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人们在选择食物时 ,获得的第一感觉 ,就是食物的色泽与外观。食物鲜艳的色彩 ,不仅符合人们对食品的传统认识 ,还对增加食欲有一定作用。如果食品外观没有吸引力 ,就不能引起人们对它的兴趣 ,其商业价值便大打折扣。食用色素的分类在食品和饮料中加入色素的目的 ,主要是使食品和饮料更诱人。由于食品原有的色泽在加工过程中会褪色、变色 ,加入色素能将之恢复原状 ,另外 ,通过色素协调 ,可排除食品中不同原料颜色的差异 ,改善食品色泽 ,加强特有的风味。食用色素分为两大类 ,人工合成色素与天然色素。我国目前允许使用的人工合成色素有胭脂红…  相似文献   

2.
对食用合成色素标准品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作渝 《食品科学》1992,13(3):57-58
色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可以改善食品的外观色泽,引起食欲,所以在饮料、糕点中广为应用。天然色素一般安全无害,但色调不稳定、遇光、热易发生变化;合成色素具有色泽鲜艳、着色力强、色调稳定与价廉的优点,在食品  相似文献   

3.
孔凡真 《饮料工业》2006,9(6):28-29
色泽是食品最重要的感观性状之一,往往会给消费者带来极大的视觉冲击.某些天然食品虽固有颜色,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视觉,但因天然食品的颜色受光、热、氧以及加工处理过程的影响,有时会失去其天然色泽,不仅使人们产生食品变质的错觉,而且还降低了商品价值.因此,为了使食品的外观色泽均匀一致,就必须利用各种食用色素来改善食品的感观性状,提高产品的商品性.对饮料生产来说,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4.
《中国食品工业》1998,(12):17-17
<正> 在食品中添加色素,不但能使产品重获加工时失去的色泽,保证所有批次产品的均匀性,而且还能改进制成品的外观。随着消费者对合成色素安全性的日益关注,天然色素应运而生,在过去数年间,其在全球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愈来愈广泛。然而,当天然色素从其来源如水果、植物中抽提后,便会因失去原有的保护环境而丧失抗降解能力,采用微胶囊技术将天然色素包埋在  相似文献   

5.
天然色素,着色性与功能性俱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色素与食品密不可分,它能够赋予食品诱人的色泽,为消费者带来强烈的购买欲。食用色素从来源上可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大类。顾名思义,天然色素是指来源于天然植物的根、茎、花、叶、果实以及动物和微生物的一类色素的总称;合成色素是指通过人工合成方法制成的有机色素,主要以煤焦油中分离出的苯胺染料为原料制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相似文献   

6.
《中国食品工业》1997,(11):38-39
<正> 在食品市场上,消费者往往会将某些食品与某种颜色相互联系起来,并要求加工食品具有天然产品的色泽。然而,在当今的食品加工中,食品本身的天然色素却每每受到一系列物理或化学因素的影响而被破坏,大大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某些产品本身是没有颜色的,如软饮料、糖果和一些新型的蛋白食品等,无论其风味和包装是如何的诱人,都会予人乏味的感觉。为此,食品工业界多年以来不断地开发许多天然和合成色素,为加工食品着色,让其能够恢复原有的色泽,使产  相似文献   

7.
浅谈色素及甜菜色素特点和作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色素”是表示存在于细胞或组织中产生颜色的正常组分。其组分是人们对其相关物质感观质量评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就食品而言 ,不论它的营养、风味和质构如何好 ,只要色泽不良 ,人们就不愿接受 ,其它一些物质也与此相同。由于有些色素对光、热、酸、碱等条件的敏感和加工、贮存中的褪色、变色 ,成品色泽或多或少的有些缺陷 ,因而需要人工补色 ,即加入色素将其恢复原状。另外 ,通过色素调节 ,可排除不同原料的差异 ,改善色泽 ,对于食品还可增加风味。色素分为天然色素 (食品色素 )和人工色素 (合成色素 )两大类。天然色素就来源而言 ,可分为动…  相似文献   

