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汉中城市居民出行的调查,研究总结出汉中城市慢行交通的主要特点。在对城市土地利用布局等相关规划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慢行交通需求特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城市特点,提出分区域、分层次、分类别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方法。从发展策略、布局规划、设计指引等方面系统阐述了汉中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通过构建适合汉中城市自身发展的慢行交通系统,引导汉中城市慢行交通的合理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人性化设计角度出发对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分析,并借鉴国内外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与相关设计经验,从慢行通道、慢行设施、慢行环境等方面提出城市慢行交通人性化改进策略和方法,希望对目前我国城市人性化慢行交通的发展提供一定借鉴,健全完善我国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3.
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方面内容,慢行交通系统功能主要为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系统提供空间。目前,城市在进行交通规划时,常会偏向于汽车的通行,忽视慢行交通规划,使我国城市交通规划欠缺科学性。为使我国城市交通设计更加科学,城市在进行交通规划时就须重视慢行交通规划,逐步提高慢行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文章将对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进行概述,并对慢行交通系统优化策略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城市核心区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的情况下,规划完善的慢行交通系统,对于促进城市核心区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昆明市三市街东侧城市核心片区慢行交通系统现状的研究,分析片区交通现状与问题,提出片区慢行交通系统改善对策:建设慢行道路系统,完善慢行交通设施;加强慢行交通设施管理与维护,规范慢行交通运行秩序;减少慢行交通高峰时段交通量,使慢行交通量与慢行交通设施交通容量相匹配。最后指出引导居民采用公交+慢行方式出行将成为解决城市核心区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慢行交通是实现交通领域绿色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末端衔接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我国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方兴未艾,关于慢行交通系统的发展建设、规划研究多从城市交通、通勤需求等层面进行探讨,缺乏多元视角的综合研究。海口绿色慢行休闲系统规划以"绿色交通"理论为导向,以"慢行交通与休闲旅游"为主线,在对现状交通和景观资源等因素进行评价分析的基础上,整合现有公共绿地、旅游景点和开放空间,通过绿道串联城市景观,构建优美的慢行交通环境;以旅游休闲为特色亮点,系统打造慢行旅游产品,对慢行交通系统进行融合性规划与设计。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物质生活中得到极大程度满足的同时,开始向更深层次的精神世界追求。伴随着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在城市建设发展中越发加强对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视程度。慢行交通系统作为一种环保、绿色的出行方式,能够对城市污染问题起到缓解作用。通过对城市慢行交通规划研究进行详细分析,希望对城市优化发展中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根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按照"两型"社会建设要求,针对慢行交通系统主要问题,结合功能定位,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未来武汉市慢行交通系统按照"慢行道路网络、慢行交通优先区和轨道交通沿线慢行交通衔接带"的空间模式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最终实现"环保、安全、畅通、和谐"的城市慢行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绿色发展的新形势下,绿色交通、低碳出行逐渐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城市绿道、慢行道、生态步道等绿色交通方式先后引起热议。由于绿色、低碳、环保的优点,慢行交通再次成为研究的重点。本文选取了西安市城区南部的3个地块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慢行交通系统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从而对研究区域内慢行交通组织提出优化措施及规划建议,使城市慢行交通系统逐步完善,影响绿色城市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城市的慢行交通发展相对滞后,很多城市的发展定位不够明确,慢行环境逐渐成下降趋势,开展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管理势在必行。因此,文章就城市慢行交通规划管理进行了详细地阐述,并结合深圳市的交通环境提出了有效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0.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探讨——以上海市为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慢行交通(Non-motorized Traffic)指的是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慢行交通系统在完善与提升城市空间功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论文简要介绍了上海市中心城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四部分核心内容;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了城市慢行交通的特点与定位,提出了城市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公平共享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原则,但目前没有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指出了城市交通规划、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不公平现象。分析了观念和决策上产生这类问题的根源。最后提出了实现交通公平的一系列措施,特别强调了公交优先和切实保障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安全。试图通过公平性探讨,促进城市交通发展方向的明确。  相似文献   

12.
