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刘荣  王向宏  李佳梅 《食品科学》2009,30(13):81-83
柳蒿芽干品经热水浸提,所得多糖分别经脱蛋白、脱色、乙醇沉淀、DEAE 纤维素和SephadexG-100 凝胶层析柱分离纯化,得到3 种多糖组分(PSWP-1 ﹑ PSWP-2 和PSWP-3),经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PSWP-1 相对分子质量为1.1513 × 105D,水解单糖由鼠李糖和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1.000:1.703;PSWP-2 相对分子质量为1.2491 × 105D,水解单糖由葡萄糖组成;PSWP-3 相对分子质量为1.1663 × 105D,水解单糖由鼠李糖和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1.000:2.189。红外光谱分析表明,3 种多糖组分均为一种β- 型糖苷键相连的吡喃多糖。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昆仑雪菊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雪菊多糖(KSCP),经脱蛋白、脱色、透析、DEAE-52层析柱和SephadexG-100凝胶层析柱纯化后,获得两个多糖组分(KSCP1和KSCP2);将分离纯化后的多糖组分经紫外光谱分析法、冻融分析法、SephadexG-100凝胶柱层析法对其纯度进行鉴定;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和气质联用法(GC-MS)对KSCP分子质量范围和单糖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KSCP1和KSCP2均为单一组分;KSCP1是由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4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10.53∶5.02∶4.96∶1,分子质量范围为8 200~8 700 u;KSCP2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3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1∶2.78∶5.07,分子质量范围为6 100~6 500 u。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莲藕渣中多糖的单糖组分。方法:通过水提醇沉法从莲藕渣中提取多糖,将提取的多糖经纯化、水解、衍生化后,利用气相色谱对其单糖组分进行分析。结果:水提醇沉法得到莲藕渣粗多糖LRP,得率为2.68%;经分离纯化得莲藕渣多糖LRP1和LRP2,其单糖组成为鼠李糖、阿拉伯糖、葡萄糖、木糖、半乳糖和岩藻糖,且其摩尔比为5.32∶16.03∶5.14∶1.02∶25.98∶2.32。结论:莲藕渣多糖主要由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其中半乳糖的含量最高,为25.98%。  相似文献   

4.
研究桑黄粗多糖的分离和纯化工艺,并对多糖组分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经DEAE-5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层析得到两个组分P-47000和P-8700;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证明,两组分均为纯品,且不含蛋白质、核酸,为非淀粉类多糖,分子质量分别为4.74×104D和8.71×103D,均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P-47000中各单糖物质的量比为3.47:1.99:1:63.27:13.44,P-8700中各单糖物质的量比为10.46:1:1.03:182.75:30.94。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离纯化核桃隔膜多糖并分析其单糖组成。方法:核桃隔膜经水提醇沉、冷冻干燥得水溶性多糖,经DEAE-纤维素52离子柱和SephadexG-100凝胶柱分离纯化后得到多糖组分PDJL-A11(diaphragma of juglans regiaL. acid polysaccharide)。运用紫外光谱鉴定纯度,气相色谱分析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核桃隔膜多糖PDJL-A11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果糖、甘露糖、鼠李糖和葡萄糖,其物质的量比为2.11:6.52:8.81:12.59:15.58。结论:建立了核桃隔膜多糖分离纯化的方法,确定了其单糖组成及其物质的量比、可为核桃隔膜药理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离纯化红曲霉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EPS),测定各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并对其结构进行初步表征。方法:红曲霉菌发酵液经乙醇沉淀获得胞外多糖,经精制除杂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法分离纯化获得多糖组分,再分别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柱前衍生PMP-HPLC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Mw)和单糖组成,测定多糖组分清除DPPH和羟自由基的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EPS经分离得到三个组分EPS-1、EPS-2和EPS-3,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673、143537、238742 Da。EPS-1、EPS-2均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0.301∶2.052∶3.614和1∶2.475∶1.950∶1.532,EPS-3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0.401∶0.066∶0.307∶2.974。三个多糖组分对DPPH·和羟自由基均有清除能力,并与多糖浓度呈现正相关。当多糖浓度为1 mg/m L时,三个组分对DPPH清除率分别为16.4%、15.9%和14.8%;对清除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0.4%、39.6%、63.8%。结论:红曲霉菌胞外多糖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比例均有差异;对羟自由基、DPPH·的清除作用也存在差异,这种活性差异可能与各组分Mw及结构差异相关。  相似文献   

7.
桑黄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单糖组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桑黄子实体活性多糖的单糖组成进行研究。方法:桑黄子实体经水提、醇沉、冷冻干燥得水溶性多糖,经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柱和Sephacryl S-100 HighResolution凝胶柱进行分离纯化得纯多糖PIFI,气相色谱和气质联用分析多糖的单糖组成。结果:桑黄予实体多糖PIFI的单糖组成为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摩尔比为0.64:1:1.94。另外还发现一种特殊的单糖3(4)-O-甲基-己糖。结论:建立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及气质联用测定桑黄了实体多糖单糖组成的方法,确定了桑黄多糖PIFI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还发现一种特殊的单糖3(4)-O-甲基-己糖。  相似文献   

