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目的:研究蓝靛果花色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LDLR)、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G1,ABCG1)及ABCA1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择2 月龄雄性Wistar大鼠60 只,将大鼠随机分为6 组,分别为基础饲料对照组(ND,1.2 g/(kg·d mb) 生理盐水灌胃)、高脂模型对照组(HFD,1.2 g/(kg·d mb)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10 mg/(kg·d mb) 辛伐他汀片灌胃),蓝靛果花色苷低、中、高剂量组(HFD+L、HFD+M、HFD+H,分别给予4.0、40.0、 120.0 mg/(kg·d mb)的花色苷灌胃),持续28 d。实验结束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 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载脂蛋白A(apolipoprotein A,Apo-A)及载 脂蛋白B(Apo-B)等血脂指标水平。取大鼠肝脏,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定大鼠肝脏组织中 LDLR、ABCG1、ABCA1 mRNA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LDL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蓝靛果花色苷干预后, 与HFD组相比,花色苷均能不同程度地降低高血脂大鼠血清中TC、TG、LDL-C、Apo-B的含量(P<0.05或 P<0.01),显著升高HDL-C及Apo-A的含量(P<0.05或P<0.01)。花色苷各剂量组LDLR蛋白和mRNA水平均增 高,与HFD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BCA1 mRNA和ABCG1 mRNA的表达水平也高于HFD组,尤其是花 色苷中、高剂量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40.0 mg/(kg·d mb)蓝靛果花色苷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其 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肝脏LDLR和ABC家族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胆固醇逆转运过程。  相似文献   

2.
蓝靛果花色苷超声波辅助提取优化及其降血脂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焦岩  王振宇   《中国食品学报》2010,10(2):52-59
以蓝靛果果渣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蓝靛果果渣中的花色苷(LCRA)。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功率、液固比、提取时间4个因子对花色苷提取效果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蓝靛果花色苷对高血脂大鼠的降血脂作用。用SAS软件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体积分数70.7%、超声波功率302.2W,提取时间6.4 min,液固比20.2。在此条件下花色苷提取率为84.8%。动物试验表明,与模型组相比,蓝靛果花色苷可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提高抗动脉硬化指数(AAI),使肝脏LPS、HL、LPL酶活性明显增强。蓝靛果果渣花色苷具有降低血脂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蓝靛果忍冬花色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靛果忍冬果实中含有大量的花色苷,具有诸多的生理功能,是继草莓、树莓、蓝莓之后的又一小型浆果。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蓝靛果花色苷进行了大量研究,该文对蓝靛果忍冬花色苷的提取与纯化、结构鉴定、稳定性、生理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蓝靛果忍冬花色苷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鱼胶原蛋白肽(fish collagen peptides,FCPs)对高脂膳食(high-fat diet,HFD)小鼠肝脏脂肪代谢和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方法:54?只C57BL/6雄性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膳食组(CON)、HFD组(HF)和FCPs干预HFD组(PHF)。每周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并按体质量把每组小鼠随机均分为两批,分别在第11和22周宰杀,测定采食量、脂肪表观消化率;肝脏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free fatty acid,FFA)含量;肝脏脂代谢相关基因乙酰辅酶A羧化酶1、脂肪酸合成酶、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 1,CYP7A1)、过氧化物激活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α,PPARα)和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carnitine palmity1 transferase 1,CPT1)的mRNA表达水平,肝脏氧化还原状态相关指标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 peroxidase,GSH-Px)活力和还原型/氧化型谷胱甘肽的水平。