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采用响应面方法,以存活率为指标优化了干酪乳杆菌冻干保护剂的配方。Plackett-Burman实验表明,脱脂乳、乳糖和谷氨酸钠对存活率具有显著的影响,通过中心复合实验进一步优化保护剂的比例,当脱脂乳、乳糖和谷氨酸钠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5.8 g/100 mL,5.73 g/100 mL和0.42 g/100 mL时细胞存活率为92.4%,明显高于不添加保护剂时细胞的存活率(5.25%)。  相似文献   

2.
直投式乳酸菌发酵剂的制备中,菌体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受损会降低发酵活力。采用响应面法结合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与最陡爬坡法,探讨保护剂对鼠李糖乳杆菌的保护效果。结果表明:脱脂乳、海藻糖和甘油对菌体存活率的影响比较显著,脱脂乳与海藻糖、海藻糖与甘油对菌体存活率的交互作用影响高度显著,而脱脂乳与甘油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冻干保护剂最佳配方为:脱脂乳浓度6.56g/100mL、海藻糖浓度2.35g/100mL、甘油浓度2.47g/100mL,在此条件下,菌体存活率可达86.69%,该配方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686为试验菌株,以甘油、山梨醇、脱脂乳、葡萄糖、菊粉、海藻糖、谷氨酸钠和谷胱甘肽为保护剂,以冻干存活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剂保护剂配方,用直投式(DVS)发酵剂制作浩乳德(奶豆腐),并对其品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菌株686最佳保护剂配方为脱脂乳添加量12.5 g/100 mL、海藻糖添加量6.0 g/100 mL及谷氨酸钠添加量12.5 g/100 mL。在此优化配方条件下,菌株冻干存活率为81.59%。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表明,添加最优冻干保护剂的乳酸菌686完整无破碎,用其制作浩乳德的理化指标、鲜味及丰富度均有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4.
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乳明串珠菌冷冻干燥的保护剂配方。以菌体存活率为指标,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出脱脂乳、谷氨酸钠和硫酸锰3个显著因素。通过最陡爬坡试验确定3因素的水平并作为响应面优化试验的中心点。利用Box-Behnken优化设计建立菌体存活率与3因素的回归方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各因素对响应值的效应关系。获得最佳保护剂各组分配比为:脱脂乳23.79 g/100 mL,谷氨酸钠4.37 g/100 mL,硫酸锰0.08 g/100 mL,在此条件下预测的菌体存活率为80.84%。应用优化保护剂进行3次重复冻干试验,菌体冻干存活率的平均值为80.80%,与预测值基本相符,表明该模型具有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对保加利亚乳杆菌最佳的真空冷冻干燥保护剂的配方,在以10%脱脂乳为基础保护剂的情况下,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以冻干后的存活率为指标,考察了不同冻干保护剂对保加利亚乳杆菌冷冻干燥的保护效果,获得了最优的保护剂配方,即脱脂乳100 g/L,谷氨酸钠25 g/L,抗坏血酸0.5 g/L,甘油60mL/L,酵母浸粉1 g/L.使用此保护剂配方,保加利亚乳杆菌冻干后的存活率可达60.59%.  相似文献   

6.
