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粮食与油脂》2016,(12):70-74
选用新收获的粳稻为原料,用试验室碾米机对脱壳糙米碾磨一次,将大米置于室温和4℃条件下储藏6个月。为研究储藏期间大米内部食用品质的变化,对不同贮藏温度下的大米的直链淀粉、脂肪酸值、米饭硬度、和食味值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贮藏过程中,大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降低,脂肪酸值以及米饭硬度增加,米饭黏度和弹性降低。贮藏温度越高,品质变化越明显。直链淀粉和脂肪酸值对大米的质构品质有显著性影响。大米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其内部食用品质发生了显著变化,低温4℃储藏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大米品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大米食味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稻米的食味品质是稻米品质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反映稻谷的最终品质,其评价方法可指导各流通环节对稻谷品质的优劣进行科学地评定,同时对食味优良稻米的育种和普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较为详尽地论述了大米食味品质的感官评价法、指标评价法与仪器评价法的研究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并就中外大米食味品质的感官评价法的各自特点进行了详细比较.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指出我国的大米食味品质评定应以感官评价为主理化指标检测为辅,在分析现行国标中的大米食味品质感官评价法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3.
稻米陈化对品质的影响及陈化机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稻米是我国膳食中最主要的主食之一,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消费者对大米的食用品质有了新的要求。新鲜的绿色大米越发受到人们的欢迎。然而稻米耐储性较差,在常温下储藏半年至1年、在高温下储藏1~3个月就会导致稻米的陈化。陈化稻米虽未发霉生虫,但其工艺品质、食用品质严重下降,稻谷的种用品质会完全丧失。要想保持好稻米品质,延缓稻米陈化速率,必须先了解稻米陈化的机理。  相似文献   

4.
大米在储存、流通、销售等过程中,由于环境因素的变化会不可避免地发生陈化现象,产生"陈米臭"。米饭作为大米最为普遍的食用方式,其气味是消费者对其品质评价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采用GC-MS技术对不同储藏期大米(0,2,4,10个月,并利用感官评定法对其气味进行评定)的蒸煮气味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利用嗅觉可视化技术对其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醛类物质是大米陈化过程中对其蒸煮气味影响最大的挥发性气体。根据主成分分析可知,利用蒸煮气味的不同可实现大米新鲜度的判别。采用嗅觉可视化技术结合线性判别法,对储藏时间分别为0,2,4,10个月的大米及涂蜡处理大米(10个月)检测,检测率为96%。嗅觉可视化技术与GC-MS技术相比无需前处理,检测速度快,可实现大米陈化快速、无损的检测,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一种复合精油对大米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选用复合植物精油处理水分含量为15.5%的大米,将其置于高温(30℃)、高湿(RH90%)条件下储藏10 d。比较研究大米菌落总数、脂肪酸值、加热吸水率、透光差4个指标的变化,考察对大米储藏品质、大米蒸煮品质的影响,并通过模糊综合感官品质评价方法研究植物精油对大米感官品质变化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精油不但能显著抑制大米霉变,还具有延缓大米陈化作用。防霉效果随着复合精油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用6×10-2mg/mL的复合精油处理的大米,比同等储藏条件下其他浓度处理的大米具有更好的感官品质评价。  相似文献   

6.
赵卿宇  郭辉  沈群 《食品科学》2021,42(9):160-168
以‘稻花香二号’和‘茉莉’大米为对象,从理化性质、质构特性、蒸煮特性和糊化特性4 个角度分析了香米在15 ℃、室温(约20~25 ℃)和37 ℃储存过程的品质变化,以期为优质大米的实际储存和流通过程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温度储藏期间,香米的各品质特性均发生明显改变,且温度越高,变化幅度越大。其中,‘茉莉’大米在储存过程中的水分质量分数、蛋白质量分数、巯基质量分数、L*值、a*值、米汤pH值的下降幅度以及硬度的增加幅度均大于‘稻花香二号’大米。‘稻花香二号’大米的直链淀粉质量分数、b*值和膨胀率增加幅度均大于‘茉莉’大米。香米在储藏期间,黏着性不断下降,而吸水率和糊化温度不断提高。香米在15 ℃条件下回复性变化不显著,而在其他温度条件下显著上升(P<0.05)。‘稻花香二号’大米的弹性总体变化不显著,而‘茉莉’大米呈下降趋势。‘茉莉’大米在储藏期间咀嚼性更稳定。结合咀嚼性、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分析,37 ℃分别储藏120 d和180 d后,‘稻花香二号’大米和‘茉莉’大米的食味性达到最佳,且储藏结束后‘茉莉’大米的食味性高于‘稻花香二号’大米。  相似文献   

7.
曹崇江  杨文建  宋伟  胡秋辉 《食品科学》2014,35(24):327-330
目的:研究含纳米Ag-TiO2聚乙烯(polyethylene,PE)包装材料对大米储藏防霉保鲜的效果。方法:在30 ℃、相对湿度80%条件下,用含纳米无机抗菌剂的PE包装袋储藏大米,研究纳米抗菌包装材料对储藏大米品质变化的影响。在90 d储藏期内跟踪检测大米的脂肪酸、糊化特性、质构等指标的变化及霉菌生长情况,分析纳米抗菌包装材料和普通包装材料对大米品质劣变的影响。结果:纳米复合包装储藏的大米,在90 d储藏期内的大米脂肪酸、糊化特性、质构等指标变化速度低于普通包装储藏(P<0.05),同时霉菌培养后的大米含菌量小于普通包装袋储藏的二分之一。结论:纳米抗菌包装材料储藏大米相比于普通包装有利于大米品质的保藏。  相似文献   