岳要瑞  魏皓严 《福建建筑》2013,(4):78-82,25
在城市交通问题凸显的今天,慢行交通作为低碳健康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受到重视。慢行空间是慢行系统的实体表现,慢行空间网络是慢行空间的集合。文章将空间句法应用于我国普遍存在的方格网城市慢行空间网络的研究,重点介绍了应用过程中最关键的空间分割方法。文章将宣化县太阳能新城城市设计作为分析对象,验证本方法对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的指导作用。最后,提出分析中的不足,并展望了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13.
慢行交通(Non—motorized)指的是步行或自行车等以人力为空间移动动力的交通,慢行交通系统在完善与提升城市空间功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方面及低碳环保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作用。目前。中国城市慢行交通发展方兴未艾。发展定位不够明确,慢行环境日益恶劣,亟须开展与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相关的研究。论文基于慢行交通中的景观硬质地面的设计方面进行探讨,试比较了不同性质、材料、工程做法的地面铺装的不同,及在慢行交通中的应用对慢行交通通行行为的影响。并以此为依据针对在具体设计中的形式、尺度、色彩、舒适度、艺术性、结构做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郑萍  程娜  倪伟桥 《华中建筑》2010,28(8):131-133
该文从城市规划策略的角度,提出了通过构建紧凑型多中心的城市结构和有效混合用地功能以减少交通出行、通过建设网络化的城市道路系统提高机动车出行效率、通过优化公共交通设施降低小汽车的使用、通过建设环境友好的非机动车交通网络来促进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从而实现城市交通节能减排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视角需要回归真实的日常生活,作为市民日常生活基本组成的慢行交通应该在城市中享有优先权。结合呼和浩特一环核心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实践,尝试性探讨日常生活视角下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的方法与策略,认为在方法上需要注重个体空间体验和公众参与,在规划策略上要建立密网渗透、环境宜人有特色、衔接高效的慢行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6.
The disadvantages of automobile-oriented urban transportation continue to appear in today's world and the concept of humanizing urban transportation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is paper firstly argues that unitary transportation mode and low traffic operation efficiency are two main urban traffic problems in Beijing and emphasizes that the target for humanizing its urban transportation is to ensure its high efficiency, safety, comfort, and ecology. The paper then summarizes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many cities in North America, such as a reasonabl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planning, multi-side participation in travel demand management(TDM), and humanizing the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 Finally, the paper proposes som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humanizing the urban transportation of Beijing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velopment mode and layout, public transportation, and non-motorized traffic, at both planning and practice levels.  相似文献   

17.
慢行交通的发展是城市交通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低碳交通发展的重点研究领域。文章以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分析了开发区慢行交通发展的必要性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难点,并提出了政策管理层面及空间规划层面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8.
生态城市是人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断努力探索的目标,而非某一固定模式.慢行交通能满足城市环境、经济和社会生态化发展的需要,已经成为当前生态城市建设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美国伯克利、戴维斯等城市慢行交通系统建设经验的分析,指出慢行交通的发展必须与高度集约化的土地混合利用模式相协调.发展慢行交通的意义已经超越了交通本身,同时也包含着对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和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是对人类原有生活方式的高阶回归.慢行交通能够促进城市向更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多路交叉口通常由环形交叉口来组织交通。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长,多路交叉口成为城市交通瓶颈,探讨多路交叉口的改善方案十分必要。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多路交叉口往往成为含机动车交通、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的复合型交叉口。通过对多路交叉口的问题分析,提出区域改善和节点改善相结合的解决思路,进而提出具体改善措施,并通过武汉鲁巷广场的实际交叉口案例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20.
谢毅 《山西建筑》2010,36(11):22-23
从城乡统筹的角度,以重庆市永川区县域村庄整治为例,建立了“四分”整治思路,提出了县域村庄整治的“永川模式”,探讨了西南丘陵山地县域村庄整治建设模式,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