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微波辅助法从大豆废料中提取分离大豆皂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华  孙江伟 《食品科技》2007,32(4):230-233
以大豆废渣为原料,大豆皂苷产率为评价指标,进行了微波辐射下提取大豆皂苷的工艺条件研究,考察了微波功率、萃取溶剂种类、溶剂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级数等对大豆皂苷产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考察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设计得出优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270W、提取时间90s、乙醇浓度75%、料液比为1∶10的条件下得到最优工艺条件。与传统的溶剂浸提法、索氏提取法相比较,微波辅助提取具有提取时间短、效率高、节约能源、产品质量高、原料利用率高、无污染等优点,并且明显提高了大豆皂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辣椒素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素是存在于辣椒中的一种极度辛辣的香草酰胺类生物碱,其特有的生物活性使其在食品、医药、卫生以及军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是提高其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以辣椒素提取率为指标,首先比较了不同产地辣椒中辣椒素的含量;然后对浸提溶剂、浸提溶剂浓度、浸提方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研究发现当以95%乙醇为浸提溶剂、浸提温度为40 ℃、浸提时间为4 h、液固比为12∶1时,辣椒素的提取率达到最大值2.7 mg/g.该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此方法是一套较为有效可行的提取工艺,同时也为辣椒素的进一步大规模提取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石榴籽中油脂类成分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高效利用石榴籽,采用超声、加压、回流、超声―加压、超声―回流等方法对石榴籽中油脂类成分进行提取,考察提取方法对油脂成分提取率的影响,并对不同提取方法下的石榴籽提取物得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方法提取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超声―加压,加压,超声―回流,回流,超声;其中超声、加压、回流的提取过程符合提取动力学方程1–2/3α–(1–α)2/3=kt,超声―回流、超声―加压的提取过程符合提取动力学方程t/Ct=t/Cs+1/k Cs2。  相似文献   

4.
大蒜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大蒜素是大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由内源蒜酶(alliinase)酶解蒜氨酸而生成。文中研究了以乙醇为提取剂分离提取大蒜素的最佳工艺条件:蒜泥在40℃下酶解0.5h,按料液比1g:4mL 加入体积分数95%乙醇于 30℃下萃取1.5h,然后控制蒸馏温度在50℃,压力在0.01MPa,旋转蒸发仪转速在75r/s 进行减压浓缩,大蒜素的提取率达到0.24%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不同提取方法对木耳多糖的提取工艺并进行方法比较。方法通过正交实验获得热水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和高温高压提取法对木耳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并在得率、功效、成本、实用性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热水浸提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粒度为100~160目,温度为100℃,料液比为1:20,pH调至5,浸提4 h;超声波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粒度为160~300目,料液比1:40,功率400 W,提取50 min;微波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木耳粉体粒度为160~300目,料液比1:20,功率700 W,提取时间为50 min;高温高压提取法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木耳粉体粒度为100~160目,120℃,1:40料液比,提取80min。结论高温高压法提取率高,其工艺路线简捷,易于工业化生产,是一种木耳综合加工利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丝兰粉末为原料,综合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时间、微波功率对丝兰皂甙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法中影响丝兰皂甙提取率的4个因素依次为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液固比>微波功率,此方法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液固比80:1(mL/g)、提取时间10×20s(提取10次,每次20s,时间间隔2min)、微波功率480W,此条件下的皂甙提取率为2.18%。与以往常用乙醇浸提法相比,微波提取法可缩短80%的时间,且提取率提高41.56%。  相似文献   

7.
代守鑫  周颖  王成荣 《饮料工业》2011,14(6):11-13,23
对山楂汁热浸提法、酶法浸提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与冷冻浸提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热浸提法最佳技术参数为加热温度80℃、加热时间30min,浸提时间12h;酶法浸提最佳技术参数为酶用量0.15%、酶解时间90min、温度50℃。酶法浸提的出汁率高于热浸提法与冷冻浸提法,在保持营养成分方面冷冻浸提法优于酶法浸提与热浸提法。  相似文献   

8.
正交试验优化马铃薯龙葵素提取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变绿、发芽的马铃薯皮为原料,在系统优化筛选双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马铃薯龙葵素的基础上,比较乙醇回流提取、微波辅助提取、双溶剂提取、超声波辅助提取4种方法对马铃薯龙葵素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双溶剂提取马铃薯龙葵素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7h、料液比1:20、乙醇乙酸比10:2、原料粒径0.3mm,龙葵素得率为0.6417%,4个因素对马铃薯龙葵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大小为乙醇乙酸比>粒径>料液比>时间;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为70%乙醇、pH3、超声温度65℃、超声时间为20min、料液比为1:15、原料粒径0.3mm、超声2次,龙葵素得率达到0.8356%,4个因素对马铃薯龙葵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大小为粒径>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微波辅助提取和乙醇回流的提取得率分别为0.5489%、0.1881%。比较4种提取方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大豆异黄酮提取方法的解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大豆异黄酮的提取方法溶剂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声波萃取法和微波萃取法进行了对比。溶剂萃取法工艺简单,但有溶剂残留,产品收率低,纯度低。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提取率高,产品纯度好,流程简单,能耗低,无有机溶剂残留,但对设备要求高,不易形成工业化生产。超声波辅助萃取法快速、价廉、提取率高,但工业化生产还需进一步研究。微波萃取法可缩短萃取时间,提高提取率,但耗能大,成本高。  相似文献   

