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法同时测定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 polyethylene, PET/PE)复合食品接触材料迁移至超纯水、3%乙酸、10%乙醇和橄榄油这4种食品模拟物中16种抗氧化剂的特定迁移量。方法 考察了不同实验条件对橄榄油食品模拟物中16种抗氧化剂的提取效果。采用ODS色谱柱梯度洗脱分离,以甲醇和水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正、负离子模式下以电喷雾电离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 该方法测定的16种目标化合物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水性食品模拟物(超纯水、3%乙酸、10%乙醇)的定量限为0.1~1.3 ng/mL,橄榄油食品模拟物的定量限为0.5~3.0 μg/kg。在0.5~10.0 ng/mL和2.0~25.0 μg/kg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81.0%~112.5%,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4%~9.1%。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定量限低,满足PET/PE复合食品接触材料中抗氧化剂特定迁移量的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食品玻璃包装瓶盖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PVC)密封圈中环氧大豆油(Epoxidized soybean oil,ESBO)向食品模拟物迁移量的检测方法。以蒸馏水和橄榄油为模拟物,在40℃条件下浸泡瓶盖240h,经甲酯化和衍生化,以11,14-二环氧二十烷酸乙酯为内标物,通过测定环氧亚油酸(18∶2 2E)衍生物的含量,进而定量测定ESBO的迁移量。结果表明:ESBO在0.5~50.0mg/kg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好,R2大于0.993,回收率在92.8%~103.9%之间,RSD为0.9%~8.0%(n=6),检出限(LOD)为0.2mg/kg,定量限(LOQ)为0.5mg/kg,方法精密度好,灵敏度高,定性定量准确。最后,应用其对24种不同PVC密封圈中的ESBO迁移量进行测定,水基模拟物中ESBO的迁移量符合法规EC 10/2011限量,而在油脂模拟物中测得含量在0.7~501.8mg/kg之间,其中7种超过了限量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18种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酯单体迁移量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水、乙酸(体积分数为4%)、乙醇(体积分数为10%、20%和50%)和橄榄油浸泡食品接触材料,将得到水性模拟物和橄榄油模拟物通过 DB-WAX毛细管柱(30m×0.32mm×1.8 m)分离,顶空进样分析,质谱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定量。结果 18种单体在0.05-0.5mg/L(水性模拟物)及 0.3-3.0 mg/L(橄榄油模拟物)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大于0.99。本方法对水基模拟物的检出限均为0.02 mg/L,定量限均为0.05 mg/L;对油基食品模拟物的检出限均为0.1 mg/L,定量限均为0.3 mg/L。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1.1%-109%,相对标准偏差为0.75-9.4%。结论 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分离度好,灵敏度高,能够满足食品接触材料中18种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及其酯类单体迁移量的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纸质食品接触材料中亚甲基双硫氰酸酯迁移量的高压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 食品模拟物(水、3%乙酸-水溶液、10%乙醇-水溶液和橄榄油)中的亚甲基双硫氰酸酯通过高压液相色谱进行分离, 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测定。水基食品模拟物直接进样, 油基食品模拟物经乙腈萃取后进样, 外标法定量。结果 3种水基食品模拟物中,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在0.5~50 m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定量下限为0.5 mg/L, 平均回收率为88.2%~97.4%, 相对标准偏差为0.44%~6.54%; 油基食品模拟物中, 亚甲基双硫氰酸酯在1.0~20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定量下限为1.0 mg/kg, 平均回收率为99.3%~104.7%, 相对标准偏差为0.75%~3.15%。结论 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 可用于纸质食品接触材料中亚甲基双硫氰酸酯迁移量的实际检验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纸制食品接触材料中24种芳香族伯胺迁移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方法。方法 以不同种类食品模拟物进行模拟迁移实验, 模拟迁移液过0.22 μm滤膜测定。液相色谱使用ZORBAX-C18反相色谱柱, 以乙腈和0.1%甲酸为流动相, 在梯度条件下分析。