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玉米粉、面粉为原料,添加鸡矢藤粉为辅料,研究玉米粉预糊化条件、玉米粉和面粉配比及各辅料添加量对玉米饼干的影响,最后通过L16(45)正交实验确定鸡矢藤玉米饼干的制作配方。结果表明:玉米粉预糊化最优条件为加水量45%,预糊化温度为105℃,时间为22.5min;鸡矢藤玉米饼干的最佳配方为玉米粉与面粉的配比为4∶6,以面粉、玉米粉(面粉+玉米粉=100%)总量为基准添加鸡矢藤粉8%、花生油16%、白砂糖22%、泡打粉1.4%。在此配方下所制得的饼干酥脆,具有鸡矢藤和玉米的风味。  相似文献   

2.
为新型快餐食品玉米热狗研制一种裹炸粉,以面粉为主要原料,绵白糖、玉米粉、蛋黄粉、大豆粉、泡打粉等为辅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并以感官评价和比容为指标,确定玉米热狗裹炸粉的最佳产品配方。结果表明:白糖添加量45%,蛋黄粉40%,玉米粉添加量25%,大豆粉5%,泡打粉添加量2%。可以得到具有玉米香味和口感松软的营养玉米热狗裹皮,在此条件下感官评分可达到93.75,比容为26.69。  相似文献   

3.
魔芋胶膨化食品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魔芋精粉为主要原料,以糯米粉、预糊化淀粉和超微粉碎玉米粉为辅料,对魔芋胶膨化脆片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确定了产品的制作工艺、主要工艺条件及配方。结果表明:魔芋精粉和水的比例为1:15的魔芋胶,糯米粉添加量为魔芋胶量40%,超微玉米粉添加量2%,预糊化淀粉添加量20%,经蒸煮、定型、干燥后的坯料水分含量在20%,使用微波功率700W、时间15s加热处理下膨化,所得产品膨化效果好,感官质量佳,产品抗消化性淀粉含量为17.5g/100g。  相似文献   

4.
利用低筋粉、麦麸为原料,研究了麦麸粒度及其添加比例、油脂添加量等对饼干感官评分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得到高纤维麦麸饼干的最优配方是:麦麸粉粒度80目,小麦粉与麦麸粉之比87:13,以小麦粉、麦麸粉(小麦粉+麦麸粉=100%)总量为基准添加油脂27%,预糊化淀粉1.5%,其余辅料配方与基本配方相同.  相似文献   

5.
复合亲水胶体及预糊化工艺在玉米挂面研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添加复合亲水胶体,采用预糊化工艺,研究了纯玉米挂面的制作工艺及配方,其最佳工艺及配方为:玉米粉100%,海藻酸钠0.4%,CMC0.2%,黄原胶0.05%,高筋面粉8%,总加水量45%;预糊化程度7成。  相似文献   

6.
在饼干基本配方的基础上,通过添加富含膳食纤维的大豆粉、玉米粉、荞麦粉优化其配方,对影响高纤维营养杂粮饼干品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纤维营养杂粮饼干的最佳配方为:以面粉+大豆粉+玉米粉+荞麦粉为基数,其他辅料分别为其质量的比例计算,面粉45%、大豆粉18%、玉米粉22%、荞麦粉18%、油脂14.75%、白砂糖15.5%、小苏打∶+碳酸氢铵为2.71%。在此条件下饼干中油脂、总糖以及粗纤维的量分别23.95%、27.78%以及8.52%,感官评分为86.75。  相似文献   

