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内蒙古某金矿山原矿金品位为2.83 g/t,其中金银矿物嵌布粒度细且与脉石矿物连生紧密,不利于单体解离。为了进一步实现金矿的高效富集,在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确定了阶段磨矿—阶段浮选工艺流程,并进行了详细的浮选试验。结果表明:(1)矿石中含有少量银金矿和碲银矿,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和磁黄铁矿,其中黄铁矿中金含量为62.20 g/t,占矿石中金总量的41.61%,磁黄铁矿中金含量为32.30 g/t,占矿石中金总量的23.77%,脉石矿物以石英、绿帘石、绿泥石、长石和云母等矿物为主。(2)以"丁基黄药+丁铵黑药"为主要捕收剂,5460为辅助捕收剂,在一段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90%、二段磨矿细度为-0.038 mm占75%的条件下,采用两次粗选三次精选两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的闭路工艺流程,获得了金品位38.00 g/t、回收率80.06%的精矿产品,较原浮选流程中金矿品位提高13.8%个百分点,回收率提高6.75个百分点,有效实现了金矿的富集。   相似文献   

2.
韩彬  童雄  谢贤  吕昊子 《矿冶》2015,24(4):79-83
对云南某冶炼厂铜炉渣进行了选矿工艺流程和药剂制度的研究。对比了捕收剂种类、配比及用量的作用效果,最终确定XT-53与丁基铵黑药组合药剂作为捕收剂,配比为1∶3,综合用量为80 g/t。进行了磨矿细度试验,在粗选磨矿细度-74μm 90%、粗精矿再磨细度-45μm 85%、粗选尾矿再磨细度-45μm 80%的磨矿条件下,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的工艺流程,可获得铜品位为25.20%,回收率为87.82%,金、银品位为0.80 g/t、136.8 g/t,回收率达到67.12%、67.36%的铜精矿。  相似文献   

3.
陕西某难选钼矿石钼品位为0.099%,钼主要以辉钼矿形式存在。矿石辉钼矿嵌布粒度细,且与滑石等易浮层状硅酸盐矿物嵌布密切。为给该矿石开发利用提供依据,进行了三阶段磨矿-阶段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一段磨矿细度为-0.074mm占70%、二段磨矿细度为-0.038 mm占84%、三段磨矿细度为-0.038 mm占95%条件下,以水玻璃+石灰+BK510为抑制剂、煤油+柴油为捕收剂、BK340为辅助捕收剂、2号油为起泡剂,进行浮选,获得了钼品位为47.56%、回收率为86.78%的钼精矿。试验结果可以为该矿石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金平某金矿金精矿品位及回收率不高的问题,从流程结构、药剂制度、磨矿细度等方面开展试验研究。鉴于选厂之前的基础研究工作比较详实,本次试验在探索药剂制度、磨矿细度等条件时没有进行单一因素的试验,而是对不同的因素进行组合开展试验,最终选定合适的药剂组合进行闭路试验,闭路试验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中矿再磨工艺流程,即一段磨矿细度为-0.074mm占47%~53%,二段磨矿细度为-0.045mm占76%~80%,中矿再磨细度为-0.038mm占87%~93%,采用一粗两精三扫,中矿再磨一粗两精的闭路流程,获得金品位为54.69g/t、金回收率为91.25%的金精矿,指标较好,解决了浮选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铜矿资源丰而不富,铜矿资源仍是国内短缺的矿种。实现低品位铜矿资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对我国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某低品位铜金矿石铜品位0.501%,含金0.4 g/t,硫品位3.88%。铜矿物以硫化铜为主,占总铜的96%,铜矿物嵌布粒度较细,且与黄铁矿致密共生。通过详细的浮选条件试验(磨矿细度、捕收剂用量、铜硫分离CaO用量及磨矿细度)和工艺流程试验(扫选次数和精选次数),最终采用了"阶段磨矿-混合浮选-铜硫分离"的浮选工艺,粗选磨矿细度为-0.074 mm 58.13%,矿浆的p H值约为6,添加100 g/t的硫酸铜为活化剂,采用丁基黄药和丁胺黑药为组合捕收剂,用量为300 g/t(丁基黄药:丁胺黑药=2∶1),铜硫分离的磨矿细度为-0.045 mm 82.45%,石灰的添加量为2 kg/t,采用一次粗选、两次扫选和三次精选的工艺流程可实现铜、金和硫的有效回收。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铜精矿品位为19%左右,含金约9.5 g/t;铜和金的选矿回收率分别为Cu 78.16%和Au 50.90%。试验所采用的浮选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可为下一步铜选厂的建设提供技术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开发利用某低品位难选铁矿石,并获得铁品位大于64%的铁精矿,实验室进行了阶段磨矿—弱磁选试验,在一段磨矿细度-0.076 mm 45%、二段磨矿细度-0.076 mm 75%、三段磨矿细度-0.076 mm 90%的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64.10%,回收率77.99%的铁精矿。  相似文献   

