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粮食与油脂》2016,(3):8-11
将α–、β–、γ–环糊精分别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红薯淀粉中,研究三种环糊精对红薯淀粉糊透光率、冻融稳定性、老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红薯淀粉中三种环糊精用量的增加,红薯淀粉糊的透光率先增加后减小、冻融稳定性得到改善、老化程度减小。随着三种环糊精用量的增加,三种环糊精改性红薯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含量呈减小趋势,快消化淀粉(RDS)含量先减小后增加,慢消化淀粉(SDS)含量先增加后减小,抗性淀粉(RS)含量先增加后减小。其中加入2%β–环糊精改性的红薯淀粉的慢消化淀粉含量最高,达到了31.09%。  相似文献   

2.
《粮食与油脂》2016,(7):23-25
用响应面法优化β–环糊精改性红薯淀粉制备慢消化淀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β–环糊精用量、结晶温度、结晶时间为优化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用量2.96%、结晶温度–19.64℃、结晶时间2.6 h,模型预测最大慢消化淀粉含量为32.14%,验证值为33.09%。同时研究了β–环糊精对红薯淀粉糊凝胶质构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将β-环糊精以不同浓度加入到小麦淀粉中,研究β-环糊精对小麦淀粉溶液的透光率、冻融稳定性、老化特性和凝胶质构特性等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β-环糊精后小麦淀粉溶液的透光率和老化程度都得到了改善,冻融稳定性提高。随着β-环糊精含量的增加小麦淀粉溶液的透光率增大,析水率减小,老化程度降低,均较未加入β-环糊精的小麦淀粉溶液品质好。β-环糊精对8%的小麦淀粉凝胶的硬度、弹性、回复性、粘聚性和咀嚼性的影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抗性淀粉(RS)的含量,探究重结晶大米淀粉(RRS)、β-环糊精重结晶大米淀粉(β-CD-RRS)、重结晶脱支大米淀粉(DB-RRS)、β-环糊精重结晶脱支大米淀粉(DB-β-CD-RRS)的消化性和结构的差异。采用体外模拟消化法测定其消化性,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其晶体结构、形貌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体外消化实验显示:RRS、β-CD-RRS、DB-RRS和DB-β-CD-RRS的抗性淀粉含量分别为16.45%、19.03%、43.83%和52.34%;蒸煮后,RRS、β-CD-RRS、DB-RRS和DB-β-CD-RRS的抗性淀粉含量分别为1.54%、5.73%、15.49%和20.18%。XRD分析表明,β-CD-RRS与RRS没有明显的衍射峰,DB-RRS和DB-β-CD-RRS均呈B+V型结晶,结晶度分别为23.6%和30.13%。但DB-β-CD-RRS的XRD图谱中在5.2 °处出现衍射峰,这表明形成了淀粉-β-环糊精复合物。SEM结果显示:RRS和β-CD-RRS呈片状结构,而DB-RRS和DB-β-CD-RRS呈紧密的球形颗粒结构。结果表明,β-环糊精结合脱支处理可促进淀粉重结晶及淀粉-β-环糊精复合物的形成,从而协同增加抗性淀粉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熊珊珊  缪铭  江波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6):127-130
研究双酶处理形成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的精细结构。采用两种酶(β-淀粉酶的水解作用和转苷酶的转苷作用)对玉米淀粉进行双重处理以期提高慢消化淀粉含量。实验结果发现,经过β-淀粉酶水解后的玉米淀粉再经转苷酶处理,其链长分布、碘吸附作用和消化性能有了显著地变化,并且这种变化随不同的转苷处理时间而有明显差异。原淀粉经过β-淀粉酶处理4h,再经过转苷酶处理24h后的淀粉样品SDS最高含量可以达到13.95%,此时的样品平均链长为12.58,分支密度为7.95%。实验证明酶法改性淀粉可以有效改善淀粉的消化性能。  相似文献   

6.
环糊精包合法制备低胆固醇猪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晔 《中国油脂》2005,30(12):10-12
对β-环糊精包合法制备低胆固醇猪油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确定优化的工艺参数为:β-环糊精用量3.6%(W/W),加水量38%(W/W),反应温度44℃,反应时间60min.在该条件下猪油胆固醇含量从89.45 mg/100g可降低至13.95 mg/100g,脱除率达84.4%,结合β-环糊精回收方法可形成具有良好经济性的低胆固醇猪油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7.
《粮食与油脂》2017,(3):41-44
用α–淀粉酶和淀粉糖化酶酶解消化小米粉样品,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DNS)测定水解过程中产生的葡萄糖,对不同品种小米粉的体外消化特性进行比较,分析淀粉水解速率,快消化淀粉(RDS)、慢消化淀粉(SDS)和抗性淀粉(RS)含量,以及RDS、SDS、RS含量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复1、济12、市售的直链淀粉含量分别为1.96%、30.58%、35.58%;快消化淀粉(RDS)含量分别为87.18%、83.41%、80.73%;慢消化淀粉(SDS)含量分别为4.128 9%、8.72%、12.97%;抗性淀粉(RS)含量分别为8.69%、7.87%、6.31%。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酶学方法和湿热法制备小麦缓慢消化淀粉的影响因素和最优工艺条件。酶法制备小麦缓慢消化淀粉(SDS)实验通过控制普鲁兰酶用量、淀粉乳浓度、酶解时间、储藏温度和储藏时间等因素对样品中SDS含量的影响。湿热法制备小麦SDS实验通过近似的方法考察了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贮存时间等因素。结果表明,酶法制备小麦SDS的最优工艺为淀粉乳浓度20%(干基),普鲁兰酶用量8 ASPU/mL,酶解时间4 h,储藏温度4℃,储藏时间2 d,SDS最高含量为52.8%。湿热法制备小麦SDS的最优工艺为热处理温度120℃,热处理时间1 h、贮存时间18 h,SDS最高含量为36.5%。  相似文献   

