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酶法提取人工养殖鲟鱼皮中胶原蛋白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原蛋白是一种具有生物功能的结构蛋白质,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妆品和食品工业中.研究人工养殖鲟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采用酶法提取胶原蛋白,对提取胶原蛋白过程中酶的选择,酶的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进行详细的研究.正交试验表明.酶提鲟鱼皮中胶原蛋白的最佳工艺为:以胃蛋白酶-0.5 mol/L乙酸作为提取剂,酶量4000U/g,提取温度37℃,提取时间为6 h,固液比为1:4;在此条件下得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70.15%.同时,测定人工养殖的鲟鱼皮胶原蛋白的最大紫外吸收波长为235 nm.  相似文献   

2.
通过体外消化法测定大鲵皮体外消化率;使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实验,优化大鲵皮胶原蛋白提取工艺;并对胶原蛋白冻干样的功能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处理的大鲵皮,其体外消化率高达96.66%;以加酶量、超声时间和提取时间为三因素,胶原蛋白提取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设计优化大鲵皮胶原蛋白提取率,其最优化参数为加酶量1000 U/m L料液、提取时间33 h以及超声时间12 min,此条件下最优大鲵皮胶原蛋白提取率为71.94%,与模型预测值(73.32%)较一致;在20℃、相对湿度43%和81%条件下,大鲵皮胶原蛋白能长时间保留20%水分;大鲵皮胶原蛋白在0.4 g/100 m L浓度,溶液p H7以及溶液盐离子浓度为1.25 mol/L时有最佳起泡性;当溶液p H4,盐离子浓度为0.25 mol/L时鲵皮胶原蛋白有最佳乳化性。  相似文献   

3.
人工养殖大鲵皮胶原蛋白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温4 ℃条件下,采用酸法(0.5 mol/L乙酸)和酶法(胃蛋白酶)对人工养殖大鲵皮中的胶原蛋白进行了提取,对提取纯化后的两种不同类型的胶原蛋白--酸溶性胶原蛋白(acid-soluble collagen,ASC)和胃蛋白酶酶促溶性胶原蛋白(pepsin-soluble collagen,PSC)其各项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SC和PSC均包含2 条α链及它们的二聚体β链,为Ⅰ型胶原蛋白;ASC和PSC中甘氨酸含量最高,其次为谷氨酸和脯氨酸,胱氨酸含量最低;ASC和PSC中亚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44和173(以残基/1 000残基计),两者热变性温度分别为23.5 ℃和26.5 ℃,表明PSC的热稳定性较优;ASC和PSC的紫外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233.0 nm和232.0 nm波长处,符合胶原蛋白的特征;ASC和PSC的红外特征吸收频率相似,均含有酰胺Ⅱ带、酰胺Ⅲ带及在两酰胺带间的一系列吸收峰,表明ASC和PSC中胶原蛋白的三螺旋结构较为完整。  相似文献   

4.
为高效利用大鲵加工副产物大鲵皮,研究干制大鲵皮制备胶原蛋白的工艺条件。以胶原蛋白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分别研究胃蛋白酶添加量、酶解pH和酶解时间对大鲵皮胶原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法进一步优化大鲵皮制备胶原蛋白工艺,确定最适工艺条件,即胃蛋白酶添加量6 000 U/g、酶解pH 2.0、酶解时间6 h,在此工艺条件下,大鲵皮胶原蛋白提取率为86.7%。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扫描结果分析表明,用该法提取的干制大鲵皮胶原蛋白保留胶原蛋白较为完整的三股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骆驼掌为原料,以提取时间、加酶量、乙酸浓度、料液比为实验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胃蛋白酶提取骆驼掌胶原蛋白工艺,并对所提骆驼掌胶原蛋白进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骆驼掌胶原蛋白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48 h、胃蛋白酶加酶量4%、乙酸浓度0.50 mol/L、料液比1:15 g/mL,此条件下提取率为30.33%±0.19%。紫外光谱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表明,所提胶原蛋白符合I型胶原特征,保持了胶原蛋白的三螺旋结构。与牛蹄胶原蛋白性质比较,发现骆驼掌胶原蛋白的吸湿性和保湿性优于牛蹄胶原蛋白,吸油性弱于后者。  相似文献   

