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粮食与油脂》2013,(3):18-20
以脱脂杏仁粕为原料,通过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获得杏仁水解蛋白,研究蛋白酶种类、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pH对杏仁水解蛋白提取率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酶解条件进行优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优酶解条件为:选用碱性蛋白酶、酶添加量([E]/[S])0.9%、酶解温度47℃,酶解时间3.5 h、pH 11.5;在此条件下,杏仁粕水解蛋白提取率可达72.3%,  相似文献   

2.
以提取精油后的杏仁渣为原料,烘干挥发尽有机溶剂后,制备匀浆液.使用722型分光光度计检测吸光度,对4种蛋白酶作用后的酶解液进行清除羟自由基(·OH)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脱脂杏仁匀浆液经酶解后,清除羟自由基能力显著提高;不同蛋白酶的酶解液对羟自由基清除率不同,其中碱性蛋白酶酶解液清除能力最强.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优化试验确定酶解液具有最佳抗氧化性的酶解条件.极差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杏仁水解液抗氧化性的酶解工艺条件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温度、底物浓度、酶添加量、初始pH值.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温度、pH值、酶添加量以及底物浓度4种因素对于羟自由基(·OH)清除率影响差异均极显著.杏仁蛋白水解液具有最高抗氧化活性的酶解工艺条件为,底物浓度2.5%,碱性蛋白酶用量20000 U/g以蛋白质计,酶解温度70℃,pH=9,作用时间0.5 h.验证试验显示在该条件下羟自由基清除率可达63%.  相似文献   

3.
权美平 《粮油加工》2010,(2):106-109
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确定了纤维素酶提取桑椹籽黄酮的最佳操作参数。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桑椹籽中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纤维素酶的添加量、酶解温度、酶液pH值、酶解时间、料液比。试验确定的酶法提取桑椹籽中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的添加量为0.02%,料液比为1∶50,酶解时间为2.0h、酶解温度50℃、酶液pH值6.0。  相似文献   

4.
利用木瓜蛋白酶将克氏原螯虾虾壳中的结合型虾青素水解,获取游离虾青素。以虾青素提取量为评价指标,考察了蛋白酶添加量、酶解温度、溶液pH值及酶解时间等因素对水解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酶解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10%、酶解温度45℃、溶液p H值5.5、酶解时间5 h,在此条件下,虾青素的提取量为97.26μg/g;各因素对虾青素提取量的影响依次为溶液pH值酶解温度酶解时间木瓜蛋白酶添加量。  相似文献   

5.
采用纤维素酶法提取黑豆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以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因素筛选,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评价了料水比、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酶解pH和酶解时间5个因素对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料水比1∶25 (g/mL)、酶添加量2.2%、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7 h、酶解pH 5.0,在此条件下,黑豆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率为38.40%。  相似文献   

6.
以香芋为原料,对酶法提取香芋淀粉工艺进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酶解温度、酶解时间、纤维素酶添加量、料液比对淀粉提取率影响;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香芋淀粉酶法提取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温度35℃、料液比1∶4、纤维素酶添加量0.6%、酶解时间4 h。在此工艺条件下,香芋淀粉提取率为90.23%。该法提取的香芋淀粉无二氧化硫残留,不存在碱液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以牡丹籽为原料,采用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液料比对牡丹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因素对牡丹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强弱顺序依次为酶解温度、液料比、酶添加量、酶解时间,水酶法提取牡丹籽油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2℃、液料比3∶1、酶添加量3.6%(以牡丹籽质量计)、酶解时间4 h,在此条件下牡丹籽油提取率可达92.8%。  相似文献   

8.
试验利用纤维素酶提取豆粕多糖,并利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样品中多糖的含量,选取料液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pH值、纤维素酶添加量为试验条件,通过试验确定单因素的最佳试验条件,同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试验组合。两次试验结果显示:酶法提取豆粕多糖的最适试验条件为酶解时间90min,酶解温度60℃,pH 5.0,纤维素酶添加量1.0%,料液比1∶20,多糖得率达到14.92%。  相似文献   

