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以云南镇雄县区域的硫磺矿渣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区域地质背景、区内硫铁矿及硫磺矿渣的特征,对镇雄矿渣分布区的矿渣样品进行化学组分分析,并对区域矿渣量进行了估算;通过构建区域硫磺矿渣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云南镇雄硫磺矿渣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硫铁矿分布广泛,储量大,区内的硫磺矿渣呈层状构造、叠瓦状构造和混杂堆积,开发利用条件较好;硫磺矿渣中有价成分Fe、Ti具有较好的综合利用前景,但有害元素S、P过高,应关注除S、除P;黑树和坡头的矿渣量较大,占整个镇雄矿渣量的80%以上;镇雄各分布区矿渣资源较为平衡,其中黑树和母享的综合评价指数较高,可以作为下一步区域矿渣示范研究的典型区域。  相似文献   

2.
为了定量评价铁矿集区资源综合利用状况,结合目前的生产现状,建立基于地质、采矿、选矿、共伴生资源利用、经济指标等5个单元、13个指标的多因素多指标评价体系,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我国四个典型铁矿集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最重要的指标为采矿回采率,其次为共伴生矿综合利用率,再次为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产值率;我国四个典型铁矿集区的资源综合利用存在优势和不足,针对综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3.
徐佳 《金属矿山》2018,47(3):178-181
针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因素具有多样性、不确定性特征,难以进行定量评价的问题,将模糊层次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与可变模糊集相结合,以宁夏某地区为例,构建了一种适用于矿区地质环境的定量评价模型。首先构建了涵盖矿区地质背景、地质灾害、资源毁坏、环境污染等4个一级指标,工程地质条件、地形地貌、水文气象、人类活动强度等16个二级指标的矿区地质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可变模糊集求解方法计算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向量,并结合FAHP法求解出矿区地质环境等级特征值,依据各特征值对矿区地质环境所属等级进行了准确划分。研究表明:该矿区地质环境等级特征值为2.489,综合地质环境等级为II级,区内地质环境总体良好;该区矿区地质背景、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等级均为II级,资源毁坏等级为III级,表明该区资源毁坏程度处于预警状态,有必要进一步加大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的保护力度,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定量评价煤炭洁净等级,从我国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出发,建立了2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和17项三级指标组成的多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统计数学方法量化指标,使其具有普遍适用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确定煤炭洁净等级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从而初步构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煤炭资源洁净等级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精确定量地评价矿山开采对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影响矿山周围环境安全的因素,建立了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地形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4项评价标准和14项指标的多因素多指标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定义指标等级,结合模糊数学构建隶属度函数,最后构建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该方法,对湖北宜昌某磷矿山的地质环境进行分析评估,得出的结果与实际吻合,验证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铁尾矿综合利用是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与绿色发展的重要部分。为了实现铁尾矿综合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对铁尾矿综合利用效益进行评价。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模型,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构建铁尾矿综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3类因素以及潜在资源价值、综合利用率、投资回报率、尾矿利用方向产值、行业政策形势条件、增加就业程度、财政收入贡献量、矿山环境改善程度、减少区域水土污染、降低尾矿库安全隐患和二次污染程度11个指标,建立了较为系统的铁尾矿综合利用效益评价体系。根据构建的效益评价模型,攀西某矿区铁尾矿综合利用效益等级属中等(Ⅲ级),隶属度为0.56;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中等(Ⅲ级),隶属度分别为0.75和0.60,环境效益等级为较差(Ⅱ级),隶属度为0.58。本文研究为矿区尾矿综合利用向矿山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合理和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GIS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采取单因子和多因子相结合的评价,评价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确定等级、数量以及分布等情况,为规划调整完善中"三线"划定和土地利用布局提供支持。