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自行研制的生产型样机上研究超临界流体加工条件对涤纶筒子纱染色均匀性的影响表明,随着超临界流体流量增大,涤纶筒子纱的染色均匀性提高;染液的正反循环是匀染的必要条件,以5~10 min换向一次,筒子纱内中外的染色均匀性良好,上染率和染色重现性较好,且耐水洗和耐摩擦色牢度可达4~5级以上.  相似文献   

2.
匀染性是评价染色质量的重要指标,筒子纱和经轴制备及其染色过程中的许多因素都将影响液流分布从而影响匀染性。为提高匀染效果,探讨了股线加捻和筒子纱卷装密度分布对匀染性的影响;染色经轴末端固定圈及边孔封闭圈的使用对染液轴向流动和液流均匀性的影响;经轴染色时,在低密度织物的外层使用低渗透系数材料包覆对液流分布对称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股线加捻过程中,通过调节卷绕角和偏转角可提高筒纱的染液渗透性,进而提高匀染性。恒定的络筒张力并不能得到密度均匀的筒纱,使筒纱从内到外卷装密度降低,有助于提高匀染性;卷装各层密度变化对  相似文献   

3.
《印染》2016,(10)
芳纶1313筒子纱染色时,筒子纱密度控制在0.38~0.41 g/cm~3,染机泵速控制在50%~80%,染机泵向采用正反循环,正循环7 min,反循环3 min,脱水时间控制在3~5 min,含水率控制在25%~35%,射频烘干机车速控制在8~10 m/h。结果表明,采用筒子纱染色法,芳纶纱线各项牢度指标和颜色均匀性均满足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4.
一、概论 筒子染色的优点是染色加工过程简单,无论是天然或是人造、合成纤维,单股或多股纱,经编、纬编或缝纫用线等均适用,且可适用于小批量加工及快速的市场反应。 对于某些面料加工,筒子染色是纱线原料与面料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工序,为了实现低染色成本和最佳质量,必须控制最佳的技术条件。筒子染色的最佳技术要求如:色差、色牢度、匀染性、退绕性、重现性等可经过染色过程及筒子的最佳成形来保证。 最佳成形的筒子必须要使染液能均匀地在整个筒子纱内流动,这是确保筒子纱内各部分纤维都能同时获得充分的、均匀的染料和助剂,…  相似文献   

5.
筒子纱染色工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筒子纱内外色差的问题,要从筒子纱的准备和染色工序着手控制。筒子纱准备需控制筒子卷绕密度、选择合适的筒管。在筒子纱染色的过程中,要合理地选择循环泵的扬程、染液的流量及染液的循环方向。另外,在染色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染料、消泡剂并进行分次加料。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筒子纱内外色差的问题,要从筒子纱的准备和染色工序着手控制。筒子纱准备需控制筒子卷绕密度、选择合适的筒管。在筒子纱染色的过程中,要合理地选择循环泵的扬程、染液的流量及染液的循环方向。另外,在染色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染料、消泡并进行分次加料。  相似文献   

7.
筒子纱染色是使染液通过纱线卷装并使染料均匀上染纱线的过程。目标是使染料均匀地上染整个筒子的纱线。如图1所示,染液经过一个纱线卷装存在径向和轴向两种流动方向,当染液仅沿径向流经纱线卷装时,认为染液的流动是均一的。染液流动越均一,染色越均匀。当然要达到匀染,染液也需要足够高的流速,  相似文献   

8.
董雅琪 《纺织科学研究》2021,(2):I0001-I0002
纱线染色是以纱线为对象的染色工艺,主要包括经轴染色、绞纱染色、筒子纱染色、经束轧染等。其中筒子纱染色又称纬管纱染色,其上染方式是将短纤纱或长丝卷绕在布满孔眼的筒管上(要求卷绕密度适当、均匀,一般称为“松筒”),然后将其套在染色机载纱器的染柱上,放入筒子染色机内,借助泵的作用,使染液在筒子纱线或纤维之间穿透循环。筒子纱染色过程是一个化学变化,需要经过前处理、入缸高温染色、脱水烘干等步骤,将坯纱变成筒子色纱。  相似文献   

9.
在筒子纱染色生产过程中,络筒是染色前的准备工序,它直接影响到染色质量。待染的筒子纱要求成型好,交叉卷绕现整,重量一致,密度均匀。特别是低浴比筒子纱染色机,对络筒的技术要求更高。 在络筒质量评定中,卷绕密度是一个较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影响纱线染色时染液流过筒子纱的流量,因而影响着纱线的上色。染色生产过程中,对不同品种的纱线要求络  相似文献   