结果:第22周时,与HF组相比,PHF组小鼠的采食量、脂肪和能量摄入显著增加(P<0.05),肝脏的TG、FFA、脂肪空泡和脂肪浸润面积比明显降低(P<0.05),脂肪分解关键基因CYP7A1、PPARα和CPT1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肝脏的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T-AOC水平和GSH-Px活力显著升高(P<0.05)。结论:质量分数1% FCPs干预可能通过改善HFD小鼠肝脏氧化还原状态,促进肝脏脂肪分解代谢,起到减少小鼠肝脏脂肪蓄积和改善脂代谢。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植物甾醇酯(PSE)对高脂膳食大鼠肝脏脂代谢的作用及其机制,将4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基础饲料、高脂饲料和高脂加质量分数2%PSE饲料24周。监测大鼠的体重;检测血清脂蛋白的水平和肝脏脂质水平;检测血清转氨酶(ALT、AST)活性并对肝脏结构进行病理学观察;分别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的方法评估肝脏LXRα、CYP7A1、ABCA1、HMGCo A、FXR、SREBP-1c、PPARγ、SIRT1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PPARγ和SIRT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PSE降低了血清TC和LDL-C以及肝脏TC的水平,增加了血清HDL-C的水平(P0.05),改善了由高脂膳食导致的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降低了血清ALT和AST的水平(P0.05)。PSE增加了肝脏SIRT1 mRNA的表达,减少了CYP7A1mRNA和PPARγmRNA以及PPARγ蛋白的表达(P0.05),对LXRα、ABCA1、HMGCo A、FXR和SREBP-1c mRNA的表达以及SIRT1蛋白的表达没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利用野生蓝靛果,提高其经济价值,研究蓝靛果花色苷的微波辅助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本文以小兴安岭野生蓝靛果为实验原材料,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蓝靛果花色苷工艺,并分析了其对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其总还原力。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蓝靛果花色苷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80 W、微波时间90 s、料液比1:25 g/mL、乙醇体积分数85%,在此工艺条件下,蓝靛果花色苷的提取量达(292.16±1.25) mg/100 g。蓝靛果花色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自由基、ABTS+·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较高的清除能力,清除率分别达到89.20%、70.40%和 44.73%,同时有较高的总还原能力。该研究为从蓝靛果中提取花色苷提供了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进一步挖掘了蓝靛果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研究花色苷矢车菊素-3-O-β-D-葡萄糖苷(cyanidin-3-O-β-D-glucoside,C3G)及其苷元矢车菊素(cyanidin)对代谢综合征紧密相关的一系列核受体转录活性的影响。将维甲酸X受体(RXR)、孕烷X受体(PXR)、雌激素受体(ER)、法尼醇X受体(FXR)、肝脏X受体α和β(LXRα,LXRβ)、3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PPARα、PPARγ、PPARδ)等核受体-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内参转染至人肝细胞LO2建立模型,分别以1、10、100μmol/L的Cyanidin或C3G干预培养细胞24h,筛选可被Cyanidin或C3G激活的核受体类型。结果显示,与溶剂对照组(0.1%DMSO)相比,3种浓度的Cyanidin对RXR都有抑制作用,但是仅在100μmol/L浓度条件下对PXR有较弱的激活作用(1.42±0.19,P<0.05);C3G则对PXR、ER、LXRα、LXRβ、PPARγ、PPARδ等多种核受体有激活作用(P<0.05),其中对PXR、LXRα、LXRβ、PPARγ等核受体的激活倍数超过对照组50%以上。实验结果提示,花色苷改善代谢综合征的作...  相似文献   

8.
蓝靛果椰子复合酵素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蓝靛果和椰子为主要原料,研究复合酵素原液的发酵工艺。经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发酵温度、原料配比、菌种比例3个主要因素对复合酵素的影响,以花色苷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残糖量、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确定蓝靛果椰子复合酵素最佳工艺。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33 ℃,发酵时间为70 d,酵母菌与双歧杆菌配比为2:1,蓝靛果果浆与椰子果浆质量比为5:1的发酵条件下,得到的蓝靛果椰子复合酵素中花色苷含量为12.17 mg/g,总黄酮含量20.31 mg/g、SOD酶活力为56.74 U/mL、残糖量为4.22 mg/mL,产品酸度适宜,香味突出,口味独特。  相似文献   

9.