[方法]通过选取自然条件等单因子,选取土地资源等多因子综合评价,基于GIS技术,利用Arc GIS平台建立评价模型,采用多因素打分加权求和分级的方式进行,以乡镇为单位将评价结果划分为4个不同的等级,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结果]通过GIS技术分析,得到河口县资源环境承载力从高到低的区域。[结论]基于GIS技术,对河口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较准确地描述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现状,将为规划调整完善的目标模式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陈昕 《资源与产业》2010,12(6):38-43
为考量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状况,本文构建了一套三层次的资源节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资源消耗支持系统、经济发展支持系统、人年均资源支持系统、生态环境支持系统、资源综合利用系统、环境治理投资系统六大系统,共37个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建立资源节约综合评价模型,计算了节约型社会发展总指数。根据相关数据资料,运用SPSS软件对青岛市2003-2007年资源节约状况进行分析,计算了各子系统指数及节约型社会发展总指数,并对综合评价结果及各子系统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资源节约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关性最强。最后从创新节约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建立新的资源节约管理机制、加强节约意识、完善法制等方面,对提升资源节约水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贵阳市生态旅游城市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态旅游城市评价主要是基于生态文明基础上对城市整体旅游价值的评估。以贵阳市构建生态旅游城市理论为指导,结合国家旅游资源标准及贵阳市政府出台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相关政策,从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条件和生态保护3个方面,筛选20个指标构建了贵阳市旅游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特尔菲法邀请专家提出了指标测度及评判方法,对专家的权重数据运用理想点法(TOPSIS)甄选最优评价方案, 得到生态旅游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各层权重, 并经一致性检验确定评价效果。构建了贵阳市生态旅游城市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为构建生态旅游城市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魏婧 《中州煤炭》2022,(9):189-194
针对现有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方法存在的效率低问题,采用正态云模型实现评价方法的优化设计。将脆弱性分为5个等级,设置各个等级的划分标准。从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2个方面,分析水资源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构建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标注各个指标的性质。通过正态云模型的构建与应用,计算评价指标的具体取值。脆弱性评价指标经标准化处理后,综合考虑客观和主观因素,求解评价指标权重,得出地下水资源脆弱性的评价结果。通过实例应用分析得出,通过正态云模型应用,地下水资源脆弱区面积的评价误差明显降低了0.38 km2,有效提升了评价效率,说明正态云模型在地下水资源脆弱性评价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金川铜镍矿资源综合利用和矿山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梁永顺  索文德 《有色金属》2002,54(2):111-113
介绍金川有色金属公司固体废弃综合利用和矿化生态建设方面的工程措施和效果,采用尾矿砂膏体泵送充填、闪速炉水淬渣代替充填骨料、粉煤灰代替部分井下充填水泥等工艺技术,不仅解决固体废弃的污染问题,而且综合利用了资源。建成固体硫磺、硫酸、亚硫酸钠和焦亚硫酸钠和焦亚硫酸钠等产品的生产设施,不仅治理了二氧化硫污染,还有效利用硫资源。综合利用各种工业废水,种草种树,复垦尾矿加,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会理鑫沙锌业浸锌渣堆放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针对其铅、锌含量高的特点,将氧压浸锌渣和硫化钠加入棒磨机进行机械硫化固化、浮选处理。通过条件试验确定了棒磨硫化和浮选流程的参数,并对浮选尾矿进行了浸出毒性检测和制备硫磺建材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以同时实现铅、锌硫化率超过90%,在此基础上获得了硫品位65.26%、硫回收率7814%的硫磺精矿,铅品位45.29%、铅回收率80.02%的铅精矿,锌品位41.02%、锌回收率7014%的锌精矿。浮选尾矿重金属浸出毒性符合国家标准,利用其可制备出抗压强度大于45 MPa、吸水率小于1%的硫磺建材,最终实现了该浸锌渣的高质量稳定化与无尾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复合矿物硫酸盐激发剂对低钙液态渣的激活作用。结果表明复合矿物硫酸盐激发剂能显著地提高用作水泥混合材的低钙液态渣的活性,并提高其水泥的强度,尤其是1d、3d的早期强度。采用复合矿物硫酸盐激发剂技术生产水泥是大量综合利用低钙液态渣的一条有效途径,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4.
