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苏秀霞  李祥  韩敏 《饮料工业》2007,10(4):21-23
利用正交试验对挤压法焦糖色素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挤压法焦糖色素生产的工艺参数,研究发现挤压法生产的焦糖色素是饮料生产优良的着色剂。  相似文献   

2.
对以淀粉为原料,采用挤压法生产焦糖色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获得产品色率达到最优的工艺条件为:挤压机出口温度200℃,物料pH 6.0,水分含量25%,氨基化合物用量1.5%,在此条件下挤压生产的焦糖色素色率可达50000以上。红色指数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挤压机出口温度220℃,pH 4.0,水分含量30%,氨基化合物用量2.5%,红色指数在5左右,着色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以蔗糖为原料,对挤压法生产焦糖色素的生产原理和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适宜的生产工艺条件,即机筒Ⅰ区温度110℃,Ⅱ区温度170℃,Ⅲ区温度190℃,保温时间10min,原料水分含量20%p,H3.5,尿素添加量1.5%时,焦糖色素率为67891.7,EBC红色素指数为5.86,黄色素指数为10.22。其产品的水溶性、耐酸、耐碱、耐盐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直接以淀粉为原料挤压生产固体焦糖色素时,挤压机种类和有关结构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螺杆挤压机更适合于生产焦糖色素;螺杆元件理想的组合方式、增大螺杆长径比、减小模孔直径,可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5.
利用糖蜜生产焦糖色素的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以甘蔗糖蜜为主要原料 ,用氨法生产焦糖色素的实践。  相似文献   

6.
焦糖色素的生产现状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曹岚  杨旭 《中国调味品》2005,(4):53-55,52
随着焦糖色素使用范围扩大,对焦糖色素的原料来源、质量、生产方式要求也逐步提高。应用淀粉类、废蜜类等传统和新开发的焦糖色素生产原料可以以不同的生产方式生产焦糖色素。焦糖色素在软饮料类、酒类、调味品类食品领域中的应用不断扩大,其发展方向也是品种更多样,食用更安全。  相似文献   

7.
李祥  郑民锁 《中国调味品》1996,(2):16-18,29
本文着重介绍了以玉米饴糖为原料生产优质焦糖色素的方法,并对各工艺条件进行了深入讨论。它克服了以往利用该法生产焦糖色素不能工业化生产,色素色率低,生产条件苛刻的缺点,是一种投资少,效益好,更适于中小企业生产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减少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4-Methylimidazole,4-MeI)生成的工艺,以葡萄糖为原料,碳酸铵为催化剂,利用高压反应制备4-甲基咪唑含量低、色率及红色素指数高的焦糖色素。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添加量(以NH4+计)、葡萄糖液质量浓度四个因素对焦糖色素的色率、红色指数、4-甲基咪唑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综合平衡法确定生产参数为135 ℃、80 min、3% NH4+及500 g/L 葡萄糖浓度,制备得到的氨法焦糖色素色率6.73×104 EBC,红色素指数5.21,4-甲基咪唑的含量198.34 μg/mL。通过对焦糖色素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得到了4-MeI明显降低的焦糖色素,为其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白砂糖为主要原料,采用蒸馏法制备了色率为8000~16000EBC,红色指数为6.0~6.7,黄色指数为9.2~10.3,pH值为4.0~6.0,耐盐性、耐酸性良好的普通焦糖色素。经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气相色谱(GC)、有机元素分析发现该焦糖色素不含4-甲基咪唑,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安全的焦糖色素生产方法。通过豆腐实验表明该产品的应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
焦糖色素具有着色力强、性质稳定、水溶性好、安全无毒等优点,目前已广泛的应用于食品工业的各个方面.本文综述了焦糖色素的分类,焦糖色素的各种理化性质、生产原料,焦糖色素在肉制品及其他食品中的应用,使用焦糖色素时应注意的问题及今后焦糖色素的发展趋势,旨在为焦糖色素的生产,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挤压法生产焦糖色素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介绍了挤压法的特点和原理,以及用挤压机作为反应器生产焦耪色素的研究现状,并对用挤压机生产焦糖色素的研究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焦糖色素生产的现状及其发展方向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李祥  吕嘉杨 《中国酿造》2003,(1):7-9,30
该文对焦糖色素生产的国内外现状进行了分析,寻找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焦糖色素方面的差距,指出我国焦糖色素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甜菜废蜜制优质焦糖色素的研究报告(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实验方案,并确定了各工艺参数,利用此工艺能生产出色率大于35000EBC,耐盐性能好,颜色鲜艳的优质焦糖色素。经过成本核算,认为甜菜废蜜生产焦糖色素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不同糖质对焦糖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相同生产工艺对不同糖质进行生产焦糖试验。选用的工艺为非氨法、氨法两种,糖质为优质白砂糖、一级葡萄糖、转化糖三种。并分别对其生产的焦糖的一般特性、等电点、胶体特性等进行了观察测定,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对焦糖生产和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焦糖色素的染着性及其色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文探讨了焦糖色的色率,色调及染着性的关系,通过对白豆腐的煮制染色试验,结果表明,焦糖的染着性及色泽的稳定性与色率及色调无直接关系,而与焦糖的制造工艺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精炼糖糖蜜为原料,采用氨法成功制备出低4-甲基咪唑含量的焦糖色素。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确定了影响焦糖色素中4-甲基咪唑含量的主要因素及其合理的正交实验水平范围,再以正交实验确定制备低4-甲基咪唑含量焦糖色素的工艺为:反应温度115℃,反应时间90min,在反应过程中逐滴加入铵盐,铵盐添加量为6%。  相似文献   

17.
焦糖色素的色率和红色素指数是衡量焦糖色素品质的2个重要指标,但这2个指标是相互制约的。本文以精炼糖糖蜜为原料,利用氨法制备焦糖色素。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确定影响焦糖色素色率和红色素指数的主要因素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的量,然后以此设计正交实验,确定制备高色率焦糖色素的工艺为反应温度120~125℃,反应时间1.5 h,铵盐添加量为10%(以NH4+的质量与糖蜜干固物质量计算);制备高红色素指数焦糖色素的工艺为反应温度110~115℃,反应时间0.5 h,铵盐添加量3%(以NH4+的质量与糖蜜干固物质量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