9.
茶叶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酶法提物茶叶非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工艺及其理化性能进行研究,探讨料液比、pH值、酶添加量、酶解温度及酶解时间对茶叶非水溶性膳食纤维(IDF)提取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L16(45)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pH值对茶叶IDF的提取影响最大,其次依次为酶解时间、酶添加量、酶解温度、料液比;其最佳提取工艺为:酶解温度65℃、酶添加量0.004g/g、pH4.0、酶解时间2h、料液比1:10(g/mL),提取率达94.12%;所获茶叶IDF具有良好的持水力、膨胀力、结合水力、持油力、阳离子交换能力及对胆固醇、胆酸钠的吸附能力等特性,是一种优质膳食纤维源。  相似文献   

10.
酶解辅助乙醇浸提法提取青梅中的有机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温酶解辅助乙醇浸提法代替传统乙醇回流法提取青梅中的有机酸,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Box-Bchnken)研究酶液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乙醇提取青梅肉中有机酸效果的影响.以提取液中总有机酸提取率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分析优化青梅有机酸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果胶酶对青梅酶解能力显著,影响青梅有机酸提取效果的主要因素为酶解温度、酶解时间、酶添加量.青梅中有机酸适宜酶解辅助浸提提取的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31.6 U/mL、酶解温度45.67℃、酶解时间3.41 h,相应提取液中总有机酸的提取率为35.49%.较传统乙醇回流法提取率(29.10%)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以核桃青皮为实验原料,采用醇与碱两种浸提溶剂,对核桃青皮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析了两种提取溶剂核桃青皮提取物对DPPH·、ABTS+·、·OH及O2-·的清除率和还原力测定,并对提取物中总酚含量及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核桃青皮醇提物清除DPPH·、ABTS+·、O2-·、·OH能力均优于碱提法,清除ABTS+·、O2-·能力及还原力低于对照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核桃青皮醇提物的总酚含量较高,为36.77 mg/g,是碱提物的1.6倍。核桃青皮醇提、碱提物对链格孢菌的抑制率分别为(90.89±1.96)%和(50.71±1.94)%。核桃青皮醇提物在抗氧化和抑菌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在开发天然抗氧化剂和抑菌剂方面极具潜力。  相似文献   

12.
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在不同转色期分别采用20%、50%遮光的遮阳网对果树树体顶端进行遮光处理。 分析不同遮光程 度及转色时期对葡萄生长过程中花色苷组分及含量的差异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5%转色-完全成熟期进行20%、50%遮光及在100% 转色-完全成熟期进行20%遮光,果皮中花色苷的总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CK)。 5%转色-完全成熟期间遮光主要影响赤霞珠果皮中 甲基花青素葡萄糖苷、花青素葡萄糖苷、甲基花青素乙酰化葡萄糖苷、花翠素香豆酰化葡萄糖苷(顺式+反式)的含量;100%转色-完全 成熟期间遮光主要影响赤霞珠葡萄果皮中甲基花翠素香豆酰化葡萄糖苷、甲基花青素香豆酰化葡萄糖苷、花青素葡萄糖苷、甲基花 翠素葡萄糖苷、花翠素香豆酰化葡萄糖苷(顺式+反式)的含量。  相似文献   

13.
刘慧洁  夏鑫 《纺织学报》2019,40(4):38-43
为提高锡锑/碳(SnSb/C)纳米纤维作为负极材料的锂电池的循环使用性能,利用深冷处理对SnSb/C纳米纤维进行形貌再造,比较不同深冷温度处理前后纳米纤维的形貌变化,并测试其含碳量和比表面积,通过分析电池的恒流充放电曲线研究深冷处理温度的变化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深冷处理温度为 -100 ℃时,SnSb/C纳米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并出现沟壑;深冷处理加快了聚丙烯腈的预氧化反应速度,使其分解温度提前,含碳量高达75.4%,比表面积为214.0 m2/g;锂电循环过程中,因深冷处理对其形貌结构的影响,电池容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循环120圈后容量保持率为123.5%。  相似文献   

