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双孢菇植物化学复合护色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书信  王安建  田广瑞  李静 《食品科技》2012,(7):240-243,247
以新鲜双孢菇为试材,以L-半胱氨酸、六偏磷酸钠、芦根和花生壳为护色剂原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护色剂的配方为L-半胱氨酸0.2%,六偏磷酸钠0.3%,芦根提取液0.2%,花生壳提取液0.1%。进而对其护色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对其护色效果进行了比较评价,表明复合护色剂与0.1%亚硫酸钠的护色效果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2.
雪梨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酶褐变,为抑制雪梨汁的酶褐变,试验以雪梨为原料制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粗酶提取液,加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其PPO的酶学特性及不同护色剂对PPO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选择L-半胱氨酸、D-异抗坏血酸钠、抗坏血酸3种添加剂对雪梨汁进行护色,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雪梨汁最优护色组合。结果表明:雪梨PPO的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30 ℃;雪梨PPO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随着温度的提高,抑制PPO活性所需要的时间逐渐减少;雪梨PPO催化底物邻苯二酚的酶促反应动力学与米氏方程高度符合,最大反应速率Vmax=217.39 U/min,米氏常数Km=0.152 mol/L。雪梨汁加工的最优护色剂组合为:6.56 mmol/L的L-半胱氨酸、4.58 mmol/L的D-异抗坏血酸钠和6.18 mmol/L的抗坏血酸,在此条件下对雪梨汁褐变的抑制率可达90.82%。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板栗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褐变现象,寻找最适合板栗片的护色剂和技术。研究了谷胱甘肽、EDTA-2Na、柠檬酸、植酸和L-半胱氨酸等护色剂以及真空处理技术对板栗片色泽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柠檬酸、L-半胱氨酸、谷胱甘肽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复合护色剂为:质量浓度分别为0.8%柠檬酸,0.04%L-半胱氨酸,0.05%谷胱甘肽,此时的护色效果最佳。根据极差分析得出影响板栗色泽的因子依次为L-半胱氨酸柠檬酸谷胱甘肽。通过真空处理条件的研究,得出在真空度为0.08 MPa的条件下进行护色处理,可大大缩短护色时间,同时护色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单一和复合护色剂对冻藏双孢蘑菇片防褐效果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护色剂浸渍后的冻藏双孢蘑菇片多酚氧化酶活性由低到高顺序为:L-半胱氨酸、Na2S2O5+柠檬酸、Na2S2O5、Na2S2O5+L-半胱氨酸、柠檬酸、对照,过氧化物酶活性由低到高顺序为:L-半胱氨酸、Na2S2O5+L-半胱氨酸、Na2S2O5+柠檬酸、柠檬酸、Na2S2O5、对照,即0.15%L-半胱氨酸处理对冻藏双孢蘑菇片的防褐变效果最好;此外,经过L-半胱氨酸处理的双孢蘑菇片可溶性固形物流失量最低,细菌总数最少,且不引起亚硫酸盐残留.  相似文献   

5.
以汉中产魔芋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柠檬酸、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植酸、氯化钙和EDTA对魔芋片护色效果,以期开发魔芋无硫护色剂及应用技术。单一试剂实验结果表明EDTA和氯化钙对魔芋基本上无护色作用,而植酸、柠檬酸、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对魔芋的护色效果显著,其最佳使用浓度为:抗坏血酸0.2%、柠檬酸7.5%、L-半胱氨酸0.2%、植酸4%。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护色剂组合,结果表明:用于魔芋片干制的护色剂最佳组合为抗坏血酸0.23%、L-半胱氨酸0.09%、亚硫酸钠0.15%,其最佳使用方法为喷雾法。  相似文献   

6.