8.
焦糖色素在食品和饮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食品天然色素焦糖色素的制造方法,性质、分析测定的了解,主要介绍了焦糖色素在仪器与饮料中的应用情况及使用配方中需考察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正> 无可置疑,食品的外观对消费者的选购意欲有着极大的影响。一般而言,消费者会因其个人经验、年龄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对食品产生不同程度的喜恶性,其外观颜色就是消费者在首次购买时的首要选择基准。 天然色素受青睐 目前,消费者对天然“无添加化学物质”的食品抱有更大的信心,取自天然浆果、葡萄、红色和绿色胡椒,以及甜菜等“天然”且色泽鲜艳的食品作为食品色素的应用,也愈来愈受重视。  相似文献   

10.
食品色素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食品色素是食品添加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代的埃及开始在食物中添加色素到人工合成色素的出现。食品色素的发展已经有数个世纪。本文综述了食品色素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为掌握北京市发生食物中毒事故规律和流行特点,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方法 对2010年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接到的25起食物中毒事故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全年共发生食物中毒事故25起,发病人数396人,与2009年同期相比,发生起数降低44.4%,发病人数减少30.5%。微生物及动植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因素;集体食堂是发生食物中毒事故的主要责任单位,其次是饮食服务单位;第三季度是食物中毒的主要发病季节;植物类食品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 加工不当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结论 加强对重点单位集体食堂的监管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建立和健全食物中毒事故预警机制,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Food fraud, including the more defined subcategory of economically motivated adulteration, is a food risk that is gaining recognition and concern. Regardless of the cause of the food risk, adulteration of food is both an industry and a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Food safety, food fraud, and food defense incidents can create adulteration of food with public health threats. Food fraud is an intentional act for economic gain, whereas a food safety incident is an unintentional act with unintentional harm, and a food defense incident is an intentional act with intentional harm. Economically motivated adulteration may be just that-economically motivated-but the food-related public health risks are often more risky than traditional food safety threats because the contaminants are unconventional. Current intervention systems are not designed to look for a near infinite number of potential contaminants. The authors developed the core concepts reported here following comprehensive research of articles and reports, expert elicitation, and an extensive peer review. The intent of this research paper is to provide a base reference document for defining food fraud-it focuses specifically on the public health threat-and to facilitate a shift in focus from intervention to prevention. This will subsequently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future quantitative or innovative research. The fraud opportunity is deconstructed using the criminology and behavioral science applications of the crime triangle and the chemistry of the crime. The research provides a food risk matrix and identifies food fraud incident types. This project provides a starting point for future food science, food safety, and food defense research. PRACTICAL APPLICATION: Food fraud, including the more defined subcategory of economically motivated adulteration, is a food protection threat that has not been defined or holistically addressed. The terrorist attacks of September 11, 2001, l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defense as an autonomous area of study and a new food protection discipline. As economically motivated adulteration grows in scope, scale, and awareness, it is conceivable that food fraud will achieve the same status as an autonomous concept, between food safety and food defense. This research establishes a starting point for defining food fraud and identifying the public health risks.  相似文献   

13.
食品大数据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大数据技术是指从各类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大数据技术方兴未艾,为食品科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分析方法,可以提升食品科学在食品追踪溯源、食物配对、食谱推荐、食品安全、食品生产管控、用户食品偏好、未来食品分析上的预测性以及准确性,然而在大数据应用系统中存在数据缺失、难以辨真伪等挑战。本文中阐述了食品大数据的应用现状,分析了其面临的挑战并讨论可行性解决方案,展望了食品大数据未来发展趋势。本文作者的目的是希望食品大数据领域研究者在本文研究基础上,继续从大数据角度为食品科学添砖加瓦,并根据未来食品发展趋势,实现食品科学提升。  相似文献   

