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山西制醋工艺的改革颜景宗(太原市酿造厂)几年来,在保证山西醋特有的色、香、味的基础上,对制醋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革,使制醋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具体作法是:1制醋的工艺流程高梁→粉碎→高梁粉→加醋糟→加水拌匀→堆积润料→蒸煮糊化→出料→扬冷→加夫曲大曲酵母...  相似文献   

2.
目的:开发一款营养功能兼具的黑枣醋蛋液产品。方法: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了黑枣醋蛋液工艺参数,研究了黑枣醋蛋液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最优工艺参数为醋蛋比质量比为3:1、浸泡温度为30℃、浸泡时间为60 h;对比不同pH处理可知,在保证醋蛋液品质的基础上,pH 3.0最适合醋蛋水解,此时蛋白质水解度最高,可达22.6%;25℃时醋蛋水解度最高为20.0%;金属离子的加入能够促进醋蛋水解,亚铁离子、钙离子、锌离子、铜离子均在浓度为60 mmol/L时,黑枣醋蛋液水解度达到最高,分别为26.6%、28.2%、23.6%、23.0%。结论:最优工艺下生产的黑枣醋蛋液质量稳定,醋蛋水解度可达20.23%,且不同pH、温度以及金属离子均对醋蛋水解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玫瑰醋的产率和生产效率,该研究以7%酒精度的黄酒醪对玫瑰醋进行分割补料,分析了不同分割补料次数对玫瑰醋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及产品风味的影响。结果显示,1次分割补料和3次分割补料发酵过程酸度最高能达到5.73和5.89 g/dL,高于传统发酵对照组(0次补料分割)的5.17 g/dL。分割补料玫瑰醋在有机酸组成上与传统玫瑰醋相同,乳酸和琥珀酸含量得到显著提升,能够缓解乙酸带来的刺激性,平衡整体风味。与传统对照组相比,分割补料发酵玫瑰醋挥发性物质总量显著提升,其中主要成分,如苯乙醇、异戊醇、乙醇、乙酸异戊酯、乙酸苯乙酯等,含量均有所提高,有助于提升玫瑰醋风味。感官色泽评定表明分割补料发酵玫瑰醋在感官和色泽上均略逊色于传统玫瑰醋,但差异较小。研究结果表明,分割补料发酵可用于玫瑰醋的实际生产,在有效扩大玫瑰醋产量的同时也能保证品质。  相似文献   

4.
山西制醋工艺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醋是我国广大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调味品,这一酿造技术是我国民间副食品加工工艺的一项宝贵遗产。几年来,在保证山西醋特有的色、香、味的基础上,对制醋生产工艺进行了改革,使制醋生产得到了迅速发展,具体作法如下所述。1制醋的工艺流程高粱→粉碎→高梁粉→加醋糟→加水拌匀→堆积润料→蒸煮糊化→出料→扬凉→加麸曲大曲酵母及水→搅拌均匀→入缸(入池)→糖化及酒精发酵→拌谷糠麸皮水→醋酸发酵→成熟醋醅→熏醅→淋醋→勾兑→灭菌→检验→成品2原料粉碎将高粱粉碎成粗粉状,尽可能细些通过40目筛。粉粹的目的是增加曲及…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熏醅淋醋的最佳条件,分别试验了淋醋温度、浸醅时间及进料方式。结果显示:采用搅拌加入的进料方式在80℃的浸醅温度下浸醅1.0h,熏醅淋醋的总酸、氨基酸态氮、总酯含量均达到最大值。优化后的淋醋工艺在保证熏醅淋醋品质不降低的前提下,大大缩短浸泡时间,节约能耗,对提高淋醋效率与品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金华1号红肉枇杷为试验材料,对枇杷醋生产工艺中酒精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并分析醋基的酸味特征。研究酵母种类及接种量、发酵pH、发酵温度和初始糖度对枇杷醋醋基品质的影响,并以酒精度为响应值确定最优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酵母菌种Yb为枇杷醋醋基酒精发酵优势酵母菌种,最优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25℃,酵母接种量0.05%、pH 3.5,该条件下枇杷醋醋基酒精度8.50%Vol,有机酸含量12.228g/L。枇杷醋醋基酸味特征主要由苹果酸、乳酸、乙酸和琥珀酸构成,占总有机酸的95.4%,构成枇杷醋醋基酸味感的94.7%。高含量酒精和适当含量的有机酸是后续醋酸发酵后醋酸含量的保证以及构成枇杷醋果酸味和一定功能作用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7.
山西人爱吃“醋”,蜚声四海。家家都有醋,村村镇镇会做醋,祖祖辈辈离不I醋,缴枪都不交醋葫芦。据说,火车进了“娘子关”声音也变成“吃醋、吃醋”了。虽说有些夸张,但山西确是醋的故乡,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最早掌握了酿造醋的技艺。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479年,古晋阳(太原)城里就有酿醋业了,井有专]’I管酿醋的酷(Xi即醋)人,人们称山西人“老两儿”,就是以酸字的谐音中演变过来的。后来酿醋技术传到了秦、齐、楚、来诸国,不仅民间喜食,王公贵族也嗜用,在宫廷膳房的佳肴中,若食之无醋,则味之乏矣。北魏时…  相似文献   

