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胶囊化蛋黄卵磷脂,可以充分保持蛋黄卵磷脂原有的活性,拓宽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范围。本研究以β-环糊精为壁材,通过包结络合法制备蛋黄卵磷脂微胶囊,选取包埋率作为制备工艺的优化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别考察乳化剪切速率、壁材芯材比、单甘酯:蔗糖酯配比及单甘酯:蔗糖酯用量对蛋黄卵磷脂微胶囊包埋效果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蛋黄卵磷脂微胶囊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剪切速率5000 r/min,壁材芯材比4∶1,单甘酯、蔗糖酯用量1%,单甘酯、蔗糖酯用量配比为1∶9,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了验证实验,得蛋黄卵磷脂微胶囊包埋率为65.81%±1.65%。因此,β-环糊精可作为蛋黄卵磷脂微胶囊的良好包埋壁材。  相似文献   

2.
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壁材,β-胡萝卜素为芯材,采用复合凝聚法制备球状多核β-胡萝卜素微胶囊。研究芯壁比、明胶/阿拉伯胶比率、pH值、搅拌速度及不同芯材等因素对复合凝聚微胶囊形态和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复合凝聚球状多核β-胡萝卜素微胶囊的优化工艺为芯壁比1:2,明胶/阿拉伯胶比例1:1,pH值3.8,搅拌速度400r/min。该条件下,β-胡萝卜素微胶囊的产率为94.38%,效率为92.65%。通过β-胡萝卜素微胶囊同桔油、甜橙油微胶囊进行对比,β-胡萝卜素微胶囊平均粒径小于桔油、甜橙油微胶囊。  相似文献   

3.
微胶囊化玉米胚芽油粉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玉米胚芽油为芯材,CMC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壁材,单甘酯与蔗糖酯为乳化剂,对喷雾干燥法制备玉米胚芽油微胶囊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确定制备玉米胚芽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乳化剂(单甘酯:蔗糖酯=1:4)添加量为2%,CMC与大豆分离蛋白之间的比例为1:5,复合壁材添加量为22%,芯材添加量为18%,乳化温度为80℃、乳化时间...  相似文献   

4.
采用喷雾干燥技术,以阿拉伯胶、β-环状糊精、明胶等为壁材,对苦荞黄酮进行微胶囊化.结果表明:选阿拉伯胶、β-环状糊精(1:1)、明胶(1%)、单甘酯(0.3%)作为苦荞黄酮微胶囊的壁材,可以达到较好的微胶囊效果,并确定芯材与壁材最佳配比为0.1g/g;最佳喷雾干燥工艺条件为:进料固形物浓度为20%,最佳进风温度为180℃,均质压力为30 MPa,产品微胶囊得率及微胶囊化率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为减缓海英菜籽油的氧化速度,提高稳定性,以酪蛋白、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微胶囊-喷雾干燥法制备海英菜籽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芯材含量、包埋时间、β-环糊精含量、单甘脂含量为影响因素,包埋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海英菜籽油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参数:芯材含量18.3%、包埋时间50.7 min、β-环糊精含量41.1%、单甘脂含量50.4%,在该条件下海英菜籽油微胶囊包埋率为93.82%。  相似文献   

6.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作为复合壁材,单甘酯和蔗糖酯作为复合乳化剂,研究红瓜子油微胶囊化的乳化工艺。结果表明,微胶囊化红瓜子油的最佳乳化条件为:剪切乳化时间5 min、壁材比(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1︰3、芯壁比3︰5、复合乳化剂用量0.5%(单甘酯与蔗糖酯质量比4︰6)、乳化温度70℃。在此工艺条件下乳化稳定性为96.5%。  相似文献   

7.
以阿拉伯胶和β-环状糊精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葛根素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考察复合乳化剂配比、乳化剂添加量、β-环状糊精和阿拉伯胶质量比、壁芯比和固形物含量对乳化液稳定性的影响,同时考察进风温度、进料量、均质时间对葛根素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葛根素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复合乳化剂(单甘酯:蔗糖酯)质量比4:6(g/g),乳化剂添加量为1.6%,壁材(β-环糊精:阿拉伯胶)比为5:3(g/g),壁芯比为1:0.15(g/g),固形物含量15%,进口温度160 ℃,进料量为4 mL/min,均质时间为6 min,此条件下的葛根素微胶囊包埋率为91.16%,微胶囊产品为乳白色粉末、细腻均匀无异味,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微胶囊呈较光滑球形,粒径约为15~25 μm,水分含量为2.83%,堆积密度为0.55 g/cm3,休止角为33.60°。因此,最佳制备条件下的微胶囊产品品质较优,有利于贮藏且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溶解性,能够为葛根素微胶囊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番荔枝子油微胶囊化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番荔枝子油微胶囊。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番荔枝子油微胶囊化工艺,确定了番荔枝子油微胶囊化工艺最佳条件:单甘酯添加量为1.6%,壁材与芯材比为2.0:1,进风温度为200℃,进料速度为4.0 mL/min。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包结络合法制备薏苡仁酯微胶囊化的工艺条件,得出包埋率高、感官质量好的薏苡仁酯微胶囊产品.方法先以丙酮为溶剂提取薏苡仁酯,再以β-环糊精为壁材,包结络法进行微胶囊化.结果用3.5倍的丙酮浸提三次,每次8h,几乎能萃取出薏苡仁中全部的薏苡仁酯;正交实验得出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β-环糊精(壁材)初始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0g /L,薏苡仁酯(芯材)与β-环糊精(壁材)的质量之比为0.2:1,搅拌速度为1200r/min.根据此工艺条件制备的微胶囊产品干燥后测定薏苡仁酯的包埋率为64.6% ,包埋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10.
主要研究了人参茎叶黄酮苷元微胶囊化。从四种壁材中确定黄原胶为与β-环状糊精复合的壁材;并通过单因素及正交优化试验确定出人参茎叶黄酮苷元微胶囊化最佳条件为:复合壁材(黄原胶与β-环状糊精)间比例1︰10(g/g)、芯材与壁材比例1︰12.5(g/g)、单甘脂加入量0.4 g,所得微胶囊包埋率达28.6%。  相似文献   

