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21):258-263
利用压榨法提取牡丹籽毛油,采用国标方法分析其基本理化指标,采用柱层析提纯牡丹籽油的甘三酯,利用气相色谱、牛胰脂酶水解法分析牡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甘油三酯结构,并利用拉曼光谱分析其官能团结构。结果表明,牡丹籽毛油的基本理化指标符合国标对原油的要求。牡丹籽毛油的脂肪酸共12种,主要包括亚麻酸(40. 33±1. 01 g/100 g)、亚油酸(21. 08±0. 61 g/100 g)、油酸(15. 67±0. 59 g/100 g)、棕榈酸(7. 59±0. 46g/100 g)、硬脂酸(4. 11±0. 41 g/100 g);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77. 51±0. 68) g/100 g。牡丹籽毛油甘三酯中三不饱和脂肪酸甘油三酯的相对含量最高,为79. 68%,其中以Sn-LOLn相对含量最高,为15. 64%,其次是SnLn OLn,相对含量为14. 77%。此外,拉曼光谱分析显示牡丹籽油是一种不饱和程度极高的食用植物油且几乎不含反式脂肪酸。  相似文献   

2.
对安徽、河南、山东3个产地的瓜蒌籽油的基本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甘油酯组成、甘三酯组成及微量组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3个产地的瓜蒌籽油均呈深绿色,瓜蒌籽油中的组分主要是甘三酯,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油酸(17. 13%~26. 17%)、亚油酸(35. 83%~37. 91%)、瓜蒌酸(22. 57%~37. 47%),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3%以上;河南瓜蒌籽油中瓜蒌酸含量最高,达37. 47%;瓜蒌籽油sn-2位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和油酸,瓜蒌酸主要分布在甘三酯sn-1,3位上;3个产地的瓜蒌籽油甘三酯组成主要为β-Tc LO、β-TcLL、β-TcLTc; 3个产地的瓜蒌籽油中生育酚总量在415. 71~486. 59 mg/kg,其中γ-生育酚含量最高(67%~74%),其次是α-生育酚(25%~33%); 3个产地的瓜蒌籽油中有5种植物甾醇,总含量在0. 19%~0. 28%。  相似文献   

3.
对5 种脂质来源婴儿配方奶粉(infant formula powder,IFP)与母乳(human milk,HM)在甘油酯组成上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脂肪来源的IFP与HM在脂肪组成、组分比例上有显著差异,HM中甘油二酯(diglyceride,DG)相对含量高达(7.84±0.57)%,显著高于IFP的最高对应值(1.26±0.22)%(P<0.05),其中DG(18∶2/18∶2)和DG(18∶1/18∶1)是HM中含量最高的DG种类,二者共占HM总DG的80%以上;在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组成上,虽目前IFP已添加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成分,但TG(16∶0/18∶1/18∶1)相对含量(最高(6.70±0.19)%)仍显著低于HM对应值((7.92±0.58)%)(P<0.05),同时,IFP中TG(16∶1/17∶2/22∶6)相对含量最低为(3.68±0.67)%,显著高于HM(0.02±0.01)%(P<0.05),这说明IFP中C22∶6的主要存在形式与HM不同。虽然目前IFP在主要脂肪酸组成上接近HM,但其在脂肪酸的存在形式上仍与HM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甲酯化-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脂肪酸,选用KOH-甲醇法甲酯化,色谱柱选用DB-wax毛细管柱。对瓜蒌籽油和11种植物油进行了脂肪酸组成分析比较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植物油中瓜蒌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3.11%)最高,且含有特有的共轭亚麻酸,瓜蒌酸(24.34%)、α-桐酸(3.82%)及梓树酸(1.23%)。植物油中脂肪酸组成均含有棕榈酸(C_(16︰0))、油酸(C_(18︰1))、亚油酸(C_(18︰2))及花生酸(C_(20︰0)),以油酸和亚油酸的含量居高。瓜蒌籽油与葵花籽油、核桃油、大豆油、芝麻油、玉米油及红花油归为一亚类,又因特有的共轭亚麻酸独为一类。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气相色谱、液质联用测定分析了樟树籽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和分布、甘油三酯组成,测定分析了其理化性质、融化结晶特性。结果表明:樟树籽仁油中所含脂肪酸主要是中碳链脂肪酸,其中癸酸含量为60. 25%、月桂酸含量为35. 88%、辛酸含量为0. 45%,长碳链脂肪酸含量低于5%;樟树籽仁油的甘油三酯组成为CCC(12. 55%)、CCLa(56. 38%)、CLaLa和MCC(20. 36%);樟树籽仁油酸价(KOH)为0. 32 mg/g、皂化值(KOH)为267. 30 mg/g、碘值(I)为5. 70 g/100 g、过氧化值为0. 03 g/100 g;樟树籽仁油的融化温度为21. 63℃、结晶温度为1. 54℃,在人体体温下处于完全融化状态,利于人体吸收代谢。  相似文献   

6.
