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专卖店是服装企业销售链条的终端,企业可通过专卖的形象设计来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故企业越来越重视对专卖店的店面设计。店面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使过往行人停下脚步,驻足欣赏,并吸引他们进入商店购买。因此,服装专卖店的店面应该新颖靓丽,抓人眼球。本文将从服装专卖店的招牌设计、入口设计和橱窗设计入手,系统地分析服装专卖店店面形象设计的方法手段,力求创造出独特诱人的店面形象,以诱导人们进店购物,促进锵售。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在服装设计课程中如何运用案例式教学引导学生进行新中式服装创新设计,指出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对于新中式服装的创新设计,可以通过案例式教学从服装的型、色、质等方面入手,通过对新中式服装与传统的区别对比,提取新中式服装的创新点,为新中式服装的创新设计提供有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服装陈列和橱窗设计是服装销售最直观的传播艺术。优秀的服装陈列和橱窗设计对于提升品牌形象和企业的精神文化有着宣传和推广的作用,同时优秀的服装陈列和橱窗设计可以带动卖场的客流量和销售额。优秀的服装陈列与优秀的橱窗设计可能并不匹配,只有从整体布局的方面考虑,才可以让优秀的服装陈列与优秀的橱窗设计互补,统一。本文研究了服装陈列的方式、橱窗设计的手法以及这两者相融合的方法和技巧,就如何提高优秀的服装陈列与优秀的橱窗设计艺术性的新方法和思路、以及两者融合的技巧提出了自己的论点。  相似文献   

4.
佘步颖 《轻工科技》2023,(3):183-185
服装橱窗一直是品牌视觉营销环节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其中交动型橱窗又因为科技手段的更新融入,在传统的橱窗形象上更增添了视觉表现力、互动性表现。本文以未来主义风格为案例,阐述交互型服装店铺中的概念解读、应用类型阐述以及未来主义表现的不同设计方向。借助在服装店铺中的案例运用,为交互型橱窗展示设计提供参考,促进服装橱窗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陈单于  刘晶 《西部皮革》2022,(2):138-140
橱窗陈列设计在服装卖场中尤为的重要,在视觉营销中,橱窗设计就是通过橱窗陈列区吸引、愉悦消费者,将消费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展示上,从而去影响他们的购买欲.本文将以服装流行趋势对橱窗陈列的影响,分析在橱窗陈列设计中服装流行的趋势对于橱窗陈列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服装流行的元素运用到橱窗陈列的设计中.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丰富服装陈列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服装橱窗设计的艺术特性为研究对象,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Delphi Method)对服装橱窗艺术特性进行重要性评价的实证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设计与评价数据对服装橱窗艺术特性进行筛选。研究结果表明:服装橱窗设计艺术特性重要性评价中保留均值高于3.5分的观赏性、传播性、创意性、文化性四个维度,其中传播性与创意性在服装橱窗设计中最为重要,其次为文化性和观赏性。  相似文献   

