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以莲子钻芯粉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方法提取水溶性功能成分,以黄酮含量及浸膏含量为指标考察提取方法的有效性,在制取的浸膏中添加糖粉和麦芽糊精制备固体饮料。结果表明:提取温度60 ℃,料液比1∶20(g∶mL),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将水提液浓缩至密度为1.15~1.20液体时,加入3倍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沉淀36 h。在此优化水提醇沉条件下,黄酮含量为1.458 mg/g,浸膏含量为24.70%。在浸膏中加入2倍糖粉及麦芽糊精制成的莲子钻芯粉固体饮料具有莲芯的清香,便于服用。  相似文献   

2.
茯苓山药枸杞固体饮料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茯苓、山药、枸杞子、黄精、玉竹、人参等为原料,研究与开发一款具有滋阴补肾、缓解体力疲劳功能的植物固体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方法对浓缩液的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喷雾干燥工艺参数;采用感官评价法选择适宜的甜味剂与酸味剂来确定茯苓山药枸杞固体饮料的最适食用口感。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温度170℃、恒流泵流速45 r/min、雾化器转速21 000 r/min、助干剂麦芽糊精含量15%,具有较好的集粉率。优选制粒方法为干法制粒,按照最佳配方比例喷干粉:麦芽糊精:甜菊糖苷:维生素C为1∶1∶0.02∶0.045进行制备,所获得的茯苓山药枸杞固体饮料具有酸甜可口、香气浓郁协调一致等优点,不添加防腐剂与色素,健康安全,携带与饮用方便,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相似文献   

3.
以蔗汁、桂圆为原料,麦芽糊精为辅料,在喷雾干燥条件下,制备蔗汁桂圆固体饮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以集粉率、水分含量为考核指标,确定喷雾干燥蔗汁桂圆固体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蔗汁与桂圆浓缩液的体积比为2∶1,麦芽糊精添加量为40%,在入料流量为3 m L/min、进风温度167℃、出风温度65℃的条件下进行喷雾干燥,所得蔗汁桂圆固体饮料品质最佳,溶解速度快,香甜可口,具有蔗汁、桂圆特有的风味。研究可为蔗汁、桂圆的进一步深加工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周先汉  叶剑芝 《食品科技》2007,32(9):175-177
对喷雾干燥法制备蜂蜜蛋白复合固体饮料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210℃、进料速率20mL/min、离心转速24000r/min,最佳配方为蜂蜜40.0%、低DE值麦芽糊精38.0%、脱脂乳粉16.4%、大豆分离蛋白1.5%、β-环状糊精4.1%,在该工艺条件下原料营养损失很小。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西瓜胡萝卜复合速溶果蔬粉的喷雾干燥效果,优化其喷雾干燥工艺,试验考察了西瓜和胡萝卜配比、物料含量、麦芽糊精添加量、β-环糊精添加量、进料量、进料温度、进口热风温度的变化对西瓜胡萝卜复合速溶果蔬粉喷雾干燥效果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喷雾干燥条件。结果表明,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西瓜和胡萝卜质量比为1.5∶1,物料含量20%,麦芽糊精添加量10%,β-环糊精添加量0.7%,进料量15mL/min,进料温度35℃,进口热风温度190℃,在此条件下,所得产品的感官评分为9.4分,水分含量为3.92%。  相似文献   

6.
山药固体饮料喷雾干燥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药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山药固体饮料喷雾干燥工艺。研究助干剂含量、进风温度、物料固液比和雾化器转速对喷雾干燥山药固体饮料出粉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山药固体饮料喷雾干燥最佳工艺条件为:助干剂含量8%,进风温度180℃,物料固液比1∶4(g/mL),雾化器转速20 000 r/min,在此条件下喷雾干燥效果较好,得到的山药固体饮料质地光滑,山药气味浓郁,其出粉率为20.15%,堆积密度0.574 6 g/mL,水分含量4.89%,色泽L*值95.37。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葡萄籽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其氧化稳定性,以葡萄籽油为芯材,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为壁材,在复合乳化剂的作用下进行乳化,以喷雾干燥法得到微胶囊产品并测定其氧化稳定性。研究表明阿拉伯胶与麦芽糊精重量比为3∶1,乳化剂浓度为10%,芯壁比为1∶2,温度为45℃,均质速度为12000r/min,乳化时间为12 min时制备得到稳定的葡萄籽油乳液,在进风温度180℃、出口温度80℃、进料速率5mL/min条件下喷雾干燥得到葡萄籽油微胶囊,葡萄籽油微胶囊化效率达到72.56%,60℃条件下贮藏葡萄籽油微胶囊的氧化速率明显降低,贮存性能和抗氧化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该文主要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为复合壁材,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蔗糖酯为复合乳化剂,制备含油量为30%以上棕榈油微胶囊,并对制备微胶囊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复合乳化剂添加量为2.5%(单甘脂∶蔗糖酯=3∶7)、剪切乳化时间6 min、乳化温度为70℃、壁材∶芯材=1.5∶1、进风温度为180℃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包埋率为82.3%、含油量为32.9%的微胶囊。  相似文献   

