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采用模压法进行发泡,以氯化聚乙烯(CM)为基体,研究了胶粉用量、硫化温度、硫化助剂对CM发泡体的泡体性能、泡孔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M发泡体随着胶粉用量的增加,发泡密度逐渐增加,泡孔体积及发泡倍率逐渐减少。综合CM发泡体的泡体性能及泡孔结构,当胶粉用量为10份,170℃下硫化7min,使用TCHC作硫化助剂时,可得到发泡效果好,断面均匀分布,泡孔结构明显的CM发泡体。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临界CO2为发泡剂,通过压力释放法对聚丙烯/废旧轮胎胶粉共混物的发泡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加入胶粉严重破坏了聚丙烯均匀的泡孔结构,共混物发泡体具有独特的双孔结构;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废旧轮胎胶粉共混物发泡体具有更加均匀一致的泡孔结构。  相似文献   

3.
废旧轮胎橡胶的常温粉碎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盘式磨设备对废旧轮胎胎面胶颗粒进行常温粉碎,研究胶粉性能及其对丁苯橡胶(SBR)硫化胶物理性能的影响,并与胎面胶颗粒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常温粉碎胶粉的粒径比胎面胶颗粒降低了一个数量级,形状更加不规则且表面粗糙;动盘和定盘相对转速对常温粉碎胶粉粒径及其分布影响不大,但动盘和定盘间隙影响较大;常温粉碎胶粉的热稳定性比胎面胶颗粒低,且交联密度减小一半以上;与胎面胶颗粒相比,添加常温粉碎胶粉的SBR硫化胶的拉断伸长率有很大提高,但邵尔A型硬度、100%和300%定伸应力以及拉伸强度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4.
挤出发泡聚丙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添加少量高熔体强度的支化聚丙烯,制备了开孔率低、泡孔密度大、泡孔尺寸小、泡孔分布均匀的聚丙烯挤出发泡材料;通过发泡材料断面的SEM分析,比较了成核剂类型和粒径对泡孔密度和尺寸的影响。以偶氮二甲酰胺为发泡剂,添加1%的成核剂,所得发泡材料的泡孔密度为5.331×106个/cm3、泡孔直径为93μm。同时发现较高的螺杆转速有利于得到均匀的泡体结构。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存储过程中废轮胎胶粉改性沥青(CRMA)的性能下降问题,对期间CRMA流变学性能及胶粉(CR)的变化进行了考察。动态剪切流变(DSR)结果表明,CR网络结构的破坏使得CRMA的复数模量减小,相位角增大。CRMA中的残余CR的热重及扫描电镜的分析结果揭示了CR网络结构的降解是由表及里的持续过程。不同粒径CR改性的CRMA的存储实验表明,小CR粒径的CRMA制备完成的即时性能最好,而CR粒径较大的CRMA存储前后的性能变化最小。  相似文献   

6.
戢菁  李湖燕  张海琛  廖霞 《塑料工业》2012,40(7):100-103,34
利用超临界流体发泡技术制备了氯化钠(NaCl)颗粒填充聚苯乙烯(PS)的微孔泡沫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材料的断面形态,并分析了氯化钠的粒径、含量及超临界CO2的饱和温度对微孔泡沫复合材料的泡孔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有NaCl颗粒的微孔PS泡沫与纯PS泡沫在泡孔的形状和泡孔的尺寸等方面有所不同,纯PS微孔泡沫材料的泡孔分布较均匀、形状呈椭圆形,而添加了NaCl的PS微孔泡沫出现了大、小泡孔并存的泡孔结构。  相似文献   

7.
胶粉的含氧基团及其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家湛  韩鹏 《橡胶工业》1997,44(8):481-484
分别用酸碱滴定法和羟胺法测定胶粉的酸值和羰基含量。考察了胶粉粒径对胶粉酸值及羰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胶粉中含有大量含氧基团,胶粉粒径越小,胶粉酸值越大;胶粉粒径对羰基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概述热塑性弹性体(TPE)的分类及用途,重点介绍胶粉/聚丙烯(PP)TPE的研究进展状况。采用胶粉与天然橡胶(NR)并用、过氧化物为硫化剂或相容剂、动态硫化等方法可以提高胶粉/PP TPE的性能,PP的熔融指数、胶粉粒径、螺杆结构和挤出参数等对胶粉/PP TPE的性能均有影响,胶粉部分脱硫以及加入生胶包覆胶粉粒子可以进一步提高胶粉/PP TPE的性能。对胶粉/PP TPE发泡性能及应用的研究具有广泛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苯乙烯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采用快速膜乳化法制备了聚苯乙烯微粒,对其粒径分布、制备重复性、颗粒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致孔剂种类及用量对不同粒径颗粒形态结构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聚苯乙烯颗粒粒径与所用膜孔径呈线性关系,最佳乳化压力与膜孔径呈反函数关系. 优化工艺条件下所制颗粒粒径为1~6 mm,粒径分布系数均小于0.8,批次相对标准偏差低于3%. 体积效应对小粒径颗粒的成型结构影响较大;粒径越小,颗粒成型时致孔剂与聚合物间的相分离程度越低,颗粒粒径小于2 mm时液体石蜡无法形成完整颗粒,颗粒粒径大于2 mm时十六烷用量在60%(w)以下才能形成大孔结构.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不同用量的脱硫胶粉和未脱硫胶粉对橡胶沥青粘度、常规性能、贮存稳定性及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硫胶粉改性沥青的粘度和软化点与未脱硫胶粉的相比有明显下降,但针入度和贮存稳定性均增加。虽然对生产工艺有利.但不利于提高橡胶沥青的高温性能。脱硫胶粉改性沥青的剪切变稀行为减弱。脱硫胶粉改性沥青的显微图表明:胶粉颗粒发生了破坏,并有炭黑游离出来。  相似文献   

