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9 毫秒
1.
辣椒素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椒素是辣椒的主要辛辣成分。本文主要对辣椒素研究概况及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综述,并对不同的辣椒素提取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对辣椒素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辣椒中辣椒素提取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设备和新技术的深度创新开发,对辣椒素的提取与应用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辣椒素是辣椒中主要的刺激性化学物质,也是辣椒中最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在国内外的诸多研究进展中,辣椒素在食品、医药和农业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探讨了辣椒中辣椒素的理化性质及其制备技术,并论述了辣椒素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同时,分析了以辣椒素为参数的指纹图谱技术在辣椒质量控制和真伪鉴别上的可行性,以期为辣椒素的品质评价提供新的方法,更好的为辣椒的研究开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辣椒素作为辣椒中主要的辛辣成分,同时也是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大量的研究表明,辣椒素具有广泛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如作为食品添加剂和抗炎、抗癌、抗肥胖、抗疲劳等作用。文章介绍了辣椒中辣椒素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及其生物活性功能,并探讨了辣椒素的理化性质和相关提取方法,着重论述了其抗疲劳的机理研究,以期为辣椒素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对豆瓣中辣椒素类物质的超声波提取条件(提取溶剂、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和豆瓣中辣椒素类物质的热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200W、超声波频率40kHz、2.5g豆瓣采用10mL甲醇提取两次、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5min;热稳定性实验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豆瓣中辣椒素类物质的含量会逐渐下降,当温度达到130℃时,豆瓣中辣椒素类物质的含量开始下降,当温度达到200℃时,辣椒素类物质的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采用梯度洗脱对三种野山椒样品中提取的辣椒素类物质进行了色谱优化分离,并进一步采用HPLC-APCI-MS对样品中的辣椒素类物质进行了定性分析,分离、测定出包括辣椒素、二氢辣椒素、降二氢辣椒素三种主要辣椒素物质和高辣椒素、高二氢辣椒素等微量辣椒素物质在内的15种辣椒素类物质及其相关物.  相似文献   

6.
酶法提取辣椒素的实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酶法提取辣椒素的新方法研究了最佳酶解条件,通过酶解液初始pH值、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和酶量的三水平正交实验,得到了影响辣椒素产量指标的最优水平组合,实验得出辣椒素产量为7.18mg/g;并与传统溶剂浸提法提取辣椒素进行了比对实验,结果表明:酶法提取辣椒素萃取速度快、效率高,产量比传统方法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7.
辣椒素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辣椒素是存在于辣椒中的一种极度辛辣的香草酰胺类生物碱,其特有的生物活性使其在食品、医药、卫生以及军事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是提高其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以辣椒素提取率为指标,首先比较了不同产地辣椒中辣椒素的含量;然后对浸提溶剂、浸提溶剂浓度、浸提方式、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通过研究发现当以95%乙醇为浸提溶剂、浸提温度为40 ℃、浸提时间为4 h、液固比为12∶1时,辣椒素的提取率达到最大值2.7 mg/g.该研究结果不仅证实了此方法是一套较为有效可行的提取工艺,同时也为辣椒素的进一步大规模提取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酶预处理法提取辣椒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应用纤维素酶处理辣椒粉的酶解条件及对乙醇提取辣椒素效率的影响。考察了纤维素酶处理辣椒粉的酶解液初始pH值、酶解温度、酶用量和酶解时间对辣椒素提取率的影响;确定了酶解的最优条件为:酶解液初始pH值5.3,酶解温度为40℃,酶用量为10mg/g,酶解时间为3h。在此条件下,酶解后的辣椒粉用乙醇提取时,辣椒素的提取率比乙醇直接提取时高出7%左右。  相似文献   

9.
臧宇凡  秦虹 《食品科学》2019,40(5):289-294
辣椒素酯是从‘CH-19 Sweet’甜椒中提取的一类无刺激性、低毒性的类辣椒素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和广泛的应用价值。辣椒素酯在调节糖脂代谢、抗肿瘤、抗炎、增强运动耐力和抗氧化方面的作用及机制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其在镇痛、抗过敏、增强吞咽反射、上调皮肤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以及激活脑区等方面的生物活性也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辣椒素酯的生理功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辣椒素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辣椒素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素提供参考,以辣椒为原料,采用醇提法提取辣椒素,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和提取温度对辣椒素提取率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15,提取时间为60min,提取温度为7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0.745%。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目前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的研究现状,对其组成、结构、提取方法、性能以及应用进行了对比总结,发现运用酶解法制得的胶原蛋白质量最优,但成本较高,运用多种提取方法结合制备胶原蛋白效率更高,为今后主要发展方向,同时罗非鱼鱼鳞胶原蛋白目前在医学、食品、化妆品、环境方面应用广泛,今后可在过敏原问题以及止血方面着重研究。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综述了香辛料精油的主要成分、提取方法,以及国内外对香辛料精油的研究进展,此外还介绍了香辛料精油在食品工业的应用,并且对其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3.
熊果酸是一种存在于水果、蔬菜和中草药等天然植物中的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在食品、药品和化妆品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熊果酸结构复杂,难以通过化学手段合成,从天然植物中提取分离是获取熊果酸的主要途径。本文针对熊果酸的提取工艺、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首先对传统提取方法溶剂浸提法和索氏提取法,以及近年来新型的提取方法, 包括超声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亚临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等进行了概括;其次总结了熊果酸在抗氧化、抗炎、抗肿瘤、保护肝脏和心脏、改善糖脂代谢紊乱等方面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最后通过对熊果酸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后续熊果酸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研究,以及在食品与医药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三萜类化合物是灵芝代表性活性成分,在医药及保健食品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开发价值。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和归纳资料,综述了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主要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分析了目前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研究及应用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的研究及其功能性应用开发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灵芝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及应用开发提供相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黄灯笼辣椒为原料,研究超临界CO2流体萃取食用级辣椒碱的最佳萃取工艺。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萃取时间、萃取温度、粉碎粒度、萃取压力、夹带剂对辣椒碱萃取效果的影响,再采用正交试验对萃取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对辣椒碱萃取效果影响顺序为萃取压力>萃取时间>粉碎粒度>萃取温度。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90min、粉碎粒度80目、萃取温度35℃,该条件下外加5%的夹带剂,辣椒碱一次萃取率为93%。  相似文献   

16.
碱法提取辣椒素工艺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干辣椒为原料,利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研究pH值、乙醇体积分数、温度、时间对辣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测定不同提取条件下的辣椒素含量。结果表明:高于50℃辣椒素易受热破坏;微碱性pH值有利于辣椒素提取;影响辣椒素提取量的因素依次为:温度>乙醇体积分数>pH值>时间,其最佳工艺条件为pH8、乙醇体积分数70%、50℃浸提3.5h,该组合条件下的平均提取量为6.812mg/g。  相似文献   

17.
辣椒素类物质是辣椒果实中“辣味”的来源,辣椒素类物质通过刺激神经末梢,在神经末梢上和某些分子反应产生生物电脉冲,激活人体神经中的辣椒素受体通道,然后将信号传导到大脑,产生辣味感觉(以下简称辣味)。研究发现,辣味与味觉之间存在协同或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辣椒素类物质与味觉的相互作用也不同,因此,本文对辣椒素类物质的种类、化学性质及应用进行概括,阐述辣味的产生,即辣椒素激活辣椒素受体通道的生物学机制,同时探讨辣味与酸味、甜味、苦味、咸味以及鲜味的相互作用,指出目前辣味与味觉相互作用及其潜在影响机制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辣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