7.
杂粮面条工艺配方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筋面粉为主要原料,添加不同比例的小米粉、玉米粉、谷朊粉、木薯淀粉制作杂粮面条。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各因素对面条烹煮品质的影响,再运用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最佳工艺配方为小米粉添加量17%、玉米粉添加量14%、谷朊粉添加量4%、木薯淀粉添加12%,在此条件下,杂粮面条的综合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8.
红曲霉发酵青稞中添加辅料对γ-氨基丁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曲霉发酵青稞产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L_9(3~3)设计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探讨不同辅料及其添加量对GABA产量的影响,筛选出最佳辅料并确定辅料的最佳添加量,从而优化红曲霉发酵青稞产GABA条件。结果表明,添加辅料可进一步提高红曲霉发酵青稞产GABA的量,固体发酵的最优培养基配方为青稞48%、玉米粉10%、黑豆粉17%、米粉15%,依据此配方,在30的环境下培养8 d,GABA产量约为24.62±0.18 mg/100 g。  相似文献   

9.
预糊化处理对高含量燕麦挂面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燕麦预糊化处理对高含量燕麦挂面品质的影响,本文采用蒸制、挤压膨化和滚筒干燥对燕麦进行预糊化处理,分析不同类型与添加量的预糊化燕麦粉对混合粉(燕麦粉总量为70%)糊化特性及挂面力学特性、蒸煮品质和煮后面条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预糊化粉添加量升高,混合粉的室温粘度增大;混合粉的热粘度与蒸制燕麦粉(SOF)添加量成正相关,与挤压预糊化粉(EOF)和滚筒预糊化粉(DOF)添加量成负相关。SOF添加量为70%时,燕麦挂面品质最好;而EOF和DOF添加量为8.75%时,挂面品质最好。相比之下,前者的弹性模量、断裂应力、断裂位移、咀嚼性更大,黏附性、蒸煮损失率更小。综上,添加预糊化粉可以改善挂面品质,采用SOF制备的燕麦挂面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0.
以豆制品副产物豆渣为原料经过预处理后加入玉米粉和中筋面粉制作窝头,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产品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水平。以感官评估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豆渣窝头最佳工艺条件为:玉米粉添加量30.8%、预处理豆渣添加量30.0%、中筋面粉添加量10.3%(玉米粉∶中筋面粉=3∶1)、糖粉添加量14%、酵母添加量0.4%。  相似文献   

11.
复合营养膨化粉在面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豆粕为主要原料与玉米粉和绿豆粉混合,利用挤压膨化技术制成高蛋白营养膨化粉添加到面粉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膨化粉、食盐及水的添加量对面条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产品的最佳配方为:面粉80%、膨化粉20%、水43%、食盐1.25%。在此工艺条件下,产品蒸煮损失率为6.3%,熟断条率在7.5%以内。  相似文献   

12.
将玉米粉和小麦粉混合,添加谷朊粉和酵母等辅料,制作玉米发酵面条。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玉米发酵面条的最佳配方和最优发酵工艺为:玉米粉、小麦粉的比例为4:6、谷朊粉的添加量为12%、水添加量为60%、酵母添加量为0.8%、发酵时间为3.5 h、醒发时间为40min。此条件生产的面条适口性好,弹性及韧性较好,发酵风味浓郁适中,有玉米香味。  相似文献   

13.
发芽玉米酥性饼干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钟  吴嘉明 《食品科技》2014,(2):171-176
以发芽玉米粉及面粉、糖、油脂等为原材料制作酥性饼干。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和模糊评价对配方进行优化,从而确定发芽玉米酥性饼干的最优配方。实验结果得到,发芽玉米饼干最优配方参数为:发芽玉米粉40%、色拉油25%、糖粉40%、膨松剂0.8%、淀粉3%、蛋液1%、食盐0.6%、奶油2%、水12%。对饼干品质影响的主次顺序是:发芽玉米粉膨松剂糖粉色拉油。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善市售小麦粉(蛋白质10.3%)制作油塔子的面团特性,在市售小麦面粉(以下简称小麦粉)中添加不同比例高筋粉(蛋白质12%),测定复配粉的基本性质、糊化特性以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高筋粉添加量增加,复配粉的白度显著增加(p0.05),蛋白质干基、湿面筋含量和水分均呈上升趋势,灰分变化并不显著(p0.05);复配粉的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随着高筋粉添加量的增加而下降,在高筋粉添加量为40%时,衰减值及回升值均达到最低,为850.50 cp、1035.50 cp;添加高筋粉降低了小麦粉的面团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弱化程度反而升高;高筋粉添加量为40%时,复配粉的拉伸曲线面积、拉伸阻力、延伸度均为最高,分别是122.05 cm2、341.75 BU、179.30 mm。结论说明高筋粉对市售面粉粉质特性、糊化特性、面团拉伸特性均有影响,制作油塔子面团高筋粉的添加量以40%为宜。  相似文献   

