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该文综述食品农药残留分析样品前处理技术—固相微萃取技术,对固相微萃取方法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应用进行总结,并对固相微萃取在食品农药残留分析中发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新型的分析技术,固相微萃取技术经常会应用到样品的前处理环节。与之前使用的前处理技术相比,固相微萃取技术具备高效、快捷、简单的优势,所以在食品检测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使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对食品进行检测也已经取得了极大的进展。基于此,在本文中就结合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应用原理及操作步骤,探讨了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总结了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mass spectrometry coupled wit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作为食品挥发性风味物质分析检测的一种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样品的采集、萃取、浓缩、分离、定性和定量分析等一系列研究,有效地提高萃取分离、分析检测的准确度,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挥发性成分的检测中。该文对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的基本原理进行介绍,重点总结概述该技术在食品自身特有的、食品加工、加工过程、贮藏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应用,并对其在挥发性物质分析上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香紫苏香气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新疆香紫苏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18种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乙酸芳樟酯(79.58%)及芳樟醇(8.32%)。结论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具有样品用量少、前处理过程简单等优点,适用于测定香紫苏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5.
固相微萃取(SPME)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项样品分析前处理技术。与传统的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相比较具有操作时间短,样品量小、无需萃取溶剂、适于分析挥发与非挥发性物质、重现性好等优点。由于食品中残留农药成分复杂,含量低,要求检测方法具有相当的灵敏度和选择性。SPME在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取得了可喜进展.越来越显示其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食品分析中样品制备新技术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六种食品分析中样品制备新技术:超临界萃取技术,微波协助萃取技术,固相萃取技术,固相微萃取技术,顶空技术和流动注射分析技术。综述了他们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固相微萃取在乳制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固相微革取(SPME)是在固相萃取(SPE)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革取分离技术。它操作简单、并能最大限度体现样品真实风味等特点使其被广泛的应用于乳制品风味成分分析。本文介绍了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原理、装置、操作.论述了其在乳制品风味分析中工作备件选择厦优化措施,以及十年来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GC)、质谱(MS)、多变量统计分析(MVA)等现代分析仪器和分析技术联用在乳制品风味分析领域,包括乳制品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乳制品种类鉴定、乳制品质量评价及乳制品货架期预测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固相萃取技术是样品前处理中常用的方法,具有试剂用量少、环境污染少、无乳化、操作简单等优点。本研究介绍了固相微萃取、基质分散固相萃取和在线固相萃取等3种固相萃取新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各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同时阐述了各技术在食品检测领域的发展局限性及发展趋势,以期为这3种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食品安全是全球公共卫生关注的重大问题,食品中的多种污染物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由于食品基质复杂且污染物含量低,难以直接对目标污染物进行分析,有效的样品前处理是痕量污染物分析必不可少的环节。近年来,纳米材料的兴起促进了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发展。本文全面综述了近3年(2018~2020)基于碳纳米材料、金属有机框架、共价有机框架、聚多巴胺衍生材料以及分子印迹聚合物等新兴纳米材料的固相萃取技术、磁性固相萃取技术、分散固相萃取技术、固相微萃取技术等样品前处理技术在食品样品污染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基于以上纳米材料的食品样品前处理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对该领域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样品处理和分析技术是白酒微量成分研究的关键,化学测定、纸上层析、薄层色谱或层析、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二 维气质联用等分析技术先后应用于白酒的香味成分检测与分析,与分析技术相适应的样品处理方法同步创新和发展,包括动态顶空、 液液萃取、固相微萃取、搅拌棒吸附萃取、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超声萃取、同时蒸馏萃取等技术。从中国白酒中分析鉴定的微量香气 成分达上千种之多,该文深入剖析了白酒中复杂的化学构成,系统论述了样品处理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揭示白酒重要香 气化合物、特征成分提供借鉴,进而探索白酒复杂的微生物代谢和发酵机理,指导生产中有效调控重要香气成分。  相似文献   

11.
固相微萃取技术在食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的风味是食品的典型特征之一,能够反映食品的质量与品质。进行风味分析需采用合适的分离分析技术,而提取方法极大地影响了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固相微萃取(SPME)是一种无溶剂萃取技术,它集采样、萃取、浓缩、进样于一体,具有简单、快速、高效、无污染、便携、易于与其他仪器联用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风味分析。本文综述了SPME技术在肉品、乳品、酒类、果蔬等食品风味分析上有代表性的应用研究,总结了食品风味分析所采用的萃取涂层和SPME与其他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对比情况,重点分析了为提高SPME方法选择性、准确性和灵敏度所采取的措施,如衍生化SPME技术、萃取条件的优化方法、与多维色谱和电子鼻等分析仪器联用技术及SPME定量分析方法,并对SPME在食品风味分析上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食品挥发性物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介绍了一种可用于食品风味物质分析检测的新技术-固相微萃取法,并对固相微萃取装置构造、工作原理,操作步骤及影响分析物萃取效率的操作参数的优化控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固相微萃取法在热反应猪肉风味化合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固相微萃取法(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猪肉风味化舍物,确立了固相微萃取法在肉类风味化合物分析中的优势:敏感、快速、样品用量少、操作简单、不用溶剂,能直接与气相色谱等现代仪器联用的特点使其在肉类风味分析上具有强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 (HS SPME)技术结合气相色谱 质谱法 (GC/MS)对啤酒的微量香味组分进行了分析研究 ,共分离和鉴定了 41种化合物 ,它们分别属于酯类、醇类、酸类、醛类、酚类、含硫化合物和含氧杂环化合物。这些结果拓展了SPME技术在啤酒香味组分研究中的应用 ,它不仅可成为高级醇、挥发酯定量分析的基础 ,而且使啤酒酵母味、酒花香、氧化味的量化评价成为可能。文中除表列了分析结果外 ,还对SPME方法的特点及所分析组分与啤酒质量控制之间的相关性作了研讨。  相似文献   