8.
稻米作为世界上主要的粮食作物,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稻米的品质成为民众关心的重点。为了保证稻米品质,有必要寻找或开发更为快速和无损的检测方法。稻米无损检测技术是建立稻米质量和稻米安全有效监控体系的关键技术。综述了我国近年来稻米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从近红外光谱技术、电子鼻技术及计算机视觉检测技术在稻米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蒸煮品质、食味品质5个方面的应用阐述了稻米品质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并对稻米品质检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张晋宁  金毅  尹君 《中国粮油学报》2022,37(12):302-310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也由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对优质大米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提高大米品质对稳定国内市场以及出口国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可以对大米的加工品质及外观品质进行快速、无损检测,对于提高大米的品质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在大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中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并对今后大米品质检测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及时准确的了解稻米储藏全程质量变化情况,预测储藏品质。对实验室室温储藏大米每15 d检测其脂肪酸值,还原糖、黏度值作训练样本,采用基于反向传播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稻米储藏品质的模型,预测大米的脂肪酸值,还原糖和黏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通过试验验证,确定了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评价精度、较低的误差率。应用Matlab软件试验,评价准确度达99.8%。  相似文献   

11.
水果品质光学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果产量巨大和需求标准提高的双重影响下,目前亟需研究方便快捷的水果无损检测方法。本文主要介绍机器视觉、近红外光谱检测、拉曼光谱检测和高光谱成像技术共四种光学无损检测技术在水果品质检测中的应用,对水果品质光学无损检测研究历程和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整理,同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为水果品质光学无损检测研究工作提供基础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原辅料前处理、汤圆制作、冷冻、包装运输与贮藏等关键工序着手,阐述了速冻汤圆加工的技术现状;从食品安全、外观、食用品质及加工技术等方面,综合分析了速冻汤圆加工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汤圆的制作工艺改进与品质改良、速冻技术与创新、冷链物流及HACCP管理体系与卫生安全控制等角度,分析了速冻汤圆加工技术研究进展及对策;从原辅料和成品的质量与检验的要求,分析了速冻汤圆品质质量与控制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速冻汤圆加工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粮食市场需求、粮食消费用途为导向,通过对我国粮食仓储和物流技术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技术途径的分析梳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品质控制及对仓房设施的功能性要求上。探讨了绿色、生态、优质、高效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在做好粮食仓储物流品质控制上发力,把守好粮食仓储物流的目的和底线的发展技术途径,以及细化粮食品质控制技术要求,强化粮食收获源头保质技术,研究开发绿色生态害虫防治技术、现代低温储粮技术、完备现代粮仓功能性仓型和功能性构造,细化粮油仓储技术管理等发展重点,不断提高粮食仓储物流企业的精细化运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水产品营养丰富, 味道鲜美, 深受人们喜爱。由于其组织结构脆弱, 且含有丰富的内源酶和嗜冷细菌, 在储藏和运输过程中容易腐烂变质。随着水产品贸易的日益全球化, 水产品品质现已成为大家关注的核心问题。传统的水产品检测方法具有主观性、侵入性、耗时性, 已不能满足水产品市场的需求, 如何快速、客观地评价水产品品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检测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产品检测,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水产品新鲜度评价、质量评估、重金属含量检测、品种鉴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分析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水产品检测中的不足之处及发展前景, 以期为水产品快速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以粮食市场需求、粮食消费用途为导向,通过对我国粮食仓储和物流技术领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技术途径的分析梳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反映在品质控制及对仓房设施的功能性要求上。探讨了绿色、生态、优质、高效的发展理念,提出了在做好粮食仓储物流品质控制上发力,把守好粮食仓储物流的目的和底线的发展技术途径,以及细化粮食品质控制技术要求,强化粮食收获源头保质技术,研究开发绿色生态害虫防治技术、现代低温储粮技术、完备现代粮仓功能性仓型和功能性构造,细化粮油仓储技术管理等发展重点,不断提高粮食仓储物流企业的精细化运营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Rice quality deterioration will cause grievous waste of stored grain and various food safety problems. Gas detec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 produced by deterioration is a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method to judge rice quality and alleviate rice spoilage. This review discussed the research advance of VOCs detection in terms of nondestructive detection methods of rice quality deterioration, applications of VOCs in grain detection, inspection of characteristic gas produced during rice spoilage, rice deteriora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detection of VOCs released by rice mildew and insect attack. According to the main causes of rice quality deterioration and major sources of VOCs with off-odor generated during rice storage, deteriora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mold and insect infection. The results of literature manifested that researches mainly focused on the infection of Aspergillus in the mildew process and the attack of certain pests in recent years, thus the research scope was limited. In this paper, the gas detection methods combined with the chemometrics to qualitatively analyze the VOCs, as well as the correlation with the number of colonies and insects were further studied based on the common dominant strains during rice mildew, that is, Aspergillus and Penicillium fungi, and the common pests during storage, that is, Sitophilus oryzae and Rhyzopertha dominica. Furthermore, 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characteristic VOCs, the nume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VOCs and the degree of mildew and insect infestation, the further expansion of detection rang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degraded rice should be the spotlight of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7.
糙米流通技术开发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论述了糙米流通具有节省仓容,减少运输费用,提高大米食用品质,减少城市环境污染,有利于稻谷深加工和副产品综合利用等优势;介绍了日本糙米流通技术概况;提出了我国糙米需解决的关键技术及注意点。  相似文献   

18.
冷链流通过程中水产品低温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较好地维持水产品的鲜度和营养价值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目前的水产品流通过程中,低温保鲜仍是最常用的保鲜技术。本文介绍了影响冷链储运过程中水产品品质的因素,对冷藏、冷海水、冰温、微冻、冻藏等低温保鲜技术的原理、特点以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指出了它们在冷链流通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对未来低温保鲜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