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神农架地区植烟土壤重金属评价及其富集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环神农架地区主要植烟土壤91个耕层样品8种重金属元素Cr、Ni、Cu、Zn、As、Cd、Pb、Hg的水平,利用单冈子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该区土壤重金属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该区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环神农架地区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存在较大变异,以Hg和Pb变异最大,变异系数分别为60.22%和59.78%,Ni元素变异最小,变异系数为17.81%.环神农架地Ⅸ植烟土壤Cr、Cu、As、Cd、Pb、Hg含量均符合无公害生产产地标准,Ni和Zn元素分别有3个和2个样品超标,综合污染评价显示供试土壤分别有78%和22%处于清洁和尚清洁水平.以湖北省A层(0~20 cm)土壤元素背景值为基准的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环神农架地区8种重金属均存在不同程度富集,而As、Pb、Zn、Cd、Ni富集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冀东典型蔬菜种植区(唐山市和承德市)设施土壤重金属特征。方法对设施大棚进行调查并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检测其重金属,即镉(Cd)、汞(Hg)、砷(As)、铅(Pb)、铬(Cr)、铜(Cu)、锌(Zn)含量,并依据HJ/T 333—2006《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土壤质量评价。结果除As外,其他重金属均超过河北省土壤背景值(国家环境保护局),最高为Hg,为背景值的3.46倍。Cd与棚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从地理分布来看,Hg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而As、Pb则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从重金属单项质量指数来看,Cd、Hg、As、Cr、Zn均未超标;Cu、Pb超标率分别为7.37%和22.11%,属轻度污染。从重金属综合质量指数看,3.16%的土壤为超标土壤,属轻度污染,超标率较高的区县为隆化县、乐亭县、滦平县、宽城县和滦南县,重金属综合质量指数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冀东典型蔬菜种植区设施土壤存在Cu、Pb的轻度污染现象,后续需要对蔬菜中的Cu、Pb进行调查以评估蔬菜产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优化元素测定时样品湿法消解的方法,分析黄芪原药材及饮片中Al、As、Cd、Pb、Cu、Ni、Zn7种金属的含量。方法样品加入10 mL HNO_3-HC1O_4(4:1,V:V)混酸过夜后,在赶酸前加入4 mL 30%H_2O_2溶液,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optical emission spectrometery,ICP-OES)测定7种金属元素的含量;将检出的As、Cd、Pb、Cu及Al、Ni、Zn的含量分别与各元素的限量标准比较,计算超标率。结果各金属元素在0.2~2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为75%~125%,相对标准偏差为1.20%~2.14%。检出限为0.0021~0.0702μg/mL,定量限为0.0063~0.2106μg/mL。黄芪中As、Pb、Cd、Ni4种重金属均未检出,Al、Zn、Cu 3种金属元素均有检出;检出的Cu均不超标,Al、Zn2种元素都超标;饮片中A1和Zn的超标率均为60%。本研究分析的黄芪样品未受到As、Pb、Cd、Ni 4种重金属的污染,Cu虽然有检出,但其含量并未超过相关标准,Al、Zn污染相对比较严重。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适用于黄芪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法(SPE)、正丁烷亚临界浸出法(BSE)和石油醚索氏抽提(PSE)3种工艺提取薏米糠油,检测As、Pb、Cd、Hg、Cu、Zn和Mn在薏米糠、薏米糠油及薏米糠粕中的含量。结果表明:3种提油工艺中,超临界CO_2萃取法的薏米糠油中Hg、Cu、Zn和Mn含量较低,尤其Cu含量显著低于其他两种工艺,而石油醚索氏抽提的薏米糠油中Hg、Zn和Mn含量最高;3种提油工艺中,薏米糠油重金属迁移率均以Hg最高,分别达24.47%、31.91%和89.36%,其次为Cu,分别达为14.65%、23.79%和16.83%,而其余重金属迁移率较小;经重金属安全评价,除超临界CO_2萃取法和正丁烷亚临界浸出法的薏米糠油Pb为轻度污染外(污染指数分别为1.074和1.017),其余重金属均在安全范围内;3种薏米糠粕中均存在As、Pb、Cu和Mn污染。  相似文献   

5.
