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麻辣金针菇休闲食品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供了一种能保持新鲜金针菇所具有的色、香、味、形的金针菇方便即食食品的生产工艺。适宜的硬化条件为:0.5%氯化钙和1.0%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浸泡30min。最佳杀青条件为:0.3%的柠檬酸和0.07%的抗坏血酸混合溶液中漂烫3min。最佳干燥条件为:堆料厚度2cm,热风温度50℃,干燥100min,其间翻料5次。  相似文献   

2.
研究低糖雪莲薯果脯的加工工艺条件,对护色、漂烫和硬化等渗糖前预处理过程进行研究,得出最佳条件:用0.4%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对原料护色,沸水漂烫10min,0.5%浓度氯化钙溶液对原料进行硬化2 h.采用真空渗糖的方法对原料糖渍处理,并对真空渗糖温度、渗糖时间、柠檬酸用量和糖液浓度等因素设计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温度35℃、时间120min、柠檬酸0.20%及蔗糖45%.  相似文献   

3.
以苦瓜为原料,对影响苦瓜果脯品质的烫漂、护色、温度、渗糖等关键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苦瓜最佳切分厚度为0.7 cm~0.8 cm;烫漂时间为3 min;烫漂温度为90℃。最佳护色和硬化工艺配方为:氯化钙0.5%、亚硫酸氢钠0.5%、氯化钠0.2%、醋酸锌0.3%。最佳渗糖工艺为:CMC浓度为2.0%、β-环状糊精的添加量3%、浸泡液浓度梯度为30%-40%-50%、每次冷浸时间8 h。制成的低糖苦瓜果脯风味好、色泽自然。  相似文献   

4.
即食香菇方便食品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即食香菇方便食品加工工艺的硬化和护色操作进行了系统研究,用0.1%氯化钙和1.0%氯化钠混合溶液硬化处理25min为硬化工艺的最佳条件;而护色工艺的最佳条件则为0.3%柠檬酸和0.05%抗坏血酸混合溶液烫漂处理5min。并采用梯度升温干燥工艺,开发出具有浓郁川味特色的香菇休闲食品。  相似文献   

5.
以香椿嫩叶为原料,研究香椿酱的加工工艺。运用正交试验,研究香椿油树脂的提取条件。结果表明:香椿油树脂的最佳提取条件是,香椿嫩叶在质量分数0.5%NaHCO3溶液中浸泡20~30min,再放入95~100℃水中漂烫1~2min,打浆后在体积分数60%乙醇、料液比(g:mL)1∶4、温度60℃的条件下浸提3h。确定了用油树脂制作香椿调味酱的工艺流程,优选出了用油树脂制作香椿酱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通电加热烫漂对胡萝卜、油菜中维生素含量的影响,并与普通电炉加热进行了比较;研究了胡萝卜、油菜通电加热烫漂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证明,随着烫漂时间的延长,胡萝卜中的β-胡萝卜素含量明显降低,油菜中VC的含量也明显降低;通电加热烫漂后的维生素含量明显高于电炉加热;而胡萝卜通电加热的最佳烫漂工艺为,烫漂时间3 min,颗粒尺寸10 mm,料液比(g:mL)1∶4,电压220 V;油菜通电加热烫漂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料液比(g:mL)1∶4,烫漂时间0.5 min,电压220 V。  相似文献   

7.
以白果为原料研究软包装生鲜制品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在烫漂实验中,确定出100 ℃的热水15 min烫漂处理参数;在果仁外衣去除实验中,确定出1%NaOH溶液100℃烫漂1 min的技术参数;而通过配方优选确定出食盐用量为0.5%,海藻糖用量为2%.柠檬酸用量为0.2%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8.
以新鲜鸭儿芹为原料,利用碱液漂烫和护色剂对鸭儿芹进行护色,根据色泽和质地的感官评分,研究漂烫条件、护色剂种类和护色条件对鸭儿芹护色效果和质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碱液漂烫和护色剂处理对鸭儿芹都有较好的护色效果。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护色剂中,0.06%醋酸锌和0.3%植酸护色效果最为显著。鸭儿芹最佳漂烫工艺条件为90℃下1.0%Na2CO3溶液中下漂烫1min;最佳护色工艺条件为pH5的0.3%植酸+0.07%Zn(COOH)2溶液中浸泡20min。在此条件下漂烫和护色,鸭儿芹的色泽和质地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CaCl2溶液为保脆剂、ZnAc2溶液为护色剂,研究了漂烫温度、漂烫时间、CaCl2溶液浓度和ZnAc2溶液浓度等因素对速冻油豆角质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漂烫温度95℃、漂烫时间2min、CaCl2溶液浓度1%~2%、ZnAc2溶液浓度0.6‰最佳。  相似文献   

