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真菌毒素是某些真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它们的种类繁多,玉米在生长及贮藏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它们的感染;一定条件下,它们会和糖类或其他基质结合形成结合态形式,被称为隐蔽型真菌毒素,隐蔽型真菌毒素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阐述了玉米中常见的真菌毒素,例如:呕吐毒素、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T-2和HT-2等的毒理学性质和检测方法,着重介绍了其隐蔽型毒素的形成、结构、毒理学性质和检测方法,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果蔬在田间的生长过程以及采摘后的贮存、运输和加工过程中, 易发生真菌性病害, 不仅可引起腐烂或腐败, 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部分病原菌还可能产生真菌毒素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真菌毒素是一类由丝状真菌在适宜条件下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 是继农药残留、重金属污染后, 影响果蔬质量安全的又一类关键风险因子, 具有强毒性。链格孢毒素、赭曲霉毒素、展青霉素是存在于果蔬及其制品中主要的真菌毒素种类。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果蔬中常见病原真菌及其真菌毒素, 并阐述了真菌毒素防控方法, 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 对未来果蔬中真菌毒素的防控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以期为该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小分子有毒代谢产物,通常以痕量形式存在于基质中,不表现为急性毒性,但具有蓄积性,长期摄入易引发癌症、突变及畸形,从而对人类安全造成威胁。本文着重介绍了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伏马菌素、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代谢物、单端孢霉烯族类毒素以及麦角碱等毒性相对较强的真菌毒素的来源、结构和毒性。由于许多真菌毒素结构相似且含量较低,需要采用高选择性、准确、快速定性定量方法,因而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传统及新型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和比较,主要包括:薄层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免疫化学法,核酸适配体法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在多毒素检测中的应用,拟为真菌毒素的检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真菌毒素是在适宜条件下由丝状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常见于粮食中,对人类和动物健康构成极大威胁。本文以真菌毒素综述为出发点,简要分析了T-2毒素、玉米赤霉烯酮毒素、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等代表性毒素,探讨了粮油真菌毒素传统检测方法和新兴检测技术的应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袁航  丁同英 《食品与机械》2020,(12):203-206
文章重点介绍了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链格孢霉毒素等毒性较强的真菌毒素污染食品状况和毒性,并就当前国内外常用的真菌毒素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今后真菌毒素检测方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茶叶由于富含多酚类、儿茶素和多种矿物质等,具有降血脂、抗氧化、减肥、抗菌等多重保健功效而备受欢迎,其质量安全一直广受关注。茶叶在其生产加工和保存过程中有可能被真菌毒素污染,真菌毒素由于对人和动物具有严重的危害(致癌性)更是备受关注。茶叶中毒素残留的高效、高通量检测方法,成为了研究的重点。本文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综述了茶叶中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比较了不同检测方法的局限性和优越性,重点综述了检出限低、灵敏度高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用于茶叶真菌毒素的研究。对不同前处理提取试剂、净化小柱和检测仪器条件的优劣进行了比较;对该方法用于检测不同品种茶叶时,其基质效应对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茶叶中真菌毒素的检测结果。对该方法用于茶叶真菌毒素检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为检测茶叶中真菌毒素检测标准和限量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液相串联质谱检测玉米酒糟粕中15种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并对结果分布进行了讨论。检测的真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等15种真菌毒素。这些毒素采用溶剂提取,多功能净化柱净化,液相串联质谱检测。方法均经过优化和验证,满足进口玉米酒糟粕的检测要求。对67个进口玉米酒糟粕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T-2毒素、HT-2毒素等真菌毒素均有检出。本试验对这些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对进口玉米酒糟粕的真菌毒素风险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8.