以新鲜马铃薯为原料加工马铃薯生全粉,对加工工艺中的护色技术进行研究。通过考察柠檬酸、L-半胱氨酸和氯化钠3种护色剂对马铃薯生全粉色泽的影响,优选出3种护色剂合适添加范围;通过正交试验,得到柠檬酸-L-半胱氨酸-氯化钠无硫复合护色剂最佳护色配比为:0.5%柠檬酸、0.1%L-半胱氨酸、0.5%氯化钠。该复合护色优于单一护色效果,可使生全粉保持良好色泽,使制得马铃薯生全粉亮度值L^*达91.09,多酚氧化酶的抑制率87.98%。研究为马铃薯生全粉加工中的无硫复合护色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Vc、柠檬酸、L-半胱氨酸、EDTA-Na_2 4种护色剂在无花果榨汁过程中对无花果汁总色差值和褐变抑制率的影响,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确定了复合护色剂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总色差值△E越小,褐变抑制率越大,护色效果越好。复合护色剂的最优组合为:Vc 0.1%、柠檬酸0.14%、L-半胱氨酸0.06%、EDTA-Na_2 0.02%,在添加此复合护色剂后无花果汁的总色差值为4.18,褐变抑制率为70.56%,色泽鲜亮,护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澄清型香蕉汁加工过程中酶褐变的抑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使用可食性抑制剂控制澄清型香蕉汁加工过程中的酶褐变。结果表明,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均能同时显著地抑制香蕉PPO和POD活性,在打浆时添加0.5%柠檬酸,在酶解结束后再添加0.025%L-半胱氨酸和0.05%抗坏血酸能有效地抑制香蕉汁的酶褐变。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解决兰州百合干制过程的褐变问题,开发兰州百合干无硫护色技术,选取护色剂抗坏血酸、柠檬酸、L-半胱氨酸、氯化钠为影响因子,以百合干色泽(L*值)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构建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模型,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表明:护色剂复合作用对百合干色泽的影响程度依次为: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氯化钠>柠檬酸,复合护色剂的最优配方(质量分数)为:0.65%氯化钠、0.3%抗坏血酸、0.3% L-半胱氨酸、0.8%柠檬酸,在此条件下,加工的百合干色泽L*值为78.69,护色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戴卿  侯温甫  王宏勋  邢小苗 《食品科学》2009,30(20):430-432
研究葛根多酚氧化酶(PPO)的性质,以及不同护色方案的护色效果,确定最佳护色方案。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葛根PPO的最适pH7.0,最适温度40℃,100℃热处理40s可钝化PPO的活性;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和亚硫酸钠为多酚氧化酶强烈抑制剂;但仅有亚硫酸钠能有效抑制葛根褐变的发生;结合颜色、护色效果、损失以及残留,确定0.2%的亚硫酸钠溶液为护色剂采用喷涂的方式进行护色。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对鲜切马铃薯贮藏品质的影响,用不同质量浓度(10、15、20和25 g/L)GABA溶液浸泡处理鲜切马铃薯片,通过测定各处理在贮藏过程中色泽、水分、总酚、多酚氧化酶、丙二醛、相对电导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浓度GABA处理均能有效抑制褐变,至第6天时L*值分别比对照高1.69%~5.39%,以15 g/L GABA浓度处理效果最佳,有效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降低了总酚的利用;进一步研究发现,GABA处理中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上升,丙二醛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均显著(P<0.05)下调;另一方面,GABA能够降低水分散失和减弱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损失,进而有效维持鲜切马铃薯的品质。GABA主要通过维持细胞膜完整性,抑制PPO转化成酚类,进而抑制酶促褐变反应。同时减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损失,最终保证鲜切马铃薯薄片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12.
以鲜切马铃薯为原料,探索不同浓度的生姜提取液对其贮藏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0.05%、0.10%、0.50%和1.00%的生姜提取液浸泡鲜切马铃薯,以蒸馏水为对照,在4℃下贮藏5 d,通过测定失重率、褐变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来综合评价生姜提取液的最佳浓度。结果表明,0.50%生姜提取液对鲜切马铃薯的贮藏品质维持最好。0.50%生姜提取液处理能显著降低鲜切马铃薯的失重率和褐变度,减缓还原糖的上升速率,减少了可溶性固形物的损耗,有效抑制了PPO活性,较好地保持了鲜切马铃薯的品质,延缓了鲜切马铃薯的褐变。因此,生姜提取液可以作为鲜切马铃薯的护色保鲜剂。  相似文献   

13.
