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为探究地理标志产品甘谷辣椒产地和品质优势,该研究以甘谷县4个乡镇的土壤、水分及辣椒产品为试验材料,采用国家相关标准和气相色谱-质谱法对其产地环境、产品安全、产品品质及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甘谷辣椒的产地环境和产品安全均能达到绿色食品的标准;产品品质方面,甘谷辣椒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辣椒碱、反式辣椒红素、胡萝卜素、粗脂肪、Se、Fe及Ca等营养物质,不同乡镇的辣椒产品品质存在着一定差异,其中礼辛镇辣椒产品的维生素C、反式辣椒红素、铁、不挥发乙醚提取物、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分别为772.7 mg/kg、19.53 g/kg、70.4 mg/kg、8.33%、364.0 mg/kg;此外,甘谷辣椒含有45种风味物质,具有浓郁蜜蜡和果辣香味。该研究科学分析和评价了甘谷辣椒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产品品质,用科学数据证明了甘谷辣椒环境佳、口感好、营养高的特性。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新田不同株系"三味"辣椒的品质与加工特性,选取湖南省新田县陶岭乡"三味"辣椒N351、N361、N3111、N3117、N450 5个株系,测定果长、单果质量、果实宽度、果肉厚度、可食率、硬度、色差和营养指标(水分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总酚含量、辣椒素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其评价得分。结果表明:5个株系综合评价得分从高到低分别为N351 > N361 > N3117 > N3111 > N450。株系N351硬度大(1285.00±17.02)g,可溶性糖含量高(35.44%±0.28%),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高(1.12%±0.06%),适合作为发酵型"三味"辣椒的原料;株系N361单果质量大(15.94±0.58)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9.33%±0.06%),适合鲜食;株系N3117辣椒素含量高(1.81±0.06)mg/100 g,可以晒干制成干辣椒。本试验结果为地理标志产品"三味"辣椒的株系选育和加工特性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加工专用的辣椒品种,以新疆主栽的12个干椒品种为材料,比较各品种间品质指标差异,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12份辣椒资源进行品质综合评价和加工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辣椒间各项指标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裕红113号的单果重(6.166 g)最大,长线1号的果形指数(14.322)最大,可溶性还原糖含量(354.311 mg/g)最高,大叶朝天椒的可食率(96.973%)最高。通过比较色差、粗脂肪、辣椒素等16个指标的变异系数,发现辣椒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高达76.104%。12份辣椒的平均隶属度相差0.203,表明品种间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88.369%,得到品质较优的品种有红素三号、长线1号、红安6号、聚源5号、红龙23号。经R型聚类筛选出辣椒品质的核心指标为单果重、辣椒红素、脂肪、维生素C含量、a*,经Q型聚类将12种辣椒聚为4类。经综合分析发现:线椒适宜做发酵辣椒酱、辣椒丝和油辣椒的原料;朝天椒适宜提取辣椒碱,也可作为制粉、辣椒油等调味料的原料;板椒适宜辣椒红色素的提取。红素三号是12份辣椒中品质最优、最适宜制干的辣椒品种。  相似文献   

4.
