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高值化利用油脂加工业的副产物——核桃饼粕,采用碱溶酸沉法从冷榨核桃饼中提取核桃蛋白(walnut protein,WP),以水解度为指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胰蛋白酶的最优酶解工艺;以脱色率和蛋白回收率为指标,确定核桃蛋白酶解液的最佳脱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所提取核桃蛋白样品的纯度较高,可用于下一步的酶解和脱色实验。胰蛋白酶酶解核桃蛋白的最优条件为:pH7.5、底物浓度3%(W/V)、温度55 ℃、加酶量6 250 U/g蛋白质、酶解时间5 h。在此条件下核桃蛋白的水解度可达21.08%。活性炭对核桃蛋白酶解液的最优脱色工艺为:pH为4.5、活性炭用量为1.2%(W/V)、温度为45 ℃、脱色时间为90 min。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78.05%,蛋白回收率为82.16%,加权综合评分为80.11分。优化了胰蛋白酶水解核桃蛋白和酶解液脱色的工艺,可为核桃饼粕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核桃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功能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传统的碱溶酸沉法制备核桃蛋白的工艺进行了改进,以提高核桃蛋白的纯度.同时,对影响核桃蛋白功能性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碱溶分离的上层清液加1%α-淀粉酶酶解,对酸沉分离的沉淀于40 ℃下水洗2次,核桃蛋白纯度可达93.5%;当pH为5时,核桃蛋白的溶解性、持水性、起泡性和乳化性最弱;温度为50 ℃时,核桃蛋白吸油性最差;温度为40 ℃时,核桃蛋白黏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糖化酶纯化棉籽分离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脱酚棉籽为原料,对比碱溶酸沉法和酶水解-超声波辅助碱溶酸沉法对棉籽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发现,酶解和超声辅助可以显著增加碱溶酸沉的蛋白提取率。在酶水解-超声波辅助碱溶酸沉提取蛋白的基础上,利用糖化酶纯化所提取的蛋白粗品,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棉籽蛋白纯化工艺,得到高纯棉籽蛋白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60℃,酶解pH 4.5,酶解时间120 min,糖化酶用量0.4%,液料比9︰1(mL/g)。验证试验表明,利用该工艺两次纯化棉籽蛋白所得的纯化产品蛋白质含量可达93.10%。采用SDS-PAGE对纯化后的棉籽分离蛋白亚基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纯化产品中蛋白质亚基相对分子质量主要为55.1 k Da与47.5 k Da。该研究可为棉籽蛋白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摘要:以榛子粕为原料,采用碱性蛋白酶酶解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榛子蛋白,然后加入碱液复溶、碱性蛋白酶酶解、酸沉纯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过程中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榛子蛋白纯化工艺。结果表明: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46 ℃、pH 8、酶解时间3.7 h,在此条件下榛子蛋白提取率达到53.16%;最佳纯化条件为反应温度50 ℃、液料比5∶ 1、复溶pH 11,在此条件下榛子蛋白纯度为95.23%。  相似文献   

5.
以新鲜米糠为原料,制备脱脂米糠。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以纤维素酶酶解脱脂米糠作为前处理,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米糠蛋白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酶的添加量为0.25%、温度为40℃、时间为1 h、pH为4.0时纤维素酶处理后米糠蛋白的提取率最高为48.97%,纯度为74.43%。与碱溶酸沉法进行对比,纤维素酶对米糠细胞壁的裂解,使部分蛋白质暴露有助于提高提取率,降低了碱溶酸沉时的碱溶时间和碱液浓度,减少有毒物质生成,抑制了蛋白质褐变。  相似文献   

6.
张娅妮 《中国油脂》2021,46(10):18-23
将核桃饼脱脂、碱溶酸沉制备核桃蛋白,再利用碱性蛋白酶对核桃蛋白酶解,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底物质量分数、酶解pH、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水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同时测定了酶解产物的溶解特性、乳化特性和起泡特性。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核桃蛋白最优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5.0%、酶解pH 9.0、碱性蛋白酶(活性为10 000 U/g)用量4.0%、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2 h;相较核桃蛋白,不同水解度的核桃蛋白酶解产物的表面疏水性下降,溶解特性、乳化特性和起泡特性提高。  相似文献   

7.
旨在为米糠副产品的精深加工利用提供指导,利用碱性蛋白酶辅助碱溶酸沉法提取米糠蛋白,并进一步以纤维素酶纯化米糠蛋白,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提取、纯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米糠蛋白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pH 10.5、酶解温度50℃、料液比1∶10、酶解时间120 min、加酶量2.5%,在此条件下米糠蛋白提取率为75.2%;米糠蛋白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pH 5.0、酶解时间60 min、加酶量4%、料液比1∶10,在此条件下米糠蛋白纯度为81.6%,提取率为72.6%。采用此方法可以得到提取率和纯度均较高的米糠蛋白。  相似文献   

8.
高盼 《中国油脂》2021,46(1):52-56
以提高核桃蛋白产品的附加值为目的,探索核桃蛋白制备工艺。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分别对水酶法结合超声法制备核桃蛋白工艺和糖化酶处理纯化核桃蛋白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核桃蛋白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酶解时间2.0 h、加酶量2.0%、温度50℃、p H9.0,在此条件下核桃蛋白得率为78.16%,蛋白质含量为82.53%;核桃蛋白的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pH 4.5、酶解时间140 min、加酶量0.4%,在此条件下,核桃蛋白纯度为94.16%。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低温脱脂核桃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提蛋白后,分别用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制备核桃多肽,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ngiotensin-I-Converting Enzyme,ACE)抑制率和水解度为指标,选出酶解效果最好的酶,并且对其底物质量浓度、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p H进行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实验优化其制备核桃降压肽的最佳水解工艺。结果表明:在底物质量浓度30g/L、加酶量8000U/g、酶解温度57℃和p H8.6的条件下水解3h,ACE抑制率可达64.32%,此时酶解液的水解度为21.57%。  相似文献   

