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红曲红色素和高粱红色素的防腐与着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红曲红色素和高粱红色素在香肠加工中的应用,旨在减少亚硝酸钠的使用量。以猪肉制作的香肠为试验对象,进行单一色素试验,确定红曲红色素、高粱红色素、以及发色剂亚硝酸钠的使用量,再根据单一色素试验结果确定三种色素最佳使用范围,以此确定了三个因素四个水平的正交实验,进行复合色素使用量的正交实验。试验主要对添加不同色素的香肠在贮藏期间的水分含量、pH值、CIEL*值、CIEa*值、CIEb*值以及菌落总数的变化进行测定,并根据结果对产品的着色和防腐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色素在香肠加工中的最佳用量为高粱红色素0.08g/kg、红曲红色素0.03g/kg、亚硝酸钠0.10g/kg。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亚硝酸盐在中式香肠中的用量,以红曲红色素,辣椒红色素,番茄红色素,赤藓红色素等作为着色剂,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各因素水平的比例,对中式香肠的感官、色差、亚硝酸盐残留量、质构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添加0.16g/kg红曲红色素、0.04g/kg番茄红色素、0.06g/kg辣椒红色素,其护色效果最佳。正交实验表明:添加0.14g/kg红曲红色素、0.04g/kg番茄红色素、0.05g/kg辣椒红色素是最佳的互配结果,并且与对照组相比可改善中式香肠的质构。  相似文献   

3.
口口脆香肠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文添 《肉类研究》2010,(10):20-23
本文研制开发了口口脆香肠,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经正交试验确定口口脆香肠的最佳配方为:猪2#肉30%、猪耳20%、猪皮15%、脊膘10%、大豆分离蛋白2.5%、玉米变性淀粉3%、卡拉胶0.4%、复合磷酸盐0.3%、亚硝酸钠0.002%、食盐1.5%、香辛料0.2%、红曲红色素0.009%、诱惑红色素0.0009%、保鲜剂0.25%、水适量,最佳烟熏蒸煮工艺条件为:干燥温度65℃、35min;烟熏温度78℃、30min;蒸煮温度80℃、30min。  相似文献   

4.
南瓜火腿肠的研制开发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对火腿肠中添加南瓜进行了研究,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南瓜火腿肠的最佳配方为:猪肉100%(肥瘦比为3:7),南瓜碎粒15%,卡拉胶0.3%、大豆蛋白3.5%、玉米淀粉10%,复合磷酸盐0.5%,食盐4%,香辛料1%、味素0.3%、白糖1.5%、红曲红色素0.05%.  相似文献   

5.
根据消费者对川味发酵香肠色泽的实际需求,利用红曲发酵代谢产物的着色和发酵风味,根据传统川味红曲发酵香肠的制作工艺,对红曲米添加量进行优化,并分析了川味红曲发酵香肠的质量标准。结果表明最佳红曲米添加量为1.5 g/kg,香肠产品质量标准符合《中式香肠》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添加量的水溶性红曲红色素对不同肥瘦比香肠颜色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溶性红曲红色素不仅可改善香肠颜色,而且可提高香肠颜色对光和氧气的稳定性。红曲红色素添加量越大,香肠颜色越好,并且对光和氧气的稳定性越强。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通过三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试验设计,以pH为指标对以WBL-45为发酵剂的猪肉发酵香肠进行了发酵条件的优化研究。试验以8h为时间段,通过对糖的添加量、发酵剂的添加量以及发酵温度对发酵香肠产酸能力的影响进行了48h的检测,得出发酵香肠发酵产酸的最佳条件为:糖的添加量为5.32%,菌种的添加量为0.007%,发酵温度为24.5℃,由此可制出产酸能力较强的发酵香肠。  相似文献   

8.
一种新型烧烤香肠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大众化烧烤香肠配方工艺进行了研究.经正交试验确定烧烤肠的最佳配方:鸡腿肉39%、鸡皮21%、大豆蛋白1.5%、大豆组织蛋白1.2%、玉米淀粉8%、复合胶体0.6%、复合磷酸盐0.3%、食盐1.5%、白糖5%、香辛料1%、红曲红色素0.002%、诱惑红色素0.0002%、饴糖4%、TG酶0.5%。  相似文献   

9.
以感官品质、酸价、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为指标,研究葡萄籽提取物对发酵猪肉香肠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葡萄籽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发酵猪肉香肠的感官品质变化不大,而酸价、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变化越来越慢,表明葡萄籽提取物能明显减缓发酵猪肉香肠的产酸速度和氧化速度,进而提高其氧化稳定性;添加0.25%葡萄籽提取物对提高发酵猪肉香肠氧化稳定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在火腿肠中添加果冻进行了试验研究,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果冻火腿肠的最优配方为:猪肉100%,果冻颗粒15%,卡拉胶0.4%,大豆蛋白3%,玉米淀粉8%,复合磷酸盐0.5%,食盐3.2%,香辛料0.5%,味精0.4%,白糖6%,红曲红色素0.025%.  相似文献   