9个品种干辣椒的品质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朝天椒、线椒和角椒3种类型干椒品质差异,对9个特色品种干辣椒(内黄新一代、花溪党武椒和丘北椒三份朝天椒,大方皱椒、沙湾线椒、陕西秦椒和甘谷线椒四份线椒,托县红辣椒和益都红辣椒两份角椒)结构特征值(籽和肉含量)和9项品质指标(粗纤维、糖、脂肪、蛋白质、水分、灰分、类胡萝卜素、辣椒碱类物质和挥发性物质)进行了检测,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干辣椒综合品质评价。结果表明:籽、肉干基占比分别为21%~47%和52%~79%,主要成分为粗纤维、糖、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5%~46%、11%~28%、13%~19%和14%~18%。还原糖占总糖77%~99%;含19~27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80%以上,其中亚油酸为61%~73%;类胡萝卜素含量为73~458 mg/100 g,以辣椒红素为主(37~221 mg/100 g);辣椒碱类物质含量18~206 mg/100 g;共检出11类挥发性物质,总含量1.12~7.65 mg/100 g。主成分分析将9项品质指标简化为3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5.29%,反映了干辣椒品质绝大部分信息。9个品种干辣椒可聚为2类,3个品种的朝天椒为一类、4个品种线椒和2个品种角椒为一类。综合结构特征值及其与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发现:籽含量高的朝天椒脂肪、粗纤维和挥发性物质含量高,粗纤维、脂肪含量与籽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角椒和线椒果肉含量高,总糖含量高,且总糖与果肉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朝天椒是制粉和火锅底料等的优质原料,角椒适宜作制酱原料,线椒类胡萝卜素含量高,可作增色调味和色素提取等的原料,本研究结果可为9个品种干辣椒品质评价及加工辣椒品种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贵州主栽辣椒的品质差异, 并进行样品品质综合性评价。方法 对25种贵州主栽辣椒的营养指标进行测定, 针对品质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结果表明25种辣椒果实的含水量、辣椒红素、还原糖、粗纤维、粗脂肪、总氨基酸、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53 g/g、56.68 μg/g、11.08 mg/g、22.41%、14.95%、34.86 μmol/g、2.20 g/kg、1.11 g/kg。各个品质在不同材料间的差异明显, 其中以二氢辣椒素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 达70.24%, 最小的为粗纤维, 只有13.19%。通过隶属函数分析可知, 综合品质最优的品种为黔椒11号。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辣椒红素与还原糖、总氨基酸显著负相关(P<0.05), 与辣椒素、二氢辣椒素显著正相关(P<0.05); 还原糖与总氨基酸、辣椒素显著负相关(P<0.05), 与粗脂肪、粗纤维、二氢辣椒素显著正相关(P<0.05); 总氨基酸与粗脂肪、含水量、辣椒素、二氢辣椒素显著正相关(P<0.05); 粗纤维与辣椒素显著正相关(P<0.05)。通过聚类分析将所有样品分为4类。第1类与第4类, 辣椒素含量较高, 企业可据此研发出辣度较高的辣椒制品供食辣群体选择; 第2类, 辣椒素含量最低, 可为品种选育研究者提供低辣度材料; 第3类, 辣椒红素含量最高, 可为辣椒红素研究者提供材料参考。结论 本研究为贵州辣椒选种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 对辣椒品质分析、培育优良品种、促进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辣椒包含丰富的活性物质并且对人体健康有益。本研究主要探究了辣椒提取液的抗氧化性和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干红辣椒被浓度为1%~10%的乳酸、草酸、柠檬酸、乙酸和酒石酸连续提取。辣椒提取液中辣椒碱、辣椒红素、多酚和类黄酮物质被测定,以及抗氧化性和亚硝酸盐清除率被探究。在5种有机酸辣椒提取液中辣椒碱和辣椒红素含量分别为118.63~66.78μg/g和26.67~7.37μg/g,多酚和黄酮含量分别为357.03~182.53mg/L和20.34~3.11mg/L。草酸提取液的抗氧化性和亚硝酸盐的清除率最高。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揭示活性成分与抗氧化性和亚硝酸盐清除率的关系,结果显示:辣椒红素和多酚物质与抗氧化性和亚硝酸盐清除率显著性最高。