郑慧纹  闫茹  徐琳琳  董娜  陈萍 《中国酿造》2020,39(3):136-140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东北酸菜发酵异常汉逊酵母菌(Hansenula anormala)的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以异常汉逊酵母菌体存活率为评价指标,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法筛选出脱脂乳、海藻糖和木寡糖3个显著因素,采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3因素的水平并作为响应面优化试验的中心点,利用Box-Behnken优化设计试验建立异常汉逊酵母菌体存活率与3个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通过响应面分析各个因素对响应值的效应关系。结果表明,最佳保护剂各组分为脱脂乳21.8 g/100 mL,海藻糖11.6 g/100 mL,木寡糖0.6 g/100 mL。在此优化条件下,预测的菌体存活率为82.20%。应用优化保护剂进行3次重复冻干试验,菌体冻干存活率的平均实际值为82.11%,与预测值基本相符,表明该模型具有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筛选和优化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KLDS4.0326真空冷冻干燥保护剂工艺,并分析冻干菌粉在不同温度下的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脱脂乳粉、海藻糖和甘油含量是影响菌体细胞存活率的关键因素;以菌体细胞存活率为响应值,对3 个因素进行优化分析,保护剂最佳配比为:脱脂乳粉10.77 g/100 mL、海藻糖7.81 g/100 mL、甘油3.31 g/100 mL,此条件下菌体细胞存活率为(87.43±1.62)%,与理论预测值接近。在4 ℃和25 ℃条件下保藏12 个月后,菌体细胞存活率分别为40.63%和8.67%,冻干菌粉在4 ℃条件下具有更高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冷冻干燥保护剂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应用二水平部分因子设计和响应面中心组合设计联用的方法筛选并优化了植物乳杆菌冷冻干燥的保护剂配方.实验结果表明,众多保护剂当中脱脂乳、海藻糖、硫酸锰的作用最为突出,能够显著提高细胞对冷冻和干燥的环境的耐受能力.以冻干后的细胞存活率为响应目标,响应面法优化的结果为:脱脂乳3.34%、海藻糖1.85%、硫酸锰0.25%.用此配方保护剂冻干样品时,能使细胞存活率达到96.8%±1.3%,与理论预测值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9.
为制备鲜湿米粉发酵剂,以分离自米粉自然发酵液的植物乳杆菌YI-Y 2013的菌体存活率为目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经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有显著效果的3种保护剂:山梨醇、麦芽糊精和甘油,进一步通过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得到显著性的拟合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最佳保护剂配方为:山梨醇浓度1.1g/100g,麦芽糊精浓度24.8g/100g,甘油浓度2.4g/100g,该条件下菌体存活率为(76.08±2.68)%,与预测值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0.
植物乳杆菌冻干保护剂的优化及其保护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以菊粉为主要基质的植物乳杆菌冻干保护剂配方,通过部分因素试验设计筛选保护剂成分,利用中心优化组合设计确定最佳保护剂配方,从菌体形态和细胞膜水平研究保护剂对植物乳杆菌的保护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菊粉对植物乳杆菌的冻干存活率影响显著,谷氨酸钠和山梨醇能增强对植物乳杆菌的保护效果;优化后的植物乳杆菌冻干保护剂配方:菊粉22.4 g/100 m L,谷氨酸钠12.8 g/100 m L,山梨醇4.7 g/100 m L。在此条件下植物乳杆菌存活率达86.5%。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添加复合冻干保护剂的植物乳杆菌菌体饱满、完整,而未添加保护剂的空白对照有明显的变形、塌缩,细胞间有丝状物粘连。冻干后植物乳杆菌胞内蛋白有不同程度的泄漏,添加含菊粉的保护剂的菌体胞外蛋白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以菊粉为主要基质的复合冻干保护剂,可减轻冻干对植物乳杆菌的损伤,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保护细胞膜实现对菌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发酵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Plackett-Burman法从影响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EPS)产量的14个因素中筛选出3个主要影响因素,然后通过响应面法探讨最优工艺参数。