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微粉碎对小麦粉品质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超微粉碎对小麦粉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提高小麦粉制作面制食品的适宜性,选取优质强筋小麦样品,采用布勒实验磨粉机进行研磨制粉,再利用气流粉碎机对小麦粉进行超微粉碎处理,得到6种不同粒度的超微粉碎小麦粉样品,分析超微粉碎小麦粉品质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粉质参数)。结果表明:随着小麦粉粒度的减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降落数值均显著降低,破损淀粉含量、沉淀值、吸水量均显著提高(P0.05);淀粉糊化的峰值黏度、面团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均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当小麦粉颗粒粒径D_(50)由43.07μm减小至25.81μm时,其淀粉糊化的峰值黏度由136 RVU显著增加至149RVU;当小麦粉颗粒粒径D_(50)由43.07μm减小至15.22μm时,其面团稳定时间由10.6 min增加至14.8 min。因此,综合考虑超微粉碎对小麦粉蛋白质品质、淀粉品质和面团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对小麦粉进行适度加工,粒度(D_(50))达到25μm左右时,可以显著改善其淀粉糊化特性与面团加工特性。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小麦粉在不同粒度下其面团及馒头品质的变化,通过控制研磨条件得到基本组分相同而粒度不同的6种粒度不同的小麦粉(分别全部穿过150 μm、137 μm、123 μm、112 μm、100 μm、88 μm,以下简称S150、S137、S123、S112、S100、S88),对其色泽、基本理化特性、面团水分分布、发酵特性及馒头各项指标进行分析,从而探究粒度对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小麦粉粒度减小时,其水分在粒度S112时较低,灰分、脂肪含量无显著性(p<0.05)变化,粒度组成中D50从120.84 μm降至73.64 μm、湿面筋含量显著性(p<0.05)降低,L*值、破损淀粉含量显著性(p<0.05)增加;面团内深层结合水和自由水含量逐渐降低而弱结合水含量逐渐增加。在粒度为S123时,面团最大膨胀高度、漏气时间、产气量和持气率达到最大。随着小麦粉粒度减小,馒头的比容、L*值、弹性、内聚性、回复性整体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硬度、胶着性、咀嚼性呈先降低后升高,宽高比在粒度为S112时最小。综上所述,粒度在S123~S112小麦粉适合制作馒头。  相似文献   

3.
不同粒度小麦粉的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不同研磨系统,相同研磨强度下不同粒度小麦粉的水分、灰分、白度、面筋、破损淀粉含量、粉质、拉伸特性,研究面粉粒度对面粉理化特性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面粉在相同的研磨条件下,随着粒度的减小,其白度会增加,破损淀粉含量明显增加,吸水率随之提高,面团的流变学特性也会发生变化。而同一粒度下不同的研磨方式中,石磨的研磨强度较大,所以各方面指标也较特殊。  相似文献   

