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究色氨酸的降解对溃疡性结肠炎是否存在预防效果,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测定植物乳杆菌发酵液的色氨酸含量,利用实验室保藏的16株乳酸杆菌筛选出一株具有较高降解色氨酸能力的菌株。将75只8周龄C57BL/6N雄鼠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色氨酸组、1.0386组、1.0386+色氨酸组,分别以PBS、色氨酸、1.0386菌悬液以及1.0386和色氨酸混合物连续灌胃3周,在实验结束前最后一周,让小鼠饮用2.5%葡聚糖硫酸钠(DSS)7 d进行诱导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同时继续进行灌胃。造模期间,记录小鼠DAI;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测定结肠长度、器官重量以及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DSS可显著降低小鼠体重,升高DAI指数,使结肠缩短并引起结肠组织损伤,上调血清中促炎因子,下调抑炎因子(P<0.05)。而植物乳杆菌KLDS1.0386联合色氨酸可显著改善DSS引起的体重下降、结肠缩短,并降低疾病活动指数和脾脏指数(P<0.05);此外,植物乳杆菌KLDS1.0386与色氨酸混合干预显著下调促炎因子IL-6含量,上调抑炎因子IL-10的含量(P<0.05)。因此,植物乳杆菌KLDS1.0386联合色氨酸可以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结肠病理损伤。  相似文献   

2.
3.
以小麦面筋蛋白为原料,采用定向酶解工艺制备富含Gln的小麦面筋蛋白酶解物,并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探讨酶解物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小麦面筋蛋白酶解物能缓解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体重降低和炎症临床症状,提高小鼠结肠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减轻结肠组织炎症因子分泌和炎症细胞的浸润。表明小麦面筋蛋白酶解物能有效缓解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肠道炎症。  相似文献   

4.
该文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 DSS)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用美沙拉嗪[mesalazine, 200 mg/(kg·d)]和榴莲壳多糖[250 mg/(kg·d)、500 mg/(kg·d)、1 000 mg/(kg·d)]进行干预,检测小鼠体重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结肠长度;使用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 MPO)试剂盒测定结肠组织中MPO活性;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表达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H&E)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综合评价榴莲壳多糖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与DSS组相比,榴莲壳多糖高剂量干预组小鼠体重和结肠长度增加、DAI和结肠重量降低,促炎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炎性标志物MPO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榴莲壳多糖组小鼠肠组织ZO-1、occludin、Claudin-7及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增加(P...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金枪鱼骨胶原肽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预防效果。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造模组、骨胶原肽组,正常组和造模组小鼠每日灌胃生理盐水,骨胶原肽组每日灌胃300 mg/kg的骨胶原肽。除正常组外,造模组和骨胶原肽组采用3.5%的DSS自由饮用8 d建立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记录每日小鼠体重,评价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测定脏器指数,留取结肠组织测量长度并对其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运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和结肠组织中肠道黏膜屏障损伤指标内毒素(LPS)、二胺氧化酶(DAO)的含量以及抗氧化损伤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结果:与正常组相比,造模组小鼠的体重下降,DAI评分明显升高,肝脾肿大,胸腺萎缩,同时结肠长度显著缩短并且病理损害严重。与造模组相比,骨胶原肽灌胃后小鼠血清和结肠组织中LPS和DAO水平均极显著降低(P<0.01),SOD和GSH-Px活力均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金枪鱼骨胶原肽具有减轻急性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的作用,推测其通过修复肠道损伤,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发挥结肠炎预防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结肠炎是一种具有复发特性的炎症性肠病,近几十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益生菌可缓解结肠炎。本研究通过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 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模型,探究植物乳杆菌1201(Lactobacillus plantarum 1201)对DSS诱导结肠炎的缓解作用。将实验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1201组,对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小鼠诱导结肠炎,同时对1201组小鼠每日灌胃0.2 mL的1×109 CFU/mL植物乳杆菌1201,持续12 d。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形态,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小鼠结肠组织NF-κB、炎症因子(TNF-α、IL-6、IL-22、IFN-γ、IL-17A、TGF-β1)和结肠紧密连接蛋白(ZO-1、Ocludin和Claudin-3)的mRNA表达水平;此外,使用16S rRNA高测序技术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的变化,采用代谢组学分析肠道代谢物的变化。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1201通过降低肠道Firmicutes/Bacteroidetes的比率,增加乳酸杆菌Bifidobact...  相似文献   

