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加工助剂塑分ST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基部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塑分ST在胎面底层胶中使用,可显著降低胶料的门尼黏度,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有效控制胶料在挤出过程中的破边现象,提高成品轮胎的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2.
加工助剂在白炭黑胎面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加工助剂莱茵塑分ST和GT对溶聚丁苯橡胶(S-SBR)/BR胶料以及莱茵塑分ST用量对S-SBR/乳聚丁苯橡胶(E-SBR)/B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S-SBR/BR胶料中加入莱茵塑分ST和GT,可以降低胶料的门尼粘度,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对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影响不大。在S-SBR/E-SBR/BR胶料中加入莱茵塑分ST,可以显著改善胶料的加工性能,提高硫化胶的定伸应力和耐热老化性能;莱茵塑分ST用量为4份时,硫化胶的动态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3.
主要探讨了莱茵塑分T、PP、莱茵散42、加工助剂X及芳烃油对丁苯橡胶/顺丁橡胶并用胎面胶料的加工性能、硫化特性、物理性能、生热性能及动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加工助剂的加入可明显改善SBR/BR胎面胶的加工性能、生热性能和抗湿滑性能,并且莱茵塑分T对胎面胶的高速性能和转向控制性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4.
张勇  董康  周磊  刘坤  乔元梅  王明杰 《橡胶科技》2020,18(6):0344-0348
分析挤出胎面气孔的形成机理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机头温度过高、挤出速度过快、原材料中水分和挥发分含量较大、热炼时混入空气、供胶不足及机头内部压力不足等是胎面气孔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时既要考虑内在因素(如胶料配方),也要考虑外在因素(如挤出机温度、挤出速度等),选择内、外因素的最佳结合点才是提高胎面挤出质量的关键。添加加工助剂GE3082可以有效降低胶料的挤出温度,增大挤出速度,减小主机电流,降低能耗。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加入增塑剂A和加工助剂ZD-4的性能,从分散度、硫化情况、老化前后的物理性能、挤出性能、外胎尺寸、成品的耐久性能及高速性能多个方面进行比较并例举了详细的试验数据。试验结果表明,在其他试验条件均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增塑剂A和加工助剂ZD-4等比并用时,胎面胶各项综合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轮胎质量,必须提高其各部件制备的精度,其中包括胎面的制备。大部份胎面的制备采用挤出法。许多因素对内挤出法制备胎面的精度有影响:胶料的流变性能,胶料组成,胎面挤出机组的生产率,挤出机喂料条件,温度状态,机组各部份速度相关性以及胎面带冷却的均匀性等等不少文献都研  相似文献   

7.
研究莱茵塑分PP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采用莱茵塑分PP,胶料门尼粘度降低,炭黑分散性提高,挤出工艺性能明显改善,硫化胶撕裂强度增大,生热降低,成品轮胎耐久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8.
李铁贵 《弹性体》2006,16(1):56-58
研究了莱茵新Rhenosin TT100时NR/BR/SBR胎面胶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和发黑与其它配合剂在肢料中的分散性以度耐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谈助剂加入NR/BR/SBR配方中可以明显改善炭黑等配合剂在胶料中的分散性,提高挤出胎面肢断面的致密性,提高了撕裂性能、耐磨性。轮胎实际里程试验表明,采用2份Rhenosin TT100的胎冠肢的轮胎耐磨性优异。  相似文献   

9.
在含有白炭黑的工程机械轮胎胎面胶中加入适量的硅烷偶联剂MB69,进行小配合胶料、车间大料及成品试验。结果表明,轮胎胎面胶的拉伸强度、耐磨性能、抗撕裂性能及300%定伸应力均有明显提高,降低了胎面挤出温度,改善了胶料的焦烧性能和挤出工艺性能,从而提高了轮胎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
闫小记  田斌  丁小朋  张春学 《轮胎工业》2014,34(12):751-754
研究挤出胎面过程中出现的胎面胶与基部胶脱层、胎面花纹沟底部不平及胎面气孔率高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通过采取在口型上板胶料进口面的相应脱层位置开流胶槽、在下板胶料进口面花纹沟底开流胶槽及严格控制胶料停放时间等措施,挤出胎面质量缺陷明显减少,返回量大幅度降低,一次合格率明显提升,胎面的生产成本和能耗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试验研究不同分散剂在小规格全钢工程机械子午线轮胎和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胎面胶配方中加入1.5份分散剂FNS-78T,炭黑的分散性能提高,胎面的挤出性能显著改善,挤出胎面表面光滑、内部气孔数量明显减小;胶料的门尼粘度和压缩生热降低,其它物理性能和老化性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进行增塑剂A和莱茵塑分AP的组分分析并研究其在胎面胶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增塑剂A中软脂酸含量较大,莱茵塑分AP中硬脂酸和油酸含量较大;莱茵塑分AP对胶料流动性和分散性改善效果优于增塑剂A;加入增塑剂A和莱茵塑分AP的胶料焦烧时间有所延长、硫化速度减慢,硫化胶的邵尔A型硬度和300%定伸应力略有提高,拉断伸长率稍有下降。  相似文献   