8.
金针菇锌多糖分离纯化及其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金针菇为原料,经过逐步分离纯化得到两个锌多糖组分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光谱学特性及结构特征。方法:金针菇锌多糖采用热水浸提的方法提取,经DEAE纤维素-52和Sephadex G-100凝胶色谱柱逐步分离纯化后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多糖中锌的含量,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鉴定组分的均一性,并测定其分子质量及单糖组成,采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刚果红实验对锌多糖的结构特征进行相关研究。结果:通过分离纯化得到两个锌多糖组分CF1、CF2,纯品提取率分别为20.97%与12.25%,其中锌含量分别为191、429 μg/g,平均分子质量分别为890、1 244 kD。CF1组分由葡萄糖、半乳糖等6 种单糖组成;CF2组分主要由甘露糖、葡萄糖、岩藻糖等8 种单糖组成,且两个多糖组分均具有三股螺旋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9.
阿魏菇多糖的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阿魏菇中分离纯化得到的多糖-阿魏菇多糖(Pleurotus ferulae Lenzi polysaccharide,PFLP)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来测定其分子量以及分布,通过气相色谱法(GC)、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法、Smith降解法、甲基化反应、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刚果红实验和碘-碘化钾实验来分析PFLP的结构。经分离纯化后得到两种纯PFLP组分(PFLP1、PFLP2),结果分析表明,PFLP1的分子量范围为9400~9900 u;含有鼠李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四种单糖,摩尔比为1:1.54:18.6:3.64;PFLP2的分子量范围为9700~10400 u;含有鼠李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五种单糖,摩尔比为1:1.08:0.65:6.76:4.28。PFLP1和PFLP2除了都具有1→2、1→3、1→6糖苷键,还具有1→4糖苷键;都具有典型的多糖红外吸收,是以β-吡喃糖苷为主并且含有蛋白质的糖缀合物的多糖;并且都具有三股螺旋结构,有较长的侧链和分支。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阿魏菇多糖(Pleurotus ferulae Lenzi polysaccharide,PFLP)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在理论上为深入探究PFLP的结构以及构效活性奠定了基础。PFLP利用离子交换柱层析(DEAE-52Cellulose)和凝胶柱层析(Sephadex G-100)进行初步和进一步分离纯化,紫外、冻融、电泳实验对其进行纯度鉴定。利用Sephadex G-100柱层析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气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成。经过分离纯化、纯度鉴定后得到两种纯PFLP组分,分别命名为PFLP1、PFLP2,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5 582、7 963。PFLP1由鼠李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1.66︰19.6︰3.98;PFLP2由鼠李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0.40︰0.66︰6.76︰4.27。  相似文献   

11.
薄层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分析2种侧耳多糖的单糖组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阿魏菇和杏鲍菇2种侧耳多糖的单糖组成。方法阿魏菇多糖和杏鲍菇多糖经完全酸水解后,用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TLC)和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分析样品的单糖组成,并测定各单糖的摩尔比例。结果 TLC法和GC法均检测出阿魏菇多糖和杏鲍菇多糖含有阿拉伯糖(Ara)、甘露糖(Man)、葡萄糖(Glc)和半乳糖(Gal)单糖组分,GC法测得阿魏菇多糖和杏鲍菇多糖中各单糖的摩尔比(Ara:Man:Glc:Gal)分别为1.00:1.75:11.79:2.22和1.00:4.53:1.92:2.24。结论阿魏菇多糖和杏鲍菇多糖的单糖组成类似,但二者的各单糖摩尔比例有差异,TLC和GC法适用于分析阿魏菇和杏鲍菇多糖的单糖组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一种柱前衍生-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检测香菇菌多糖片中单糖组成的分析方法。方法为排除香菇菌多糖片中辅料干扰,采用UPLC对香菇菌多糖原料中单糖组分进行定性分析,确定原料中的单糖组成。对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优化及方法学考察,以香菇菌多糖原料中主要单糖组成为依据对香菇菌多糖片单糖组成进行分析,确定香菇菌多糖片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例。结果香菇菌多糖片的主要糖单元为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摩尔比为:4.6:4.28:6.375,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该单糖组成测定方法的精密度良好,样品中所测单糖的加样回收率为96.6%~103.8%,相对标准偏差在2.0%~2.6%之间,各单糖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此方法快速、高效、准确,并为香菇菌多糖片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3.
龙牙百合多糖的纯化及其分子量的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柱从百合水提物中分离纯化得到两种多糖LLP1、LLP2,经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PGPC)鉴定LLP1为单一组分、LLP2为糖蛋白,将这两种多糖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如下:LLP1由甘露糖、葡萄糖和阿拉伯糖组成,分子量为11756D,LLP2由半乳糖、鼠李糖和阿拉伯糖组成,分子量1038773D。  相似文献   