11.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的方法,制备了废旧丁腈橡胶粉不同掺量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研究了废旧丁腈橡胶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动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旧丁腈橡胶粉降低了ABS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提高了冲击强度,其适宜的掺量宜控制在5%以内;而且,WNBR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但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2.
聚氯乙烯/丁腈胶粉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将聚氯乙烯与废丁腈胶粉经高温机械共混,制备了动态交联的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讨论了共混比,硫化体系及其用量,废胶粉品种(丁腈胶粉,轮胎胶粉)等因素对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影响,同时将聚氯乙烯/丁腈胶粉与聚氯乙烯/轮胎胶粉制备的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的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聚氯乙烯100份(质量份,下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50份,丁腈胶粉80份,丁腈橡胶2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0.5份,氧化锌5份及适量其他助剂可制得综合性能较好的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扫描电镜结果显示该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具有较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3.
以聚氯乙烯(PVC)和胶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共混的方法制备了PVC/胶粉热塑性弹性体,研究了胶粉的改性剂、PVC的改性剂和胶粉的用量等对PVC/胶粉热塑性弹性体性能的影响,并与国标GB/T 18173.1–2012所要求的性能进行比对。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橡胶再生剂RV改性胶粉所制得的PVC/胶粉热塑性弹性体综合性能最优;使用乙烯–乙酸乙烯酯塑料(EVAC)、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塑料(SBS)改性PVC时,EVAC的改性效果优于SBS,使用15份EVAC所制得的PVC/胶粉热塑性弹性体具有更佳的力学性能、耐老化性能,且满足国标要求;随着胶粉用量的增加,PVC/胶粉热塑性弹性体的综合力学性能下降,耐老化性能提高,使用30份改性胶粉时性价比最高,同时满足国标GB/T 18173.1–2012要求。  相似文献   

14.
废橡胶细胶粉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废橡胶制取的粒径在0.3 mm以下的细胶粉在橡胶材料、建材、橡塑共混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细胶粉在这三方面的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胶,绢云母粉为填料制成了RTV硅橡胶,研究了绢云母粉制造工艺,用量,粒径对RTV硅橡胶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粒径和适当添加量的湿法绢云母粉可以增强RTV硅橡胶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同时工艺性能也较好。当绢云母粉粒径在300目左右,用量为10份时,RTV硅橡胶的综合性能比较好。  相似文献   

16.
加成型导热电子灌封硅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α,ω-二乙烯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胶,配合石英粉、氧化铝、含氢硅油、Pt催化剂等,制成加成型导热电子灌封硅橡胶.研究了导热填料及其用量对加成型导热电子灌封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英粉与氧化铝填料都可以提高液体硅橡胶的导热性能,但是随着填料的粒径增大,硅橡胶的机械性能逐渐下降;对比两种导热填料,石英粉体系液体硅橡...  相似文献   

17.
橡胶含量对ABS成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橡胶含量为40%和60%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粉料分别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掺混造粒,制备一系列不同橡胶含量的ABS成品,分析了不同橡胶含量ABS成品性能,比较了高橡胶含量和低橡胶含量的ABS粉料对成品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在橡胶含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高橡胶含量的ABS粉料,成品的力学性能较为优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纳米纤维粉/氢氧化铝/氯磺化聚乙烯(CSM)电缆料,研究了CSM电缆料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耐老化、耐介质及阻燃性能,并与氢氧化铝,或陶土、硼酸锌、滑石粉与氢氧化铝并用填充CSM电缆料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粉填充胶的拉伸强度、硬度、300%定伸应力及撕裂强度最大,具有较好的耐老化、耐介质性能,胶料的氧指数稍小于硼酸锌填充胶,但明显大于滑石粉填充胶,纳米纤维粉与氢氧化铝并用产生了协同阻燃效果,提高了电缆料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9.
对比分析了硫化胶粉和脱硫胶粉微观结构及其改性沥青基本路用性能,研究了硫化胶粉和脱硫胶粉在改性沥青过程中表现出的共性与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加入硫化胶粉与脱硫胶粉,均能提高沥青基本路用性能,相同目数下,脱硫胶粉较硫化胶粉交联密度低,表面粗糙,表面极性增加,脱硫胶粉与沥青具有更好的相容性和稳定性,一定掺量下,硫化胶粉能赋予沥青更好的高温稳定性,脱硫胶粉能显著提高沥青低温延度,界面作用及胶粉网络结构的形成对改性沥青路用性能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配方改性胶粉的硫化特性和物理机械性能;考察了活化剂420的用量、三乙醇胺的用量、软化剂丙烯酸的用量对改性胶粉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将几种活化剂、软化剂并用改性胶粉,所得胶样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