速冻建莲加工与贮藏过程中多酚氧化酶活性抑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速冻建莲的品质,本文研究了不同的抑制剂组合对建莲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抑制效果,并观察了速冻建莲贮藏期间PP0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0.025%EDTA-Na_2+0.1%抗坏血酸+0.1%柠檬酸能最大限度地抑制建莲的多酚氧化褐变,以此应用于速冻建莲的生产,能有效抑制冻藏过程中建莲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褐变程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张小燕  刘艾雯  籍奇岩  彭勇 《食品工业科技》2020,41(14):265-269,274
为提高鲜切苹果贮藏期的品质,本文以富士苹果为材料,研究了45 ℃水整果浸泡(2 min)、果实鲜切后γ-氨基丁酸(GABA)处理(1.5%,10 min)及热处理结合GABA对贮藏期间苹果切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 ℃贮藏8 d时,对照组苹果切片感官品质下降迅速,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L*值降低,BI值升高,褐变明显发生,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DPPH自由基清除率下降,贮藏后期MDA大量积累。与对照相比,热处理、GABA处理及热处理结合GABA均获得较高的感官评分,抑制了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的L*值,减轻褐变的发生,提高了总酚含量,抑制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减少了抗氧化物质的损失,保持较高的DPPH清除率,并减轻了MDA积累,其中,以热处理结合GABA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A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banana maturity (less mature; maturity stage 3, more mature; maturity stage 7), heat treatment of banana puree, heat pasteurization of juice, and ultrafiltration (UF) of juice on color, polyphenoloxidase (PPO) activity, and flavor of puree and juice. Heating puree to 90C inactivated PPO and reduced browning in puree and juice, especially in puree from more mature bananas which had greater PPO activity. PPO activity decreased considerably during cold-setting and filtration of juice, and was not detectable in unheated, pad-filtered juice from less mature bananas. UF of juice through a 10,000 mwco membrance, but not a 30,000, removed all PPO activity and reduced juice browning. Pasteurization of juice (hot fill at 90C) increased browning, but not as much as PPO activity in the puree. Pasteurization had no effect on juice flavor if the puree had been heated to 90C previously as puree, but altered the flavor (i. e., more cooked banana flavor) of juice that had not been previously heated to 90C. Pasteurized juice that had not been heated to 90C as puree had similar flavor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s pasteurized juice that had been heated to 90C as puree.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L-半胱氨酸(L-cysteine,L-cys)对鲜切马铃薯的抗褐变机制,以鲜切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浸渍技术辅助0.7 g/L的L-cys溶液处理鲜切马铃薯,分析贮藏期鲜切马铃薯褐变指数(browning index,BI)、多酚氧化酶活性(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活性(peroxidase,POD)、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期,试验组鲜切马铃薯BI值、PPO活性、POD活性、PAL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酚含量在贮藏0~6 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贮藏后期则显著上升(p<0.05)。另外,两组鲜切马铃薯抗氧化活性在贮藏期,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因此,结果表明,L-cys处理可以抑制鲜切马铃薯酶活性,从而延缓鲜切马铃薯在贮藏期间的褐变。  相似文献   

17.
柠檬酸处理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柠檬酸处理对鲜切苹果品质的影响,将鲜切‘寒富’苹果分别放入0.5%、1.0%、1.5%柠檬酸溶液中浸泡2 min后沥干,用0.11 mm厚度的聚乙烯保鲜膜包装后置于4 ℃冷库中贮藏,每2 d检测与成熟衰老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适当质量分数的柠檬酸处理可保持苹果切块的感官品质,延缓营养物质的下降,抑制微生物的繁殖,对鲜切苹果有较好的护色效果;1.5%柠檬酸溶液浸泡处理能在8 d贮藏期内4 ℃冷藏条件下保持着鲜切苹果的良好品质,能有效延迟果肉褐化进程,降低褐变程度,抑制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并能延缓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降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L-半胱氨酸处理对青脆李果实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令阳  邓丽莉  姚世响  曾凯芳 《食品科学》2019,40(21):222-228
为探究L-半胱氨酸处理对青脆李果实常温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采用不同质量浓度(0、100、500、1 000 mg/L)L-半胱氨酸浸泡处理青脆李果实10 min,再测定李果实常温贮藏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00、500 mg/L和1 000 mg/L L-半胱氨酸浸泡处理可以降低常温贮藏期间青脆李果实的自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500 mg/L和1 000 mg/L L-半胱氨酸浸泡处理可抑制青脆李果实变黄和软化进程,延缓果实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浓度和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抑制果实贮藏过程中质量损失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其中,1 000 mg/L L-半胱氨酸浸泡处理的效果优于500 mg/L L-半胱氨酸;同时,1 000 mg/L L-半胱氨酸浸泡处理可以提高青脆李果实贮藏期间半胱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和脯氨酸含量。上述结果提示,适宜质量浓度的L-半胱氨酸浸泡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采后青脆李果实常温贮藏过程的自然发病率并延缓果实的衰老和品质的下降。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研究了高压电场-热泵联合干燥不同因素对香蕉片干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热泵干燥引入高压电场可以提升香蕉片干燥速率,且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加快;香蕉片在联合干燥下表现出更优的干燥品质.60℃、75 kV高压电场-热泵联合干燥与60℃单热泵对比,能耗降低7.61 kJ/g.此外,通过对不同的干燥模型进行拟合,发现P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