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3种酵母发酵的红豆越橘果酒中的香气成分,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这些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酿酒酵母D15发酵生产的红豆越橘果酒中检测出57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在安琪Dibosh酵母和酿酒酵母71B发酵的红豆越橘果酒中分别检测出38,33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7种挥发性香气成分是3者所共有的,3种红豆越橘果酒各香气组分的种类和含量差异较大。在D15发酵的红豆越橘果酒中,主要挥发性成分是3-甲基-1-丁醇,含量为11.47%。在安琪Dibosh酵母发酵的红豆越橘果酒中,主要挥发性成分是苯甲酸,含量为23.77%。由酿酒酵母71B发酵的红豆越橘果酒中,最主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是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相对含量是32.26%。D15发酵的红豆越橘果酒,香气成分组成最丰富,感官评定分数最高为85.2分。  相似文献   

2.
该研究以自然发酵猕猴桃果酒中分离得到的7株低产醇酵母菌(编号为YK1~YK7)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在含有10 g/L苹果酸的酵母浸出粉胨葡萄糖(YPD)培养基中培养后的pH值及总酸含量,筛选具有降苹果酸的酵母菌。利用筛选菌株发酵制备猕猴桃果酒,研究其对猕猴桃果酒降酸、降醇效果,并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得到5株具有苹果酸降解能力的酵母菌株(YK1、YK2、YK3、YK5、YK6),总降酸率为32.45%~48.76%。采用这5株酵母菌株发酵制备猕猴桃果酒,总酸、苹果酸含量均下降,总降酸率为3.56%~15.67%,苹果酸降酸率为25.90%~33.02%。经鉴定,菌株YK1、YK2、YK5与YK6为异常威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菌株YK3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其中,菌株YK6降苹果酸效果最好,其发酵制备的猕猴桃果酒pH为3.66,总酸含量为10.58 g/L,苹果酸含量为3.40 g/L,酒精度为2.2%vol,说明菌株YK6可作为酿造低酸、低醇猕猴桃...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适合果酒同步发酵降酸的优良酵母,为开发果酒提供酵母菌资源。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液主要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将传统的生理生化鉴定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相结合,对筛选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黑莓自然发酵果酒中分离出9株菌,通过对分离菌株发酵液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得到降苹果酸效果明显的1株酵母菌(FM-sc-08),经菌落特征、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鉴定,该菌株被鉴定为酿酒酵母。  相似文献   

4.
红豆越橘果汁及发酵果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华  刘亚娜  郭德军 《中国酿造》2014,(12):133-138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S-SPME)提取红豆越橘果汁及其发酵果酒中的香气成分,并利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这些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红豆越橘果汁中含有41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在发酵的红豆越橘果酒中含有57种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18种挥发性香气成分是二者所共有的.在红豆越橘果汁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其含量为17.96%.在发酵的红豆越橘果酒中,主要的挥发性成分是3-甲基-1-丁醇,其含量占11.47%.  相似文献   

5.
为获得降解柠檬酸并应用于含酸量较高的猕猴桃果酒发酵的优良菌株,以实验室保藏的来自中国宁夏、新疆、陕西和甘肃地区,经26S r DNA D1/D2区序列分析法鉴定的84株非酿酒酵母为材料,分别采用柠檬酸培养基、YPD-柠檬酸培养基和Triple M模拟汁进行降酸能力和发酵性能筛选,并通过猕猴桃果酒发酵,对优良降酸菌株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共有5株非酿酒酵母在前期筛选过程中表现出优良降酸能力和发酵性能,分别为东方伊萨酵母M100、M130、B6-1、B4-19和克鲁维毕赤酵母GS1-1。其中,菌株M130在猕猴桃发酵试验中综合评价最优,能够将猕猴桃13.12 g/L的柠檬酸降到10.74 g/L,降酸率达18.12%,显著高于其它菌株,且发酵结束后酒体澄清、透明,香气浓郁。本研究中所获菌株M130为果酒降酸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6.
原生质体融合葡萄酒酵母用于葡萄酒降酸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利用发酵力强的葡萄酒酵母与降酸能力强,发酵性能好的杰酒裂母融合,进行生物基因交换和重组,获得融合子,再进行筛得降酸能力,发酵性能好的葡萄酵母,该酵母具有:(1)安全性能好,稳定性强,(2)单菌株发酵,易管理,操作简单稳定;(3)生产产品口味好,口感稳定,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培养选育出的优良菌株降酸率可达30.4%,比葡萄酒酵母的降酸性提高20%。(孙悟)  相似文献   

