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建立针对高精度机动车GPS测速仪的溯源途径,本文介绍了高精度机动车GPS测速仪的两种实验室校准技术,在(40~180)km/h范围内特定速度点,对同一台高精度机动车GPS测速仪分别进行了实验室模拟测速误差校准、现场道路实际测速误差校准和实验室GPS信号回放校准,并分别提供了采用该校准方法的不确定度评定实例结果,验证了高精度机动车GPS测速仪的模拟测速误差校准不确定度优于0.02%(k=2),卫星信号回放测速误差校准不确定度优于0.10%(k=2).两种校准方法均能够对高精度机动车GPS测速仪进行有效校准.经过校准的高精度机动车GPS测速仪在可用卫星数不少于6颗的使用环境下,能够满足现场测速标准器具的使用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白银  孙桥  杜磊  于梅  白杰  曹进 《计量学报》2015,36(1):72-76
介绍了当前广泛使用的两种基于光电和GPS原理的非接触移动式机动车现场标准测速仪的溯源技术,对光电式机动车速度仪和高精度机动车GPS测速仪进行了实验室模拟测速误差的检测和机动车道路速度实测值的对比试验。在10~180km/h范围内特定速度点,采用同步齿形带式台架校准装置对光电式机动车速度仪进行校准;采用机动车GPS信号模拟器对高精度机动车GPS测速仪在相同速度点进行模拟测速误差检测。使用机动车道路速度实测方法对两类测速仪器在20~150km/h速度范围内的测速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类测速仪器在速度波动较小时,不同速度点的测速偏差在±0.3%范围内;速度变化较快时,高精度机动车GPS测速仪的速度测量值响应速度较快,而光电式机动车速度仪的速度响应与之相比有一定的延时滞后,两者的最大测速偏差在±8%范围内。因此,在能够搜到6颗以上卫星信号时,使用高精度机动车GPS测速仪具有更好的测速性能。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现场GPS信号定标的实验室校准方法.利用3光束光遮挡测速标准装置在测试现场对卫星GPS信号直接进行速度实测定标,通过GPS记录仪保存,然后在实验室进行GPS信号回放来完成高精度机动车GPS测速仪在40~180km/h范围内特定速度值的实验室精确校准,溯源至长度和时间计量基本单位.对同一台高精度机动车GPS测速仪的现场道路实际检测和实验室GPS信号回放检测的比对试验,车速在180km/h时采用该方法的速度校准不确定度优于0.1%(k=2).  相似文献   

4.
针对移动式红外机动车激光测速仪的测量原理,详细描述了一种基于时间延迟的校准方法.采用虚拟仪器技术的机动车激光测速仪校准系统,能够将激光测速仪发射的905nm测量脉冲激光光束进行特定时间量的延迟以模拟其在空气中对应的传播距离,完成机动车激光测速仪在(20~250)km/h时速范围内任意速度值的实验室准确校准,模拟速度不确定度优于0.5%(k=2).  相似文献   

5.
针对移动式红外机动车激光测速仪的测量原理,详细描述了一种基于时间延迟的校准方法。采用虚拟仪器技术的机动车激光测速仪校准系统,能够将激光测速仪发射的905nm测量脉冲激光光束进行特定时间量的延迟以模拟其在空气中对应的传播距离,完成机动车激光测速仪在(20~250)km/h时速范围内任意速度值的实验室准确校准,模拟速度不确定度优于0.5%(k=2)。  相似文献   

6.
机动车激光测速仪校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移动式(单光束)和固定式(双光束)红外机动车激光测速仪共同的测量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延迟的校准方法.采用虚拟仪器技术的机动车激光测速仪校准系统,将激光测速仪发射的905nm测量脉冲激光光束进行特定时间量的延迟,以模拟其在空气中对应的传播距离,实现固定时间间隔激光脉冲串测量的距离变化量的精确模拟,完成机动车激光测速仪在20~250 km/h时速范围内任意速度值的实验室准确校准,其时间延迟分辨率为5 ps,对应位移分辨率为0.75 mm,模拟速度不确定度优于0.5%(k=2).  相似文献   

7.
杜磊  孙桥  林峰  白杰  王肖磊  叶振洲 《计量学报》2018,39(2):207-212
为了满足机动车测速仪现场检测新方法的需要,研制了基于真实交通流量状态下的固定式机动车现场测速标准装置。介绍了该套现场标准装置的设计思路与设计方案,分析了现场标准装置中所用的现场标准测速仪的工作原理,并对其现场速度测量的不确定度进行评估。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表明:在20~250km/h速度测量范围内,现场标准测速仪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0.12%(k=3)。通过2款机动车雷达测速仪样品的大样本现场试验数据,验证了机动车测速仪现场检测新方法的可行性,以及该套现场标准装置在真实交通流量状态下的实际测速性能。  相似文献   

8.
在介绍常规单天线测速雷达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其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由安装偏差所带来的且无法修正的现场测速误差的原因,提出了双天线测速雷达工作原理、安装偏差自修正方法以及天线结构模型,并通过实验室模拟试验以及与高精度机动车GPS测速仪进行道路实测比对试验,验证了其测速技术指标能够满足检定规程中对现场标准测速仪的要求,可作为车载机动车现场标准测速仪进行使用。  相似文献   

9.
一、南阳市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检定的现状河南省南阳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用的测速设备有3种类型:雷达测速、地感线圈测速和视频测速(视频测速主要适用于治安卡口的闯红灯自动抓拍系统)。作为政府法定计量技术机构,南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测试中心现已具备4套检定设备:毫米波频率计数器、运动目标模拟装置、公路测速系统速度标准装置和地感线圈测速系统检定/校准装置,均符合JJG528-2004《机动车雷达测速仪》检定规程和JJG527-2007《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检定规程的技术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微波发射频率误差和模拟测速误差的检定较为简单。  相似文献   