13.
研究非预分散和预分散反应型酚醛树脂在储存稳定性、对IIR胶料加工性能和物理性能影响等方面的差别,并探讨加工助剂莱茵新145A和莱茵散16对IIR/CR胶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分散硫化树脂的稳定性明显优于非预分散硫化树脂;加入预分散硫化树脂WBC-41,可减少胶料粘辊现象,提高胶料的均一性;加入莱茵新145A,可改善IIR/CR胶料的加工性能,提高硫化胶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加入莱茵散16,可提高IIR/CR胶料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4.
尚文跃 《轮胎工业》2022,42(12):0758-0762
研究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挤出胎面气孔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胶料配方和挤出主机不同,挤出胎面气孔率的差异较大;减小螺杆转速和胶料门尼粘度、降低供胶温度,可减小挤出胎面气孔率;开炼机破胶胎面气孔率小于挤出机破胶胎面;供胶宽度过大或过小,挤出胎面气孔率均会有所增大;根据实际生产情况适当调整胶料配方以及挤出和混炼工艺可减小挤出胎面气孔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SBR1712在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整配方,SBR1712完全可以替代SBR1500用于轮胎胎面胶中,胎面胶的各项物理机械性能与使用SBRl500的配方相比,略有降低;在混炼工艺中,混炼胶包团性好;在开炼机上胶料包辊性良好,未出现脱辊现象;胶料的可塑度较使用SBR1500配方的容易达到;胎面挤出工艺表现为SBR1712的挤出速度较SBR1500的快,膨胀小,挤出温度较低;成型过程中,胎面与帘布粘合性较好,没有出现胎面滑脱现象。  相似文献   

16.
研究加工助剂HT42L在轿车子午线轮胎胎侧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胎侧胶中加入2份加工助剂HT42L,胶料的门尼粘度降低,挤出性能改善,撕裂强度、弹性和耐屈挠性能提高;轮胎的合格率提高,耐久性能和高速性能较好。使用加工助剂HT42L有利于轮胎企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23.5-25-20PR E-3工程胎缠绕工艺的改进,包括调整胎面分层尺寸,加大绕贴压力,降低挤出机挤出温度.延长胶料的焦烧时间,提高缠绕胶条温度,加强起头及收尾的对正,加强缠绕胎胚仔放管理,解决了外胎胎肩气泡、防擦线重皮裂口、胎肩缺胶、缠绕印痕、胎肩花纹块根部显线等外观质量缺陷。  相似文献   

18.
试验研究了莱茵塑分PP在工程胎胎侧胶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工程胎胎侧中部分代替芳烃油使用,在伸长率下降不多情况下,可提高胎例胶定伸应力,曲挠强度,并大大地降低了胶料的生热。  相似文献   

19.
<正>加工助剂是一种化学助剂或化学助剂混合物,加入胶料后,能改善一种或多种加工性能,且对性能无负面影响。加工助剂可按其化学种类及功能来分类,加工助剂极性与基础胶料极性间的差异可改变加工助剂的功能。极性差异决定了加工助剂在胶料中的溶解度。如果加工助剂溶解度小,则会喷霜到表面,作为外部润滑剂。这会有利于提高挤出速度,模内流动和脱模。温度影响溶解速率,从而影响功能,大多数情况下,温度越高,  相似文献   

20.
邓世涛  刘华侨  李涛  顾培霜  朱家顺 《轮胎工业》2019,39(11):0643-0646
在工业化生产条件下研究门尼粘度和流动性在胶料加工性能控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基于低剪切速率测试条件下的门尼粘度无法准确表征胶料的流动性,流动性测试的剪切速率范围涵盖压延、挤出加工条件下胶料的真实工况,更能真实表征胶料的工业化性能。同时,胎侧胶和胎圈胶的挤出状态与门尼粘度和流动性的相关性试验也表明了流动性在胶料工业化性能控制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