以酸热法提取得到的山葡萄籽原油为原料,研究了山葡萄籽油精炼前后的品质变化。测定山葡萄籽油精炼前后感观品质和理化指标、VE含量、氧化稳定性、微量元素含量、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精炼山葡萄籽油较原油在感官品质与理化指标上都有很大提升,氧化稳定性提高,酸值(KOH)由(16. 85±0. 016) mg/g降至(0. 21±0. 013) mg/g;精炼对山葡萄籽油中微量元素含量影响不大,但V_E含量明显减少,从(66. 18±0. 21) mg/100 g降至(43. 65±0. 16) mg/100 g;脂肪酸组成变化不大,反式脂肪酸含量由(0. 07±0. 003)%增加至(0. 31±0. 004)%。  相似文献   

7.
以生物解离后产生的大豆乳状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光粒度仪、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光谱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光谱仪、流变仪等手段分析乳状液的组成及相关性质。结果表明:乳状液中的主要成分为甘油三酯(66%)、水(29%)、碳水化合物(1. 1%)、蛋白质(4. 7%)和磷脂(0. 8%);乳状液中界面蛋白含量为(10. 79±0. 84) mg/m2,可以完全覆盖油滴表面,维持乳液稳定;乳状液的Zeta电位值为(-21. 57±1. 88) m V,平均粒径为(11. 13±0. 58)μm;乳状液中蛋白的二级结构含量为α-螺旋结构(17. 6±0. 10)%、β-折叠结构(41. 1±0. 18)%、β-转角结构(18. 2±0. 07)%、无规卷曲结构(23. 1±0. 12)%;乳状液中磷脂主要是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肌醇(PI)和磷脂酸(PA),其中PC含量最高;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乳状液的黏度逐渐降低,最终达到平衡,而随着温度的升高,乳状液黏度呈现先降低后稍有增加的趋势;与大豆分离蛋白相比,大豆乳状液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减小。  相似文献   

8.
选取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芝麻油、棕榈油、橄榄油、茶籽油、葵花籽油、稻米油、椰子油、亚麻籽油、山柚油13类30个样品作为分析对象,采用专一性猪胰脂肪酶水解脂肪酸甘油三酯,通过薄层色谱分离得到sn-2位单甘酯,甲酯化后进气相色谱仪,对sn-2位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并与全脂肪酸组成相比较。结果表明:植物油中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以C16∶0/C18∶0比值-C18∶2/C18∶1比值作图可用于区别不同种类植物油;然而,除椰子油和亚麻籽油等特征脂肪酸含量高的油脂外,多数植物油中sn-2位脂肪酸主要为油酸和亚油酸,两者加和多大于90%。因此,采用特征sn-2位脂肪酸区别不同植物油的效果不及全脂肪酸比值分析。但是,sn-2位脂肪酸更亲和人体,有利于人体吸收,在营养学上更有实用意义,研究结果可为植物油的营养价值研究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广东梅州金柚柚子籽为研究对象,采用有机溶剂浸提法对柚子籽中的油脂进行提取,分析其脂肪酸组成、酸价、过氧化值等理化指标,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对柚子籽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同时对柚子籽粕中多肽、多糖、多酚和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柚子籽油得率为(55. 74±1. 25)%,柚子籽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68. 43%,主要是亚油酸((40. 45±0. 05)%)和油酸((23. 08±0. 03)%);柚子籽油中生育酚和角鲨烯的含量分别为(56. 04±0. 36)μg/g和(4. 22±0. 22)μg/g,酸价(KOH)((0. 86±0. 16) mg/g)、过氧化值((0. 63±0. 14) mmol/kg)均较低,且在国标限量范围内;柚子籽油共鉴定出57种挥发性成分,包括烃、醇、酸、酯、醛酮、酚和含氮类化合物,赋予了柚子籽油独特的柚子香味;柚子籽粕中多肽和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3. 50%和3. 90%,柚子籽粕中多酚和黄酮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0.