9.
以蜡质玉米淀粉为原料,在酸醇介质中制备淀粉微晶。对制得的不同水解率的蜡质玉米淀粉微晶进行了颗粒形貌、X射线衍射、DSC热稳定性分析,溶解度和消化性能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酸醇水解程度的增加,淀粉颗粒形貌逐渐呈片晶状,最终为碎片;淀粉颗粒的无定形区先被水解,结晶区后被水解,进而导致颗粒破裂;晶体形态仍为A型。与原淀粉相比,淀粉微晶的Tp和Tc均增大,糊化温度范围也有很大提高;不同水解率的淀粉微晶的热焓(△H)先减小后增大。淀粉微晶的溶解度随水解率的增加不断增大。酸醇水解蜡质玉米淀粉的水解率越高,其在in vitro模型中的消化产物也就越多,消化速度也越快。对于同一水解率的淀粉微晶,其消化速度随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下降。  相似文献   

10.
赵凯  李君  谷广烨 《食品科学》2017,38(1):177-181
以玉米原淀粉为原料,研究普鲁兰酶脱支处理糊化后制备缓慢消化淀粉(slowly digestible starch,SDS)过程中各影响因素(温度、p H值、酶用量、贮藏及干燥条件)对SDS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7.5℃、p H 4.9、酶用量60 U/g的条件下脱支8 h,然后煮沸灭酶30 min,再经4℃冷藏、60℃干燥后,可得SDS含量为31.09%的产品。原淀粉、酶脱支处理样品及脱支并去除快速消化淀粉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脱支处理后,玉米淀粉结晶结构由A型向B型转变。因此,通过酶脱支处理提高SDS含量的可能原因是形成了新的结晶结构,SDS含量与结晶的数量和质量有关。采用酶法制备SDS具有较好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深度开发青稞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品以及SDS系列产品。方法:以青稞粉为原料,采用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优酶解条件,并通过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来评价其体外降糖活性。结果:当β-淀粉酶添加量为60 U/g,酶解时间为3.5 h,酶解温度为51℃,料液比(m青稞粉∶Vβ-淀粉酶液)为1∶12 (g/mL)时,酶改性青稞粉中慢消化淀粉含量最高为16.55%。酶解后,青稞粉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71.39%,48.32%。结论:最优酶解条件下,酶改性青稞粉中慢消化淀粉含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以酶解-压热法制备紫山药抗消化淀粉,考察了淀粉乳浓度、普鲁兰酶用量、酶解时间、压热时间对制备淀粉中抗消化淀粉含量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和方差分析明确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并优化工艺条件;比较分析了糊化淀粉、压热淀粉以及酶解-压热法制备淀粉的水解动力学。结果表明:酶解-压热法制备紫山药抗消化淀粉的含量随各因素水平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优化的条件为:淀粉乳质量分数20%、普鲁兰酶用量8 U/g、酶解12 h、以120℃压热处理40 min 2次时,制备抗消化淀粉样品纯度为96.67%,其中抗消化淀粉含量为47.85%;水解特性研究表明:与糊化、压热法相比,酶解-压热法制备抗消化淀粉的水解率、水解指数与血糖指数均显著降低,具有更好的抗消化性。  相似文献   

13.
酸法制备小麦微孔淀粉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酸法制备小麦微孔淀粉,通过SEM(扫描电镜)、IR(红外光谱法)、DSC(差示扫描量热法)、XRD(X射线衍射)研究微孔淀粉的结构.结果表明:与原淀粉相比,微孔淀粉表面形成微型孔洞,孔径沿径向增大,且微孔淀粉分子结构未见变化.微孔淀粉DSC吸热峰的峰值温度减小,峰面积增大,结晶度增加.微孔淀粉XRD图的峰强减弱,结晶区部分水解.  相似文献   