6.
正交试验优化黄河鲤鱼鳞酶促溶性胶原蛋白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黄河鲤鱼鳞胶原蛋白提取率,在4 ℃条件下,采用胃蛋白酶和0.5 mol/L乙酸溶液对其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索了提取时间、加酶量和料液比3 个因素对黄河鲤鱼鳞酶促溶性胶原蛋白(pepsin soluble collagen,PSC)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河鲤鱼鳞PSC的最适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60 h、加酶量40 kU/g和料液比1∶10(g/mL),在此条件下,PSC提取率达到(17.7±0.7)%。所提取的产品与酸溶性胶原蛋白(acid soluble collagen,ASC)有相似的电泳性质和氨基酸组成,表明其可能与ASC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7.
东海海参胶原蛋白酶解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从东海海参中提取胶原蛋白的工艺以及胶原蛋白酶解的条件优化.以干东海海参为原料,采用酸碱溶液浸泡除去东海海参表面的钙质及非胶原物质,然后在酸性条件下用1%胃蛋白酶进行水解,提取胶原蛋白;分别探讨木瓜蛋白酶、风味蛋白酶和胰蛋白酶酶解胶原蛋白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最适条件:底物含量30 g/g酶.温度40℃,pH 7.5;风味蛋白酶最适条件:底物含量40 g/g酶,温度40℃,pH 7.5;胰蛋白酶最适条件:底物含量40 g/g酶,温度55℃,pH 9.0.复合酶水解的最佳工艺:风味蛋白酶与木瓜蛋白酶的质量比1:1,木瓜蛋白酶与胰蛋白酶的质量比3:1,风味蛋白酶与胰蛋白酶的质量比1:1.  相似文献   

8.
正交试验优化羊肌腱中Ⅰ型胶原蛋白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羊肌腱为实验材料,经脱脂、脱钙、除杂蛋白后,用盐酸胍去除蛋白多糖,经胃蛋白酶酶解、氯化钠盐析、透析后对其进行提取工艺的研究与鉴定。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时间60 h、酶添加量4%、0.1 mol/L柠檬酸溶液添加量5 mL/g进行羊肌腱提取。紫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所提胶原最大吸收峰220 nm,证明提取物为胶原蛋白。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羊肌腱中存在的蛋白主要是Ⅰ型胶原蛋白。经红外光谱分析,进一步证明提取的胶原蛋白为Ⅰ型胶原蛋白且结构完整。  相似文献   

9.
鱿鱼皮胶原蛋白制备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鱿鱼皮的基本组成成分,探索热水法、酸法和酶解法从鱿鱼皮中提取胶原蛋白的制备技术.结果表明,鱿鱼皮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粗蛋白含量为75.35%(干基),胶原蛋白的含量53.96%(干基),胶原蛋白占总蛋白的71.61%;热水法提取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90.26%,酸法提取胶原蛋白的提取率为95.16%,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法提取胶原蛋白的提取率分别为95.16%和97.56%,木瓜蛋白酶酶解法的提取效果最好;木瓜蛋白酶酶解法的提取胶原蛋白的最佳条件是底物浓度1:20(g/mL),温度50℃、pH 6.0、加酶量3 200U/g、时间6h.  相似文献   

10.
以鲑鱼皮为原料,采用酸浸-水提法提取明胶,通过氨基酸分析以及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分析明胶的理化性质。结果显示:明胶提取率为60.46%,纯度为83.92%,紫外最大吸收波长为233 nm,氨基酸组成符合明胶的特性。为得到低相对分子质量胶原蛋白肽,选用木瓜蛋白酶对明胶进行水解,系统考察水解时间、加酶量(质量分数)、底物质量分数、pH、温度对水解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确定最优酶解条件。结果表明:水解时间2.5 h,加酶量7%,底物质量分数10%,酶解温度55℃,pH 8.0,该工艺条件下水解度为12.65%。制备的胶原蛋白肽相对分子质量小,其中低于1 000的占91.5%。  相似文献   