10.
一、测量方法依据JJG528-2004《机动车雷达测速仪》检定规程,用型号为RD-04的运动目标模拟装置(雷达测速仪检定装置)对机动车雷达测速仪的目标测速误差进行检定。二、计算依据1.测量模型  相似文献   

11.
机动车测速仪模拟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概述机动车测速仪是涉及人身安全的重要计量器具,主要用于行驶机动车速度的监测,其测速原理主要包括雷达多普勒测速、脉冲激光测速、地感线圈测速和视频测速等。目前,我国使用的三种主流机动车测速仪类型包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国内外机动车雷达测速仪检测方法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并对检测过程中误差的主要来源进行了探讨,给出提高雷达测速仪模拟检测准确度的理论方案。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利用附加电感校准地感线圈测速仪的方法。在分析地感线圈测速仪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利用介入电感的方法模拟车辆通过地感线圈引起的电感变化;通过CPLD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拟合、标定时间参数曲线,产生高精度时间间隔信号模拟标准车速进行校准。样机试用效果显著,高效、准确地实现了对地感线圈测速装置的校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激光测速仪的校准方法和装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动车超速自动检测系统的关键部分是机动车测速仪,包括线圈测速仪、多普勒雷达测速仪和激光测速仪三种类型.由于激光测速仪测速仪具备取证能力强、测速有效距离大(可达1Km)、测速准确度高(测误差<+1Km/h)、测量时间短、能测定车辆加速瞬间的速度等优点,受到了全世界广泛的认可和关注.  相似文献   

15.
乔梓航  朱安珏  杨蕊 《声学技术》2019,38(3):284-289
为了提高声学多普勒测速仪输出速度的准确度,安装过程中测速基阵与载体之间的偏差角不可忽略,安装偏差角包括航向偏角,横摇角及纵摇角三类。介绍了一种三维空间上的多普勒标定技术,通过高精度的GPS导航仪以及多普勒测速仪对海底测速,利用速度比值差校准航偏角。通过纵向剖面的几何关系,从航偏角出发进而获得纵摇角和横摇角的大小,完成了三维方向上多普勒测速仪的校准,使多普勒测速仪坐标系与载体坐标系能够进行精确转换,从而提高了声学多普勒测速仪输出速度的准确度。外场试验较好地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分析结论看出在二维平面上,造成误差的原因主要在于安装偏角的航向偏角,而在三维空间上,尤其垂向速度,误差主要由纵摇角和横摇角产生。该方法可以快速地对三维安装偏角进行校准,运算量小,并且在对海水测速后续研究中可以形成一套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为更准确地检测机动车超速监测系统现场测速误差,以社会车辆为目标速度源,在机动车超速监测系统的临近位置,架设更高精度的测速装置,对相同速度监测和图像采集区域内的社会车辆,进行同步测量和同步图像采集,通过对比两者的速度量值实现对超速监测系统的检定校准。该装置用于检定道路超速监测系统的速度量值线性与误差,可以测量足够多的社会车辆样本,重点选取限速点附近的速度测量值进行对比分析。装置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大幅提升检定效率与操作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简述10MN叠加式力标准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对横梁、加载系统、液压系统、控制系统以及测试系统进行创新设计,并采用新的力值加载结构和满足称重传感器、标准测力仪的测试系统,成功研制高精度10MN叠加式力标准机。该10MN叠加式力标准机示值重复性不大于0.02%,力值误差在±O.05%内,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优于0.1%(k=2)。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准确度光谱共焦传感器缺乏相应校准装置及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干涉测量的校准方法,并研制了相应的校准装置。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波长倍数间隔测量法,通过位移反馈控制将位移间隔设置为激光波长的整数倍,以减小激光干涉仪非线性误差对测量的影响;另一方面,提出了测点修正算法,消除了受检点处位移标准值因校准装置定位准确度限制不重合对测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0~100μm的测量范围内,示值误差为±23 nm,重复性为5 nm,示值误差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U2=7.0 nm(k=2)。构建的校准装置在0~50 mm的测量范围内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为U1=3.0 nm+2×10-7L(k=2)。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固体火箭发动机旋转试验速度测量特声点,在分析国内外测速仪现状后,研制出新型的多功能测速仪。输入可以配接感应式和光电式测速传感器,输入电压信号有两种形式,方波信号和正弦波信号。输出三路电压信号,其中第一路接光线示波器记录,第二路接计算机数据采集记录,第三路输出由该机数字记录表显示测量结果。该仪器中设计有标准信号源,用于校验本机及检验速度记录系统性能,数字记录表示仪可以记录测速,还可以当作高精度频率计使用,测量100kHz以下的频率信号,该仪器运用于火箭发动机旋转试验速度测量及其它机械旋转速度的测量。是一种多功能式测速仪。 本文介绍了该测速仪的设计原理,工作原理,应用及分析,技术指标,为正确地选用测速仪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现有机车测速仪的不足,研发一种基于非对称发射角度的双天线雷达测速仪。该测速仪由双雷达微波模块、信号调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双雷达微波模块与地面分别构成不同的发射角,以不同的频率发射雷达波,根据能量和频谱特征接收各自发射的雷达波产生的反射波,将其传入信号调理模块分别处理后,再输入数据处理模块利用多普勒效应相关算法分别进行分析解算。模拟测试结果表明,该测速仪具有测速精度高、系统稳定、数据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