8.
醋是厨房里必不可少的一种调味品,它是调制酸辣味、鱼香味、荔枝味、糖醋味、姜汁味、茄汁味等复合味型的重要调味品。虽说不同的醋都有酸味,似却有着各自不同的香味和鲜味。我国各地生产的食醋种类很多,按产地分.有山西老陈醋、浙江攻瑰米醋、江苏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福建永春红曲醋等,而按工艺特点和产品外观特征来分,又可分为大曲醋、小曲醋、红曲醋、麸曲醋、攻瑰米醋、白米醋、熏醋、合成醋、速酿醋等,小过在从前,由于物流不畅,所以各地厨师用的食醋品种都比较单一,大多为本地所产。  相似文献   

9.
李大英 《中国酿造》1995,(6):31-32,30
食醋是我国传统的酸性调味品,酿醋生产在我国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近年来我国的酿醋工艺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工艺技术、设备不断更新;食醋产量、质量和原料利用率不断提高,为市场供应和国家积累做出了贡献。但是还应看到,食醋产量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一些地方买醋难的问题没能完全解决,在产品质量方面,因食醋浑浊而影响质量的问题时有发生,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食醋浑浊的问题较为严重。为此我们认为,多方面查找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食醋浑浊问题以保证产品质量,是当前迫切解决的难题。具体分析如下:1食醋浑浊的主要…  相似文献   