11.
以感官品质、酸价、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为指标,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发酵猪肉香肠储存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银杏叶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发酵猪肉香肠的感官品质变化不大;而酸价、过氧化值和硫代巴比妥酸值的变化越来越慢,表明银杏叶提取物能明显减缓发酵猪肉香肠的产酸速度和氧化速度,并且随着银杏叶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加,其效果也随之增强,即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添加0.25%银杏叶提取物对提高发酵猪肉香肠稳定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将茶树菇切成碎粒添加进肉馅中一起发酵,制得茶树菇发酵香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发酵香肠的发酵工艺和最佳配方。结果显示,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剂添加量4%、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20h、嫩化剂添加量0.006%。发酵香肠的配方为:茶树菇添加量12%、猪肉肥瘦比2∶8、蔗糖添加量3%、玉米淀粉添加量4%。按此工艺和配方制得的产品,经感官评定和理化检测,口感上佳、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粳米、复合香辛料酶解液为主要原料,采用生香酵母、红曲、糖化酶(10 wU/mL)为糖化发酵剂,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高酯红曲调料酒最佳酿造工艺。结果表明其最优工艺为:料液比为1∶1.5(其中50%为复合香辛料酶解液)、红曲添加量为2%、安琪酵母添加量为0.5%,(25±1)℃条件下发酵15 d,经澄清过滤、炖酒后获得高酯红曲调料酒。产品色泽清亮,酒香纯正,具有黄酒品种的典型风格,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4.
殷倩倩  左勇 《中国调味品》2024,(2):62-68+78
该研究通过扩大菌株分离源,选育优质红曲霉菌M7-5。以该菌株为发酵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大米糊化水量、发酵温度、碳源种类及添加量、氮源种类及添加量对红曲发酵色价及桔青霉素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最佳控制参数。结果表明,红曲最佳发酵条件为大米糊化水量13%、甘油添加量8%、硝酸钠添加量1.85%,在此条件下,色价与桔青霉素含量的比值(p/c值)达到22 158.2。该研究可为传统红曲发酵工艺的改进和工业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传统发酵香肠工艺的基础上,通过添加适量绿茶提取液获得了一种具有绿茶风味的发酵香肠。以重量变化和pH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优化试验确定了绿茶风味发酵香肠最佳肥瘦比为3:7;通过感官评价和对pH值的影响确定绿茶浸提液添加量与猪肉比为4∶6;以绿茶风味发酵香肠的感官评价结果为评价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发酵香肠的最佳发酵工艺为乳糖添加量0.75%,接种量为4%,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6h。并结合产品实际制定了绿茶风味发酵香肠的产品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乳酸菌和酵母共发酵鸡肉香肠加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正交试验探讨了酵母菌、乳酸菌、葡萄糖的添加量及鸡脯肉与肥猪肉之比对鸡肉发酵香肠感官质量的影响,当酵母菌、乳酸菌、葡萄糖的添加量分别为0.06%,0.10%,1.0%,鸡脯肉与肥猪肉之比为82时,鸡肉发酵香肠的感官质量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选取烤香味美拉德反应产物、红曲红、山楂核烟熏液与维生素C等原料开发香肠调料。结果表明:香肠调料烤香味调料最适添加量为2.0%,最佳红曲红添加量为0.08%,山楂核烟熏液最佳添加量为2.0%,在香肠调料中加入维生素C对红曲红色素有较好的护色作用,添加量0.05%护色效果较好。随着维生素C添加量增加,护色效果变化不明显,添加量0.2%组样品第14天红度值比添加量0.05%组样品第14天红度值仅高0.53,色差存在小色差,感觉轻微。新产品中亚硝酸盐含量可降至传统烟熏香肠的30%,多环芳烃苯并(a)芘大大降低,产品色泽、风味可达到传统香肠标准。  相似文献   

18.
在传统四川风味香肠的加工工艺基础上,通过川明参添加量、猪肉肥瘦比、淀粉添加量进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香肠的色差、质构性能和感官特性为评价指标,确定了川明参保健猪肉风味香肠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基础配方不变的情况下,影响香肠品质的大小顺序是川明参淀粉猪肉肥瘦比,即川明参用量10%、猪肉肥瘦比2∶8、淀粉添加量8%。在此条件下,质构与感官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19.
胶原蛋白和燕麦都是具有良好保健价值和营养价值的健康食品,把二者加入到猪肉香肠中,并使用复合发酵剂进行发酵,考察其对香肠品质特性的影响。经过对各个样品进行pH值、水分含量等理化指标测定以及感官评定,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的基础上得到最佳的制作工艺是:在原料猪肉中加入一定量调料及香辛料,添加10%燕麦粉及6%胶原蛋白粉(型号1000-S-01),接种4%复合发酵剂(乳酸菌∶酵母菌为1∶2)后,于30℃环境中发酵13h,在60℃环境中干燥2h后150℃烤30min左右至熟。所得产品色泽红润,组织紧密,口感细腻,有烤肠特有滋味,发酵香味浓郁,咸中带甜,酸度适中。复合发酵剂的使用可使发酵香肠的质量提高,色泽、风味改善,生产周期缩短,而胶原蛋白的添加可提高发酵香肠的弹性和嫩度。  相似文献   

20.
花生芽中不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把花生芽添加到低温乳化肠中开发出新的产品,有利于扩大花生芽豆的应用范围,丰富我国肠类制品的种类。本实验对低温乳化肠中添加花生芽进行了研究,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花生低温乳化肠的最佳配方为:猪肉55%,花生芽8%,大豆蛋白5%、玉米淀粉6%、卡拉胶0.5%、复合磷酸盐0.5%、食盐2.5%、香辛料1%、味精0.3%、白糖2%、红曲红色素0.05%、冰水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