10.
低糖树莓果脯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树莓或速冻树莓为原料,对影响树莓果脯的烫漂、硬化、护色、渗糖、浸糖、干燥等关键工艺技术进行研究.试验表明:最佳烫漂时间为2min,温度为85℃;护色剂采用1%的柠檬酸,时间20min~30min:用0.1%的氯化钙和0.2%的亚硫酸氢钠的混合溶液浸泡4 h;糖液配置用50%的淀粉糖浆、0.5%的果胶、0.15%的柠檬酸:真空度在0.085 MPa,维持真空时间20 min、充气时间为60min;常温浸糖4 h;在70℃下干燥4 h.整形后再干燥4 h;为最佳生产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化以氯化钠为助剂的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辅助提取柑橘皮中香精油的工艺条件。方法以柑橘皮为主要原料,氯化钠为助剂,石油醚为提取溶剂,以柑橘皮中香精油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对助剂添加量、研磨时间、研磨珠粒数和料液比等4个因素进行研究,优化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辅助提取柑橘皮香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在氯化钠添加量为4%(W:W),研磨时间为35 min,球磨研磨珠粒数为10粒,料液比为1:40(m:V)的工艺条件下,香精油提取率最高为1.87%,比传统的热回流法提高了36.50%,且大大缩短提取周期,便于大规模生产。结论微切变—助剂互作技术为柑橘皮香精油的提取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常温下液藏鲜切猕猴桃片的保鲜液最佳配方与以其为原料加工果脯的脱盐、上色、糖制等关键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采用10%食盐、0.07%氯化钙、0.1%蔗糖酯、0.12%山梨酸钾的保鲜溶液浸泡猕猴桃果片,贮藏效果较好,贮藏期可达6~12个月;采用水料比为2:1的洁净水浸泡果片3h进行脱盐,用0.3%叶绿素铜钠盐、0.2%氯化锌上色,糖渍5h后熬煮至终点,果片饱满度及口感俱佳。  相似文献   

13.
麦芽糖脂肪酸酯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灏  严梅荣  彭冬梅 《食品科学》2006,27(11):257-259
以麦芽糖和脂肪酰氯为原料,制备麦芽糖脂肪脂酸酯。通过考察主要因素(如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溶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原料配比等)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淀粉糖:脂肪酰氯为1.5:1(mol/mol),催化剂(K2CO3):脂肪酰氯为0.03:1(W/W),溶剂(冰醋酸):脂肪酰氯为20:1(ml/g),反应温度80~90℃,反应时间8~9h,麦芽糖脂肪酸酯的收率达83%~92%。  相似文献   

14.
采用超声-微波协同提取的方法对甘薯皮绿原酸进行提取;采用锐孔法,以绿原酸为芯材,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绿原酸微胶囊,并优化其制备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提取最佳条件为:液料比80:1((V/m)、乙醇浓度50%、微波功率 100 W、提取时间25 min,该条件下,绿原酸得率可达14.44 %;微胶囊制备最佳工艺为:针头孔径 0.60 mm、下滴高度8 cm、海藻酸钠浓度4 %、氯化钙浓度3 %、壁芯比2:1(V/V,芯材浓度 5%),此条件下包埋率可达 85.05%。绿原酸微胶囊化可提高绿原酸的热稳定性。本实验为农产品废弃物中绿原酸的进一步资源化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玉山 《食品科学》2009,30(20):85-88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进行L9(34)正交试验,得到五味子油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20:1(V/m),在70℃条件下提取2.0h,收率超过16%。对粗油进行精制,精制工艺为:粗油加热到70℃时加入70℃的8%的酸水,50℃保温6h,上层油在70℃条件下加入3%(m/m)活性炭脱色1h,制得精油,精油得率达11.5%以上。  相似文献   

16.
以斑点叉尾鮰鱼骨为实验材料,对脱脂鮰鱼骨粉制备工艺,脱脂骨粉在不同的温度、时间、柠檬酸和苹果酸的酸比例、酸质量浓度、骨粉粒度条件下转化成活性钙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鮰鱼骨脱脂的最佳工艺方案为5g/100mL NaOH 溶液浸泡6h,脱脂后的鱼骨粉总钙含量为30.38%。实验采用柠檬酸和苹果酸活化脱脂鮰鱼骨粉制取CMC 活性钙,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柠檬酸和苹果酸的比例1:2、酸质量浓度15g/100mL、骨粉粒度120目、温度100℃、提取时间60min。此时,钙提取率可达87.13%。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去除多酚的核桃粕为原料,利用均匀试验优化核桃粕碱溶性蛋白提取条件,利用二次通用组合旋转设计优化双酶法制备核桃粕多肽制备条件,结合项目组前期建立的模拟胃肠道消化体系及模拟胃肠道消化体系+混合乳酸菌两种体系,制备核桃粕蛋白酶解液,采用体外实验对比三种体系制备核桃粕蛋白酶解液的抗氧化活性。核桃粕蛋白质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溶液的pH11、料液比为1:21 (g/mL)、提取温度65 ℃、提取时间70 min,提取2次,在此条件下提取液蛋白含量为221.6233 mg/g。双酶法制备核桃粕多肽工艺条件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胃蛋白酶酶解阶段,其最佳条件为:底物质量浓度为1 g/100 mL、pH2.4、加酶量为133.53 U/g、温度为40 ℃、时间139 min,在此条件下酶解,核桃粕多肽酶解液水解度25.90%;第二阶段胰蛋白酶酶解阶段,其最佳条件为:加酶量800 U/g、温度20 ℃、pH为6、酶解时间240 min,在此条件下酶解,核桃粕多肽酶解液的水解度为35.57%。三种酶解液的总抗氧化能力VC当量值分别为:双酶酶解液0.0516 mg/mL,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酶解液0.0634 mg/mL、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混合乳酸菌酶解液0.0411 mg/mL,用双酶、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体外模拟胃肠道消化+混合乳酸菌三种体系制备的核桃粕蛋白酶解液均具有抗氧化性活性,而双酶法制备的核桃粕酶解液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更高含量大豆分离蛋白干基,采用物理沉降法,控制酸沉pH梯度变化,添加氯化钠调整溶液离子强度,逐级分离沉降11S大豆蛋白和7S大豆蛋白,以提高大豆分离蛋白质干基含量。分别在料液比、温度、NaCl加入量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设计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1.35、萃取温度48.63℃、NaCl加入量0.126mol/L,获得蛋白质干基含量96.04%,同比市售较好水平产品93.31%的蛋白质干基含量提高了2.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