10.
筒子纱染色时经常可以看到棉纱难以达到匀染性。筒子染色的这种色泽内不匀和外不匀会引起色泽深度的差异。由于认为筒子的硬度、卷装密度及筒子纱上染深度都相互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染浴pH值、染浴温度及匀染剂的选用对羊毛纱线弱酸浴染色效果的影响.提出羊毛纱线竭染法染浴pH值在4~5时可提高竭染率和匀染性.通过控制染浴的升温速率和延长染浴的保温时间,可提高染色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根据不同的染料系列及其染色的深浅,合理选择不同的匀染剂BW、CWL及其用量可达到良好的匀染效果及染色的重现性.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阐述半精纺/粗梳羊毛合股针织绒线产品开发的相关工艺技术。优选原材料;采用低温散毛染色工艺;分析了各工序的要点,明确阐述和毛、走锭纺、半精纺工艺的优化、筒并捻工艺的不同,单纱与股线捻度的合理搭配,色差控制等。改变产品开发思路,保持更持久的生命力,加强原料工艺运用的研究,纺制出全新风格的高品质合股纱线,丰富产品的特性,提高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13.
用毛用活性染料德龙素红CE对羊毛线进行染色,探讨了HAc用量、(NH4)2SO4用量、染色温度、染色时间、助剂对染色上染率、固色率和耐皂洗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德龙素红CE染羊毛线的优化工艺为HAc 1.0%~1.5%(omf)、(NH4)2SO43.0%~4.0%(omf)、平平加O 1.0%~1.5%(omf)、染色温度85℃、染色时间60~70 min、羊毛线2 g、浴比1∶50;上染率为95%~96%,固色率为94%~95%,耐皂洗色牢度的变色、沾色均为4~5级。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棉/丝光羊毛混纺纱线的染色同色性,采用安诺素棉用活性染料一浴法、沙拉菲尼尔直接染料/安诺赛特弱酸性染料一浴法和安诺素活性染料/拉菲尼尔直接染料的一浴法等3种染色工艺,通过调节染料的复配比例,以实现棉与丝光羊毛两组分纤维表观得色深度的一致性.试验发现,活性染料一浴法工艺简单,但适用染料较少;安诺素活性染料,染色时补充拉菲尼尔直接染料染色效果较好,但直接染料的色牢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
提高丝光羊毛纱线染色的一次成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染色的一次成功率(Right First Time)是纺织品市场对纺织染色企业的要求.丝光羊毛(Mercerized Wool)纱线的染色因其特殊性,要提高染色的一次成功率,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文章认为提高染色的一次成功率是一个系统工程,正确仿样和稳定生产是关键.具体分析了影响丝光羊毛纱线染色的一次成功率的各个主要环节,并提供了提高丝光毛纱染色的一次成功率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6.
羊毛纤维由于其本身的结构因素以及与染料结合的性质,在染色过程中常出现染色不匀的现象,为了解决羊毛染色过程中出现的不匀问题,以及降低由于进口匀染剂所产生的过高成本,合成了新型的毛用匀染剂W,探讨了染色过程中匀染剂W对于羊毛染色过程中的最佳用量以及对染料上染速率的影响,探讨了移染效果,并与目前国外较好的匀染剂作比较,结果显示匀染剂W有较好的匀染性,并且对羊毛的染色牢度无明显影响,是一支性能优良的毛用匀染剂。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利用环氧氯丙烷和对苯二酚合成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K,在毛纺织品用强酸性染料染色后的固色工艺及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固色后织物的色牢度有较大的提高,尤其是湿摩擦牢度有显著改善而且色光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8.
新型毛用匀染剂LJC-1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毛纤维由于其结构本身的因素,在染色中常常出现染色不匀现象.文章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比试验法,合成了两性表面活性剂LJC-1作为羊毛染色用匀染剂.讨论了温度、投料比、催化剂的用量以及反应时间的影响,得到了合成LJC-1的最佳合成条件,并对其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测试了其主要的物化性能.讨论了其对弱酸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其在羊毛染色中的匀染性能表明:匀染剂LJC-1能有效地解决羊毛染色中染色不匀问题,是一支性能优良的匀染剂.  相似文献   

19.
微悬浮体染色技术在羊毛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邢建伟  周芬  田慧敏  熊玲俐  徐成书 《印染》2006,32(16):24-26
采用Lanasol系列染料以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对羊毛纤维进行染色,比较了微悬浮体染色和传统染色工艺一VLanasol染料对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以及染品的损伤程度。结果表明,采用微悬浮体染色工艺能显著缩短羊毛的染色时间,减少纤维在染色过程中所受的损伤,节约能源,且其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较传统染色工艺高,染品色泽也较鲜艳。  相似文献   

20.
易世雄  董永春  李冰 《印染》2012,38(7):1-5
采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正辛醇、异辛烷和酸性染料水溶液,组成羊毛染色用非离子型反胶束体系.考察了酸性染料在TX-100反胶束和常规水浴中对羊毛纱线的染色性能,并研究了反胶束作为羊毛染色介质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以TX-100反胶束为染色介质,可降低pH值,有利于提高酸性染料对羊毛纱线的染色性能;酸性染料在反胶束中的电导率明显低于在常规水浴;酸性染料在反胶束中对羊毛纱线的上染百分率略低于常规水浴,但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洗色牢度变化不大.TX-100反胶束作为染色介质具有良好的环境友好性,其重复使用的各染样K/S曲线几乎重合,颜色特征值无明显变化,总色差在0.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