9.
棕榈油微胶囊化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为复合壁材,单硬脂酸甘油酯和蔗糖酯为复合乳化剂,制备含油量为30%以上棕榈油微胶囊,并对制备微胶囊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复合乳化剂添加量为2.5%(单甘脂∶蔗糖酯=3∶7)、剪切乳化时间6 min、乳化温度为70℃、壁材∶芯材=1.5∶1、进风温度为180℃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包埋率为82.3%、含油量为32.9%的微胶囊。  相似文献   

10.
以紫玉米芯为原料,利用响应面实验优化花青素的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并将获得的花青素冻干粉添加麦芽糊精,后经喷雾干燥制成花青素粉。响应面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13(g/m L)、提取温度为41℃、水浴提取时间为31 min、超声提取时间为20 min,在此条件下,得到花青素提取量为(4.623±0.021)mg/g,提取率为94.8%。花青素提取液添加麦芽糊精,经喷雾干燥工艺制成花青素粉,在进风温度为150℃、花青素冻干粉与麦芽糊精质量比为1∶1、固形物浓度为15%时,得到的花青素粉包埋率为86.7%,水分含量为4.8%。本实验得到了紫玉米芯花青素超声辅助提取和花青素粉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紫玉米芯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喷雾干燥工艺制备大豆异黄酮微胶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大豆异黄酮的工艺及技术。结果表明:制备大豆异黄酮微胶囊的最佳配方为壁材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麦芽糊精质量比1∶1混合、原料液固形物含量30%、芯材与壁材比例为2∶3;最佳生产工艺参数为均质压力40 MPa,喷雾干燥进风温度200℃、出风温度100℃。  相似文献   

12.
麦芽糊精挤压生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于庆  冉旭 《食品科技》2006,(10):123-125
探讨应用双螺杆挤压机挤压生产麦芽糊精的可行性,采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重点研究了机筒温度、物料水分含量和酶浓度3个参数对麦芽糊精DE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机筒温度、物料水分含量和酶浓度3个参数均对DE值有显著影响,DE值随水分含量的增加而增大;随着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酶浓度达到1.4(mL/kg淀粉)DE值达到最大值;随机筒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95℃DE值达到最大。并制备了不同DE值的麦芽糊精。  相似文献   

13.
苦瓜颗粒冲剂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苦瓜颗粒冲剂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以鲜苦瓜为原料,用100mg/kg葡萄糖酸锌作为护色剂、1%β-环状糊精作为苦味包埋剂,可制得质量良好的苦瓜汁;采用浓缩苦瓜汁、麦芽糊精、蔗糖、柠檬酸等原料的复配重量比5∶45∶50∶0.3以及恰当的工艺条件,可得到品质风味优良的苦瓜颗粒冲剂。  相似文献   