14.
食品分类方法不统一是我国食品安全相关部门间实现抽检、监测大数据信息融合共享的瓶颈。本文对我国现行的3个主要食品分类系统迚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的食品分类系统构建,通过制定统一的食品分类国家标准,纳入更多的食品类别,建立科学的分类原则,形成合理的分类层级和及时增补机制,构建一套统一、科学、权威的食品分类系统,解决当前食品分类不兼容导致各食品安全部门抽检数据难融合的现实问题,可实现跨部门大数据集成共享、信息互联互通,形成食品安全多部门共治的新格局,从而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整体敁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食品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食品产业中必不可少的角色,并成为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然而,同时由食品添加剂带来的对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安全问题凸显了出来。一些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超范围、超限量地使用食品添加剂,危害食品安全,或在食品生产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掌握食品添加剂的正确使用方法,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严格控制使用量,才能使食品添加剂在发挥最大功效的同时保证食品安全。本文综述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要求及原则,并对食品添加剂在加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确保食品的质量和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6.
食品保藏课程群主要由食品保藏导论、食品保鲜和食品保藏等核心知识模块相关的教学课程组成,课程群核心教学内容涵盖了食品加工和食品保鲜两个食品保藏技术重要方面,具有较强交叉性和综合性。浙江大学食品保藏技术的授课以课程群的形式展开,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团队基于布鲁纳螺旋式认知理论,创新性地提出双螺旋教学组织模式。教学改革有效实现了课程群中各课程之间的有机融合,提高了食品保藏课程群质量,开创了食品类课程群教学改革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Nowadays, incidents related to intentional contamination of food products are a huge problem in the whole food supply chai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raise awareness of food defence at every level of the food chain, from farm to fork, from government and academic institutions to retail chains, the media and consumers. The principles of food defence can be implemented at every level of the food chain. Food defence contributes to the mitigation of potential risks in intentional contamination and food fraud, which can have a harmful effect on humans and public health, business, economy, etc.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od defence comes from retail chains. They require food companies to be certifi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s of the food safety system such as those supported by the Global Food Safety Initiative. Although food defence is an inevitable step in enhancing and strengthening the whole food safety system, on a global scale, an insufficient number of countries have incorporated food defence principles into their legal frameworks. The intention of this review article is to increase awareness of food defence in food industry.  相似文献   

18.
食品营养和安全与人们的健康有着紧密的联系,运用现代食品加工高新技术可以减少食品加工、食品保藏过程中营养素的损失并改善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吸收率,也可以使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微生物的繁殖减少到最低程度。微乳液技术是一项有着广泛应用的新技术,采用食品级组分制备得到的微乳液体系可以保护食品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提高食品成分的消化率及抗氧化能力,也可增强食品成分的抑菌效果,防止因微生物污染食品而引发食源性疾病,提高食品的安全性,同时还可作为食品分离和检测的一种技术手段。该文介绍微乳液的结构、制备和在助消化、抑菌、抗氧化、包埋食品功能活性成分、微乳液电动色谱法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展望微乳液在食品营养与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为该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如何构建食品安全监控网络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华勇  姚尧  高海燕  张红  尹京苑 《食品科学》2006,27(12):818-822
从食品安全综合监督、治理的角度,阐述了信息监控网络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认为,作为“食品安全信息检测体系”、“食品安全监测体系”、“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食品安全重大事件应急处理体系”的网络技术支撑,食品安全信息监控网络体系必须具备以下功能:(1)有能力在不受任何外界干扰的情况下直接、独立地获取可能涉及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各类重要原始数据,以此形成食品安全监督的基础;(2)拥有信息交互快捷,共享机制完善,适用于海量数据存贮管理的食品安全专业数据库;(3)形成服务于食品安全监测分析、风险评估、事件预防、通报应急的食品安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4)能为实现对食品在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的可追溯性提供技术保障;(5)在分类、分级的基础上,可以有效地服务于面向政府、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科研机构、新闻媒体和人民大众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  相似文献   

20.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及监管模式建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剑  孙勇  耿宁  徐春祥  张晓强 《食品科学》2010,31(5):319-324
分析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及存在的问题,建立农业投入品、食品初级农产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食品加工、食品流通监管体系;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食品安全信息收集分析、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分析、评估、预警以及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等基础性与应用性研究体系;食品添加剂备案制度和食品配料备案制度。从而完善和建立新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切实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