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不同区域的地理标志辣椒粉香气成分差异,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SPME-GC-MS)技术对不同区域的地理标志辣椒粉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试样品中共检测出11类6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含烷烃类13种、烯烃类11种、醛类10种、醇类8种、酮类7种、醚类4种、酯类5种、酸类3种、呋喃类2种、吡嗪类1种、胺类1种;不同地理标志辣椒风味物质差异决定其呈香特点,高台辣椒、宝鸡辣椒、安集海辣椒、丘北辣椒、甘谷辣椒鉴定出来挥发性风味物质的数量依次为37、33、31、30、45,含量最高的风味物质分别为2,3,5,6-四甲基吡嗪、水杨酸甲酯、酞酸二乙酯、醋酸、四聚乙二醇单月桂醚;5种地理标志辣椒粉中均含有(1R,7r)-2,6,6,9-四甲基双环[5.4.0]-2,8-十一二烯、酞酸二乙酯、乙酸芳樟酯、醋酸4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成分与载荷值大的风味物质呈正相关,载荷值小的呈负相关,依据载荷值大小筛选出了对香气贡献较大的挥发性化合物。本研究结果为...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产地莲藕中主要营养成分与活性成分的含量特征,建立莲藕品质综合评价体系。对10个产地的12份莲藕样本中的粗蛋白、淀粉、脂肪、粗纤维、可溶性总糖、总黄酮、总多酚、维生素C、矿物质和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云南红河莲藕的淀粉(136.87 g/kg)、脂肪(7.26 g/kg)、总多酚(155.5 mg/kg)、总氨基酸(15.75 %)、铁(50.7 mg/kg)、锌(3.52 mg/kg)和钾(407 mg/100 g)含量最高,山东菏泽莲藕的可溶性总糖(71.35 mg/g)和粗纤维(69.84 g/kg)含量最高,江苏淮安莲藕的VC含量最高(67.53 mg/100 g),四川眉山莲藕的黄酮含量最高(117.92 mg/kg),湖北荆州莲藕的粗蛋白含量最高(38.4 g/kg),河南三门峡莲藕的磷含量最高(61.3 mg/100 g),陕西富平1莲藕钙含量最高(323 mg/kg),湖南湘潭莲藕的硒含量最高(9.5 μg/kg)。利用因子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对莲藕营养成分和综合品质进行评价,因子分析表明可将评价莲藕品质的指标用2个因子表示,淀粉、钾、维生素C、硒、铁和锌含量可以用来衡量莲藕品质的优劣。综合评价显示云南红河莲藕的品质最优,陕西富平3、江苏淮安和湖北荆州莲藕的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成熟度及种植的海拔地区对刺梨果实营养活性成分的影响。方法收集不同成熟度及海拔地区的刺梨果实,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液相色谱法等测定样品主要营养活性成分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样品品质差异。结果成熟刺梨果实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黄酮、单宁、多酚、三萜类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含量分别为744.01~1260.93 mg/100g FW、35.86~52.11 mg/g DW、152.82~188.7 mg/g DW 、78.04~119.54 mg/g DW及22.56~32.32 mg/g DW。与成熟果实相比,刺梨五成熟果的可溶性糖、有机酸、氨基酸、多糖含量较低,而总黄酮、总单宁、总酚及总三萜含量均显著较高。成熟果实的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与海拔呈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刺梨五成熟果与成熟果的品质差异显著,而不同成熟果样品在品质上具有一定的差异但未随海拔地区呈现规律性变化。结论五成熟刺梨果实的活性成分含量显著高于成熟果实,而海拔地区对刺梨果实品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对国家地理标志品牌靖远县小口大枣主体成分、活性成分及香气组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主体成分中以总糖含量最高,高达64.69%;矿质元素中以K离子含量最高,含量为13170 mg/kg;并且富含各种维生素、黄酮等活性成分,其中水溶性总黄酮、醇溶性黄酮、环腺苷酸(cAMP)和总三萜含量分别为8.1 mg/100 g、452.8 mg/100 g、13.88 mg/100 g和425 mg/100 g;氨基酸总量4.95%,EAA/TAA为33.89%,EAA/NEAA为51.28%,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均衡,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赖氨酸。香气成分共22种,包括醇类3种,醛类2种,酮类2种,酸类8种和酯类7种。