14.
试验以肉苁蓉、铁棍山药为原料,研究铁棍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肉苁蓉铁棍山药胶囊的制备工艺及其对运动疲劳能力的改善。研究结果表明,铁棍山药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值25(mL/g),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2.5 h,浸提次数3次。肉苁蓉铁棍山药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铁棍山药干浸膏添加量、肉苁蓉提取物添加量、淀粉添加量和微晶纤维素添加量为11︰5︰4︰4,10%PVP的50%乙醇溶液作黏合剂,黏合剂添加量为60%,此条件下,颗粒合格率较高,流动性较好,颗粒较均匀;颗粒的临界相对湿度为65%,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肉苁蓉铁棍山药胶囊能提高小鼠肝脏和骨骼肌的SOD活力和CAT活力,减少小鼠肝脏和骨骼肌MDA的生成。肉苁蓉铁棍山药胶囊具有较好的改善运动疲劳能力。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以葛根总黄酮(PTF)和枳椇子总黄酮(HTF)为原料,制备复方葛枳黄酮固体饮料并对其配方进行优化。采用瓦勒-霍赫法(Valle-Hoch)法检测PTF和HTF对乙醇脱氢酶(ADH)和乙醛脱氢酶(ALDH2)的激活率的影响,确定PTF和HTF复合物配比,并以成型率、休止角、溶化性、吸湿性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对复方葛枳解酒固体饮料的配方进行优化。蔗糖/麦芽糊精配比、辅料/原料配比和乙醇浓度对颗粒质量影响较大,固体饮料最优配方为:葛根总黄酮7.65%,枳椇子总黄酮15.31%,蔗糖45.92%,麦芽糊精30.61%,阿斯巴甜0.50%,65%乙醇适量,采用湿法制粒工艺制备复方葛枳黄酮固体饮料。星点设计实验方法模型可靠,优化所得配方产品具有良好的成型率、流动性、溶化性及生产和储存可接受的吸湿性,工艺过程简单,适用于大生产。  相似文献   

16.
研究喷雾干燥法制备粉末甾醇酯工艺。研究结果表明,粉末甾醇酯最优乳化条件为:复合乳化剂配比(单甘油酯∶蔗糖酯)为1∶9、乳化剂用量0.75%、壁材用量20%、壁材比(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麦芽糊精)为1∶5、芯材与壁材比为0.5。喷雾干燥法制备粉末甾醇酯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温度50℃~60℃、均质压力50 MPa、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喷雾压力180 KPa;在此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化率可达77.8%。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喷雾干燥法制备微胶囊化甾醇酯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微胶囊化甾醇酯的最优乳化条件为:复合乳化剂配比(单甘酯∶蔗糖酯)为1∶9;乳化剂用量0.75%;壁材用量20%;壁材比(变性淀粉∶麦芽糊精)为1∶5;芯材/壁材为0.5。喷雾干燥法制备甾醇酯微胶囊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料温度50~60℃、均质压力50 MPa、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80℃、喷雾压力180 KPa。在此工艺条件下微胶囊化效率可达77.8%。  相似文献   

18.
使用离心式喷雾干燥塔,以水和麦芽糊精为黏合剂,在不同进风、出风温度下喷雾制粒实验。结果表明低聚木糖喷雾制粒的最佳温度为进风140℃左右、出风110℃左右;使用麦芽糊精作为黏合剂,可以明显提高低聚木糖颗粒成型性,增大添加量对增大颗粒粒径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鲜山药为原料制备山药固体饮料。以饮料溶解度为评价指标对直接干燥法、喷雾干燥法和冷冻干燥法进行比较,从成本及工艺角度考虑后选择直接干燥法进行后续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麦芽糊精、白砂糖、可溶性淀粉的添加量、造粒时的加水量、山药粉粒径、冲调水温和不同种类的淀粉对山药粉固体饮料溶解度的影响。得出对山药粉固体饮料溶解度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是造粒时的加水量、糖添加量和麦芽糊精添加比例。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其进行优化,得最佳工艺条件:山药粉与麦芽糊精的添加比例为3∶1,造粒时的加水量8g、白砂糖的添加量8%(w/w),在此条件下所制得山药粉固体饮料的溶解度为98.0%。  相似文献   

20.
为生产包封效率高、稳定性好的维生素E微胶囊产品,以大豆分离蛋白/硫酸葡聚糖复合颗粒或大豆分离蛋白与麦芽糊精作为复合壁材,大豆油和维生素E为芯材,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备维生素E-大豆蛋白微胶囊,通过对微胶囊包封效率、粒径、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水分含量、润湿性、溶解度、吸湿性、堆积密度、振实密度、流动性、内聚性等理化性质的探究,考察壁材组成对微胶囊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壁材组成对微胶囊的理化性质具有显著影响;微胶囊最佳壁材组成为大豆分离蛋白/硫酸葡聚糖复合颗粒含量4 g/100 mL(以乳液体积计)和麦芽糊精含量12 g/100 mL(以乳液体积计),在此条件下微胶囊的包封效率为89.31%,粒径为1.39 μm,且颗粒较为均一,水分含量较低,润湿性较低,溶解度较高,吸湿性较小,流动性较差,内聚性较强。综上,以大豆分离蛋白/硫酸葡聚糖复合颗粒和麦芽糊精作为复合壁材制备的维生素E-大豆蛋白微胶囊包封效率高,粉末特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