14.
对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 plasma mass spectrometer,ICP-MS)法测定高钙片中铅、砷、铬和镉含量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依据有关规定,建立测定高钙片中4种元素含量的不确定度数学模型,分析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计算各不确定度分量并进行合成。结果表明,铅、砷、铬和镉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56、0.026、0.015、0.024 mg/kg;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标准溶液的配制、测量重复性和标准曲线拟合。  相似文献   

15.
研究新疆药桑叶醇提物的生物活性。以80%乙醇于30℃环境下浸提药桑叶粗粉,浸提液减压浓缩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浓缩至干,分别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用Hela细胞为肿瘤模型,以MTT法研究各萃取物的抗肿瘤活性;用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评价各萃取相的抗氧化活性;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探究各萃取相的降血糖活性。抗肿瘤能力按照由强到弱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各相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抗氧化能力由强到弱: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石油醚相>水相。降血糖活性表现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石油醚相。药桑叶醇提物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其中乙酸乙酯相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  相似文献   

16.
赵建勇  李勇  孙蕾 《中国酿造》2019,38(1):200-203
现场核查是白酒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的关键环节,也是生产许可审查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按照生产许可证审核细则的要求,介绍了白酒企业生产许可证现场核查的内容和方法,并结合固态发酵白酒生产工艺流程的每个环节,分析了现场审核中需要关注的关键控制点和常见的问题,对环境、生产场所、设备设施、检验检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记录、溯源、不合格品控制、包装和标识等环节中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其原因,希望能在监管过程中有效应对,避免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7.
该文综述了啤酒花中影响啤酒苦味品质主要成分的苦味特征,并从苦味物质结构的差异探究其与苦味强度之间的关联,同时总结了其他影响啤酒苦味特征的因素。基于已有报道,可初步概括为啤酒花中的苦味成分均含有带异戊烯基侧链的间苯三酚类六元环中心结构,当六元环结构反应形成五元环的中心结构时,化合物苦味强度与其原有的六元环结构有关;异戊烯基侧链上羟基的增加会使苦味减弱,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涩感;与环直接相连的侧链结构中的碳碳双键会提高化合物的苦味强度。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杏的主栽品种小白杏为试材,研究了近冰点温度、0~1、4~6?℃贮藏对小白杏抗氧化能力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白杏果实的生物结冰点为-2.3?℃,确定近冰点贮藏温度为-1.5~-2.0?℃,与0~1?℃和4~6?℃贮藏相比,近冰点贮藏可以有效抑制小白杏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降低果实腐烂率,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和减少丙二醛的积累,保持贮藏后期较高的总酚、总黄酮的含量和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保持较高的主要有机酸含量,近冰点贮藏84?d后的小白杏仍能保持较好的品质。因此,近冰点贮藏可以有效延长小白杏的采后贮藏期,提高贮藏品质,是一种有效的杏果实贮藏保鲜方法;本实验可为近冰点贮藏在杏贮藏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乌鲁木齐市售大米几项品质指标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售大米的品质状况,为市民购买大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市场调研基础上,选取乌鲁木齐市市售的不同产地、等级的15种代表性大米,通过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AAS)和近红外光谱法(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检测大米的微量元素、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成分含量,对乌鲁木齐市场销售大米的品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乌鲁木齐市场销售大米产地以东北和新疆为主;市场销售的东北一级大米价格比二级大米贵1.16元/kg,但其微量元素总含量差异不大,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泰国香米微量元素含量、蛋白质、含糖量均高于新疆地产大米,但泰国香米的价格大约是新疆大米的4倍。因此,从性价比上考虑应该首选新疆地产大米。结论总体来看,新疆地产大米品质略低于东北产大米,但其具备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20.
以红枣粉、奶粉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以离心沉淀率为评价指标确定红枣奶饮料中稳定剂最佳配比;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确定红枣奶饮料最佳配方。结果表明,最佳稳定剂配比为黄原胶0.25%、单硬脂酸甘油酯0.15%、瓜尔豆胶0.15%。在此最佳稳定剂条件下,离心沉淀率最低为3.08%;红枣奶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枣粉8%、奶粉4%、蔗糖2%。在此最佳配方条件下,感官评分为91.53分,风味独特,组织状态良好,质量指标符合相关国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