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以双螺杆挤压机加工保鲜方便米饭,研究了进料糊化度、进料水分含量、进料粒度、螺杆转速对方便米饭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感官评定与质构参数的相关性,确定以硬度和咀嚼性为指标评价挤压保鲜方便米饭的挤压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挤压工艺条件:进料粒度0.425 mm,进料糊化度50%,进料水分质量分数25%,挤压机螺杆转速90 r/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方便米饭硬度为113.56 g,咀嚼性为63.81。米饭颗粒饱满,色泽晶莹,咀嚼性适中,口感好。  相似文献   

2.
以我国广泛种植的38个稻米品种为原料制作脱水方便米饭,测定原料大米和脱水方便米饭的理化特性,分析产品的感官品质和原料的加工适应性,确定加工脱水方便米饭的适宜大米品种。结果表明:脱水方便米饭的品质与大米品种、类型和产地有关;可用大米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峰值时间来评价脱水方便米饭的感官品质;用大米理化指标的线性方程描述方便米饭的感官品质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广东、云南地区的某些籼米品种制作的方便米饭黏弹适度,柔软清香,感官品质最好,是制作脱水方便米饭的良好原料。  相似文献   

3.
根据稻米的理化特性和方便米饭的品质,进行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方便米饭的原料加工适应性,建立方便米饭原料的选择模型,为方便米饭生产原料的选择和及其专用稻的培育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用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脂肪含量、蛋白质含量的幂指数方程预测方便米饭的感官品质,可以达到极显著水平.直链淀粉含量中高,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高的稻米(如晚粳6284)适于加工方便米饭.  相似文献   

4.
从方便米饭的大米种类、大米配比、生产工艺、食品添加剂、加热包、激活剂等对方便米饭食用品质和营养结构的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指出方便米饭存在食味品质差以及在研发和扩宽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展望了方便米饭的研发趋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杂粮米、杂粮米茶、杂粮方便米饭和方便粥等杂粮米类产品加工工艺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我国杂粮食品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 5 2种东北大米的食用品质特性 ,与河北省大米相比 ,东北大米蛋白质含量普遍较高 ,直链淀粉含量较低 ,适合于加工米粉和方便米饭等米制食品 ,而且米饭光泽度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湿热处理工艺与方便米饭品质和复水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经不同湿热处理的方便米饭品质和内部水分扩散特性有所不同。浸泡时采用复合改良剂,以一定浓度食盐、糖、明胶或抗老化剂等浸泡,可改善方便米饭的加工性能、复水特性及食用品质。采用常压蒸煮、高压蒸煮和微波蒸煮等不同糊化方法,方便米饭品质特性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8.
冻干方便米饭原料适应性及加工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从全国收集的22个品种稻米的品质特性,并分析了其品质特性与冻干方便米饭的加工工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稻米种类对冻干方便米饭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粳稻最适合于冻干方便米饭的制作。其中,XF165、XF111、皖粳杂1号、辽粳28号等是适合加工冻干方便米饭的最优原料大米品种。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方便米饭的浸泡、蒸煮、干燥等工艺优化的研究新进展,以及工艺优化对方便米饭品质的影响,这将有利于方便米饭工艺的深入研究,促进营养型方便食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在逐年提高 ,对方便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即方便美味的各种食品不断被开发出来 ,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其中 ,如何利用我国丰富的农产品资源 ,加工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方便食品是一个摆在我国食品加工界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刚刚结束的 2 0 0 2中国国际农牧业及食品工业展览会上 ,记者获悉一种新型的果蔬保鲜加工技术———新含气调理食品加工保鲜技术 ,它不仅可以进行生鲜品的保鲜储藏 ,解决了多年来困扰果农和果蔬加工、销售企业的果蔬不耐储存 ,产后损失严重的问题 ,而且可以完…  相似文献   