结果:影响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产量的主要因素是蔗糖质量浓度、接种量以及发酵温度,其最佳条件为蔗糖质量浓度34g/L、接种量5%、发酵温度31℃,在此条件下发酵的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产量达425.16mg/L。结论: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响应面法进行植物乳杆菌胞外多糖发酵条件的优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为保护植物乳杆菌的活性以增强乳杆菌在动物肠道内的益生功能,以天然发酵玉米青贮饲料中优良植物乳杆菌作为芯材,乳清蛋白和明胶为壁材,利用喷雾干燥法制成微胶囊,并以植物乳杆菌包埋率为响应值,研究壁材配比、壁材添加量、进风温度、进料量4个因素,进行中心组合实验(Box-Behnken),通过响应面分析对喷雾干燥法制备植物乳杆菌微胶囊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条件为壁材配比(乳清蛋白与明胶质量比)1:2、壁材添加量22%、进风温度127℃、进料量35%,在此条件下,植物乳杆菌包埋率为62.15%。结论:本研究为应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植物乳杆菌微胶囊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周中凯  王俊轩  李莹 《食品科学》2016,37(15):144-148
研究青香蕉淀粉对冷冻干燥过程中乳酸菌活性的保护作用和对乳酸菌耐酸耐胆盐性、菌粉贮藏稳定性的影响以及与乳酸菌的协同抗氧化作用,旨在为香蕉的加工与开发以及益生菌保护技术提供思路与理论依据。青香蕉淀粉富含2型抗性淀粉,结果表明,青香蕉淀粉能与乳酸菌协同发挥抗氧化作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达到63.62%,高于两者各自抗氧化作用之和;乳酸菌可以附着于该淀粉颗粒的表面,并且可以将其作为底物缓慢利用;青香蕉淀粉可以显著提高乳酸菌在冷冻干燥过程中的存活率,其值达到73.17%,保护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甘油和海藻糖;添加了青香蕉淀粉还展现出提高乳酸菌耐酸和耐胆盐的能力,加强其合生元产品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银耳多糖作为益生菌冻干保护剂的潜在应用,该研究以植物乳杆菌为试验菌,通过测定植物乳杆菌冻干前后的活菌数、细胞膜性质以及糖代谢酶活力的变化,评价了银耳多糖复合酪蛋白酸钠对植物乳杆菌的冻干保护效果。结果表明:当银耳多糖与酪蛋白酸钠的复合比例为3:1时,菌的最大存活率达到55.39%,此时细胞内钙离子荧光强度显著降低,为29.98;DPH的荧光强度最低,为4.91;细胞内乳酸脱氢酶、钠钾ATP酶与钙镁ATP酶的活力最大,分别为0.32 U/mL、121.61 U/g与45.64 U/g。银耳多糖使膜受损的菌百分比从98.35%最大降低至37.90%。但冻干前后己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的活力无显著性变化。红外扫描结果表明银耳多糖与酪蛋白酸钠之间存在非共价相互作用;此外,银耳多糖的保护使菌粉表面的孔隙率降低,酪蛋白酸钠的复合则增加了菌粉的致密性。因此,银耳多糖在冷冻干燥过程中对植物乳杆菌细胞膜受到的损伤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植物乳杆菌的乳酸脱氢酶、钠钾ATP酶及钙镁ATP酶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丰富降胆固醇、降血糖的益生菌资源,以实验室10株潜力益生菌株为实验对象,进行体外降胆固醇能力、胆盐水解酶(BSH)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试验,测定菌株对人工胃液和胆盐的耐受性,评价优势菌株的细胞黏附性能及对抗生素的耐药安全性能。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LH-511、植物乳杆菌10-12、植物乳杆菌10-4对胆固醇的降解率在50%以上,显著高于商业菌株植物乳杆菌299V(p<0.05)。植物乳杆菌10-12、植物乳杆菌SD-H9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高达41.7%、40.1%。植物乳杆菌LH-511、植物乳杆菌10-12、植物乳杆菌10-4、植物乳杆菌10-14、卷曲乳杆菌OF48-2pH5这5株菌具有较好的BSH活力、α-葡萄糖苷酶抑制性、抗逆性以及对HT-29细胞的黏附能力。但仅植物乳杆菌LH-511和卷曲乳杆菌OF48-2pH5通过了10种抗生素的安全性试验。综上所述,植物乳杆菌LH-511和卷曲乳杆菌OF48-2pH5具有较好的降胆固醇、降血糖潜力,且通过了抗逆性、黏附性、安全性试验,可用于进一步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陈胜杰  高翔  袁戎宇 《食品工业科技》2021,42(1):182-187,196