曲霉属真菌产生的真菌毒素是最早被发现并被重视的一类真菌毒素,多污染食品、饲料和中药,其种类繁多,且对人体的危害性巨大。近年来,国内外对此类真菌毒素的毒性研究愈加关注,本综述总结了曲霉菌属真菌产生的_13种主要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B_1、黄曲霉毒素B_2、黄曲霉毒素G_1、黄曲霉毒素G_2、黄曲霉毒素M_1、黄曲霉毒素M_2、黄曲霉毒素P_1、赭曲霉毒素A、赭曲霉毒素B、赭曲霉毒素C、赭曲霉毒素α、杂色曲霉素和O-甲基-杂色曲霉素)近40年来体内、体外毒性研究资料,对其各项毒性进行归纳,主要涵盖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的致癌性、生长生殖毒性、致突变和基因毒性、免疫毒性、神经毒性、细胞毒性及血液毒性。同时对黄曲霉毒素B_1、赭曲霉毒素A及其他常见毒素间的协同毒性也进行了概述。由于各国对食品药品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对真菌毒素毒性的总结,可进一步加深对毒素的认识,并为食品、饲料及中药安全性方面相关的法律法规制订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烟草赤星病抗性鉴定的新方法:毒素抗鉴定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永峰 《中国烟草》1995,16(3):44-47
真菌毒素的应用使烟草对赤星病抗性的鉴定更加快速、方便和可靠。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综述毒素抗性鉴定的几咱方法及毒素制备过程,并对这类新的抗性鉴定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同时预测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烟草赤星病抗性鉴定的新方法──毒素抗性鉴定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真菌毒素的应用使烟草对赤星病抗性的鉴定更加快速、方便和可靠。木文根据国内外文献,综述毒素抗性鉴定的几种方法及毒素制备过程,并对这类新的抗性鉴定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同时预测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涂膜延缓果蔬衰老软化的可能机制,涂膜与果蔬贮藏期间品质、生理关系,常见的果蔬壳聚糖处理的最佳浓度和效果的研究进展,以及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作为食品加工助剂的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Owing to their health benefits,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are nowadays widely used in yogurts and fermented milks, which are leader products of functional foods worldwide. The world market for functional foods has grown rapidly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with an estimated size in 2003 of ca US$ 33 billion, while the European market estimation exceeded US$ 2 billion in the same year. However, the production of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at industrial scale faces several challenges, including the search for economical and abundant raw materials for prebiotic production, the low-cost production of probiotic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robiotic viability after storage or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the functional food. In this review, functional foods based on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are introduced as a key biotechnological field with tremendous potential for innovation. A concise state of the art addressing the fundamentals and challeng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biotic- and prebiotic-based foods is presented, the niches for future research being clearly identifi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常用消毒灭菌法及其机理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金泉 《酿酒科技》1999,(2):97-99,101
介绍了采用消毒灭菌方法,有加热消毒法,紫外线辐射法和化学药剂消毒法。常用化学药剂有醛类、含氯消毒剂、醇类消毒剂以及高锰酸钾、生石灰等,阐释了消毒与灭菌两个概念的区别。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涂膜延缓果蔬衰老软化的可能机制,涂膜与果蔬贮藏期间品质、生理关系,常见果蔬壳聚糖处理的最佳浓度和效果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食品的涂膜保鲜方面也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节能节水型印染助剂和设备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节能、节水、缩短工艺流程和环保的角度出发,介绍了国内外研制开发的一系列新型节能、节水型印染助剂和染整设备。  相似文献   

16.
家蝇及其幼虫的营养价值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家蝇及其幼虫的营养价值、开发利用方向,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海洋动植物油脂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东平 《中国油脂》2002,27(3):78-80
中国有广阔的海洋 ,丰富的海洋资源 ,海洋动植物油脂是 2 1世纪中国油脂工业的新油源。通过对海洋动植物油脂资源的调查 ,分析了海洋动植物油脂结构、成分、氧化与抗氧化及其营养价值 ,对海洋动植物油脂在基因改良、超细微保健以及海洋水产品综合利用方面进行了探讨 ,并对海洋动植物油脂开发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益生素、益生菌与结肠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益生素和益生菌及其作用机理。在动物模型中,有大量的数据证实益生素和益生菌能够预防癌症.而在人体内还没有直接实验证据。它们抑制癌症的确切机理目前尚不清楚,其抑制机理可能是:肠道菌群代谢活动的改变,肠道理化环境的改变,潜在的致癌物质的黏附和降解,肠道菌群的改变、抗癌或抗诱变物质的形成、提高宿主的免疫应答、影响宿主的生理活动以及发酵不能被消化的食物并形成有益代谢产物。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详细介绍核桃的产量、产地,核桃的组成成份和营养保健功效,核桃的加工工艺及核桃、核桃仁和核桃油的市场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天然香精香料是高价值的精细化工产品和食品添加剂,但原料来源有限且提取成本高。利用生物技术生产这类产品具有广阔的前景。简述了发酵工程、酶工程、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在香精香料中的应用,并探讨了生物技术在香精香料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