陇南油橄榄“贺吉”果实中主要功能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肃省陇南市油橄榄研究所种质资源基因库种植的油橄榄品种"贺吉"(Hojiblanca)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其果实的含油率,多酚、黄酮含量以及油脂中主要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在生长发育过程(2016年8月20日—2017年3月30日)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贺吉"含油率呈现上升趋势,从8月20日的(14. 83±0. 22)%上升到次年3月20日的(40. 92±0. 57)%;多酚含量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最低含量(3. 14±0. 13) mg/g出现在11月30日,最高含量(7. 33±0. 15) mg/g出现在次年的3月30日;黄酮含量也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最低含量(0. 59±0. 01) mg/g出现在11月30日,最高含量(1. 69±0. 01) mg/g出现在次年3月20日;主要脂肪酸及相对含量为油酸(56. 27±0. 40)%~(69. 61±0. 16)%、亚油酸(8. 25±0. 02)%~(18. 59±0. 04)%、亚麻酸(0. 94±0. 01)%~(2. 26±0. 03)%、棕榈酸(9. 75±0. 04)%~(20. 93±0. 25)%、棕榈油酸(0. 41±0. 00)%~(1. 59±0. 02)%、硬脂酸(3. 05±0. 02)%~(7. 15±0. 09)%;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月20日最高,为(26. 08±0. 20)%,次年3月30日最低,为(15. 95±0. 08)%;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12月10日最高,为(70. 91±0. 17)%,10月10日最低,为(58. 44±0. 40)%;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月30日最低,为(10. 22±0. 03)%,次年3月10日最高,为(20. 13±0. 04)%。从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和含油率的角度确定"贺吉"果实的最佳采摘期为11月20日—12月30日。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羊骨副产物的有效利用和为羊骨油高值化产品开发提供基础数据,以羊腿骨为原料,提取其中的油脂,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多维质谱鸟枪法(MDMS-SL)、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羊骨油的甘油酯组成、脂质组学、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羊骨油中甘油三酯含量达到96.76%,还有少量的甘油二酯(1.41%),而甘油一酯未检出;羊骨油中共鉴定出19种酰基肉碱、17种鞘磷脂、37种磷脂酰胆碱、39种甘油三酯,总含量分别为5.76、96.58、85.18 nmol/g和15.76μmol/g;羊骨油中共鉴定出11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11.51%,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2.34%,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56%。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提取溶剂、压榨制油方式(冷榨和热榨)、油料是否含壳以及炒籽温度对花生油、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中蜡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花生油,采用乙醚和丙酮作为提取溶剂,油中蜡含量变化不显著(P 0. 05),但与石油醚(30~60℃)有显著性差异(P 0. 05);对于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提取溶剂的影响显著(P 0. 