分别对油茶籽果肉、外壳及通过压榨(热榨、冷榨)和浸提两种方式获得的油茶籽油、残渣物等进行测量并分析了六种重金属元素(Pb、Cd、Cr、As、Hg、Se)的含量及其相关性研究。研究表明,浸提油中重金属含量平均值的大小顺序依次为PbCrSeAsCdHg,压榨油中重金属含量平均值的大小顺序均依次为CrPbSeAsCdHg;浸提油和浸提残渣中Pb含量均有超过GB 2716—2018中0.1 mg/kg的限量,其中浸提油Pb超标率为33.3%,浸提残渣Pb超标率为35.7%。浸提法中六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压榨法,且除As以外均高于其果肉含量,浸提油中各重金属元素之间都有强相关性;压榨法除Hg以外,其他元素各重金属含量低于其果肉含量;热榨法除Se以外,其余五种重金属含量均高于冷榨法,其中Hg元素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土壤高含量重金属和砷在茶叶中的积累与浸出行为,选择贵州省云雾土壤高含量重金属和砷茶园,采集了土壤和茶叶样品各46个,对土壤-茶叶-茶汤系统重金属和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雾茶园土壤重金属Cd、Hg和As均有部分超出土壤二级标准限量值,超标率分别为80.4%、69.6%和8.7%,该茶园土壤存在严重的Cd和Hg污染。但是,茶叶和茶汤的重金属和砷并未超标,茶叶对不同土壤重金属和砷的富集能力为Cu>Cd>Hg>Pb>Cr>As,茶叶-茶汤系统重金属和砷浸出率最高的元素为Hg,不同重金属和砷的浸出率为Hg>As>Cu>Pb>Cd>Cr,Hg和Cu在土壤-茶叶-茶汤系统具有较大富集系数和浸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测定党参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残留量,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样品中铅(Pb)、镉(Cd)、汞(Hg)、砷(As)、铜(Cu)、锌(Zn)、铬(Cr)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其污染水平。结果 党参中7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回收率为83.2%~108.8%,RSD为2.2%~4.9%。参考《WM/T2-2004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等相关限量的标准,在党参中Cr、Zn、Cd是主要污染物,7 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平均单项污染指数顺序为Cr>Zn>Cd>Hg>Cu>As>Pb,内梅罗综合污染等级均值为重度污染。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党参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测定;党参中Cr、Zn、Cd 的污染较严重;该实验可为党参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标准的制订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8.
煤矸石长期堆放对周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查了重庆市天府矿业有限公司矸石山周围地表土壤中Zn、Cd、Cr、Cu、Pb和Hg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结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采用污染指数法进行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总体来说,矸石山周围土壤均呈弱酸性(pH=5.82~6.21),pH随采样点与矸石山距离的增加而减少;上述6种重金属的检出率均为100%,表土中重金属含量呈现随采样点与矸石山的距离增加而减少的趋势(Pb、Cu除外);土壤中Cd、Cr污染最严重,Hg污染较重,Zn、Cu、Pb等元素基本不造成污染。研究可为保护矿区的土壤、水体环境和当地居民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针对北京地区17家养殖池塘底泥中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及评价重金属生态风险,为水产养殖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并指导生产。方法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底泥中Cu、Zn、Cr、Pb、Cd含量,用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底泥中Hg、As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综合污染指数法及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对养殖池塘底泥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分别进行评价。结果 17家池塘底泥中重金属Cu、Zn、Cr、Pb、Cd、As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7.85、50.27、33.09、14.50、0.06和1.98mg/kg(均以湿基计),Hg未检出;Zn、Pb、Cd、Hg和As处于安全等级,Cu污染处于警戒线,Cr污染处于轻度污染;底泥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顺序依次CdCuPbAsCrZn,潜在生态风险危害程度轻微。结论北京地区17家养殖场池塘底泥中重金属含量的蓄积对养殖水产品质量影响较小,适宜水产养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楚雄州常见食用菌重金属含量水平,评估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健康相关风险。方法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对汞(Hg)、镉(Cd)、铅(Pb)、砷(As)的含量进行测定。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进行污染评价。结果 86份食用菌样品中重金属检出率为100.00%,重金属总体超标率为44.19%,Hg超标率高于Cd、As、Pb(P0.01);同一种重金属在不同品种以及不同地区采集的食用菌样品中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食用菌样品质量评价为三级;干食用菌和新鲜野生牛肝菌的食品安全指数(international food standard,IFS)大于1。结论食用菌中的Hg、Cd、Pb、As等4种重金属污染现状不容乐观,野生牛肝菌重金属污染程度和食品安全风险等级均较高,对人体有一定的健康危害,应高度关注并进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1.