11.
玉米黄色素的微胶囊化和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的玉米黄色素为芯材,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β-环糊精为壁材,通过乳化、均质、喷雾干燥等工艺,制备了微胶囊玉米黄色素,并对产品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玉米黄色素微胶囊化最佳工艺条件为: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和β-环糊精比值为1:1、固形物含量为20%、芯壁比为1:10,产品包埋率达88.6%.玉米黄色素对光、热、pH和金属离子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甾醇酯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化甾醇酯的最优乳化条件为:复合乳化剂配比(单甘酯∶蔗糖酯)为1∶9;乳化剂用量0.75%;壁材用量20%;壁材比(变性淀粉∶麦芽糊精)为1∶5;芯材/壁材为0.5。喷雾干燥法制备甾醇酯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温度50~60℃、均质压力50 MPa、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喷雾压力180 KPa。在此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化效率可达77.8%。  相似文献   

13.
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OSAS)和β-环糊精为主要壁材,葵花籽油为溶解载体,硬脂酰乳酸钠(SSL)为乳化剂,并添加适量dl-α-生育作为的抗氧化剂,通过高温油熔和喷雾干燥方式研制高含量的β-胡萝卜素微胶囊产品。以微胶囊的包埋率为目标,利用单因素和混料实验设计优化β-胡萝卜素微胶囊的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在微胶囊壁材含量占62%(β-环糊精和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分别占42%和20%)、葵花籽油21%、SSL 2%时可制得高含量的β-胡萝卜素微胶囊产品,产品包埋率、流动性及溶解性均能满足应用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姜黄色素微胶囊化制备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姜黄色素为芯材,以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为壁材,采用超声波水浴法系统研究了姜黄色素微胶囊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水浴法制备姜黄色素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00W,包埋温度为60℃,包埋时间80min,芯壁材比为1:20。姜黄色素的包埋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以花生油-西藏酥油(2∶3)为芯材,可溶性豆渣酶解产物-麦芽糊精(1∶4)为壁材,单甘酯、蔗糖酯为乳化剂,采用喷雾干燥法对花生油-西藏酥油混合油脂的微胶囊化进行了研究。主要原料配方是:混合油脂35%,乳化剂2%,酪朊酸钠3%,混合壁材60%;工艺参数为:乳化温度70~80℃,加水量1~1.2(相对于固形物),喷雾进风温度185℃,出风温度95℃。制备的微胶囊产品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流动性和乳化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脱脂乳粉为壁材,色拉油为芯材,通过正交实验,根据芯材的滞留率确定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脱脂乳粉、色拉油、2%.吐温-20乳化剂水溶液和水的质量比为40:10:10:90,在8000r/min条件下乳化15min,之后在进风温度为140±2℃、出风温度为80±2℃条件下喷雾干燥,色拉油滞留率接近60%.可见,此种方法制作的微胶囊包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棕榈油微胶囊化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为复合壁材,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蔗糖酯为复合乳化剂,制备含油量为30%以上棕榈油微胶囊,并对制备微胶囊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复合乳化剂添加量为2.5%(单甘脂∶蔗糖酯=3∶7)、剪切乳化时间6 min、乳化温度为70℃、壁材∶芯材=1.5∶1、进风温度为180℃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包埋率为82.3%、含油量为32.9%的微胶囊。  相似文献   

18.
该文主要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为复合壁材,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蔗糖酯为复合乳化剂,制备含油量为30%以上棕榈油微胶囊,并对制备微胶囊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复合乳化剂添加量为2.5%(单甘脂∶蔗糖酯=3∶7)、剪切乳化时间6 min、乳化温度为70℃、壁材∶芯材=1.5∶1、进风温度为180℃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包埋率为82.3%、含油量为32.9%的微胶囊。  相似文献   

19.
以番茄红素晶体为芯材,采用明胶+β-环糊精+蔗糖(1:1:1)作为复合壁材,芯材与壁材的质量比为0.2:1,选用无水乙醇作为凝固剂,得到微胶囊化的番茄红素。所得产品水分较低,溶解度高,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好,表明番茄红素微胶囊化是保存番茄红素一种较好的方法,能延长番茄红素的保存时间。  相似文献   

20.
《丝绸》2015,(12)
以磷酸三钙(TCP)为分散剂,甲苯-2,4-二异氰酸酯(TDI)和聚乙二醇(PEG)为油相和水相反应单体,通过基于高速剪切分散的界面聚合制备包裹檀香精油在聚氨酯壁材内的微米级微胶囊。发现通过调节分散剂TCP质量分数、悬浮化剪切强度、芯材/壁材比等因素,可制得拥有不同粒径和囊壁厚度的精油微胶囊。对不同粒径和囊壁厚度的精油微胶囊进行热重分析,缓释速率测试结果显示,当微胶囊粒径为30μm、壁厚适中时,胶囊的缓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