11.
吴晓娟  许东  董界  吴伟 《食品与机械》2020,(9):91-96,107
通过对方便米饭全产业链(包括稻谷种植、稻谷收储、大米加工、方便米饭加工、方便米饭储存和销售等环节)进行分析,找出主要环节和关键控制节点,并确定了重要环节和关键控制节点的检测对象、主要指标和主要危害因子(污染物、真菌毒素、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指标等),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方便米饭安全生产关键监管数据库结构。方便米饭安全生产关键监管数据库包含了法规集、方法集和数据集等,由此建立的安全生产关键监管数据标准化方法及知识库,有利于方便米饭全产业链的质量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2.
研究新型鲜湿方便米粉二级挤压工艺,考察生产过程中挤压关键参数(进料水分、喂料速度、一级机筒温度、二级机筒温度、模板孔径)对米粉品质的影响。实验以籼米(川种优3877)与粳米(隆两优534)为原料,利用响应面实验优化二级挤压工艺关键参数。结果表明,挤压参数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鲜湿方便米粉的品质。通过最佳二级挤压参数(进料水分41%、喂料速度0.50 kg/min、一级机筒温度179℃、二级机筒温度58℃、模板孔径1.0 mm)制作鲜湿方便米粉产品米香浓郁、富有弹性,综合品质较好。本研究可为鲜湿方便米粉连续化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验比较了几种杀菌保鲜方法对保鲜方便米粉品质的影响,得出最佳热力杀菌参数,可以在不加任何人工合成防腐剂的条件下,使保鲜方便米粉保存1年且对口感等品质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鲜湿米粉的菌落总数、糊化特性、水分含量、色泽、提取液吸光度、质构特性及感官评分的变化,并观察鲜湿米粉凝胶微观结构,研究酸浸、水浴及酸浸+水浴处理对鲜湿米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水浴组、酸浸组及酸浸+水浴组鲜湿米粉的淀粉糊黏度、衰减值和回生值显著(P<0.05)降低。水浴处理使鲜湿米粉的质构特性及感官评分得到提升,保质期延长。酸浸处理使鲜湿米粉的水分含量、色泽、提取液吸光度及黏性显著(P<0.05)增大,咀嚼硬度及弹性显著(P<0.05)减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菌落总数增加较慢,但综合品质劣变迅速,到后期凝胶结构破坏严重,感官评分显著(P<0.05)降低。酸浸+水浴处理使鲜湿米粉的初始品质得到提升,但弹性略小于水浴处理组,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菌落总数增加最慢,并且能始终保持较好的色泽、质构特性及感官评分。综合鲜湿米粉质构特性及感官评分,酸浸+水浴组的鲜湿米粉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5.
方便稀饭的口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成品的复水性,而成品的复水性与方便稀饭米粒内部淀粉结构密切相关。透彻了解淀粉结构从而对稀饭米粒组织结构进行有效修饰是生产可接受方便稀饭的基本前提,对改善食品品质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方便稀饭加工过程中米粒的结构变化进行了观察,从理论方面对方便稀饭的复水性及口感问题作出了较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6.
方便鲜米粉加工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方便鲜米粉的加工技术进行了试验研究。为了生产方便性好的米粉,对方便鲜米粉的加工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大量试验,确定了方便鲜米粉的加工方法、使用原料和老化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年糕工业化生产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中国传统食品—年糕的工业化生产工艺作了介绍。此法是在宁波年糕传统生产工艺基础上结合现代主便米粉自动化生产工艺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8.
超微粉碎对红米理化性质和加工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微粉碎技术加工红米,对超微红米粉的理化性质和加工特性进行了研究,以期改善红米的加工适用性。结果发现,随着红米粉粒径的减小,粉体的堆积密度、溶解度逐渐增大,糊化温度降低;冻融稳定性、酶解性质、高温持水能力、透明度、沉降性能和流动性得到显著改善。这表明超微粉碎技术可以改善红米粉的粉体性质和加工特性。在制作冷冻和冷藏食品时,红米超微粉可作为主料,但在制作速溶和方便食品时,则适合用做辅料。  相似文献   

19.
方便米饭是我国食品业新兴一种食品,由于其独特加工工艺和食用方法,产品保质期判断和快速测试分析方法不同于一般食品;该文介绍一种方便米饭保质期快速有效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糙米速食粥米储藏期间品质的变化规律,从风味化学的角度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结合动态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研究糙米速食粥米储藏过程中特征挥发性有机物组成及含量的变化,并通过风味信息指纹图谱评价样品间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差异性。结果表明,GC-IMS联用技术可定性定量地快速鉴别不同储藏环境和储藏时间的糙米速食粥米挥发性物质的单体和二聚体,共识别59种VOCs。其中,鲜制糙米速食粥米的VOCs主要包括醛类、酮类和酯类,相对含量分别为24.44%、20.40%和43.59%。室温储藏时,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糙米速食粥米中醇类、醛类、吡嗪类、呋喃类含量增加,酮类、酯类含量降低;真空度对糙米速食粥米风味品质影响较小。高湿环境下,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有机酸类物质逐渐产生,醛类和醇类物质含量增幅较大,酮类、酯类物质减少,且随储藏温度的升高,挥发性物质变化加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