10.
朱文优  张超  魏琴  刘军  喻杜勇 《中国调味品》2012,37(4):82-84,91
文章以白醋醅为试验材料,热空气加热,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四川晒醋的烘醅工艺:白醋醅在密闭搅拌下,将醋醅品温控制在80℃下烘醅72 h.在此条件下,能完全达到传统烘醅工艺的质量要求,保证四川晒醋的传统风格,消除了严重影响四川晒醋口感的苦味;同时可使醋醅的醅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比重比传统烘醅工艺分别提高5.16%,4.95%和1.24%,提高了晒醋出品率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1.
12.
聚酯(PET)纺粘法非织造布纺丝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闯 《产业用纺织品》2004,22(12):17-19
聚酯 (PET)纺粘法非织造布的纺丝工艺与传统的PET高速纺工艺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两者牵伸方法不同 ,牵伸速度不同 ,所制成的产品不同 ,所以纺丝工艺的要求也就不同。对影响聚酯 (PET)纺粘法非织造布纺丝工艺的重要环节 :切片质量、纺丝温度、纺丝压力和纺丝速度、泵供量、喷丝板、冷却成形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机织物CAD系统中的仿真技术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通过对机织物CAD系统主要功能的分析,运用软件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利用Visual C中图像技术,并结合机织物的特点,阐述了机织物CAD系统在Windows98平台下的实现过程。该系统包括组织图设计、纱线仿真、配色和织物小样剪切与外观模拟穿着效果图等功能。在组织图设计与纱线份真功能模块中,分别涉及到其设计思想、原理,设计框图及设计的效果等;在小样剪切功能模块中,介绍了DIB技术、图像处理类的构建等有关图像处理技术的问题。该系统运行稳定、适用面广,其方便、快速、准确的优点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为纺织厂的工艺设计提供了一条简捷适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竞争力的内涵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分析为基础,分析了竞争力的四个构成要素(关系要素、资源要素、能力要素、知识要素)与企业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形式(产品力、销售力、资本力、品牌力)以及供应链的制度竞争力、组织竞争力、技术竞争力、认知竞争力之间的映射关系,提出了竞争力的多面体结构.在前人提出的各种有关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归纳出作者研究的理论分析范式:从环境视角出发的竞争环境分析范式;从市场视角出发的市场竞争均衡范式;从厂商视角出发的基于能力的厂商竞争范式.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方便湿面因水分含量高易发生老化,硬度增加、弹性下降和口感变差等问题,采用三类添加物即乳化剂(单甘酯、硬脂酰乳酸钠、蔗糖酯)、亲水胶体(黄原胶、瓜尔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和谷朊粉对方便湿面面片的色泽、蒸煮品质及储藏期间的质构拉伸特性和水分分布的影响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蔗糖酯将面片的亮度从95.26显著提高到96.78;三类添加物均显著降低了蒸煮损失,其中添加0.20%硬脂酰乳酸钠使方便湿面的蒸煮损失从5.81%降低至3.00%;储藏期间,添加0.40%单甘酯可使方便湿面的硬度从4 787.44 g降低至2 904.95 g;三类添加物均显著提高了方便湿面的拉伸特性,其中添加0.20%蔗糖酯使方便湿面的拉伸力从17.94 g提高到24.13 g;从水分分布可以发现,乳化剂抑制了结合水的流动,增大了结合水的含量,减小了自由水的流失。综上所述,添加三类添加物均延缓了方便湿面在储藏期间淀粉的老化,使方便湿面的蒸煮损失降低、硬度减小和弹性增加,进而改善了方便湿面的品质,其中添加0.40%的单甘酯和0.30%瓜尔胶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福建省市售茶叶中金属元素含量情况,通过分析茶叶中重金属含量情况,评估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情况。方法在福建省市场随机抽取不同品种茶叶98份,用微波消解法处理茶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检测茶叶中铝、铅、砷、汞、铬、镉的含量。结果98批市售茶叶中的铅、砷、汞、铬、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都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目前暂无茶叶中铝含量相关限量标准,但其危害作用有限。98份市售茶叶中铅、砷、铬、铝检出率均为100%,铬、汞的检出率分别为95.9%、37.8%。各元素靶标危害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排名依次为铝>铬>砷>铅>镉>汞,危害指数(hazard Index,HI)为0.2589,铝对危害指数的贡献率为45.2%。按照不同茶叶种类进行分类,其危害指数排名依次为黑茶>乌龙茶>绿茶>红茶。按照茶叶产地进行分类,其危害指数排名依次为云南>福建>浙江。结论福建省市售茶叶中这6种金属元素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但危害指数为0.2589,小于1,对人们的健康风险较低,但仍应持续监测茶叶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为了稳定纱条张力,提高成纱质量,降低纺纱断头,分析了细纱机加捻卷绕过程中纱条张力的分布规律,纱条张力与基本卷绕工艺的关系,重点阐述了纺纱张力曲线的变化,纱条张力测试方法、设备、一落纱中典型位置纺纱张力测定示例,及其在细纱变速上的应用。指出:①卷绕过程中纱条张力分布一般规律为TW>T0>TR>TS;②纱条张力与基本卷绕工艺的关系是TR与锭子速度平方(ns2)、钢丝圈重力Gt、钢领半径R(直径DR)成正比;③纺纱张力不是恒值,而是一个不断波动的变量,张力波动和张力脉动是管纱卷装型式客观条件决定的;④由高速摄影记录曲线发现,当纱条转到机台正前方、脱开导纱钩孔眼而悬空时,Tsmax=T0,即在纺纱张力测试时,同时也可测得气圈顶端张力;⑤细纱机上变频调速装置可降低毛羽,调节范围广且节电,纺纱效益好。  相似文献   