14.
目的:GC法和HPLC法分析金银花多糖的单糖组成,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方法:金银花多糖经2.0 mol·L-1的三氟乙酸水解后,用糖腈乙酸酯衍生化-GC法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HPLC法分别测定其单糖组成及其比例。结果:GC法检测出金银花多糖由鼠李糖(L-Rha)、阿拉伯糖(D-Ara)、甘露糖(D-Man)、木糖(D-Xyl)、葡萄糖(D-Glc)、半乳糖(D-Gal)组成;HPLC法检测到金银花多糖中含有甘露糖(D-Man)、鼠李糖(L-Rha)、葡萄糖醛酸(D-GlcA)、葡萄糖(D-Glc)、半乳糖(D-Gal)、阿拉伯糖(D-Ara)和木糖(D-Xyl),其中半乳糖(D-Gal)与阿拉伯糖(D-Ara)的色谱峰重叠。结论:两种方法均能检测出中性糖,HPLC法不仅能测中性糖,还能检测出葡萄糖醛酸,对金银花多糖的单糖组成分析GC与HPLC联合使用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圈养刺参多糖的组成。方法以大连圈养刺参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解醇沉法提取刺参的粗多糖,并通过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树脂进行进一步纯化,并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红外光谱法对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含量和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提取的刺参粗多糖含量为62.30%,蛋白质含量为14.27%,纯度较好,经纯化后得到的三个组分峰(峰1、峰2和峰3),除甘露糖外,组分峰2和组分峰3中各单糖含量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组分峰3多糖的质量比最高,为36.45%;刺参多糖中的单糖以岩藻糖、氨基半乳糖、葡萄糖醛酸为主,除葡萄糖外,组分峰3中的其他单糖含量均高于组分峰2;组分峰3的结构较复杂。结论本文为海参多糖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无核白葡萄的多糖分离及其单糖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葡萄是葡萄科葡萄属植物,它性味甘、酸、平,入肺、脾肾经,有补气血、强筋骨、滋肾益肝之功效,对神经衰弱、疲劳过度、消化不良、心悸盗汗、浮肿有疗效。葡萄中含有很多易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因此葡萄不仅能满足人们口  相似文献   

17.
茶树菇多糖的提取、气相色谱分析和AFM观测以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提得到茶树菇水提多糖S-ACP,并对水提残渣进行碱提得多糖J-ACP。分别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及苯酚硫酸法测定蛋白含量及总糖含量,气相色谱(GC)分析多糖组分,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结构形貌,并进行了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S-ACP的单糖组成为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其摩尔比为2.527:0.140:1.284:1.738;J-ACP的单糖组成为鼠李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其摩尔比为1.327:2.525:0.140:3.641:1.765;AFM观测表明S-ACP为多侧支的雪花状结构,J-ACP为少侧支的简单环状结构,且二者均非单链存在;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S-ACP活性高于J-ACP。  相似文献   

18.
对仙人掌多糖分子量及其单糖组成进行了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纯化,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HPGFC)测定多糖分子量,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单糖组成。结果表明:此法最终获得三个多糖组分OPS-1、OPS-2、OPS-3,相对分子量分别为124712、197943、43083。OPS-1含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摩尔比为1.5:12.9:1.0;OPS-2含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摩尔比为1.0:15.6:1.0:2.4:8.2:41.6:36.3;OPS-3含鼠李糖、葡萄糖、木糖、阿拉伯糖,摩尔比为1.0:2.4:1.4:1.4。为仙人掌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卫强  任定美  李四聪  孙涛  吕来虎 《食品科学》2017,38(16):190-197
研究皖南地区野生红豆杉茎、叶中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分析其单糖组成情况。结果表明,闪式提取为最佳提取方法,其中太平红豆杉细茎和黟县红豆杉叶多糖提取量最高,分别达到7.09、10.25 mg/g,其中细茎比粗茎多糖含量高10~20倍。Sevag法脱蛋白效果最好,对太平红豆杉细茎、黟县红豆杉叶多糖的脱蛋白率分别为66.5%、69.1%。H_2O_2法脱色效果最好,对太平红豆杉细茎、黟县红豆杉叶多糖的脱色率为84.2%、85.3%。红外光谱显示,红豆杉细茎、粗茎和叶多糖谱图相似。2个产地的红豆杉细茎、粗茎和叶中精制多糖Ⅰ、Ⅱ、Ⅲ,三者单糖种类相似,木糖物质的量比均较高,但单糖组成比例不同。该研究为红豆杉多糖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氯磺酸- 甲酰胺法对扇贝脏器粗多糖进行硫酸化修饰。经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修饰产物具有典型的多糖吸收峰和硫酸基吸收峰。硫酸酯多糖经Bio-Gel P-6 凝胶过滤柱分离后获得SSVP-I 和SSVP-II 两种多糖组分,其中组分SSVP-I 的平均分子量约为5900u,硫酸基取代度为0.98,主要由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以摩尔比为1.0:1.3:2.4:3.0:1.3:4.1:2.5 组成。体外抗凝血实验表明,SSVP-I 能显著延长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且具有一定的剂量- 效应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