14.
主要探讨了不同浓度麦芽糖转葡糖基酶(简称4αGT)修饰对玉米淀粉精细结构与消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酶浓度增加时,改性淀粉中慢消化淀粉(SDS)含量增加,分子质量下降,直链淀粉含量也有所下降。当酶作用量为20 U/g淀粉时,与原淀粉相比,改性淀粉中SDS含量由9.4%增加至21.68%,直链淀粉含量由32.8%下降为25.3%,分子量也有所下降。链结构分析结果显示,其短链淀粉含量(DP<13)和长链淀粉含量(DP>30)相较于原淀粉均有所增加。4αGT作用于淀粉后合成了具有慢消化功能的新型结构。  相似文献   

15.
比较玉米淀粉(A型)、马铃薯淀粉(B型)和锥栗淀粉(C型)韧化处理前后的颗粒形貌、结晶特性和热特性变化,探究韧化处理对3种晶型淀粉消化特性的作用机理。SEM图片显示,韧化处理后玉米淀粉表面出现凹坑,马铃薯淀粉表面出现少许裂痕,锥栗淀粉表面变得光滑,褶皱消失;XRD和FTIR分析表明,3种淀粉经韧化后晶型未有改变,但结晶度均显著提高,分子短程有序性增加,晶体结构更趋稳定;DSC分析表明,韧化处理后3种晶型淀粉的糊化温度显著升高,热焓值无显著变化;韧化处理对不同晶型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存在差异,3种淀粉经韧化后RS含量均显著增加,水解指数HI和血糖指数GI显著降低;玉米淀粉韧化后RDS含量显著增加,SDS含量显著减少,水解平衡浓度由84.81%降至76.79%;马铃薯淀粉中SDS和RDS含量均显著减少,水解平衡浓度由30.59%降至21.84%;韧化处理对锥栗淀粉的RS、SDS、RDS含量及水解平衡浓度变化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人工加速陈化、农家储粮和粮库储粮对小麦籽粒淀粉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高湿人工陈化12周的小麦籽粒中快消化淀粉(RDS)和抗性淀粉(RS)含量分别下降了27.89%和28.03%,慢消化淀粉(SDS)含量增加了23.79%,淀粉水解20、50、80和120 min后的消化率分别下降了27.89%、13.13%、7.34%和2.07%。粮库储粮储藏6月小麦籽粒中的快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分别下降了3.71%和4.00%,慢消化淀粉含量增加了5.16%,淀粉水解20、50、80和120 min后的消化率分别下降了3.71%、2.05%、1.77%和-0.55%。   相似文献   

17.
以玉米淀粉(A型)、马铃薯淀粉(B型)、豌豆淀粉(C型)3种典型晶型淀粉为原料,利用复合酶(分支酶、β-淀粉酶)、超声-复合酶两种方法改性,探究3种典型晶型淀粉在改性前、后的结构及消化特性。通过碘蓝法、质子核磁共振氢谱、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分析改性前、后3种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分支密度、分子结构和结晶结构,并探究改性对淀粉消化特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经复合酶处理后,3种晶型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分子有序程度、相对结晶度均降低,分支密度和慢速消化淀粉的含量显著提高,水解指数(HI)和血糖指数(GI)均显著降低,且3种晶型淀粉中豌豆淀粉(C型)变化幅度最大。引入超声处理后,上述指标显示的改性程度得到进一步加强;经超声-复合酶法改性处理后3种淀粉转化为以V型结构为主要晶型的C+V型结构。结论:3种典型晶型淀粉中豌豆淀粉对复合酶改性最为敏感;超声-复合酶方法能够更高效地改变淀粉结构,进而改善其消化特性。研究结果为功能性低GI食品的加工技术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小麦淀粉为原料,以N-(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醚化剂制备小麦阳离子淀粉;以取代度和反应效率为响应值设计5因素(GTA用量,氢氧化钠用量,加水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3水平响应面实验,通过响应面实验得到最佳制备条件为:GTA加入量12mL,NaOH加入量为0.29g,加水量5mL,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23h;另外还分析双因素间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9.
研究响应面法对番茄红素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优化。以番茄红素结晶为试验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番茄红素结晶与β-环糊精饱和溶液比、包埋时间、包埋温度为自变量,番茄红素的包埋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番茄红素β-环糊精包埋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番茄红素结晶:β-环糊精饱和溶液1.4∶1(mg/mL)、包合温度49℃、包合时间70min。在此条件下,β-环糊精包合番茄红素的包埋率的预测值为92.10%,验证值最高达91.04%。  相似文献   

20.
为了改善燕麦的消化性,提高β-葡聚糖生物利用率和抗氧化性,本实验采用挤压膨化技术耦合微生物发酵,对燕麦进行处理,考察处理前后β-葡聚糖含量和生物可给率、淀粉的消化性及抗氧化性能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燕麦相比,实验所测的指标经挤压膨化耦合发酵处理后均有显著提高(P<0.05),其中β-葡聚糖含量和生物利用率分别提高了30.86%、36.38%,快速消化淀粉(RDS)提高了13.58%, 慢速消化淀粉(SDS)提高22.42%,抗性淀粉(RS)降低了24.23%,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分别降低了21.11%、34.17%,支链淀粉:直链淀粉降低了16.67%,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IC50减低了38.68%和31.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