15.
刘佳 《食品科技》2008,33(2):98-100
目的:利用固相微萃取技术分析渤海产地三疣梭子蟹和口虾蛄肌肉中的风味化合物.方法:采用涂有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苯(PDMS-DVB)涂层的固相微萃取头萃取挥发性化合物,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来分析鉴定两种海洋节肢动物肌肉中的风味成分.结果:固相微萃取技术有效提取了三疣梭子蟹和口虾蛄肌肉中的呈味物质,经过 NIST 质谱数据库和文献对照,分别确定了20种和15种主要呈味物质,大多是一些酸类、酯类、醛类、醇类等化合物.结论:两种海洋节肢动物所含有的风味物质因其含量及构成比例不同而形成了各自独有的风味和口感.  相似文献   

16.
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分析牡蛎肌肉中风味物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辉  张伟  徐应军  史相国  徐国卉 《食品科技》2006,31(11):209-211
研究分析渤海产地牡蛎肌肉中的呈味物质。采用涂有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苯(PDMS-DVB)涂层的固相微萃取头萃取挥发性化合物,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来分析鉴定牡蛎肌肉中的气味成分。固相微萃取技术有效提取了牡蛎肌肉中的呈味物质,经过NIST质谱数据库和文献对照,共确定24种物质,多是一些酸类、醛类、醇类、酮类等化合物,其中1-庚烯-3-醇、3-辛酮、十二(碳)烯醛、叶绿醇、肉豆蔻酸、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化合物含量比较丰富。牡蛎肌肉中的酸类、醛类、醇类、酮类等化合物协同作用构成了其独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7.
应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豆瓣中的风味物质。对HS-SPME的条件如萃取头的选择、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进行了优化,建立了对豆瓣风味物质的萃取和分析条件———采用萃取头75μmCAR/PDMS在55℃下吸附30min。该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在样品前处理中简单、快速,适于分析豆瓣风味物质的组成。  相似文献   

18.
The influence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is often regarded as a critical factor of food flavor quality. Nevertheless, information about the biochemical origin of odorants is not totally available. Quantification of volatile compounds in meat is not easy, but a new approach that helps is the use of GC/MS–SPME. This technique can generate large-scale data sets that allow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ational technologies for better integration and biochemical interpretation.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of bovine fresh meat samples were measured by GC/MS–SPME, using four SPME fibers. The compounds were analyzed using an integration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database systems (NIST and KEGG, respectively). Twelve metabolic pathways were identified. A metabolic network model was constructed using graph elements, linking pathways through a central branch mediated by glycolysis. Experimental data indicated that post-mortem glycolysis is associated with the release of volatile compounds in fresh meat. The proposed technique could be used to study possible sources of biochemical compounds in meat to be applied in food analysis.  相似文献   

19.
张文  倪穗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2):261-266
目的:研究6个品种食用玫瑰的芳香性物质成分。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对6个不同品种食用玫瑰样品的香味物质进行萃取,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离和检测,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最后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6个不同品种食用玫瑰中共检测出117种芳香成分,其中共同化合物13种,分别是香茅醇、香叶醇、苯乙醇、2-蒎烯、苯乙醛、苯甲醛、戊醛、癸烷、甲基庚烯酮、正癸醛、2,4-戊二烯醛、十一烷、硼酸。结论: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可以简便快捷准确地进行玫瑰花挥发性成分的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20.
同时蒸馏与固相微萃取法对酱油香气成分提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和固相微萃取(SPME)对酱油中挥发性香气成分进行提取,结合气-质联用(GC-MS)仪进行检测,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显示,SDE法检测出73种挥发性物质,SPME法检测出61种挥发性物质,两种方法共检测出114种物质。SDE法有利于萃取出酱油中重要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碳氢类及呋喃类(18.16%),SPME法未检出碳氢类且对呋喃类(2.55%)的吸附相对较少,但萃取出的其他类化合物(18.98%)相对较多,而SDE法检测出的其他化合物(5.38%)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