4.
《粮食与油脂》2017,(11):69-71
为探究小麦粉吸水率与其组成和制粉研磨强度的关系,研究了小麦粉的总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等主要化学组成及强中弱3种制粉研磨强度对其粉质吸水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小麦粉的吸水率与其破损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制粉研磨强度越强,小麦粉的吸水率越高,且随着小麦粉颗粒粒度的减小,3种研磨强度下小麦粉的吸水率均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为小麦加工工艺的调整和改进及小麦加工过程中不同粒度小麦粉的组合搭配和研磨条件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理化特性的差异会导致小麦粉吸水速率的不同。本文以不同吸水速率的小麦粉为研究对象,测定面粉中粗蛋白含量、面筋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沉降值、谷蛋白溶胀指数、氨基酸含量及观测面团内部微观网络结构。结果表明,当粗蛋白含量13.25%降低到6.98%时,小麦粉的吸水速率从0.17 g/s增大到3.87 g/s;当麦醇溶蛋白含量从4.02%下降到1.53%及麦谷蛋白含量从5.28%下降到2.77%时,因形成的面筋膜的质量下降使小麦粉的吸水速率增大。同时吸水速率随湿面筋含量的减小而显著性增大,面筋指数对吸水速率无显著性影响。沉降值从69.50m L降到32.50 mL,谷蛋白溶胀指数从5.24%下降到3.33%,均与吸水速率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半胱氨酸含量从0.14%降低到0.04%,导致二硫键含量下降,使蛋白质间的分子作用力下降。当面团内部面筋网络结构紧密时,面粉成团时的阻力越大,其吸水速率越小。本研究表明蛋白质性质与小麦粉吸水速率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粮食与油脂》2016,(4):29-32
为了揭示燕麦粉对面粉品质的影响,就燕麦粉的添加量和颗粒度对面粉粉质、拉伸、白度、湿面筋含量、降落数值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燕麦粉对面粉粉质和面团拉伸品质具有恶化作用,添加量越多,恶化作用越大,当颗粒度减小时,恶化作用减小。面粉白度随燕麦粉添加量的增加而略有下降,燕麦粉粒度对白度影响不大。面粉湿面筋含量随燕麦粉添加量的增加和粒度的下降而略有下降。面粉降落数值随燕麦粉添加量的增加和粒度的下降而增加。在面粉中少量添加颗粒度小的燕麦粉,对面粉品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粉质、拉伸、白度、湿面筋含量指标方面,研究甘草多糖物对面粉品质的影响,为甘草多糖在食品中的应用提供科学参考与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在面粉中添加0~6%的甘草多糖,面团吸水率上升,面团形成时间延长,面团稳定时间下降,面团弱化度增加,粉质指数下降;面团拉伸能量、拉伸阻力和拉升比先增大后变小,延伸度呈增大趋势;面粉白度下降,湿面筋含量下降。因此,在面粉中添加甘草多糖,有利于制作要求面团韧性大、延伸性大、面筋含量低、有色泽的面食品。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双乙酰酒石酸单(双)甘油酯(DATEM)对面粉粉质、拉伸、白度、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降落数值、馒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面粉中添加0.2%的DATEM,能够缩短面团形成时间,增加面粉的稳定时间,减小面团拉伸面积,增加拉伸阻力,增加面粉的白度值,增加面粉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增加面粉降落数值,提高馒头的品质。  相似文献   

9.
面粉粒度是评价面粉品质指标,对面粉及其制品的品质有重要影响。为研究粒度对面粉品质的具体影响,实验通过筛分方法,将4种商品粉进行粒度分级(140~160目,160~180目,180~200目,200目以上),研究商品面粉在不同粒度区间的分布情况,采用激光粒度仪扫描各区间面粉的粒度分布,测定各面粉区间的水分、灰分、破损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面筋指数、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分析各区间面粉的成分变化及理化指标差异。研究表明,破损淀粉含量随粒度减小呈增加趋势,颗粒越小其破损淀粉含量越高;160~180目(96~80μm)和180~200目(80~75μm)区间的中间粒度面粉其理化性质与其它区间差异较大,通过方差分析发现不同粒度面粉的破损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干面筋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等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添加食用麦麸对小麦粉品质的影响,本实验以湿面筋含量为38.0%、31.0%、23.0%的三种小麦粉,分别按照样品总质量0%、5%、10%、15%、20%的添加量,加入细化处理的食用麦麸,检测处理后的小麦粉各项理化指标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结果表明:随着食用麦麸含量的增加,小麦粉的蛋白质、湿面筋、灰分含量呈递增趋势,白度和降落数值呈递减趋势,面筋指数则是先降低后升高;小麦粉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弱化度呈逐渐增加趋势,稳定时间和粉质指数呈现递减趋势;小麦粉面团拉伸能量、延伸度、拉伸阻力整体呈递减趋势,而拉伸比呈上升趋势;不同筋力的小麦粉,粉质与拉伸特性受食用麦麸的影响程度不同,低筋小麦粉影响相对更大一些。  相似文献   