11.
利用酶工程技术,以鱿鱼皮为原料,研究制备鱿鱼皮胶原蛋白肽粉。选用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和alcalase蛋白酶进行试验,以产品得率和肽及氨基酸含量为评价指标,从5种蛋白酶中筛选中性蛋白酶作为水解用酶。进行不同料液比、不同加酶量和不同酶解时间的单因素试验,初步确定料液比1︰6 (kg/L),加酶量600 U/g,酶解时间6 h。在此基础上进行加酶量、温度、pH和时间的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酶解条件:加酶量600 U/g,温度45℃, pH 6.0,酶解时间4 h。酶解得到的胶原蛋白肽粉呈淡黄色粉末状,糖含量为3.9%,总脂肪含量为0.19%,蛋白含量为73.57%,肽粉中的羟脯氨酸含量为6.35%,说明该肽粉营养价值较高,达到胶原蛋白肽粉的行业标准要求,在实际生产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鲢鱼鳞胶原蛋白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胰蛋白酶3种蛋白酶对鱼鳞中的胶原蛋白进行初步提取,选取效果最好的酶用正交实验优化胶原蛋白制备工艺。结果表明,用胃蛋白酶提取鱼鳞胶原蛋白效果最佳,最佳工艺条件为:40℃、48h、酶量4%、pH2,提取率为56.8%。经SDS-PAGE分析,所提取胶原蛋白分子量主要分布在30.0~94.0ku之间。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鲢鱼鳞酶解蛋白液中甘氨酸(Gly)含量最高,脯氨酸(Pro)和谷氨酸(Glu)含量次之,而半胱氨酸(Cys)与酪氨酸(Tye)含量较低,符合I型胶原蛋白的组成特征。鱼鳞胶原蛋白随温度的升高黏度下降,乳化性次于对照的I型胶原蛋白。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大鲵肉中肌基质蛋白和大鲵皮提取的胶原蛋白基础特性进行比较研究。采用酸法、胃蛋白酶法提取大鲵肌基质蛋白和大鲵皮中的胶原蛋白,测定胶原蛋白的分子质量、光谱特性、羟脯氨酸含量、微观结构与黏度。结果表明:大鲵皮、大鲵肉中肌基质蛋白的酸溶性胶原蛋白提取率分别达18.29%和7.08%,酶提胶原蛋白提取率分别为25.67%和18.65%;酸提大鲵皮、大鲵肌基质蛋白中胶原蛋白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16.05±0.16)%和(10.49±0.42)%,酶提分别为(18.04±0.08)%和(8.67±0.12)%;酸提与酶提胶原蛋白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特性基本相似,酸提大鲵皮胶原蛋白的种类比肌基质蛋白中提取的胶原蛋白种类更多,酶提大鲵皮中胶原蛋白电泳条带比肌基质蛋白中提取的胶原蛋白条带更为清晰,但分子质量基本一致;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酸提的2种来源胶原蛋白网状结构较酶提更为完整;2 种来源的胶原蛋白黏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大鲵肉中肌基质蛋白与大鲵皮胶原蛋白特性相同,可作为补充胶原蛋白制品及化妆品原料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4.
胃蛋白酶提取马面鱼皮胶原蛋白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面鱼皮为原料,优化胃蛋白酶提取马面鱼皮胶原蛋白工艺,并对所提胶原蛋白进行结构分析,为马面鱼皮胶原蛋白的制备提供实验基础。得到提取最优条件为胃蛋白酶加酶量16?800?U/g、缓冲液pH?3.0、料液比1∶30(g/mL)、提取时间21.5?h,马面鱼皮胶原蛋白提取率为27.6%。氨基酸分析、紫外光谱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垂直电泳分析表明,所提胶原蛋白符合I型胶原蛋白特征,保持胶原蛋白的三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对草鱼皮的酶促水解,以及水解液通过Maillard反应合成肉类香味料。研究表明:木瓜蛋白酶的最佳水解条件为55℃,pH 6.5,反应时间6h,加酶量8000U/g;胃蛋白酶的最佳水解条件为40℃,pH 2.0,反应时间4h,加酶量7500U/g;木瓜蛋白酶水解草鱼皮所得水解液的水解度要比胃蛋白酶高出很多;以木瓜蛋白酶在最佳水解条件下所得的水解液作为Maillard反应的基料,效果表明,添加0.5%L-CysHCl、3%食盐、1.25%葡萄糖、0.5%Vc等物质后于120℃、80min、pH 6.0条件下进行Maillard反应可合成理想的肉类香味料。  相似文献   