张秀玲  李晨  汲润  李凤凤  张文涛 《食品科学》2022,43(12):122-123
为提高真空冷冻干燥蓝靛果粉的品质,添加单一保护剂(麦芽糊精)和复合保护剂(麦芽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麦芽糊精/海藻酸钠、麦芽糊精/阿拉伯胶、麦芽糊精/β-环状糊精)制备出5 种蓝靛果粉,以色泽、出粉率和花色苷含量的综合评分为指标,确定每种复合保护剂的最佳添加量依次为羧甲基纤维素钠2.5%、海藻酸钠1.5%、阿拉伯胶2%、β-环状糊精1%。其中添加2%阿拉伯胶的蓝靛果粉花色苷含量最高((18.09±0.98)mg/g),对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阳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93.04±0.30)%),添加1% β-环状糊精的蓝靛果粉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相比单一保护剂,添加复合保护剂的蓝靛果粉扫描电镜显示为更圆润光滑的球形。蓝靛果冻干粉中的花色苷在胃消化条件下比肠消化条件下稳定,随着体外消化的进行,花色苷含量呈下降趋势,且复配组蓝靛果粉的花色苷保留率均高于只添加麦芽糊精组(D5),其中麦芽糊精/羧甲基纤维素钠组(D1)和麦芽糊精/阿拉伯胶组(D3)中花色苷的保留率更高。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海洋贻贝多糖(mussel polysaccharide α-D-Glucan,MP-A)对高脂饮食(high fat diet,HFD)诱导的载脂蛋白E基因敲除(apolipoprotein E?/?,ApoE?/?)小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改善作用。20只C57BL/6J正常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正常组、正常+MP-A组,20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模型+MP-A组,每组10只。ApoE?/?小鼠喂食高脂饮食诱导NAFLD模型,MP-A灌胃干预后,通过血清和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检测,肝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等进行疗效评价,同时考察脂代谢和胆固醇代谢相关受体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MP-A灌胃7周后,模型+MP-A组小鼠体重增长率(P<0.05)、血清TG水平(P<0.01)、肝脏TG和TC水平显著降低(P<0.05)。组织形态学显示模型+MP-A组小鼠肝脏脂质液泡显著减少。此外,与模型组比较,模型+MP-A组可显著降低小鼠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的mRNA表达水平(P<0.05),显著上调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CYP7A1)的mRNA表达水平(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MP-A组肝组织法尼酯受体(farnesoid X receptor,FXR)、CYP7A1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SREBP-1C)、FAS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以上结果表明MP-A对肝脏脂质代谢密切相关的FXR-SREBP-1C-FAS信号通路和CYP7A1受体的表达具有显著影响,可抑制肝脏TG的积累,显著改善HFD诱导的NAFLD,具有重要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蓝靛果果渣花色苷(Lonicera caerulea residue anthocyanin,LCRA)对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大鼠脂类代谢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基础对照,肥胖模型对照和低、中、高剂量花色苷共5组,即4.0、40.0、120mg/kg bw.d的花色苷灌胃,基础对照组和肥胖模型对照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1.2g/kg bw.d);连续28d后,分别测定大鼠体质量、脂肪、肝脏质量,血清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以及肝脏脂肪酶(LPS)、肝脂酶(HL)、脂蛋白脂肪酶(LPL)、超氧化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结果:与肥胖模型对照组相比,LCRA能显著降低肥胖模型大鼠血脂水平,使肝脏LPS、HL、LPL、SOD和GSH-Px活性明显增强,MDA的生成量显著减少。结论:LCRA对高脂膳食诱导肥胖大鼠脂代谢有明显调节作用,可有效减少肝脏过氧化损伤,预防动脉硬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不同品种蓝靛果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龙江黑河果园产为产地的4个蓝靛果品种(1-100-82、蓝彷垂、加洛奇卡、蓝鸟)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成熟果实中的理化指标及黄酮、花色苷、多酚三种抗氧化物质的含量;以不同溶剂提取蓝靛果有效成分,测定提取物的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结果表明,蓝彷垂百粒质量(135.50 g)、还原糖含量(9.51 g/100 g)高,适宜鲜食;蓝鸟多酚、黄酮含量最高(612.08 mg/g、458.20 mg/100 g),加洛奇卡花色苷含量最高(322.64 mg/100 g),适宜作为活性物质的提取加工品种;4种蓝靛果的醇提物抗氧化活性均优于水提物,在醇含量为60%时,抗氧化活力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观察五味子、黄芪混合多糖(Polysaccharide from mixed Schisandra chinensis and Astragalus membranaceus,SAP)对脂代谢紊乱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建立大鼠(Wistar)高脂血症模型,记录SAP干预期间大鼠每周体重变化。8周后检测其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肝组织中TG、TC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中胆固醇代谢相关蛋白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TP-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ABCA1)、肝X受体α(Liver X receptors α,LXRα)和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cassette G1,ABCG1)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SAP(100 mg/kg)灌胃给药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体重、血清中TC、TG、LDL-C水平以及肝组织中TC、TG水平(P<0.05),显著增加血清中HDL-C水平(P<0.05),减轻肝脏组织中的脂质沉积,改善大鼠高脂血症。同时SAP显著提高了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中LXRα、ABCA1和ABCG1蛋白的表达(P<0.05)。综上所述,SAP对高脂血症大鼠有明显的调节血脂作用,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肝脏胆固醇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以蓝靛果为原料,对蓝靛果酒低温CO2浸渍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浸渍时间、浸渍温度和浸渍压力对蓝靛果酒品质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蓝靛果酒感官评分为响应值进行响应曲面的优化设计。得到最佳的浸渍工艺为:浸渍时间5.6 d、浸渍温度6℃、浸渍压力0.1 MPa,此条件下蓝靛果酒的感官评分为91,色泽鲜红,口味柔和,香气浓郁,具有独特的风味。通过对比试验,对果酒的主要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感官评价。试验表明,低温CO2浸渍工艺能降低蓝靛果酒中总酸和单宁的含量,并且能保证花色苷等酚类物质的有效浸出。  相似文献   

15.