在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MRM) 采集质谱信号, 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 24种初级芳香胺在50%乙醇溶液(v/v)模拟物中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876~0.9999, 加标回收率为72.98%~97.88%, 相对标准偏差均在0.30%~9.90%, 定量限均小于或等于3.0 μg/kg。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好, 满足了相关法规的限量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橄榄油模拟物中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巴豆酸和衣康酸迁移量的方法。食品接触材料按规定的要求进行模拟物迁移实验后,橄榄油模拟物经水提取、过滤膜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分析,检测波长为205 nm;采用梯度洗脱程序对上述4种丙烯酸类物质进行定量测定,此方法在0.10~1.0 mg/kg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方法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在0.011~0.029 mg/L和0.037~0.063 mg/L。添加回收率在93.0%~110.4%,相对标准偏差(n=6)在0.10%~6.5%,方法简便准确,能够满足企业的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光稳定剂UV-9和UV-531特定迁移量的分析方法.该方法采用外标法定量,两种目标化合物在相应的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均为0.5μg/L.分别选取体积分数为10%、20%和50%的乙醇溶液,以及质量分数为40 g/L的乙酸溶液和正己烷5种食品模拟物浸泡含有光稳定剂UV-9和UV-531的塑料食品包装材料,在一定的时间点取样测试浸泡液中光稳定剂含量,研究迁移量与模拟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不同食品模拟物下包装材料中光稳定剂的迁移量不同,其特定迁移量顺序为正己烷>50%乙醇溶液>20%乙醇溶液>10%乙醇溶液>4%乙酸溶液.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限用紫外吸收剂(UV-0、UV-9、UV-71、UV-326、UV-327、UV-234)和抗氧化剂(2246、425、TH-1790、3114和1076)迁移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测定方法。方法优化仪器条件及模拟液萃取条件,考察超纯水、3%乙酸水(V:V)溶液、10%乙醇水(V:V)溶液及95%乙醇水(V:V)溶液等4种食品模拟物中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化剂的迁移量,并将建立的方法用于市售样品迁移量的检测。结果 11种目标物质在相应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92,方法检出限为0.5~2.0 m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1.2%~113.2%,相对标准偏差(n=6)为2.8%~8.5%。结论该检测方法灵敏、准确,满足欧盟指令(EU)No.10/2011和GB 9685-2008对食品塑料接触材料及制品中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化剂特定迁移量(SML)的限量要求,适用于食品塑料包装材料中紫外吸收剂和抗氧化剂的迁移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迁移量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双酚A向食品模拟物迁移量的检测方法。使用4种食品模拟物:水、质量分数为4%乙酸溶液、体积分数30%的乙醇溶液和脂肪类模拟物(正己烷、异辛烷和橄榄油)。结果表明,双酚A在与食品塑料包装接触过程中,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会向食品模拟物中迁移,尤其向醇类模拟物中迁移最严重;在温度超过60℃时,双酚A向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率骤增;在微波加热条件,高火700W功率时双酚A向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速率最快。该方法检测限为0.3ng/mL,线性范围为0.5~100ng/m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7,回收率在92.0%~102.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2.84%(n=5)。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塑料食品包装材料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向食品模拟物迁移量的检测方法。使用5种食品模拟物:水、3%乙酸溶液(质量分数)、10%的乙醇溶液(体积分数)、95%的乙醇溶液(体积分数)和橄榄油。样品在40℃下浸泡240 h,以C18柱为分离柱,3%乙腈-77%甲醇-20%水为流动相分离,采用电喷雾串联四级杆进行检测。该方法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平均回收率为72.9%~104.6%,相对标准偏差为1.5%~11.2%,对辛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平均回收率为94.9%~113.9%,相对标准偏差为2.6%~7.0%。  相似文献   

11.