05),石油醚提取的植物油中蜡含量(30~60℃)最高,乙醚次之,丙酮最低;冷榨法制取的三种植物油中蜡含量均高于热榨法;与含壳花生制取的油中蜡含量与纯仁差异相比,葵花籽油和油茶籽油制取过程中,壳的影响非常明显;炒籽温度对三种植物油中蜡含量无规律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母乳中脂肪酸组成为目标,采用MATLAB软件将5种不同植物油进行复配。运用气相色谱对复合植物油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植物油最佳复配比例为10%菜籽油、10%葵花籽油、15%大豆油、40%棕榈油、25%椰子油;复合植物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为44. 4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5. 56%,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1. 25,其中月桂酸含量为11. 59%,肉豆蔻酸含量为4. 77%,棕榈酸含量为20. 81%,油酸含量为32. 07%,亚油酸含量为21. 53%,α-亚麻酸含量为1. 92%,亚油酸与亚麻酸的比值为11. 21,均符合母乳脂肪酸组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对火麻仁油甘油三酯结构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火麻仁油经色谱分离后得到15个色谱峰,色谱峰分离度良好。通过对火麻仁油各甘油三酯准分子离子和失去1个脂肪酸的碎片离子分析,共鉴定出22种甘油三酯。同时,定量分析的结果发现压榨法、水酶法制取的火麻仁油中含量最高的甘油三酯是LLn Ln,分别占19.86%、20.81%,其次为LLLn(19.72%、19.39%)、PLLn(12.87%、12.41%)和LLL+OLLn(10.82%、10.33%),这些主要甘油三酯占火麻仁油甘油三酯60%以上。为火麻仁油加工及品质分析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以菜籽油和棉籽油为煎炸油,薯条和鸡块为煎炸食物,餐饮条件下连续煎炸4 d,研究菜籽油和棉籽油餐饮煎炸过程中脂肪酸组成和极性组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煎炸过程中菜籽油和棉籽油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极性组分(TPC)含量随煎炸时间延长升高而不饱和脂肪酸(UFA)含量降低,指标无论增加或降低,变化速率都呈现先快后慢趋势;餐饮煎炸4 d后,菜籽油SFA含量达21. 04%~23. 37%,TPC含量达21. 6%~22. 9%,UFA含量低至72. 47%~74. 82%,棉籽油SFA含量达29. 69%~35. 37%,TPC含量达23. 3%~25. 5%,UFA含量低至60. 29%~65. 88%;公式y=alnx+b描述煎炸油品质随煎炸时间变化效果良好,推导得脂肪酸组成与极性组分含量的良好线性关系;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油品和食物会显著影响煎炸油的脂肪酸组成(P 0. 001)和极性组分含量(P 0. 05),而交互作用不显著(P 0. 05)。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焙炒对植物油品质的影响,以油菜籽、亚麻籽、花生、葵花籽和芝麻为原料,经焙炒处理后采用液压压榨法制油(热榨油),分析植物油的理化指标(酸值、过氧化值、水分及挥发物、色泽)、主体组分(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甘三酯组成及含量、挥发性组分)和总酚含量,并与未焙炒处理直接压榨制取的油(冷榨油)作对比。结果表明:热榨油酸值和过氧化值显著高于冷榨油(p<0.05),其中,热榨亚麻籽油酸值(KOH)最高(0.96 mg/g),热榨菜籽油过氧化值最高(1.02 mmol/kg);冷榨油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显著高于热榨油(p<0.05),其中冷榨花生油水分及挥发物含量最高(0.16%);热榨油的色泽较冷榨油深,其中热榨菜籽油的色泽最深(R1.1,Y31);焙炒对植物油脂肪酸和甘三酯组成及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热榨油中醇类、醛类和酸类等挥发性组分较少,但杂环类物质较多;热榨菜籽油、亚麻籽油、花生油、葵花籽油和芝麻油总酚含量分别是其冷榨油的1.38、1.57、1.51、1.80倍和1.27倍。因此,焙炒对植物油品质影响较大,应根据生产需要选择合适的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以花生仁为原料,对比研究了冷榨法(60℃)、热榨法(150℃)和水酶法3种制油工艺对花生油色泽、酸价、过氧化值、氧化稳定指数、脂肪酸组成、微量活性成分(生育酚、多酚及角鲨烯)、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水酶法制得的花生油色泽(Y19. 