2种酵母对蓝靛果果酒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蓝靛果为原料,以选择适宜的酿造蓝靛果果酒酵母为研究目的,比较LA酵母和安琪酵母对蓝靛果果酒中总糖、总酸、酒精度和多酚等理化指标的影响,并对蓝靛果果酒进行了感官评定.综合分析的结果是LA酵母比安琪酵母更适合蓝靛果果酒的发酵.  相似文献   

16.
研究超高压处理对蓝靛果中总抗氧化物、花色苷、多酚、VC提取量及总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探索细胞微观结构与总抗氧化物提取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提取压力为300 MPa时总抗氧化物提取量最高,为85.20 mg/g(以鲜果计);总抗氧化物冻干粉中总酚、花色苷、VC含量分别在300、400 MPa和对照组中最高,分别为136.48、4.12 μg/mg和27.14 μg/mg。提取压力为400 MPa时,总抗氧化物对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自由基清除能力(0.37 mmol/L)、Fe~(3+)还原能力(0.84 mmol/L)、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能力(91.5%)最大,表明400 MPa压力条件下提取的抗氧化物活性最高。观察电子显微镜图片发现400 MPa处理对蓝靛果细胞破坏巨大,有利于抗氧化物的提取,从细胞微观结构角度证明超高压处理可以提高蓝靛果抗氧化物提取量;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VC、花色苷含量部分组之间不显著,其他组之间差异显著。通过本实验证实:超高压处理可以促进蓝靛果细胞破碎,有利于溶剂与抗氧化物接触,提高抗氧化物的提取量及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7.
研究体外消化前后蓝靛果提取物的总酚和花色苷含量、花色苷组成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变化。实验分别采用福林-酚法和pH示差法测定总酚和花色苷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二级质谱联用技术结合分子质量,离子碎片,出峰顺序及参考文献分析花色苷组成;采用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和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xygen radical absorbance capacity,ORAC)法测定体外消化前后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模拟体外消化后样品总酚含量增加了48.2%,花色苷含量降低了67.6%,单体花色苷由11 种降为8 种,此外,ORAC值和T-AOC值分别下降了80.0%和55.6%。综上,与未经消化提取物相比较,模拟体外消化处理的蓝靛果提取物的多酚含量增加,花色苷含量和种类均减少,抗氧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蓝靛果花青素对乳酸菌生长及酸奶后酸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热浸渍法、冷浸渍法、常温浸渍法为基础,通过部分添加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硫和果胶酶,探究不同浸渍工艺对葡萄醪中单宁、总酚含量、pH值、色度、色调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冷浸渍法(浸渍温度4 ℃、二氧化硫添加量50 mg/L、浸渍时间13 h)浸提时,葡萄醪中单宁含量6.884 mg/L,总酚含量122.332 mg/L,pH值3.85,色调最低,色度最高;常温浸渍法(浸渍温度20 ℃、二氧化硫添加量50 mg/L、浸渍时间13 h)浸提时,葡萄醪中单宁含量7.612 mg/L,总酚含量134.756 mg/L,pH值3.85,色调最低,色度最高;热浸渍法(浸提温度80 ℃,浸渍时间100 min)浸提时,葡萄醪中单宁含量23.451 mg/L,总酚含量264.688 mg/L,pH值3.43,色调最低,色度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