10.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生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是使用二氧化碳作为萃取溶剂的方法。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具有低温处理、能有效地萃取易挥发物质,无氧化变质,对人体无害,稳定安全等优点。应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研究了生姜萃取的工艺条件,结合萃取压力,温度、时间、二氧化碳流量、物料粒度等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采用单因子变化的实验方法,得出生姜萃取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12~20Mpa,温度35~40℃,二氧化碳流量15L/h,时间2h。并与水蒸气蒸馏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1.
从香菇中浸提香菇多糖的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干香菇粉末为原料,以蒽酮-硫酸法作为香菇多糖的测定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综合分析香菇多糖在热水浸提法、复合酶法、超声波辅助法浸提工艺下的多糖得率,比较三种工艺的优缺点。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复合酶法多糖得率为7.530%,热水浸提法为3.229%,超声波辅助法为4.669%。故复合酶法是香菇多糖浸提工艺的首选,其最佳工艺条件是纤维素酶含量0.1%、果胶酶0.5%、木瓜蛋白酶2.0%、提取时间80min,多糖得率为7.530%。  相似文献   

12.
浸出制油技术开发动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前,植物油脂大多采用己烷溶剂浸出法,或预榨-己烷溶剂浸出法制取;然而,从安全及环境方面而言,人们对替代己烷浸出法技术日益寄予更多期待。完全压榨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浸出法已在小规模生产中得以利用,异丙醇浸出、酶法浸出研究也在进展之中;但这些替代技术在大豆油、菜籽油等一般油脂大量生产中仍尚未实用化,为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提高收率,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3.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麦胚蛋白质的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提取小麦胚芽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是:pH值10,提取时间60min,温度45℃,料液比为1:16;在最佳条件下小麦胚芽蛋白的提取率为42.74%。  相似文献   

14.
微波萃取技术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波辐射提取技术优于传统加热提取技术和超临界提取技术,具有提取时间短、温度低、耗能低、品质高等优良特性。采用该技术提取茶叶、磷脂和银杏叶的实际结果表明,微波提取技术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  相似文献   

15.
菜籽膨化浸出工艺改造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将菜籽预榨浸出改造为膨化浸出的工艺设备和操作参数的调整。实践证明:膨化浸出不仅可以提高产量、降低能耗,而且可以增加精炼率,改善油脂和菜籽粕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实验采用水提取法、醇提取法和石油醚提取法对准噶尔铁线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定性研究。水提取物中检出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生物碱、有机酸等,醇提取物中检出酚类、有机酸、挥发油、黄酮类和生物碱等,酸水液中检出生物碱,石油醚提取物主要检出挥发油、甾体、油脂、皂甙、内酯及香豆素等亲脂性成分。  相似文献   

17.
肉制品中9种N-亚硝胺测定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斌  马俪珍  张甜  杨华   《中国食品学报》2020,20(5):276-282
建立超声波提取-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氮磷检测(UE-SPE-GC-NPD)和超声波提取-固相萃取-液相色谱-紫外检测(UE-SPE-HPLC-UV)肉制品中9种N-亚硝胺的方法。选取二氯甲烷作为提取试剂,探讨萃取时间、有机溶剂用量和萃取功率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比较C18、中性氧化铝和活性炭3种固相萃取柱对超声波提取的目标物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样品经40 mL二氯甲烷在400 W功率下提取20 min,N-亚硝胺的峰面积达到最大值,即提取效果最好。通过回收率试验选取活性炭固相萃取小柱为样品净化。UE-SPE-GC-NPD的回收率在66.80%~93.89%之间,其精密度在1.39%~3.07%之间。UE-SPE-HPLC-UV的回收率在65.80%~93.20%之间,其精密度均在1.19%~3.42%之间,该方法简便、快速,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重复性,适用于同时测定肉及肉糜制品中9种N-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蒋小良 《四川皮革》2014,(18):30-34
以丙酮混合物为萃取溶剂,分别采用超声萃取法、索氏萃取法和微波辅助萃取法对皮革制品中五氯苯酚进行萃取,采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比较各萃取方法的萃取效果。结果表明,微波辅助萃取效果最好。并对实际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三种萃取方法的分析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茶叶生产与消费大国,每年在生产茶多酚、茶饮料、速溶茶等产品的同时,产生大量的剩余残渣,这些茶渣中残留多种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20%左右,绝大部分是非水溶性蛋白质的谷蛋白和醇溶性蛋白,同时研究发现茶蛋白具备降血脂、抗氧化、消除自由基及预防辐射等积极的作用;但茶蛋白结构复杂,对茶渣中茶蛋白的提取、纯化等均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本文主要针对茶蛋白提取方法(碱法提取、酶法提取、复合提取法)、茶蛋白纯化及茶蛋白的特性等进行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茶渣中蛋白质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分别采用热回流提取法、纤维素酶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进行提取,确定了不同提取方法的最佳提取条件(即乙醇热回流提取:乙醇浓度为80%、温度80℃、料液比为1:50;纤维素酶-乙醇提取:乙醇浓度70%、温度70℃、pH5.0、料液比为1:50;超声波提取:乙醇浓度60%、超声萃取温度70℃、浸提时间30 min、料液比为1:50及超声强度350 W)。并对上述3种方法进行比较,确定了菠萝皮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为超声波提取最佳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每克菠萝皮中类黄酮含量为21.3 mg,则类黄酮浸提率高达87.0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