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具有良好发酵性能的乳酸菌菌株是制备发酵剂的关键因素,而发酵剂是发酵乳品质的决定因素之一,因此,筛选优良发酵性能的菌株对于制备发酵剂至关重要。本研究从新疆阿克苏的三份手工酸奶样品中分离出四株经传代接种后,仍能明显凝乳且性能稳定的菌株,经16S rRNA基因测序结合形态生理鉴定为2株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q8-1与q28-2,1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R22-2和1株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q4-1。对分离出的这四株菌与实验室前期筛选出具有凝乳稳定性的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K5-2,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7-1,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A-2在乳品中单菌的生长能力、产酸性能、后酸化性能、贮藏过程中的活菌数、感官评定、质构性能以及产香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Lactobacillus bulgaricus 7-1发酵性能最佳,其凝乳时间与达到发酵终点时间分别为8与...  相似文献   

2.
该试验对乳酸菌发酵核桃粕乳的不同菌株进行筛选,通过pH值、酸度及感官评定分析,从9株乳酸菌中筛选出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两株优良菌种。研究两株乳酸菌的复配比例,并与传统发酵剂发酵的核桃粕乳进行品质对比。结果表明,以嗜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1∶1)接种发酵后得到的发酵核桃粕发酵乳综合品质最佳,其感官评分90分,氨基酸态氮含量57.0 mg/L,活菌总数7.35×107 CFU/mL,经发酵后的营养价值明显优于传统发酵剂发酵的核桃粕乳。  相似文献   

3.
自然发酵风干肠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自然发酵风干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细菌总数和乳酸菌菌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乳酸菌为风干肠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群.通过对风干肠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出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弯曲乳杆菌(Lactobacillus curvatus)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us fermentum)5株乳酸菌.24h产酸速率测定结果表明,弯曲乳杆菌>短乳杆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戊糖片球菌>发酵乳杆菌.  相似文献   

4.
采用传统的可培养方法对广西青年人肠道乳酸菌进行了分离与纯化,通过16S rRNA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了鉴定,并将筛选菌株作为酸奶发酵剂应用。结果表明,分离到的23株乳酸菌中被鉴定为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11株,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6株,格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2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1株,融合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e)2株和口乳杆菌(Lactobacillus oris)1株。筛选乳酸菌制作的酸奶之间芳香类物质差异并不显著(P>0.05),而酸奶样品间酸味、后味A和丰度差异较大。进一步分析表明,副干酪乳杆菌HBUAS54287、唾液乳杆菌HBUAS54223与HBUAS54248、格氏乳杆菌HBUAS54233、发酵乳杆菌HBUAS54238与HBUAS54318乳酸产生能力较强,可进一步筛选用于酸奶复合发酵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为得到适合肉制品发酵的菌株,本研究采用传统微生物分离方法对侗族传统发酵酸肉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发酵特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发酵酸肉中分离得到54株乳酸菌,按照肉用发酵剂的基本原则进行筛选后得到S26、S42、S53三株性能优良菌株,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序列分析后确定:S26为香肠乳杆菌(Lactobacillus farciminis),S42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S53为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三株菌生长良好且产酸速度快,24 h内可以将pH降到3.5左右;菌株对于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头孢类等大多数抗生素无耐药性,且无质粒和溶血现象;并且三株菌之间无拮抗作用,可将三株菌复配后用于肉类的发酵。  相似文献   

6.
从科尔沁地区采集到5份传统发酵制作的奶豆腐样中分离出12株供试菌株,将分离的菌株的16S rDNA进行PCR扩增、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2株菌株都属于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其中6株乳杆菌(Lactobacillus),分别是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4株、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1株、戊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pentosus)1株;6株乳球菌(Lactococcus)分别是乳糖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5株和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 pentosaceus)1株。鉴定结果与生理生化实验结果一致,且以乳酸片球菌和植物乳杆菌为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7.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2):102-107
为了解喀什地区传统发酵酸奶中乳酸菌的多样性和产酸能力,分别从喀什地区10个县市的29份农牧民自制的传统发酵酸奶中分离出59株乳酸菌,通过pH值和总酸度值的测定对菌种产酸能力进行评价;采用16S rDNA扩增序列比对,对分离菌种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pH≤5. 05的菌株40株,约占分离数的67. 8%;总酸度值≥100°T的菌株36株,约占分离数的61. 02%。16S rDNA序列比对分析鉴定出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23株、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8株、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7株、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10株、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4株,屎肠球菌为喀什地区传统酸奶中的优势菌种,占总测序数的44. 23%。该实验揭示了喀什地区传统酸奶中乳酸菌种类和特性,筛选出了优质菌种资源,丰富了本地区乳酸菌的种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从甘南牧区采集的犏牛酸奶中分离得到76 株乳酸菌。筛选得到3 株凝乳快速、产酸力强、凝乳质地优良的乳酸菌菌株,包括1 株球菌和2 株杆菌。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鉴定3 株乳酸菌分别是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德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和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通过球杆菌混合发酵实验,结果表明混合菌株发酵的产酸速率比单菌株发酵明显加快,且后酸化程度较弱,其感官质量也明显优于单菌发酵。  相似文献   