厦门市售蔬菜、茶叶重金属含量及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厦门市售蔬菜和茶叶中重金属含量特征并评价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分析测定了厦门市主要农贸市场的10种蔬菜和主要商场的10种茶叶中重金属含量,运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对重金属污染水平进行评价,运用靶标危害系数法(THQ)对重金属人体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厦门市售蔬菜和茶叶不同品种中Zn、Cu、As、Cd和Pb含量差异较大,其中As、Cd和Pb含量均低于植物样品(蔬菜和茶叶)中各重金属元素食品卫生标准限值;蔬菜和茶叶中重金属As、Cd和Pb均处于安全等级(P_综≤0.7),其中,蔬菜中Cd的单项污染指数最高,茶叶中Pb的单项污染指数最高,两种元素均有较大危害,应重点关注;蔬菜和茶叶中重金属Zn、Cu、As、Cd、Pb对儿童的靶标危害系数基本高于成人,各重金属的单一靶标危害系数(THQ)及综合危害系数(TTHQ)均小于1,说明不存在明显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和原子荧光形态检测法分析宁海、象山、舟山3 个养殖区内常见3 种海产贝类(牡蛎、缢蛏、血蚶)中Cd、Cu、Cr、Pb、As、Hg等重金属的总含量,并采用化学逐级提取法系统研究水煮加工前后贝类中Cd、Cu、Cr、Pb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和As、Hg中有机和无机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3 个养殖区牡蛎、缢蛏、血蚶中Cd、Cr、Cu、Pb、As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且Cu和Cd、Cr和Pb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As的超标检出率达77.78%,Hg的残留量均低于限量标准;此外金属形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水煮加工方式对Cd、Cu、Cr、Pb中酸可提取态、氧化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余态的含量影响较大,而对As和Hg的有机态和无机态影响较小。海洋贝类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水煮加工前后该元素形态的变化量可作为评价海洋贝类中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13.
从榨菜种植的灌溉水、土壤、原料、半成品和成品出发,全面分析重庆市出口榨菜有害元素含量及其相关性,为出口榨菜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度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测定采集样本中Hg、As、Cd、Pb、Cr和Al六种有害元素的含量。结果发现:灌溉水样Hg、Cd、Pb和Cr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3份水样As含量超标,超标率17%;土壤样本中As、Pb和Cr含量符合国家标准,1个样本Hg含量超标,4个样本Cd含量超标,超标率分别为2.90%和11.80%;青菜头、半成品榨菜和成品榨菜中Hg、As、Cd、Pb和Cr含量全部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成品榨菜均达到清洁水平;青菜头P综值都小于0.7,均为清洁等级;青菜头对有害元素的富集能力由大到小为CdAlHgPbAsCr,其中青菜头对Cd的平均富集系数最大,为0.09。重庆市出口榨菜种植、加工过程整体清洁状况较好,青菜头对土壤中Cd、Hg、Pb和Al的富集能力较强,故对部分区域灌溉水和土壤质量需要重点监控。  相似文献   

14.