7.
缪福俊 《中国油脂》2021,46(2):72-76
探讨核桃油(WO)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Con)、DSS组、DSS+WO组和WO组,检测小鼠血清促炎因子、结肠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和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及相关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DSS组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含量,结肠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IL-1βmRNA转录水平及NLRP3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增高(p <0.01),结肠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极显著下降(p <0.01);与DSS组相比,DSS+WO组血清IL-1β和IL-6含量、结肠NLRP3和Caspase-1 mRNA转录水平及NLRP3蛋白表达水平极显著降低(p <0.01),结肠SOD、GSH-Px和CAT活性极显著增强(p <0.01)。核桃油通过增强结肠的抗氧化能力,并可能通过抑制NLRP3炎性小体通路基因的转录水平,降低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富含谷氨酰胺(Gln)小麦水解蛋白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结肠炎的影响。将24只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DSS诱导模型组(Ⅱ组)和营养液组(Ⅲ组)。观察了临床表现及结肠黏膜的病理组织变化,检测了结肠组织的抗氧化活性,荧光定量PCR测定了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表明,营养液处理后,减轻了由结肠炎造成的结肠黏膜的病理损伤,结肠组织中的IFN-γ和IL-6的表达较模型组低,而IL-10和TGF-β的表达差异不显著,表明富含Gln的小麦水解蛋白可以促进促炎/抑炎因子的相对平衡,从而缓解肠道炎症,是一种潜在的抗氧化和抗炎资源。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β-谷甾醇和豆甾醇对由葡聚糖酸钠(DSS)诱导C57BL/6J雄性小鼠结肠炎的抑制作用。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阴性对照组、DSS处理组(1.5%DSS处理7 d),DSS+β-谷甾醇治疗组以及DSS+豆甾醇治疗组(植物甾醇溶于纯净玉米油40 mg/mL,按400 mg/kg/day的剂量灌胃小鼠)。结果显示:经过13 d的试验,DSS处理使小鼠出现严重的急性结肠炎,伴随有明显溃疡、结肠上皮组织损伤及结肠短缩等现象。豆甾醇能显著抑制结肠缩短,降低粪便中的血红素含量,降低结肠炎病理学评分(P 0.05)。并且显著降低了结肠组织炎症因子IL-1β、IL-6、MCP-1和环氧合酶COX-2的mRNA表达。β-谷甾醇也显著降低了结肠炎病理学评分,但只显著抑制IL-6和COX-2的表达。豆甾醇比β-谷甾醇表现出了更好的抗急性结肠炎活性。饮食中摄入β-谷甾醇和豆甾醇能有效改善DSS引起的小鼠结肠炎,但其在人体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水苏糖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葡聚糖硫酸钠(DSS)溶液灌胃诱导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DSS模型组、水苏糖低剂量组、水苏糖中剂量组、水苏糖高剂量组。通过检测小鼠体质量、便血等疾病活动指数及结肠长度、大体形态损伤等指标,分析水苏糖对小鼠结肠炎的干预作用。通过测定小鼠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血清中IL-1β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及NF-κB信号关键蛋白表达,探讨其可能机制。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出现腹泻、便血等症状,MPO含量及炎症因子表达均显著上升。与模型组相比,水苏糖各剂量组均能显著改善DSS诱导的UC模型小鼠的疾病症状及组织病理学病变,降低MPO含量,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以中、高剂量组的作用较为明显,同时,水苏糖显著抑制了NF-κB信号途径关键分子p65的表达。结论:水苏糖对UC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降低IL-1β等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及抑制NF-κB信号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BALB/c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研究黑蒜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小鼠自由饮水摄入质量分数4% DSS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分别灌胃不同剂量黑蒜水提取液;考察小鼠体质量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病理组织学评分;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IL-1β质量浓度,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高、中、低剂量的黑蒜均缓解了DSS引起的小鼠体质量下降;与模型组相比,黑蒜高、低剂量组小鼠DAI评分显著降低(P<0.05),黑蒜高、中剂量组小鼠病理组织学评分、IL-6、IL-1β和TNF-α质量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黑蒜具有降低BALB/c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贾玉臣  陈庆森 《食品科学》2010,31(21):365-368
利用恶唑酮复制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以研究乳源酪蛋白糖巨肽(CGMP)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空白对照组小鼠仅饲喂普通鼠食,模型对照组与3 个CGMP 组灌注恶唑酮诱导溃疡性结肠炎,诱导建模后对3 个CGMP组小鼠分别灌胃低、中、高剂量的CGMP(剂量分别为5、50、500mg/(kg bw·d)),连续灌胃5d。期间记录小鼠每天体质量变化,末次灌胃后检测小鼠血清中二胺氧化酶(DAO)活性以及结肠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并观察结肠组织形态。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CGMP 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恶唑酮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病症,尤其以中剂量CGMP 的作用较为明显,因此证实CGMP 作为一种营养手段调理溃疡性结肠炎具有很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探讨骆驼乳(CM)对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结肠炎的保护作用,为结肠炎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切入点.小鼠自由饮用含2.5%DSS的水,造模,连续7 d.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模型组、CM组(10 mL/kg)和CM+DSS组.通过体重变化、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病理学评分和免疫组织化...  相似文献   