10.
以豆渣为原料,首先采用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发酵豆渣,然后分别应用超声辅助碱溶酸沉法和单一碱溶酸沉法提取已发酵豆渣中的蛋白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超声辅助碱溶酸沉法豆渣蛋白提取率明显升高,提取时间也大大缩短;最佳工艺参数为碱提温度55 ℃,提取时间90 min,碱液浓度0.3 mol/L,超声功率300 W,料液比1∶24(g∶mL)。在此最佳条件下,豆渣蛋白提取率是83.84%。  相似文献   

11.
核桃蛋白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述了核桃蛋白质的研究现状,主要包括核桃的成分,核桃蛋白质的理化性质,核桃蛋白质的分离,核桃蛋白质的功能性等内容;此外,就核桃蛋白需深入的研究方面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核桃蛋白酶解产物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了核桃蛋白水解产物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采用Alcalase2.4L与Neutrase0.8L水解核桃蛋白,其水解产物具有抗氧化性,且水解度对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性有影响;采用Alcalase2.4L与Neutrase0.8L复合酶对核桃蛋白进行连续水解,可一定程度提高产物的抗氧化性;不同酶解产物的抗氧化能力大小次序为:复合酶水解产物>Alcalase2.4L水解产物>Neutrase0.8L水解产物;随着酶解产物浓度的增大,其抗氧化性增强;且复合酶水解产物IC50=14.1mg/mL,Alcalase2.4L水解产物IC50=15.8mg/mL,Neutrase0.8L水解产物IC50=19.8mg/mL。  相似文献   

13.
核桃蛋白发酵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核桃乳酸发酵酸奶的配方和生产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驯化过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40±2℃发酵,1~5℃冷却,后熟12h是制作核桃发酵酸奶的最佳条件。正交试验筛选的最佳配方为核桃乳中添加5%的脱脂乳粉、4%的蔗糖、0.15%的琼脂。  相似文献   

14.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6,(6):265-270
核桃饼粕中蛋白质含量很高,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精氨酸等对人体有重要保健功能的氨基酸含量丰富。但核桃饼粕常被废弃或作为饲料低价出售,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因此高效提取核桃饼粕蛋白质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对核桃资源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重点综述了核桃饼粕蛋白质及其制备纯化方法、功能特性,并讨论了核桃饼粕蛋白质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水酶法同时提取核桃仁油脂及水解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水酶法提取核桃油的酶解工艺。试验首先对α-淀粉酶、中性蛋白酶、以及淀粉酶与中性蛋白酶组成的复合酶的酶解效果进行了比较,确定中性蛋白酶的酶解效果最佳。在确定中性蛋白酶的作用下,研究了酶解温度、pH、酶的添加量、固液比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水酶法提取核桃油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60℃,蛋白酶添加量为1.5%(m/m),酶解pH为6.0,料液比1∶4,核桃的油脂提取率可达到34.0%,各因素对油脂提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固液比酶解pH酶解温度酶的添加量。在油脂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下,核桃水解蛋白的提取率可达12.37%。  相似文献   

16.
对照研究微波加热和水浴加热条件下,蛋白酶水解核桃分离蛋白的效果差别,并以水解度评价指标,确定了微波加热条件下单酶水解的最佳工艺。实验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可以大大提高核桃蛋白的水解速度,微波加热只需不到10min的时间即可达到所需的效果,而水浴加热则需要2h的反应时间,因此微波加热可以明显地缩短反应时间,同时还发现中性蛋白酶的水解效果优于木瓜蛋白酶。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设计对碱提酸沉法提取山核桃饼粕蛋白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山核桃饼粕蛋白的等电点为pI 5.0;其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液pH值9.0,提取时间124min,提取温度53℃,料液比1∶22(m∶V),该条件下的实际平均提取率为(67.94±0.05)%。  相似文献   

18.
为了深入明晰氧化对核桃蛋白质结构性的影响,本文以核桃分离蛋白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2,2'-盐酸脒基丙烷(AAPH)热降解形成烷过氧自由基(ROO·)代表脂质过氧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脂质自由基,对核桃分离蛋白进行氧化修饰得到不同氧化程度的核桃氧化蛋白。对不同氧化程度蛋白的羰基、巯基和总巯基,表面疏水性(H0)、内源荧光、粒径分布、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结构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AAPH浓度的增加,核桃氧化蛋白羰基含量显著增加(p<0.05),巯基和H0显著降低(p<0.05);圆二色谱结果表明,随着AAPH浓度的增加,核桃蛋白α-螺旋结构和β-折叠含量下降,而无规卷曲结构含量增加,说明氧化破坏了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使有序结构变为无序结构。最大内源荧光值降低,且出现蓝移现象,说明烷过氧自由基氧化导致分子聚集,使得色氨酸残基包埋;粒径分布结果表明,核桃氧化蛋白可溶性聚集体可被共价交联和非共价聚集转变成不可溶性部分;体积排阻色谱结果表明,核桃氧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随着氧化浓度的增大聚集程度逐渐增大。研究结果表明,核桃蛋白在烷过氧自由基(ROO·)氧化体系中产生了显著氧化作用并导致其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为进一步阐明核桃蛋白氧化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