5R1)最浅,酸价(KOH)((0. 66±0. 05) mg/g)最高,过氧化值((2. 05±0. 00) mmol/kg)最低,氧化稳定指数((3. 95±0. 11) h)最高,油酸含量最高((50. 73±0. 43)%);热榨花生油中α-生育酚、总生育酚和多酚含量最高,分别为(124. 57±0. 03) mg/kg、(206. 61±3. 24) mg/kg、(44. 27±2. 60)mgGAE/kg;冷榨花生油中角鲨烯含量最高,为(477. 20±10. 31) mg/kg;热榨花生油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能力最强,抗氧化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乌桕梓油常规理化特性.采用柱层析、薄层层析和气相色谱法,研究了乌桕梓油中甘油酯种类及其脂肪酸组成.采用高温气相色谱/EI质谱联用仪直接分析了乌桕梓油中甘油酯结构.结果表明,乌桕梓油中性脂占98.79%,磷脂占0.22%,糖脂占0.99%.乌桕梓油中性脂的脂肪酸组成主要有C12:0、C14:0、C16:0、C17:0、C18:0、C18:1、C18:2和C18:3,磷脂中没有检出C12:0和C17:0,糖脂中则没有检出C17:0.乌桕梓油中甘油酯组成主要有月桂酸棕榈酸亚油酸甘油三酯、硬脂酸亚油酸亚麻甘油三酯、双棕榈酸亚油酸甘油三酯、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甘油三酯和双亚油酸亚麻酸甘油三酯等5种.最后,比较了无溶剂体系和叔丁醇体系中,以杂醇油为酰基受体,初步研究了脂肪酶法制备乌桕梓油生物柴油效果.结果表明,对于无溶剂体系和叔丁醇体系而言,当Novozym435与Lipozyme TLIM脂肪酶复合比例为2:4时,生物柴油转化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8.28%和76.33%.  相似文献   

19.
对国内7种食用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总酚、生育酚、植物甾醇、苯并(a)芘、黄曲霉毒素B1、3-氯丙醇酯含量、氧化稳定性指数(OSI)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这7种食用植物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高(78.29%~91.92%),但不同油的脂肪酸组成比例各不相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的分别为菜籽油(91.92%)、油茶籽油(80.44%)和葵花籽油(61.18%);微量活性成分中,菜籽油的总酚含量最高,为139.83 mg/kg;大豆油、菜籽油、玉米油中γ-生育酚含量较高,葵花籽油、米糠油中α-生育酚含量较高,大豆油生育酚含量最高,为1 129.21 mg/kg;不同油中植物甾醇均以β-谷甾醇为主,米糠油、玉米油中植物甾醇含量较高,分别为10 705.8 mg/kg和8 596.7 mg/kg;危害因子中,只有少数食用植物油检出苯并(a)芘和黄曲霉毒素B1,且含量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定;菜籽油、葵花籽油、大豆油、花生油中3-氯丙醇酯总量较低,均小于1.0 mg/kg;菜籽油、大豆油的氧化稳定性指数(OSI)较高,葵花籽油、油茶籽油的较低,且与总酚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花生油在煎炸过程中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了氧化甘油三酯、聚合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等极性大于甘油三酯的极性组分。用煎炸花生油的极性组分处理人肝癌细胞(HepG2),通过油红染色评估细胞内脂肪的含量,通过RT-PCR测量与脂质合成密切相关的基因(SREBP-1c、FAS、ACC、HMGCR)的mRNA相对表达含量评估脂质代谢情况。结果表明:随着极性组分的增多,细胞内脂肪含量明显增多;在极性组分质量浓度为2. 0 mg/mL时,SREBP-1c、FAS、ACC的mRNA水平分别增加为对照组的2. 95±0. 08(P 0. 05)、3. 24±0. 16(P 0. 05)、1. 77±0. 18(P 0. 05)倍,表明花生油中的极性组分会上调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HepG2细胞的脂质聚积。研究结果说明煎炸花生油中的极性组分在细胞层面导致脂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