16.
几种酶法从猪皮中提取胶原蛋白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王川  李燕  马志英  蓝蔚青 《食品科学》2007,28(1):201-204
研究了用胰酶、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从猪皮中提取胶原蛋白。研究发现,猪皮的蛋白质含量约为24.59%,羟脯氨酸含量为2.3%。猪皮经酶解处理后,即得到胶原蛋白粗提取液,粗提液再经过透析、浓缩,最后进行冷冻干燥,可得到纯度较高的胶原蛋白制品。研究结果显示:三种酶处理猪皮,其中以胰酶提取物得率最高,但结构破坏较严重,用胃蛋白酶提取的胶原蛋白制品的结构最完整,色泽最为洁白,但得率最低。  相似文献   

17.
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马面鱼皮胶原蛋白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优化马面鱼皮胶原蛋白的提取工艺,引入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分析法对乙酸浓度、液料比值、超声波功率3个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酸浓度0.5 mol/L、液料比值30 m L/g、加酶量2 000 U/g、超声波功率700 W、超声波提取时间10 min,马面鱼皮胶原蛋白提取率达到15.31%,而传统酶法提取率为3.89%,提取率提高了11.42%,说明超声波对胃蛋白酶水解鱼皮胶原蛋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有效提高了胶原蛋白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大鲵下脚料的综合利用价值,以人工养殖大鲵肝脏为原料,采用酶解法提取大鲵肝油。先对蛋白酶进行了筛选,再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pH、液固比、酶添加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对大鲵肝油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大鲵肝油提取的工艺条件,并对精炼前后大鲵肝油的理化指标及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鲵肝油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选用木瓜蛋白酶、pH 6.5、液固比2.5∶1、酶添加量2 100 U/g、酶解时间4 h、酶解温度65℃,在此条件下大鲵肝油提取率为79.92%;粗制大鲵肝油的酸值(KOH)为5.73 mg/g,过氧化值为1.04 mmol/kg,碘值(I)为124.60 g/100 g,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69.75%;精制大鲵肝油的酸值(KOH)为0.93 mg/g,过氧化值为0.43 mmol/kg,碘值(I)为129.40 g/100 g,共检出18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3.55%,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33.88%。使用木瓜蛋白酶酶解提取大鲵肝油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提取率高,所得大鲵肝油品质好,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以草鱼鱼鳞为原料,用木瓜蛋白酶解提取草鱼鱼鳞中的胶原蛋白,并对其性质进行初步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Box-Behnken试验设计,对影响提取率的酶解温度、加酶量、底物质量分数3个因素进行优化,建立并分析各因素与胶原蛋白提取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确定木瓜蛋白酶提取鱼鳞胶原蛋白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50℃,加酶量3.5g/L,底物质量分数22%,经过验证胶原蛋白提取率为15.4%。得到鱼鳞胶原蛋白吸水性接近于甘油,保水性优于甘油,具有一定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以鱿鱼墨水解度为指标,分别测定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对鱿鱼墨水解效果,选用水解能力最强的胃蛋白酶为试验用酶,测定酶解反应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加酶量对鱿鱼墨水解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L9(34)正交试验优化得到胃蛋白酶水解鱿鱼墨的最佳酶解条件为酶解反应pH1.5、酶解温度37℃、酶解反应时间5h、加酶量1.5%。在最优酶解反应条件下,胃蛋白酶水解鱿鱼墨的水解度大于13.50%。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显示酶解法制备的鱿鱼墨黑色素在220nm处有特征吸收波长,红外光谱中的3384.54cm-1和1617.35cm-1处出现吲哚环结构归属的强吸收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