7.
一种猕猴桃果酒专用酵母的高效筛选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猕猴桃果酒专用酵母的筛选方法,提高果酒品质,以雅安红阳猕猴桃为原料,从自然糖度(150 g/L)和添加白砂糖达到高糖度(350 g/L)的两组猕猴桃汁发酵液中筛选酵母,对其发酵性能进行测定,并通过微生物质谱检测对其进行菌种鉴定。结果表明,经一级筛选,各分离出3株菌株,编号分别为ZR-1、ZR-2、ZR-3及GT-1、GT-2、GT-3,其中菌株ZR-1及ZR-3被鉴定为柠檬形克勒克酵母(Kloechera apiculate),其他菌株均被鉴定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菌株GT-2发酵力最持久,产酒精力最强,发酵液中酒精度达9.5%vol,且对150 mg/L的SO2和pH=3.0的酸性环境的耐受性最强;菌株GT-1对12%vol酒精耐受性最强,原酒感官评分最高。说明以高糖启动自然发酵,从中筛选酵母简便且准确度高,可作为猕猴桃果酒专用酵母的高效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从自然发酵的草莓果酒中分离得到野生酵母菌,根据其菌落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实验及酒精、二氧化硫、葡萄糖、pH的耐受性实验,筛选出性能最优2株菌株(RL4和RL6)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初步鉴定菌株RL4和RL6分别为Hanseniaspora thailandica和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该研究为草莓果酒研制提供了优良酵母菌。  相似文献   

9.
以四川桔为原料,对桔子果酒发酵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比较两株果酒酵母的发酵性能,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对发酵初始糖度、发酵温度、初始pH值和酵母菌接种量进行L9(34)正交试验。发酵性能结果表明果酒酵母菌株1为最佳发酵菌株,影响桔子果酒感官品质的各因素主次顺序为发酵温度〉酵母接种量〉初始糖度〉初始pH,结合酒精度和感官综合评分控制主发酵温度为21℃、酵母接种量为6%、初始糖度为20%和初始pH 3.4的条件下选用果酒酵母1发酵新鲜桔子全汁,可以获得口感、香气适宜的桔子果酒。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从新疆南山、水西沟采集的2份酸驼乳中,分离得到酵母菌30株。采用传统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方法对酵母菌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5株克勒克酵母属Kloeckera,为林德纳克勒克酵母Kloeckera lindner;4株假丝酵母属Candida,为乳酒假丝酵母Candida kefyr;7株克鲁维酵母属Kluyveromyces,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marxianus;9株酵母属Saccharomyces,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5株酒香酵母属(Brettanomyces),为异酒香酵母Brettanomyces anomalus。自选分离于酸驼乳中酵母菌菌株S19,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初始糖度、发酵温度、接种量对自选酵母菌菌株酿造哈密瓜果酒品质的影响,得出哈密瓜果酒品质与影响因素间的回归模型,根据模型进行工艺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接种量对哈密瓜果酒品质影响显著。利用自选酵母菌酿造哈密瓜果酒的最佳工艺参数是:初始糖度为12.0%、发酵温度为25.0℃、接种量为1.5%。  相似文献   

11.
通过亚甲基蓝酵母染色法,测定大兴安岭地区5 种野生浆果水浸提液对酿酒酵母抗辐射的保护作用。随着紫外线辐射距离的增加、辐射时间的减短、浸提液质量浓度的提高、浆果抗紫外线辐射作用增强。大兴安岭地区常见5 种浆果抗微波和抗紫外线辐射的顺序为:野生蓝莓>红豆越橘>五味子>黑果花楸>树莓。在功率120 W微波辐射20 s时,5 种浆果浸提液的抗微波辐射能力在90%以上;功率380 W,微波处理时间为20 s时,野生蓝莓、红豆越橘、五味子浆果浸提液抗微波辐射能力依然在90%左右,黑果花楸、树莓浆果浸提液的抗微波辐射能力较弱;功率780 W,微波处理时间为40 s时,野生蓝莓抗微波辐射能力仍有84%,其余4 种浆果浸提液的抗微波辐射能力大幅度下降。实验表明,大兴安岭地区5 种常见浆果浸提液均具有抗微波和抗紫外线辐射作用,其中野生蓝莓抗辐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2.
郝瑶  王陶  李文  李同祥  袁航 《食品科学》2014,35(21):175-179
通过酵母菌的分离、显微镜观察和WL培养基的筛选,初筛出酵母菌10 株。采用猕猴桃果汁发酵法、CO2损失质量比较法、以及生理生化的鉴定,从中复筛出一株发酵能力好、产果香酒香浓郁的菌株Y-41。查阅《酵母菌的特征与鉴定手册》,初步鉴定该菌株为毕赤酵母属,再通过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该菌株为库德里阿兹威氏毕赤酵母(Pichia kudriavzevii)。对Y-41菌种进行了耐受性检测,结果表明Y-41对葡萄糖、酒精度、pH值具有较高耐受性,可作为富硒猕猴桃果酒发酵专用菌种。  相似文献   

13.
3 种酵母发酵生产红树莓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娜  杨华  郭德军 《食品科学》2015,36(12):160-165
以D254、71B、D15 3 种果酒酵母进行发酵制备红树莓酒,并分析其香气化学成分。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3 种酵母酿造的红树莓酒香气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进行香气成分的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化合物进行鉴定,利用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香气化学成分的相对含量,共鉴定出105 种香气成分,其中D254、71B、D15酵母发酵的红树莓酒中分别检测出35、48、57 种香气成分,共有8 种成分相同。D254酵母发酵的红树莓酒的主要香气成分为3-甲基-1-丁醇(54.39%);71B酵母发酵的红树莓酒的主要香气成分为丙烯酸异辛酯(12.41%)、脱羰秋水仙碱(12.06%)、癸酸乙酯(8.21%);D15酵母发酵的红树莓酒的主要香气成分为三辛酸甘油酯(11.06%)和安非拉酮(8.81%)。综合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与感官评价结果表明,71B酵母发酵生产的红树莓酒香气较好,适宜大众口味,从而得出71B酵母为生产红树莓酒的最优菌株。  相似文献   