与油枣、木枣和团枣香气物质比较,小口大枣中含有丁酸乙酯、癸酸甲酯和己酸乙酯3种酯类物质,相对含量分别为0.86%、1.04%和0.46%;由此表明小口大枣营养成分含量丰富,具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武隆猪腰枣优良单株果实品质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果实主要品质的差异,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武隆猪腰枣的20个优良单株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结果表明:武隆猪腰枣品质由酸脆口感、VC含量、果实大小形状及甜度4个主成分构成,其中酸脆口感的贡献率最大,占28.628%。20个优良单株中,综合营养价值高且口感偏酸脆的是4号、9号和10号,VC含量最高的是20号,核小、可食率高的是24号,个大偏圆的是1号,甜度最高的是15号。20个优良单株可划分为4个果实品质差别较大的类群。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源树番茄果实品质比较及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个不同种源树番茄果实为试材,对其单果重、横径、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维生素C、总酚等指标进行测定和比较,利用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出评价树番茄果实品质的6项核心指标,根据综合得分对7个不同种源树番茄进行排序,并进一步做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以及不同品种间树番茄果实的品质指标存...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软枣猕猴桃品质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不同品种软枣猕猴桃的外观品质、营养成分等指标,并对其进行对比与分析,为不同品种软枣猕猴桃的合理选择及加工利用提供研究基础。以辽宁省丹东市同一栽培地的8个主栽品种的软枣猕猴桃为研究对象,采用国标法分别测定不同品种果实的外观品质、营养成分等13项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品种软枣猕猴桃的13项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软枣猕猴桃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其中色度值、果型指数、可滴定酸、结合型总黄酮的变异系数较大。LD241的饱和度最大,色度值为4.724;大龙二的果型指数值最大,其数值为1.779;金香玉含有的可滴定酸最高,其数值为2.68 mg/100 g;野生果的结合型黄酮含量最高,其数值为85.01 mg/100 g。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可得,第一主成分由DPPH自由基清除率、黄酮、维生素C等指标决定,表现出显著的抗氧化特性;第二主成分主要由可滴定酸决定,表现出独特的口味特性和加工特性;第三主成分主要由可溶性固形物决定,表现出独特的营养特性,第四主成分由色度值决定,表现出独特的外观品质。其累积方差贡献率的值可达91.962%。因此,主成分分析法可充分反应不同品种软枣猕猴桃的优质特性,可作为不同品种软枣猕猴桃果实品质特性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新品种朝天椒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编号为1~5的5份不同杂交组合的三系培育新品种朝天椒种质资源为受试材料,采用综合方法分析了其农艺性状和以辣椒素含量和挥发性物质为主的品质特性。结果表明,5种朝天椒的农艺性状存在较大差异,其果长为6.7~9.3 cm,果重2.40~6.26 g,种子数比15.3~28.1个/g,果肉比71.10%~83.93%。5种朝天椒均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其营养品质有所不同。其中,1号朝天椒的碳水化合物、粗脂肪和灰分含量最高,2号朝天椒的水分含量最高,3号朝天椒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5号朝天椒的蛋白质含量最高。5种朝天椒的辣椒素含量较高且具有较高的辣度,其中5号朝天椒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最高(1.128 g/kg),斯科维尔指数为17399 SHU,辣度为116;2号朝天椒的辣椒素类物质含量最低(0.464 g/kg),斯科维尔指数为7157 SHU,辣度为48。5种朝天椒中共检出100种挥发性物质,其中烯烃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最高(39.20%~61.73%),其共同的呈香物质主要为烯烃类、酯类和醇类,但该3类物质的种类与相对含量存在较大差异。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新品种朝天椒的辣度与其果重和果肉比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其种子数比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综合分析认为,5种新品种朝天椒均具有较高的辣度和营养价值、良好的色泽和香气,均是加工干椒的适宜品种,尤其是5号,且2号、3号和4号朝天椒还可鲜食、泡制、腌制或发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库尔勒香梨果实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的时空变化规律,比较果实品质的区域差异,对不同产地商品果的品质进行综合评价。