7.
在对陕西某金矿矿石进行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宜磨矿细度,浮选调整剂碳酸钠、活化剂硫酸铜和组合捕收剂丁基黄药与丁铵黑药用量确定试验,并以条件试验为基础,完成了2粗2精2扫闭路浮选试验。对于金品位为3.37 g/t的原矿,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情况下,可获得金品位90.66g/t、回收率为89.30%的金精矿。  相似文献   

8.
甘肃某金矿选矿厂采用一段磨浮工艺回收细粒浸染型难选金矿石中的金,金回收率仅在78%左右。为提高金回收率,在探索试验基础上进行了阶段磨浮工艺研究。试验研究表明,采用阶段磨浮工艺流程处理金品位为2.86 g/t的矿石,在一段磨矿细度为-0.074 mm52%、二段磨矿细度为-0.074 mm87%、用氧化钙调矿浆p H值=8.0、丁基黄药用量为150 g/t、2#油用量为95 g/t情况下,闭路试验获得的综合精矿金品位为41.77 g/t、回收率为86.51%,金回收率提高约8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王琳  魏转花  赵荣艳 《现代矿业》2011,27(6):124-125
在对陕西某金矿矿石进行性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宜磨矿细度,浮选调整剂碳酸钠、活化剂硫酸铜和组合捕收剂丁基黄药与丁铵黑药用量确定试验,并以条件试验为基础,完成了2粗2精2扫闭路浮选试验。对于金品位为3.37 g/t的原矿,在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70%情况下,可获得金品位90.66g/t、回收率为89.30%的金精矿。  相似文献   

10.
为综合回收某极低品位难选氧化锌矿,在探索试验的基础上确定了反浮选工艺.试验分别考查了再磨磨矿细度、抑制剂用量及捕收剂用量等条件对浮选指标的影响.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反浮选工艺进行氧化锌选别,在磨矿细度为-0.038mm 占68%,水玻璃用量为50g/t,硫化钠用量为250g/t,捕收剂Pr用量为80g/t的条件下,对含Zn1.99%的给矿进行闭路试验,可获得锌精矿Zn品位16.22%、Zn回收率76%锌29%的良好指标.研究结果可为极低品位难选氧化的浮选回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煤矿机械》2016,(3):51-53
提出了一种混联机械臂,该机械臂是串并联混合机构,具有串联机构工作空间大和并联机构承载能力高的优点,可以实现较大活动空间内对重物的搬运仓储。对该机械臂进行了自由度分析,得到该机械臂的自由度为2,具有平面内的一个移动和一个转动自由度。基于几何解析法分析了该机构的运动学正反解,并且给出了5组正反解分析数值算例,验证了正反解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2.
13.
鱼娅 《煤质技术》2014,(Z1):45-47
介绍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的测定原理及在测定过程中应注重的问题,从镜质组富集程度的差异性、样品处理、镜质组颗粒鉴别、测试条件和技术方法等方面探讨了其反射率测定的影响因素,并概括论述了煤中镜质组反射率在生产实践中的确定煤级、指导炼焦配煤等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岩石流变特性对采空区长期稳定的影响,基于Reissner厚板和流变力学理论构建了矿柱-顶板流变力学模型,并推导出顶板沉降位移关于流变时间的关系式;依据不同边界条件将顶板破坏过程划分为固支、固支-简支、简支和内部破坏四个阶段。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流变力学模型可用于对采空区稳定时间的预测,并为采空区及时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李翠梅  王好 《煤矿机械》2014,35(4):104-105
介绍某柴油机排气过渡管的加工工艺,分析空间尺寸较多的复杂管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及角度误差对空间尺寸的影响。通过角度在公差范围内的微量调整,解决了排气过渡管由于毛坯铸造及加工时找正存在的误差而造成气口处壁厚不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横轴式掘进机截割机构横向截割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获得其在不同参数下的振动特性曲线,并分析了截割头质量、悬臂质量、液压系统刚度及阻尼变化对掘进机截割机构振动特性的影响,为研究横轴式掘进机的振动特性,改进机器设计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依据JTG E41—2005《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结合工程项目实例,对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对试验结果采用JJF 1059—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进行分析与评定,了解测试中造成误差的因素,结果显示影响该项目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的主要因素来源于样品的不均匀性和压力试验机的测量。  相似文献   

18.
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是民事法律关系中两种重要制度,二者的构成要件不同,责任承担方式不同。当发生合同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时,如何选择适当的诉讼请求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对球(棒)磨机筒体衬板螺栓孔漏料、螺栓易松动及断裂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问题的根本所在,提出了处理措施,并给出了全新的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20.
煤矿提升机齿轮箱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立荣 《煤矿机械》2011,(10):274-276
提升机作为煤矿中的重要设备,其故障率对于煤炭的安全高效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详细分析了煤矿提升机工作环境和工作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提升机齿轮箱振动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速度和载荷变化情况下的提升机齿轮箱振动的特点,分析了变工况条件下齿轮箱故障信号的分布特征,为变工况条件下提升机齿轮箱的故障诊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