江西抚州烟区土壤及烟叶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弄清江西抚州烟区土壤和烟叶中As、Cd、Cr、Cu、Ni、Pb、Zn和Hg等重金属含量和污染状况,运用内梅罗指数和相关分析法,对这些重金属元素在土壤和烟叶中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烟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总体上低于我国土壤二级标准(GB15618-1995),但其污染程度已处于警戒线水平,Cd和Hg为烟区土壤主要风险因子。土壤和烟叶中重金属含量顺序分别为Zn> Pb> Cr> Cu> Ni> As> Cd> Hg和Zn> Cu> Pb> Cd> Cr> Ni> As> Hg,土壤中Hg、Cd、As和烟叶中Ni、Cr变异系数均较大。烟叶中重金属富集系数顺序为Cd> Zn> Cu> Hg> Ni> Cr> Pb> As,烟叶Cd富集系数高达11.67,表明烟草属于Cd强烈富集作物。  相似文献   

15.
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与风险评价对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传统适宜烤烟种植区山东省临沂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布点采样和地理信息系统制图,分析了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以及地区、土类间的差异,采用地积累指数、污染指数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富集污染水平,并对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临沂植烟耕层土壤重金属As、Cd、Cr、Cu、Hg、Ni、Pb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3.85、0.09、47.56、14.45、0.07、18.04、17.82和29.21 mg/kg;空间分布上,北部、中部和西南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相对较高;8种重金属中仅Cd和Hg在部分土壤中表现出富集和污染;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大小顺序为Hg > Cd > As > Ni > Pb > Cu > Cr > Zn,其中部分土壤Cd和Hg对当地环境具有显著潜在生态风险;而土壤中所有重金属均没有显著的人体健康风险。因此,临沂植烟土壤存在一定程度的Cd和Hg污染风险,应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分析评价会稽山区所产香榧部分有益矿质元素以及重金属含量的安全性。以浙江省绍兴、诸暨和嵊州3市(县)7大产地39个香榧为试材,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ICP-AES)法测定香榧中Fe、Zn、K、Ca、Se 5种有益元素和Cu、Cd、As、Hg、Pb 5种有害元素的含量,并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对香榧的质量安全进行评价;根据香榧中元素种类和含量的不同,采用SPSS19.0软件欧氏距离法对不同产地香榧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39个香榧样品均含有丰富的有益矿质元素,钾含量最高的是嵊州小昆的香榧,钙含量最高的是诸暨赵家的香榧,硒含量最高的是嵊州竹溪的香榧。所有香榧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指数均未超标,其中以Pb和As的污染指数最小,各元素污染指数排序为铜汞镉铅=砷。各香榧中Cu、Cd、Hg、As和Pb5种有害元素的含量均符合标准DB33/340.3-2006《无公害香榧》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林蛙油中12种无机元素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其质量和食用安全进行评价.试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11个不同地区的林蛙油样品中Zn、Fe、Cu、Mn、As、Se、Pb、Cd、Hg、K、Na、Mg 12种元素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运用SA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元素及产地聚类分析.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林蛙油中含有丰富的无机元素,其中K、Na、Mg含量最高,达到了百分含量级别,为0.045%~1.48%;Fe、Mn、Zn、Cu含量次之,为7.4 mg/kg^59.5 mg/kg;Se含量为0.38 mg/kg^0.47 mg/kg;林蛙油中重金属Pb、Cd、Hg、As含量较低,均未超出标准GB/T 19507-2008《地理标志产品吉林长白山中国林蛙油》规定的限量值.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林蛙油中各种元素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但含量相近或是相邻地区的能聚为一类.  相似文献   

18.