为提高益生菌冻干粉存活率。本文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分别以植物乳杆菌SC1、凝结芽孢杆菌XP2、酿酒酵母菌SA1为实验菌株,研究冻干保护剂脱脂乳粉、低聚木糖、可溶性淀粉和VC钠盐对三种益生菌冻干存活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出最优组合。结果表明经-70℃预冷冻2 h,-50℃,10 Pa条件下冷冻干燥38 h,保护剂最佳配方组合分别为,植物乳杆菌:可溶性淀粉10%,VC钠盐3%,脱脂乳粉12%,低聚木糖14%;凝结芽孢杆菌:低聚木糖8%,VC钠盐4%,可溶性淀粉14%,脱脂乳粉8%;酿酒酵母菌:低聚木糖10%,VC钠盐2%,脱脂乳粉12%,可溶性淀粉12%。添加最优保护剂组合,三株菌的冻干存活率分别为83.2%、83.7%和86.7%,活菌数均高于1.0×108 CFU/g,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胆盐水解酶的活性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设计分析法对植物乳杆菌发酵产胆盐水解酶培养基的成分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培养基组成(g/L):葡萄糖19.40、蛋白胨17.05、大豆蛋白胨14.00、乙酸钠1.82、K2HPO4 2.00、酵母浸粉6.00、柠檬酸氢二铵1.00、MgSO40.87、MnSO40.45、L-半胱氨酸0.5、吐温-80 2.2mL/L.在该优化条件下,胆盐水解酶产量为(7.02±0.28) U/mL,较单因素优化前提高了6.44倍.所得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观察值相符,能够预测不同培养条件下植物乳杆菌发酵产胆盐水解酶产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五台山藜麦发酵浓浆达到最佳感官品质时的发酵工艺。方法以藜麦酶解液为发酵基质,选用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混菌发酵,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考察接种量、发酵时间、菌种比例3因素对感官品质的影响,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确定最优发酵工艺参数。为避免感官评价方法的主观性和片面性,采用模糊数学法得到各样品感官评分。结果经Design-Expert V8.0.6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确定藜麦发酵浓浆生产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接种量2.83%,发酵时间10.04 h,菌种比例2.08:1。在此优化条件下得到的藜麦发酵浓浆最终感官得分为92.5分,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结论响应面试验设计可用于藜麦发酵浓浆发酵工艺优化。藜麦发酵浓浆组织状态良好,酸味爽口且口感细腻爽滑,满足人们对其感官品质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一种利用植物乳杆菌发酵的由紫甘蓝、胡萝卜和西红柿混合的饮品。文章确定了由紫甘蓝、胡萝卜和西红柿按照6∶3∶1的比例配制的蔬菜汁,以此为培养基,利用植物乳杆菌发酵产酸。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总酸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法对接种量、温度和时间进行发酵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在接种量为4.2%,温度为36℃,发酵时间为77 h时达到最佳条件。在该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得到产酸总量为11.238 g/L,与模型预测值11.242 g/L接近,可用于预测植物乳杆菌的发酵条件,为进一步制备饮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筛选适于植物乳杆菌YSQ株大规模发酵的低成本培养基。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确定培养基成分:碳源为玉米粉、次粉+蔗糖;氮源为豆粕;番茄汁作为生长因子供体。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影响植物乳杆菌生长的4个主要因子:次粉、豆粕、K2HPO4和MnSO4。最陡爬坡、中心优化组合及响应面分析确定培养基各组分的最适添加量为:玉米粉10g/L、豆粕15.5g/L、次粉1.2g/L、蔗糖5g/L、番茄汁150mL/L、K2HPO4 1.1g/L、MnSO4 0.28g/L、MgSO4 0.3g/L。优化后,植物乳杆菌发酵18h的菌落总数从优化前的8.73×108CFU/mL(玉米粉、豆粕、次粉的混合料)提高到2.68×1010CF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