7.
孟靖 《中国制衣》2015,(2):78-81
随着国内服装行业发展的不断进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内很多服装品牌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品牌终端形象的重要性,从10年前的SI专卖店设计到近几年的陈列展示及橱窗设计,一部分品牌都在不断的学习和完善中尝到了甜头;但我们也不难发现,目前国内品牌橱窗水平与国外品牌差距甚远,很多服装人都在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根据本人15年服装行业VMD从业经历,循序渐进的谈谈我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8.
时尚界的宠儿,Lanvin品牌的艺术指导Alber Elbaz已经为该品牌的旗舰专卖店设计了新的外观,结合了现代与复古两种风格.混凝土地板和Versailles镶木地板,钢质骨架和充满艺术气息的家具。每一种产品都设有专门的房间予以展示一服装、晚装和配饰——展示橱窗的装饰极富戏剧舞台的张力。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内针织服装市场产品同质化及文化缺失的问题,在概述新中式服装的设计背景、设计理念、设计现状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新中式服装的发展可行性、必要性。对于新中式服装在针织领域的应用,探究中国传统美学观念与现代设计思维的结合、传统文化内容与西式表现手法的结合,挖掘新中式针织服装的设计内涵及文化特性。通过理论及设计实践研究表明,新中式针织服装的设计路径应坚持造型设计的继承与革新、色彩设计的嬗变与坚持、纹样设计的淬炼与融合,指出新中式针织服装解决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的融合问题、针织服装的市场同质化问题,希望借由"国潮"及"文化自信"的风尚,构建国人弥足珍贵的中国式人文情怀及精神内涵,为国内针织服装设计提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衣冠上国”在古代成了我们的代名词,可见当时对传统服装的重视。但随着世界各国之间不断地交融,我们的服装市场逐渐被他国服装潮流“包围”。在这种被“包围”的情形下怎么继续让我们的传统服饰灿烂辉煌,成了我们当下刻不容缓的突破方向。新中式服装的不断发展成为了一种很好的机遇,也是对传统服装进行传承和创新的途径。文章从传统服装入手,对新中式服装的面料、款式、图案的创新之处进行分析,并通过服装创作设计的方式对新中式服装创新进行更多的探索,希望能为新中式服装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现代娱乐竞技中武术表演服装设计存在的问题,并从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以及其特点入手,探讨了娱乐竞技环境下武术表演服装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为中国武术表演服的设计和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明 《纺织报告》2021,(2):79-81
祥云纹样具有突出的民族特色,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现代服饰设计中对祥云纹样进行运用,不仅可以传承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华文明,更是对服饰创新的发展。我国是服装生产大国,未来更是服装制造向服装创造转型的主力军。像祥云纹样等中华传统纹样,可以历经几千年的传承与演变,更说明了其强大的活力以及适应性。在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对传统纹样加以简化与应用,定能在国际服饰的发展史上发扬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陈研  张竞琼 《纺织学报》2013,34(6):93-97
本文以上海纺织博物馆和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旗袍实物为研究对象,对近代改良旗袍的基本形制进行了论述,并将近代改良旗袍按造型形制与细部结构细分为“基本型”和“摩登型”。又通过对馆藏“摩登型”改良旗袍的基本形制、结构造型与细节设计的分析,指出近代改良旗袍是吸收西方外来服装造型方法的结果。具体是通过收省、分割、装袖等西式造型方法,实现了在外轮廓造型上由传统的“A”向“H”型再向西式的“X”型的转变。再通过采用了垫肩、拉链等西式服装辅料,辅佐主体结构实现了由离体到紧体、由平面到曲面的转变,说明了近代改良旗袍是中西方服饰文化不断的碰撞与融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4.
周艳红  江红霞  陈玲 《纺织学报》2022,43(9):175-181
针对传统中式嫁衣纸样绘制过程繁琐且结构设计缺乏关联性等问题,选择龙凤褂、秀禾服和马来褂3款中式嫁衣为研究对象,结合AutoCAD参数化功能实现了纸样的快速生成。首先利用单双圆弧对纸样结构曲线拟合,通过AutoCAD的参数化功能构建龙凤褂结构设计模型,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的设定,即衣身原型各对象的约束、原型初始尺寸及参数调整量;然后根据秀禾服和马来褂的款式特点调整参数值,自动生成变款纸样;最后用CLO3D软件虚拟展示成衣效果。以龙凤褂为原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自动生成变款中式嫁衣纸样,同时衍生出系列款式嫁衣,进而满足中式嫁衣结构变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婚纱行业相对西方起步较晚,产品的设计理念与思路多数停留在简单模仿和抄袭国外设计的水平上,缺少体现民族特色和传统文化的原创婚纱设计作品.通过对我国当前婚纱市场和设计情况的调研与综合分析,以及对本土品牌蔡美月婚纱部分系列作品深入分析,从设计角度找出中国民族文化和国际时尚流行之间的结合点,在借鉴西方现代婚纱设计精妙之处的同时巧妙地将我国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融入其中,设计出体现"国粹新意"的婚纱作品,为我国婚纱设计领域发展开辟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通过探析和借鉴国画的绘画形式、布局章法、色彩、材料与性能等元素,提炼出设计灵感和素材,运用艺术化处理手法将其转化成服装设计语言,结合西式立裁手法表现在现代礼服中,探讨国画元素在现代礼服设计中的应用技法,为礼服顺应新时期审美需求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结在传统服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新 《国际纺织导报》2007,35(9):79-80,74
中国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装饰艺术形式之一.回顾了中国结在传统服装、服饰配件和服装饰品中的应用.中国结在现代服饰设计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於凌  洪文进  苗钰 《纺织学报》2018,39(6):162-166
针对橱窗陈列因素在品牌服装卖场规划设计中的边缘化问题,以客观评价的角度选取了4 个主要影响因素作为橱窗陈列一级评价指标,将市场调研、开放式访谈等调研方法作为二级评价指标,从而构建品牌服装橱窗陈列形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SPSS 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统计法得到每个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品牌服装文化因素、服务人员专业素养与态度的指标权重影响因子最大,是塑造品牌服装橱窗陈列形象的关键,且橱窗内部环境的建设更是橱窗陈列形象的重点;橱窗背景设计因素在橱窗环境因素中的影响因素最大,是服装卖场规划设计的重要设计部分。  相似文献   

19.
陈喆 《纺织报告》2021,(2):102-105
如今,国内外众多童装品牌已将童装设计的重点向成人时装靠拢。文章对童装"成人化"现象的成因和市场现状进行了分析,认为中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且儿童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生理特征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总结了"成人化"童装的利与弊,在进行童装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在保障儿童身心健康的同时兼顾审美,依照童装市场的设计规则,合理、适度地将"成人化"融入童装设计中,希望通过对童装"成人化"现象的探究和分析,引起童装企业和童装设计者的思考,对国内童装事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东方传统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特点.分析了影响服饰发展的因素.阐述了东方传统服饰文化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