15.
以高筋粉、生熟绿豆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加入部分熟绿豆粉替代传统预糊化的新工艺,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绿豆挂面的最佳工艺参数。最佳配比为绿豆生熟粉配比为2:3、加水量35%、谷朊粉添加量5%、沙蒿胶含量0.3%。  相似文献   

16.
以黑豆为基料,花生粕及面粉为辅料,利用酶法制酱工艺研制黑豆花生调味酱。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黑豆花生调味酱的最佳配方及发酵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黑豆、花生粕及面粉的最佳配比为6∶4∶5,酶制剂的添加量为0.5%,最佳发酵时间为15天,最佳发酵温度为45℃时,所得的产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7.
以复配的杂粮粉为主要原料研究杂粮蛋糕的配方,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考察杂粮粉、蛋糕油、鸡蛋、糖的添加量对杂粮蛋糕感官品质及面粉粉质和面团拉伸特性的影响。优化杂粮蛋糕配方,确定其最佳配方为:小麦粉80%、杂粮粉添加量20%、鸡蛋200%、糖80%、蛋糕油10%、色拉油20%、牛奶20%(以总粉计)。在此配比下制作出的蛋糕蛋香纯正、组织细密,口感好。  相似文献   

18.
李次力  缪铭 《食品科学》2008,29(2):39-42
采用粉质仪、拉伸仪、糊化黏度仪、扫描电镜、质构仪等分析手段探讨玉米粉按一定比例添加到高筋粉中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粉质特性、拉伸特性、糊化特性)、面团微观结构及汉堡烘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甜玉米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吸水率、弱化度增加;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粉质评价值降低;面团的R5阻力、最大拉伸阻力、拉伸长度、拉伸能量降低;糊化温度与糊化温程升高,糊化时间延长,最高糊化黏度降低;面团的微观结构逐渐发生破坏;复合面粉所制汉堡比容下降,感官评分及硬度、弹性、咀嚼性等物性指标均无较大的变化。当添加量过多时需同时配合使用面粉改良剂。  相似文献   

19.
以香菇粉和玉米粉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技术,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香菇粉添加量、物料水分含量、挤压温度和螺杆转速对香菇玉米片糊化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双螺杆挤压生产香菇玉米片的最佳工艺条件是:香菇粉添加量25%,螺杆转速300 r/min,挤压温度170℃,物料水分含量24%,此条件下,产品的糊化度为91.7%。  相似文献   

20.
针对传统桃酥营养成分单一、直接外源添加菇粉造成适口性差等问题,本研究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处理猴头菇粉与青稞粉制得糊化度为86.13%预糊化粉,分析挤压前后混合粉的营养成分、微观结构及糊化特性,并添加不同比例预糊化粉制作桃酥,以营养、物理特性、感官评价及消化特性为指标,分析其对桃酥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糊化粉的营养成分改善,糊化温度降低,稳定性提升。桃酥中K、Mg等矿物质、蛋白质和膳食纤维含量与预糊化粉添加量呈正比,碳水化合物含量、热量及血糖生成指数预测值与预糊化粉添加量呈反比,纯猴头菇-青稞酥氨基酸组成更接近FAO/WHO理想蛋白质条件。猴头菇-青稞预糊化粉的占比超过50%后,对桃酥的物理特性及口感造成负面影响。本研究为食用菌复合谷物产品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