊花提取取汁后,研究玉米汁/南瓜汁/菊花汁的配比、柠檬酸、白砂糖和稳定剂对复合饮料感官的影响,以及均质条件对饮料均质效果的影响,得出复合饮料的最佳调配配方和工艺参数。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玉米汁/南瓜汁/菊花汁的配比为4∶4∶2,白砂糖添加量为4%,柠檬酸添加量为0.05%,复合稳定剂的添加量为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0.1%+0.1%+0.05%,得到综合感官评分为70分;均质压力为40MPa,均质时间为5min。  相似文献   

9.
以银耳和红枣为主要原料,制作无糖复合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银耳红枣木糖醇饮料的生产工艺条件及较优配方。较优生产配方为:银耳提取液与红枣提取液的体积比为8∶2、木糖醇添加量12%、柠檬酸添加量0.15%、复合稳定剂添加量0.12%(羧甲基纤维素添加量0.03%、黄原胶添加量0.05%、卡拉胶添加量0.04%)。以该配方制得的饮料酸甜适中、稳定性好、香味协调。  相似文献   

10.
探讨以坛紫菜为原料开发保健型紫菜复合饮料的途径。利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紫菜酶解液的脱腥条件、复合饮料的配方以及饮料的稳定性进行优化,获得制备紫菜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和关键技术。结果表明,2.0%麦芽糊精能有效脱除紫菜酶解液的腥味;紫菜酶解液与枸杞汁以3∶2(体积比)比例混合制备复合汁,复合汁含量40%、白砂糖添加量4%、柠檬酸添加量0.1%为最佳配方;使用黄原胶与CMC-Na以1∶2比例混合的复合稳定剂,饮料稳定效果较好,复合稳定剂的添加量为0.15%。理化指标检测表明该饮料碘含量为2.753 mg/L,各项安全卫生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以陈皮为原料制备岭南特色陈皮饮料,研究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滤芯材料对陈皮饮料的风味及澄清度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L9(33)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20g/mL,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20min,200目棉芯粗滤加300目棉芯精滤。所制得的陈皮饮料口感宜人,澄清度好。  相似文献   

12.
以藏茶、玫瑰、乌梅为主要原料,以赤藓糖醇、三氯蔗糖为辅料,研制藏茶玫瑰乌梅无糖复合饮料。以感官评分为指标,利用单因素与响应面法优化得到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藏茶浸提液添加量42%、玫瑰浸提液添加量20%、乌梅浸提液添加量18%、赤藓糖醇添加量3%、三氯蔗糖添加量0.007%。利用UHPLC-QqQ-MS/MS检测出复合饮料中有12种功能性成分,其中儿茶素类有5种。功能性成分中含量前5位为异槲皮素、槲皮素-7-葡萄糖苷、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绿原酸和芦丁。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显示复合饮料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78.26±1.74)%,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93.58±2.21)%,还原力为2.295±0.017。该复合饮料功能性成分丰富,抗氧化能力较好,呈褐红色、澄清透明,具有藏茶和玫瑰特有的香气,酸甜适宜,口感好。  相似文献   