9.
以传统东北酸菜为研究对象,从中分离筛选高产酸乳酸菌,通过探究乳酸菌的低温生长性能、耐盐特性及抑菌能力,从中获得优良发酵性能的乳酸菌,其经分子生物学鉴定后应用于发酵酸菜。结果表明,从传统东北酸菜分离筛选获得192株乳酸菌,其中5株为高产酸乳酸菌,均被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5株高产酸乳酸菌中植物乳杆菌DBC3和DBC33兼有多种优良性能,且在15 ℃条件下,接种量为3%的植物乳杆菌DBC33发酵得到的酸菜感官评分最高,显著缩短了发酵周期(P<0.05),为东北酸菜的标准化生产和酸菜发酵剂的制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阐明哈萨克斯坦传统发酵乳制品中乳酸菌生物多样性,采用传统纯培养方法对采集的5份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纯化,运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方法和系统发育树研究进行属种鉴定。结果表明,从5份传统乳制品中分离鉴定了49株乳酸菌分属于4个属8个种或亚种,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44株,片球菌属(Pediococcus)1株、肠球菌属(Enterococcus)3株,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1株。其中乳杆菌属、片球菌属、肠球菌属、链球菌属是哈萨克斯坦地区传统发酵乳制品中的主要乳酸菌,其中Pediococcus pentosaceus为优势菌种,占总分离株的22%。  相似文献   

11.
焦谷氨酸没有鲜味,是谷氨酸产品中的无效成分,其安全性尚无定论.控制谷氨酸浓度为16 g/dL,焦谷氨酸的浓度为3.2 g/dL,实验研究了水解温度、硫酸加入量、水解时间等因素对降低谷氨酸母液中焦谷氨酸含量的影响.在保证谷氨酸回收率的基础上,确定出使焦谷氨酸含量达到1%及以下的最优水解组合:水解温度(95±5)℃、浓硫酸加入量(30%,V/V)、水解时间(2 h).在上述实验中,焦谷氨酸的初始含量均为20%.通过改变初始焦谷氨酸含量为20%~35%,最优水解组合下,水解后焦谷氨酸含量为0.96%~1.0%,仍可达到1%以下.  相似文献   

12.
在夏日口渴难忍之际,来上一瓶冰凉酸甜的饮料,立刻便减缓了暑热进入体内的脚步。这种酸酸的可口味道是来源于哪里呢?让我们来看看饮料的成分列表,众多不同饮料中同一成分——柠檬酸一定会映入你的眼帘,想一下柠檬的酸劲,便可认定酸味源自于它。不错,柠檬酸的确是作为酸来使用的,被叫做酸味剂,其实除了带来酸酸的口感,柠檬酸还附带起到其他的作用。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种运用广泛的酸。[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本实验探究了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德尔卑沙门氏菌(S. Derby)在pH值为6.0、5.4的乙酰丙酸、L-乳酸、醋酸和盐酸条件下酸适应后产生的耐酸性。结果表明,酸化剂对沙门氏菌抑菌效果为:乙酰丙酸>醋酸>L-乳酸>盐酸。pH 5.4时,沙门氏菌的诱导耐酸显著高于pH 6.0(P<0.05);与其他两种有机酸处理组相比,乙酰丙酸诱导的细菌耐酸性最弱且不同pH值之间差异显著(P<0.05)。有机酸处理的沙门氏菌细胞内pH值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其中pH 6.0时乙酰丙酸处理组的鼠伤寒沙门氏菌的细胞内pH值显著高于德尔卑沙门氏菌(P<0.05)。结果表明沙门氏菌经pH 6.0和pH 5.4的酸适应后会产生耐酸性,而细胞内pH值的变化和诱导耐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15.
此文回答了一个关于“冷却肉”的科学概念。冷却肉在我国面市后 ,逐渐被消费者认知 ,但广大消费者对其加工过程的机理并不清楚 ,而一些加工企业对其也不甚了解 ,因而出现人云亦云 ,甚至出现在媒体宣传中竟然把冷却肉加工过程的理化变化称之为“排酸” ,并与“排毒”并论。希望尽早终结这种错误概念 ,提倡科学之说。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生物技术生产廿碳五烯酸和廿二碳六烯酸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根据现在的了解,能产生有意义含量的廿碳五烯酸(EPA)和廿二碳六烯酸(DHA)的微生物有真菌和藻类。在微生物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通常是以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为底物。合成途径中,有两个主要的反应,即碳链的增长和去饱和作用。EPA和DHA的生成通过ω-3代谢途径。微生物脂肪酸构成的质量和数量都受培养基的组分,通气、光照强度、温度和培养时间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大多数用于提取鱼油中的EPA的方法也可用于微生物脂质中的EPA的提取。几种方法被提出来生产高含量的EPA和DHA。它们一般是基于下列技术的结合:溶剂提取、尿素包合法、分子蒸馏、分馏、液相色谱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提取。  相似文献   

17.
18.
19.
蔬菜腌渍发酵乳酸菌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初筛出了适合生产发酵蔬菜的SⅠ 、LI、M5、M8、M4 五株乳酸菌 ,以不同组合发酵蔬菜 ,确定出最佳的发酵菌剂为 2株乳酸杆菌LⅠ 、M8和 2株乳酸球菌M5、SI 按 1∶1∶1∶1组合。在实验条件下 ,接种该发酵菌剂M5M8SILI( 1∶1∶1∶1 )的蔬菜 ,发酵速度快 ,生产出的酸白菜口感适合 (总酸为 0 83%) ,菜色正常 ,特别是在发酵期间未检测出亚硝酸盐 ,菜中也无亚硝酸盐残留。  相似文献   

20.
乳酸及其代谢工程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可伟  庞广昌 《食品科学》2007,28(9):621-626
乳酸是一种具有重要工业价值的有机酸。在体内,乳酸不仅是一种能源物质,而且可能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对维持机体代谢网络的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目前乳酸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近年来应用代谢工程改进乳酸生产的一些实践,并展望了代谢工程用于乳酸生产的潜能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