14.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arbutin and hydroquinone extraction from plant raze, materials and biologically active supplements based on Vaccinium vitis-idaea and Arctostaphylos uva-ursi leaves were developed. 25% ethanol was used for extraction in quantitation. Based on isocratic fluorometric HPLC chromatographic method of arbutin and hydroquinone detection in Vaccinium vitis-idaea and Arctostaphylos uvaursi leaves was developed. Fluorometric detector increases selectiv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method. Detection limit averaged 0,1 mg/kg.  相似文献   

15.
以能够降解L-苹果酸的酿酒酵母FM-cs-08为出发菌株,分别进行紫外诱变和60Co诱变,旨在诱变得到降酸能力显著提高又具有良好发酵性能的酿酒酵母菌。最终筛选得到诱变菌株FM-cs-08-2U,降L-苹果酸比率达到(29.48±0.21)%,比出发菌株提高了(25.44±0.89)%。对诱变菌株FM-cs-08-2U的耐受性及发酵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耐受最低pH值为2.5,耐受最高SO2质量浓度为800 mg/L。用FM-cs-08-2U发酵蓝莓果酒,得到果酒残糖量(3.70±0.10)g/L,pH值为3.18±0.01,有机酸含量(8.64±0.02)g/L,酒精度(12.00±1.00)%,结果证明菌株FM-cs-08-2U适合酿造蓝莓果酒。  相似文献   

16.
云南芒果中酵母菌分离鉴定及在芒果酒发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岑涛  岳田利  袁亚宏  丁旭  王虎玄  宋靓 《食品科学》2015,36(11):119-124
本实验以从云南省采集的4 个品种的芒果果皮作为分离源,经分离、纯化及三级筛选得到6 株在芒果汁基质中具有良好发酵力的酵母菌。利用WL营养培养基对所筛得酵母菌进行初步分类,结合26S rDNA测序鉴定,除1 株为Hanseniaspora opuntiae,另外5 株均为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其中DTM9(W. anomalu)和DKT11(H. opuntiae)发酵芒果酒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结果表明,与芒果清汁相比,DTM9发酵的芒果酒中,酯类物质含量增加了51.63%,种类增加了400%;醇类物质含量增加28.37%,种类增加了27.27%;DKT11发酵的芒果酒中酯类物质含量增加了44.27%,种类增加了433%;醇类物质含量增加了34.17%。综合比较理化指标和感官分析结果,DTM9具有更高的糖利用率,且发酵的芒果酒感官品质更优良,对提高芒果酒的香气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蔓越莓、越橘、玫瑰茄复合提取物作为保健食品的安全性。方法通过大鼠经口急性毒性实验、遗传毒性实验及大鼠30 d喂养实验本复合提取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蔓越莓、越橘、玫瑰茄复合提取物的大鼠经口最大耐受剂量大于15 g/kg,属无毒级物质;遗传毒性实验结果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实验结果表明各剂量组动物体重增长、食物利用率、脏器系数、血常规及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检查主要脏器未发现病理性改变。结论蔓越莓、越橘、玫瑰茄复合提取物为无毒、无致突变作用的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18.
油橄榄酒的酿造及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制取橄榄油后的果汁为原料,通过调配、发酵等工艺制得油橄榄酒,进行理化指标及感官评价分析,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其香气成分,以期为油橄榄的综合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其附加值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产品酒精体积分数(6.42%)、总糖含量(7.84 g/L)、挥发酸含量(1.04 g/L)、总二氧化硫含量(103.05 mg/L)及干浸出物含量(27.66 g/L)等理化指标与感官评价结果均符合GB 15037-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规定;油橄榄酒中共鉴定出69 种香气成分,总含量约23.44 mg/L,包括12 种醇类、25 种酯类、6 种有机酸、8 种羰基类(醛和酮)、14 种萜烯类和4 种酚类,通过香气成分的气味活性值初步确定主要香气成分有香叶醇、苯甲酸乙酯、辛酸乙酯和愈创木酚。  相似文献   

19.
不同酿酒酵母对甜瓜酒香气品质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酵母XR、D254、VR、VL1发酵的甜瓜酒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其进行香气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 种不同酵母发酵酒样共鉴定出86 种香气成分,包括酯类19 种、醇类29 种、酸类12 种、醛酮类17 种、烯烃类2 种、萜烯类4 种、酚类3 种,其中相同成分有35 种。根据定量结果和气味活度值判断出主要香气贡献物有12 种。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感官评价综合判断,酵母VL1酿造酒样香气浓郁、协调,品质最佳,是适合甜瓜酒酿造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