沈霞  郭新东 《食品工业科技》2023,44(12):276-284
目的:检测广东省市售18种干食用菌的26种元素含量并进行质量安全和健康风险评测。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ICP-O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广东省市售18种干食用菌中Li、Be、B、Na、Mg、Al、K、Ca、Cr、Mn、Fe、Ni、Cu、Zn、As、Se、Sr、Mo、Ag、Cd、Sn、Sb、Ba、Hg、Tl、Pb等26种元素含量,并利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和靶标危害系数法对干食用菌质量安全等级及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26种元素含量差异较大,其中K、Mg、Ca、Na、Al、Fe 6种元素含量较高,均大于100 mg/kg,Li、Be、Cr、Ni、As、Se、Mo、Cd、Sn、Sb、Hg、Tl、Pb等元素含量较低,均小于1 mg/kg;大部分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中安全限量值,铅、镉、汞、砷、铬的超标率分别为0.00%、11.12%、5.56%、2.78%、1.86%。干食用菌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表明,红菇、牛肝菌均达到中度污染等级,姬松茸、羊肚菌、竹荪均达到轻度污染等级,榛蘑达到警戒等级,其余12种干食用菌均属于安全级别。重金属膳食暴露...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近海鱼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食用健康风险,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对蓝圆鲹、蓝点马鲛等9 种近海鱼的头、尾、皮、骨、鱼肉和内脏中铅(Pb)、镉(Cd)、铬(Cr)、总砷(As)、无机砷和总汞(Hg)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污染指数法和目标危害系数法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54 组样品中有9 组Cr含量超过国家标准(GB 2762—2017《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超标率16.67%;7 组样品Cd含量超标,超标率12.96%;2 组样品Pb含量超标,超标率3.70%;无机As、总Hg含量均未超标。分析近海鱼不同部位重金属含量,54 组样品中有7 组鱼内脏重金属含量超标,超标率12.96%;鱼头、鱼尾各有3 组重金属含量超标,超标率5.56%;鱼肉中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单因子污染评价结果显示,Cr污染最为严重,Cd次之,之后是Pb。无机As及总Hg相对污染指数最低。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显示,沙丁鱼内脏最高,达到3.877,处于重度污染级别。蓝圆鲹、蓝点马鲛、鲭鱼和金线鱼的内脏的综合污染指数属于中度污染级别。所有鱼肉组织的单一和多种重金属复合风险系数均小于1。由此可见,近海鱼中内脏重金属污染较严重,但鱼肉食用均安全。本研究将为近海鱼类的日常食用及其下脚料综合开发提供安全指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给冬枣的种植生产、流通监管和风险预警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其质量安全,参照风险评估模型对黄骅冬枣中的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健康危害的风险进行评估。方法 采集黄骅市的冬枣产区27个果园的冬枣样品和对应的果园土壤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和直接测汞仪对其中的Cr、Cu、Cd、As、Pb和Hg进行测定。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the United State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USEPA)推荐健康风险模型评价法,对冬枣中的Cr、Cu、Cd、As、Pb的健康风险进行定量评估。结果 所采集样品的果园土壤中Cd、Pb、Cr、Cu、Hg和As含量均低于GB15618-2018中规定的“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不同果园的冬枣中As、Cd、Pb、Cr、Cu、Hg的检出率分别为100%、88.9%、96.3%、96.3%、100%、3.7%;6种元素的THQ<1(目标危害系数法,target hazard quotient),TTHQ<1(累积目标危害系数,total target hazard quotient),说明膳食暴露风险均可接受;Pb在土壤和冬枣的样品中呈显著正相关性,其他元素在两者间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冬枣样品中重金属元素As和Cr可能来源于外部投入品。结论 黄骅冬枣的重金属元素的膳食摄入风险处于安全水平,消费者可放心食用。外部投入品可能是冬枣重金属污染的来源之一,应引起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