18.
An analytical procedure using Fourier transform near infrared (FT-NIR) spectroscopy and chemometrics with multivariate techniques for the rapid determination of the fruit authenticity and for the quantification of the fruit content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cell wall constituents (alcohol-insoluble residue, AIR, and hemicellulose, HC). The contents of rhamnose, fucose, arabinose, xylose, mannose, galactose, and glucose in the hemicellulose fraction of apricots, peaches, and pumpkins determin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were used as references. Furthermore, spectral information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fruit content and the gravimetric data obtained from sequential fractionation of the alcohol-insoluble residue. Samples of self-made and commercial apricot and peach fruit preparations, jams, and spreads were included in the investigations. Hemicellulose from 109 samples and AIR from 92 samples was recorded,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regression was used to create calibration models relating chemical and gravimetrical reference values to spectral data. The calibration models provided a good predictability in comparison with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reference methods. Good agreement was also obtained for the prediction of the neutral sugar composition of the HC and the fruit content from the AIR. FT-NIR spectroscopy allowed a rapid, accurate and non-destructive assignment of specified fruit from spectral data of the HC fraction and the AIR. Thus, FT-NIR could be applied for investigations on quality control complementing, or even replacing, gas chromatography as the most widesprea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neutral sugars. Furthermore,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n classification of fruit blends was performed. The probability of belonging to a specific frui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ed or precluded for samples with fraudulent admixture like peach or pumpkin to apricot, or pumpkin to peach.  相似文献   

19.
张弦  楼永平  叶葳 《上海纺织科技》2011,39(9):25-27,48
采用等离子体刻蚀、过氧乙酸氧化、过氧化氢酶控制深度以及丝光等4个步骤对羔羊毛进行仿山羊绒改性处理.为评价改性处理效果,借鉴日本风格计量与标准化研究委员会的研究成果,以光泽和手感为中心确定了一个综合指标,包括纤维的摩擦性能、拉伸性能和光泽值.对过氧乙酸处理步骤的溶液pH值、过氧乙酸浓度、处理时间和温度等4个因素进行优化设...  相似文献   

20.
卷烟纸自然透气度对卷烟物理性能及烟气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探讨卷烟纸自然透气度对卷烟物理性能及烟气量的影响情况 ,采用国标方法检测了卷烟纸自然透气度分别为 4 0、5 0、6 0、70、80CU时烟支的质量 (g)、圆周、卷烟稀释率、烟支段稀释率、开式吸阻、闭式吸阻、烟气总粒相物、焦油量、烟碱量、一氧化碳量、烟支抽吸口数、静燃速率等 12个理化指标 ,并得到卷烟纸自然透气度与各指标的相关方程。结果表明 ,卷烟纸自然透气度对卷烟的一些物理指标如烟支质量 (g)、圆周、开式吸阻和闭式吸阻影响不大 ,但对卷烟稀释率和烟支段稀释率有影响 ,分别与两者成线性关系 ;卷烟的抽吸口数随卷烟纸自然透气度的增加而减少 ,但当卷烟纸自然透气度超过70CU时 ,卷烟的抽吸口数减少已不明显 ;卷烟的静燃速率随卷烟纸自然透气度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但增加幅度随卷烟纸自然透气度的增加而减少 ;卷烟烟气中总粒相物、焦油量、烟碱量、一氧化碳量随着卷烟纸自然透气度的增加逐渐减少 ,但当卷烟纸自然透气度超过 70CU时 ,烟气中总粒相物、焦油量的减少已不明显 ,烟气中的烟碱量和一氧化碳量随卷烟纸自然透气度增加基本上呈线性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