14.
谷维素(oryzanol)是米糠中重要的活性物质之一。C57BL/6小鼠连续饮用1.0%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phate sodium,DSS)12 d,用以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评估谷维素的抗炎作用及其分子机理研究。结果发现:谷维素组小鼠能明显缓解DSS诱导的结肠炎症,小鼠肠壁厚度、结肠长度、结肠重量、炎症细胞浸润、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e index,DAI)等病理指标明显改变;谷维素也能明显改善结肠组织中炎症损伤重要生化指标如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同时减少血浆中亚硝酸盐的含量;RT-q PCR技术分析发现结肠组织炎症因子TNF-α、IFN-γ、IL-1和IL-6等m RNA表达水平受到明显抑制,Western blotting分析进一步证实了谷维素能抑制炎症因子的蛋白表达水平。结论:谷维素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的分子机理可能与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5.
溃疡性结肠炎(UC)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诺丽果浆作为新食品原料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具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保健功能,如抗炎、抑菌和降血脂等。将小鼠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组(C)、模型组(M)和诺丽发酵汁(FNJ)饲养组(N)。M组和N组给予葡聚糖硫酸钠(DSS)灌胃以诱导结肠炎,1周后对N组小鼠进行FNJ灌胃,两周后处死并测量相关指标。结果表明:N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明显降低,结肠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少。同时,FNJ处理的小鼠血清促炎细胞因子降至对照组水平。与M组相比,FNJ能调控结肠炎小鼠肠道菌群组成,降低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并增加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提示FNJ能介导肠道菌群缓解小鼠DSS结肠炎,研究结果可为开发FNJ的营养功能和药用价值提供科学依据,为维持肠道稳态和缓解结肠炎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王华  陈庆森 《食品科学》2012,33(1):230-234
研究乳源酪蛋白糖巨肽(CGMP)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结肠黏膜细胞凋亡的影响。利用恶唑酮诱导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采用低、中、高剂量的CGMP组(剂量分别为5、50、500mg/(kg·d))和药物柳氮磺胺吡啶(剂量为40mg/(kg·d))连续灌胃4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天灌胃相应剂量的超纯水;用HE染色和TUNEL法检测小鼠结肠大体形态损伤和病理组织学及其细胞凋亡变化。结果表明:低、中、高剂量CGMP组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恶唑酮诱导的结肠炎中结肠病理损伤和细胞凋亡表现,尤其以中剂量CGMP组的作用较为明显,与药物治疗组相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因而,证实CGMP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可以通过抗结肠组织细胞凋亡具有抑制溃疡性结肠炎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刺梨提取物治疗肠炎腹泻的作用。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1.25,2.50,5.00,10.00,20.00μg/mL)的刺梨提取物处理RAW264.7细胞,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不同浓度刺梨提取物处理RAW264.7细胞,再以脂多糖(LPS)诱导建立细胞炎症模型,利用Griess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NO的含量。以3%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建立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观察造模及药物治疗期间小鼠体征变化,评估疾病活动指数(DAI),测定小鼠结肠长度、结肠湿重指数及脾脏重量;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形态;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Keap1及Nrf2蛋白水平。结果:刺梨提取物质量浓度≤10μg/mL时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刺梨提取物可抑制NO的释放,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刺梨提取物各组小鼠的结肠长度较长,结肠湿重指数、脾脏重量及DAI分数降低(P<0.05或P<0.01);HE染色结果显示刺梨提取物对UC小鼠肠道黏膜层显示出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桃低聚肽(WOPs)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改善作用.方法:成年雄性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3个WOPs剂量组(220、440、880 mg/kg BW),每组10只.小鼠饮用5% DSS构建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灌胃给予相应受试物7d,每日观察测量DAI.7d后,处死小...  相似文献   

19.
探究猴头菌粉对小鼠结肠炎的治疗效果及肠道菌群的影响。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SS模型组、猴头菌粉低剂量组和猴头菌粉高剂量组,采用质量分数2%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C57BL/6小鼠建立结肠炎动物模型,低剂量组(250 mg/kg/d)和高剂量组(500 mg/kg/d)小鼠同时给予猴头菌粉和质量分数2%DSS,7 d后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和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并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变化。结果:猴头菌粉在一定剂量(250 mg/kg/d和500 mg/kg/d)下均表现出良好的抗结肠炎效果,其摄入能显著增加结肠炎小鼠体重、降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并改善结肠组织病理形态;抑制由DSS造成的肠道菌群紊乱,增加了Akkermansia muciniphila和Barnesiella intestinihominis的比例。研究结果提示猴头菌粉可能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比例,改善小鼠结肠炎。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在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基础上,探究抗菌肽LL-37对患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选取4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正常饮水)、DSS组(饮用3%DSS水)、DL组(饮用3%DSS水+腹腔注射LL-37)和LL组(腹腔注射LL-37)。试验为期8 d,期间评估小鼠疾病活动指数。用HE染色结肠组织切片,免疫组化法分析免疫细胞炎性浸润程度;ELISA及尤斯室法检测肠道通透性;ELISA法分析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变化;荧光定量PCR法分析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腹腔注射LL-37【5 mg/(kg·d)】能够明显缓解结肠炎小鼠体重降低、腹泻以及肠道出血等症状,降低模型小鼠疾病活动指数;同时,LL-37还明显改善患肠炎小鼠结肠组织形态破坏、炎性细胞浸润和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IL-6的分泌(P0.05),缓解结肠组织3种紧密连接蛋白mRNA表达水平的降低(P0.05)和通透性的增加(P0.05)。上述结果揭示LL-37通过降低结肠组织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和增强紧密连接蛋白表达,缓解结肠炎小鼠肠黏膜通透性的增加,实现对小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