11.
绿茶粉粒径对小麦粉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绿茶粉内含物丰富,不同粒径的绿茶粉添加到小麦粉中对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不同。本文制备3种粒度的绿茶粉,添加到小麦粉中,利用粉质仪、拉伸仪和面筋仪测定面团的流变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绿茶粉粒径的减小,面团吸水率、形成时间及稳定时间均显著增大,面团经过一定时间的醒发后,粒径为20μm的绿茶粉拉伸曲线面积、拉伸比例最大,不同粒径的绿茶粉面团拉伸阻力R50及延伸度变化不大;绿茶粉粒径越小,面团的抗扭力增加,面筋强度增强;综合可以看出绿茶粉的添加有利于改善小麦粉面团的面筋网络结构,优化其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不同吸水速率的小麦粉为基础,研究在相同的揉混条件下,其面团特性及馒头品质的变化。使用粉质仪将面团稠度达到最高时所用的加水量与消耗的时间的比值定义为吸水速率,测定不同吸水速率小麦粉其粉质特性、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游离巯基与二硫键含量、面团质构特性、馒头比容与高径比、馒头的质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小麦粉吸水速率从0.17 g/s增大到3.87 g/s时,面团的稳定时间及粉质质量指数显著下降。其湿面筋含量从38.81%下降到19.19%,二硫键含量从13.31μmol/g下降到9.05μmol/g。面团的质构特性在发酵0 min时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醒发45 min后整体呈下降趋势。馒头的比容从2.67 mL/g降低到2.27 mL/g、高径比从0.68降低到0.56,其硬度、胶着性、咀嚼性均成下降趋势。整体而言,吸水速率低的小麦粉其面团相对较硬且馒头较为筋道有嚼劲;吸水速率较高的小麦粉其面团硬度稍弱且馒头较为松软。  相似文献   

13.
荞麦粉在面制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研究了荞麦粉的添加量和粒度对小麦混合粉的粉质、拉伸、白度、湿面筋含量、降落数值的影响。结果表明,荞麦粉对小麦混合粉的粉质和拉伸特性具有不利影响,添加量越多,不利影响越大;荞麦粉的粒度减小,不利影响减小,粒度为80目的荞麦粉对小麦混合粉的粉质和面团拉伸品质的不利影响较小。小麦混合粉的白度随荞麦粉添加量的增加而略有下降,荞麦粉添加量低于6%,对小麦混合粉的白度影响不大,荞麦粉粒度对白度影响不大。小麦混合粉的湿面筋含量随荞麦粉添加量的增加和粒度的减小而略有下降,少量添加影响较小。小麦混合粉的降落数值随荞麦粉添加量的增加和粒度的减小而增加,说明荞麦粉能够增加小麦粉的糊化黏度。  相似文献   

14.
制粉工序不同节点或逐层研磨的小麦粉表示籽粒从外到内不同部位的组分,因其蛋白组分含量和性质各不相同,具有不同的加工特性。明确不同部位蛋白质理化特性,可为制粉、配粉和专用粉生产提供参考。本文综述了小麦蛋白质的分类、蛋白质及其组分在小麦籽粒中的分布,以及不同组分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小麦籽粒由内向外,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大,面筋含量先逐渐增加后降低。越接近外层胚乳或糊粉层,清蛋白、球蛋白、麦醇溶蛋白、麦谷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可溶蛋白、谷蛋白大聚体含量、面筋指数、沉降指数等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各蛋白质组分的增加幅度不同;面团吸水率和拉伸面积逐渐增加,延伸性逐渐降低;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拉伸阻力等变化规律不明显,总体表现为波动至较大值后降低。  相似文献   