13.
以干酵母为发酵剂,黄精、大枣为原料混合发酵进行果酒的酿制,并对果酒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物料组分比、液料比和干酵母用量为影响因素,以酒精度和感官评分的总评归一值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响应面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黄精-大枣果酒最优的发酵条件为:物料组分比2:3(g/g)、液料比30:1(mL/g)、干酵母用量0.35 g/L,感官评分和酒精度分别为(90.67±1.53)分、9.23%±0.30% vol;黄精-大枣果酒对DPPH、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分别达到了99.5%、92.0%。优选出的黄精-大枣果酒发酵工艺可行,发酵过程抗氧化活性呈峰形变化,可为黄精-大枣果酒的发酵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刘畅  冯建文  旷慧  王金玲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3):143-147,152
以红树莓、柚子为主要原料,对红树莓柚子复合果汁的配方及稳定性进行研究。首先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并结合感官评价的方法,确定了红树莓柚子复合果汁的最佳配方;其次,通过单一稳定剂的选择及稳定剂的复配,确定了复合果汁的最佳稳定剂及添加量;最后对复合果汁的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红树莓柚子复合果汁的最佳配方为:红树莓汁45 g,柚子汁30 g,白砂糖8 g,加水至总量100 g,此时感官评分为88.63;最佳稳定剂及添加量为:以0.12 g黄原胶与0.09 g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复合稳定剂。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红树莓柚子复合果汁可溶性固形物为11.2%,总酸为0.2~0.3 g/L,均符合国家饮料食品标准;且口感酸甜,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5.
为研制风味独特的复合饮料,采用红枣、山楂和芦荟为主要原料,辅以白砂糖和柠檬酸,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确定原料汁最佳配比,以离心沉淀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稳定剂最佳复配方案。结果表明: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原料汁最佳配比为:红枣汁20%、山楂汁11%和芦荟汁40%,稳定剂最佳复配方案为:黄原胶0.086%、羧甲基纤维素钠0.13%和结冷胶0.037%,在此条件下,复合饮料感官评价分值为93.1±0.9分,离心沉淀率最低可达0.43%±0.015%。产品色泽纯正,呈橘黄色,酸甜适度,组织细腻,无沉淀和分层现象,具有红枣、山楂和芦荟独特香气,研究结果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刘丽莎  王锐  旭日花  尚楠  王洋  樊秦  李平兰 《食品科学》2010,31(19):124-128
对白术、枸杞、太子参、五味子、党参、地黄、陈皮、灵芝的筛选结果表明,白术浸提液对婴儿双歧杆菌体外促生长效果最为明显。白术经水提(1:20)、醇沉(1:3)、透析(3500D)、脱蛋白(Saveg 法)后经DEAE 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得到中性白术多糖(AMP)。AMP 对两大类益生菌的促生长结果表明:AMP 具有良好的促生长效果,其中对婴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infantis)、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entis)、动物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nimali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的促生长效果最佳,且AMP 的促生长作用与其添加浓度有关。AMP 经红外光谱分析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经多角度激光散射仪结合凝胶渗透色谱(GPC-MALLS)法测得其重均分子质量(Mw)为5527g/mol,分子质量分布(Mw/Mn)为1.726;酸水解法及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 脉冲安培检测(HPAEC-PAD)分析表明:AMP 为杂多糖,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和甘露糖,其物质的量比为13.8:11.8:70.2:4.1。  相似文献   

17.
以胡萝卜、枸杞为原料研制复合型保健饮料,并研究了饮料的生产工艺。通过对原料浸提条件及饮料配方的优选试验,得到饮料的最佳配方为:胡萝卜汁20%、枸杞汁10%、白砂糖5%、柠檬酸0.1%。该复合饮料口感优良,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8.
以蓝莓和红豆为主要原料研制复合果蔬饮料,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通过感官评价和沉降率优化饮料风味配方和稳定性。采用感官评分对色泽、滋味、气味、组织状态进行评价,得到最佳配方为:蓝莓汁20%、红豆汁15%、蔗糖6%、柠檬酸0.1%。通过离心沉降速率和感官评价指标研究稳定剂对饮料的稳定效果,得到稳定性配方为羧甲基纤维素钠0.05%、黄原胶0.05%、海藻酸钠0.1%。对蓝莓红豆复合饮料的杀菌条件进行初步探索,在70℃杀菌30 min条件下,微生物检测指标和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9.
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设计及感官评价等方法研究了罗汉果生姜饮料的关键工艺和配方。通过产品风味确定工艺流程、产品配方和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罗汉果最佳水浸提条件为固液比1∶35(g∶mL),100 ℃水浴恒温浸提40 min;通过感官评定得到罗汉果生姜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罗汉果浸提液中添加20%姜汁,8.5%木糖醇,0.25‰的柠檬酸;所得产品具有罗汉果特有的香气及甜味,姜味协调柔和,口感清爽;甜酸咸苦适中,无异味;色泽纯正透亮,呈均匀棕红色,澄清透明无杂质。  相似文献   

20.
刘瑞山  谷云 《中国酿造》2013,32(11):102-104
以发酵酸奶为主要原料,复配怀菊花汁和红枣浓缩汁制作一种具有清热祛火、补气养血、抗氧化的乳酸菌饮料。主要探讨了产品的感官质量和稳定性。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怀菊花红枣乳酸菌饮料调配的最佳配方和适宜的制作工艺流程;同时研究了复配稳定剂对乳酸菌饮料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分别添加30%发酵酸奶、7%怀菊花汁、2%红枣浓缩汁、8%蔗糖、0.4%稳定剂制作的怀菊花红枣乳酸菌饮料具有较好的口感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