铜冶炼渣中铜品位和铁品位较高,且常伴生有金、银、铅和锌等有价金属元素,因此提高铜渣综合利用水平,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环境污染。介绍了我国铜冶炼渣综合回收利用现状,分析了铜渣的组成与冷却方式,综述了火法贫化、湿法浸出和浮选法从铜渣中回收利用铜,以及用磁选法和浸出法回收利用铁的工艺技术,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概括了铜渣中其它有价金属的回收及在建材、功能材料方面的应用,并对铜渣综合回收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综合优度指数法来全面评价整装勘查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综合价值,通过假设决策问题,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对主攻矿种为同类矿种和不同矿种的整装勘查区分别进行了测算比较。评价结果表明综合优度指数法具有可操作性,结论能反映实际情况,评价方法可推广应用。建议:1.加大应用示范;2.修改整装勘查区的总结报告(提纲)要求,尽可能增加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参数,满足综合评价需要。  相似文献   

16.
综述了我国传统钨渣综合回收利用的发展进程,介绍了钨冶炼渣中的钽铌、钪、钨等有价元素的回收工艺及研究进展。结果表明,随着钽、铌、钪和钨等金属的供需缺口呈现扩大趋势,钨渣综合利用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基本可解决从钨渣中回收钽、铌、钪等有价金属的问题,未来可进一步改进技术,研发清洁高效的金属提取工艺。根据现行钨冶炼行业面临的环保挑战,结合钨资源禀赋的变化,提出了未来钨冶炼渣处置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可通过末端治理的方式,生产合金铸铁、微晶玻璃等高性能固废产品,以此来消纳部分钨渣,另一方面通过钨冶炼技术的革新,实现钨渣的减量化或资源化,从源头上减少钨渣的排放,保证我国钨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萍乡市湘东镇地区是我国典型的矿产集中开采区,研究区内湘东黄堂煤矿、麻山大金坡煤矿等数座矿山的长期开采造成了生态环境破坏。为了在湘东镇地区可持续规划中针对影响等级分布的区域分别采取适当的措施提供重要应用价值,本文通过运用多源遥感手段,综合调查研究萍乡市湘东镇地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选取地形地貌、植被覆盖率、矿山开采方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矿山环境污染等10个对该区环境具有直接影响的评价因子,建立一套适合该区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应用价值广泛的灰色综合模型和模糊综合模型两种评价方法对湘东镇地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湘东镇地区矿山环境严重影响及较严重影响区分布在该区北部及中部采石场区域,南部及东部的巨源、大金坡、上官岭、青山等煤矿区域。通过对两种评价方法的比较,灰色综合评价法得到的评价结果更为优化。  相似文献   

18.
含钛高炉渣用于烧结矿渣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以高钛高炉渣为主要原料制作烧结矿渣砖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原料配比和生产工艺控制,可以试制出高钛高炉渣掺量超过40%的矿渣烧结砖,产品指标均达到GB5101-2003MU15的要求,为高钛高炉渣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梅山钢渣工艺矿物学与综合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梅山钢渣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以及Ca、Fe的赋存状况和嵌布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了2项钢渣综合利用试验:一是根据钢渣的碱性特征,开展了用钢渣中和硫酸厂酸性废水的试验,未获得满意效果;二是根据钢渣的成分特征,开展了将钢渣用作水泥铁质校正剂的试验,并取得了成功,从而为梅山钢渣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存在极为丰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主要集中在攀西地区和河北承德地区。而高钛渣正是钒钛磁铁矿经过冶炼以后产生的废弃物,随着高炉渣的逐渐增多,环境的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本文简介了几种从高钛渣中提取钛资源技术,高炉渣水淬之后制备混凝土材料、矿棉、矿渣砖等建筑材料。阐述了高钛高炉渣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最后展望了未来高钛高炉渣开发利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