15.
蛋白质和淀粉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个筋力不同的小麦粉为材料,利用分离重组方法,在保持小麦粉其他成分不变的情况下,组成不同面筋蛋白和淀粉含量的配粉,研究面筋蛋白和淀粉添加量对面团流变学特性和面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面筋蛋白添加量的增加,3种筋力小麦粉配粉的面团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均呈升高趋势,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稀懈值、回生值等总体呈下降趋势。小麦粉添加淀粉后,面团稳定时间和粉质质量指数均呈下降趋势,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稀懈值、回生值等总体呈升高趋势。面筋蛋白和淀粉对小麦面团吸水率和面粉糊化温度的影响均较小。不同筋力小麦粉配粉各品质指标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幅度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少有害微生物对小麦粉的污染,本文研究了电子束辐照对小麦粉的杀菌效果以及对其理化性质、流变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处理可显著降低小麦粉中的微生物含量,且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杀菌效果越显著;菌落总数、霉菌、酵母、蜡样芽孢杆菌、需氧芽孢菌的辐照杀菌剂量D10值分别为1.94、2.12、2.69、2.51和2.46 k Gy;剂量为1~5 kGy时,辐照对小麦粉基本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影响;辐照后小麦粉的湿面筋含量、面筋持水率也无明显变化,但面筋指数、降落数值随着剂量增加有所减小;辐照可提高小麦粉面团的吸水率,降低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等;面团的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和拉伸比例等面团流变学特性参数,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但变化幅度很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干热处理小麦粉对面团品质及流变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小麦粉分别在80、100、120、140℃温度下干热处理1.0 h,对不同干热处理小麦粉制得面团的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粉质特性、麦谷蛋白溶胀指数、巯基和二硫键含量、动态流变学特性、微观结构、蛋白间分子作用力进行测定。结果 与未处理组相比,80、100和120℃干热处理湿面筋含量升高2.65%、3.56%和2.21%,140℃干热处理湿面筋含量降低32.07%, 100℃和120℃干热处理,面筋指数升高5.88和1.47, 100℃干热处理1.0 h可以使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达到最大值;面团的形成时间从3.5 min增加至6.0 min,稳定时间从5.0 min增加至7.0 min;面团的拉伸力和麦谷蛋白溶胀指数也呈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随着干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小麦粉中游离巯基含量降低,二硫键含量在100℃处理1.0h时达到最大值9.55μmol/g。此外,小麦粉100℃干热处理提高了面团的黏弹性,面团中的高聚物含量增加;面团中面筋蛋白网络结构形成的更加均匀;面团中蛋白质的共价键和非共价键作用力增强。结论 干热处理小麦粉提升了...  相似文献   

18.
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对面粉粉质指标影响不大,面团吸水率略有下降,面团稳定时间和弱化度基本不变,粉质指数略有下降;对面团拉伸品质具有强化作用,增加拉伸能量、拉伸阻力和拉伸比,但延伸度下降;面粉的白度略有下降,但影响不大;对湿面筋含量具有增加作用。在面粉中添加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有利于制作需要面团韧性大、面筋含量高、对面团要求延伸度小的面食品。  相似文献   

19.
速冻饺子品质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SPSS软件对速冻饺子品质与其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粉的白度、灰分含量、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等对速冻饺子品质的影响均较大.白度对饺子的颜色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0.359.拉伸面积、最大拉伸阻力、拉伸比对速冻饺子品质的影响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5、0.901、0.899.TPA指标硬度与速冻饺子感官评价指标韧性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50,与冷冻后外观及饺子总分则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43、0.822.回归分析表明:面粉的白度、灰分含量、粗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及面团流变学特性等对速冻饺子品质的影响均较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小麦制粉工艺中各系统面粉灰分、湿面筋含量、白度、粉质、拉伸指标的测定,分析灰分的变化与湿面筋、白度、粉质、拉伸指标的变化关系.试验表明:灰分含量低时,湿面筋含量低,白度高,粉色好,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适中,拉伸阻力大,延伸性适中,属于中等偏强粉;灰分含量中等时,湿面筋含量较高,白度较低,粉色适中,面团形成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