方法 采集花后60d~140d内不同产区(新疆库尔勒、阿克苏、甘肃酒泉)的10个果园共计90份库尔勒香梨样品,用常规方法测定单果重、纵径、横径等外观品质指标,通过直接滴定法测定还原糖和总酸的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果实中的柠檬酸、苹果酸、酒石酸、富马酸、丁二酸和山梨糖醇、果糖、葡萄糖、蔗糖,采用方差分析比较生育期产地的品质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果实的品质优劣。结果 库尔勒香梨果实在花后60~140d,随着果实的不断成熟,硬度呈快速下降的趋势,由7.19 N/cm2下降至2.91 N/cm2。还原糖的含量由1.1g/100g上升到7.3g/100g,总酸由3.63g/kg下降到0.71g/kg。成熟期4种糖中果糖、葡萄糖、山梨糖醇占比为99%,5种有机酸中苹果酸和酒石酸占比为96%。果糖∶葡萄糖∶山梨糖醇含量比值由花后60d时的1∶1.5∶7.5上升为花后140d的1∶0.9∶0.6,苹果酸∶酒石酸∶柠檬酸含量比值由花后60d时的1∶0.37∶0.03变化为花后140d的1∶0.27∶0.13,糖酸比由花后60d的24上升到花后140d的174。成熟期三个产地糖类含量无显著差异,横径、果形指数、柠檬酸新疆与甘肃产地存在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四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14%,果形指数、果糖、横径、山梨糖醇、葡萄糖、苹果酸、总酸可作为库尔勒香梨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结论 库尔勒香梨在花后60d~140d的生育期内,果实中山梨糖醇的比例随着成熟度的增加逐渐降低,果糖和葡萄糖比例显著增加,有机酸以苹果酸和酒石酸为主,呈显著下降趋势,花后140d糖酸比最大,风味最好。在采样果园中库尔勒4个果园的品质最好,酒泉3个果园次之,阿克苏3个果园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16.
红枸杞、黄枸杞和黑枸杞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实验对红枸杞、黄枸杞和黑枸杞果实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并基于营养成分的检测结果,运用层次聚类分析(HCA)法建立枸杞营养价值和品质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红枸杞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76.12 g/100 g);黄枸杞Na含量高(1 203.59 mg/100 g);黑枸杞具备高蛋白和低碳水化合物的特性,抗坏血酸(29.06 mg/100 g)、维生素E(17.3 mg/100 g)和胡萝卜素(5.23 μg/100 g)、总氨基酸(9.04 g/100 g)、必需氨基酸(3.82 g/100 g)、非必需氨基酸(5.12 g/100 g)的含量均高于其他两种枸杞。此外,黑枸杞中Mg、Ca、Fe、Mn、Cu和Zn元素的含量分别高达2.89×102 mg/100 g、5.31×102 mg/100 g、36.1 mg/100 g、2.30 mg/100 g、8.10 mg/kg和10.4 mg/kg。HCA结果进一步表明黑枸杞营养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7.
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30?个樱桃品种的主要营养性状(单果质量、pH值、总糖、还原糖、总酸、VC、花色苷)进行测定分析,筛选优异品种,为樱桃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樱桃果实营养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单果质量、总糖、还原糖、VC的变异系数较大,pH值、总酸、花色苷的变异系数较小,部分营养性状之间存在简单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第1主成分、第2主成分特征值都大于1,并且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67.718%,前2?个主成分反映了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以综合成分中主要因子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0?个樱桃品种分为5?大类,各类间营养性状上有较大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得出,红蜜、13-33、秦林3?个樱桃综合品质高,可作为樱桃育种、品质改良及樱桃资源开发利用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