The migration of trimellitic acid and its esters from epoxy anhydride coatings was determined in simulants as well as in canned foods. The most appropriate simulant was a combination of EC simulants B and C: 2% acetic acid/10% ethanol in water. The average migration into food was 900 μg kg-1. This far exceeds the 50 μg kg-1 for which the safety of trimellitic acid and its anhydride is ensured and the Swiss legal limit (QM(T) of 5 mg kg-1 coating). Furthermore, much trimellitic acid migrated as (unidentified) esters, i.e. toxicological testing of free trimellitic acid is inadequate for the material that in reality migrate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聚酯(PET)和4种食品模拟物中锑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方法.用该方法研究PET中的锑向水、10%(V/V)乙醇溶液、3%(W/V)乙酸水溶液和精炼橄榄油4种食品模拟物迁移的行为与浸泡时间、温度、食品模拟物属性、锑初始含量等参数的关系.方法 在不同的温度下,将不同的PET浸泡于食品模拟物中,于一定的时间点吸取少量浸泡液,用ICP-MS测定其含量.结果 ICP-MS方法回收率在94.3% ~96.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1.38% ~3.31%之间.结论 锑迁出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着时间的延长,锑迁出量逐渐增加,一定时间后达到迁移平衡;大部分PET材料本底含量越高迁出量越高;PET中锑易于在酸性食品模拟物中迁出,应少食用PET包装的酸性食品.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端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在4种食品模拟物中有害元素铅、镉、铬、砷、锑和锗迁移量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食品模拟物试液的处理方法以及仪器工作参数对铅、镉、铬、砷、锑和锗测定信号的影响,消除了乙醇基质的严重抑制干扰,并优化了ICP-AES测定条件。铅、镉、铬、砷、锑和锗的检出限分别为0.0025、0.00023、0.00016、0.0033、0.0032、0.0030mg/L,测定低限:以蒸馏水、3%乙酸、10%乙醇作食品模拟物时分别为0.010、0.0010、0.0010、0.010、0.010、0.010mg/L;以精制橄榄油作食品模拟物时分别为0.020、0.0020、0.0020、0.020、0.020、0.020mg/L。加标回收率在92.0%~98.8%,相对标准偏差在1.69%~7.64%(n=8)。方法灵敏、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进出口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中有害元素迁移量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润滑剂(油酸酰胺、硬脂酰胺、芥酸酰胺、山嵛酰胺)在脂类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异辛烷、95%乙醇、改性聚苯醚3种试验介质替代脂类食品试验,用三氟乙酸酐衍生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结果油酸酰胺、硬脂酰胺在0.2~2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芥酸酰胺、山嵛酰胺在1.0~3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定量限为0.026~0.14 mg/L,加标回收率为76.2%~97.3%,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2%~6.3%。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及精密度较高,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润滑剂在脂类食品模拟物中迁移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建立一种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技术同时检测食品接触产品中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单体迁移量的方法。样品采用水、体积分数4%乙酸溶液、体积分数10%乙醇溶液、异辛烷和橄榄油模拟物进行浸泡。在优化色谱及质谱条件下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能很好分离,且分别在1~100ng/mL和2~200ng/mL范围内,峰面积和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在50ng/mL添加回收实验结果表明,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2%~134.0%和78.9%~156.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6.44%~17.93%和5.95%~11.78%。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同时测定食品接触产品中三聚氰胺与三聚氰酸单体迁移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利用HPLC同时测定食品接触橡胶密封垫圈中甲醛、乙醛和丙烯醛迁移量的分析方法。方法:以4%乙酸水溶液、10%乙醇水溶液、20%乙醇水溶液、50%乙醇水溶液及橄榄油作为食品模拟物,按GB 5009.156—2016进行迁移试验,经衍生化反应后,采用Accucore RP-MS色谱柱分离,以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等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检测。结果:3种醛类化合物在0.05~5.00 mg/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83。甲醛、乙醛和丙烯醛检出限分别为0.58,0.62,1.68 mg/kg;定量限分别为0.98,0.99,2.93 mg/kg,在1.0~15.0 mg/kg添加水平范围内,3种醛类化合物回收率为81.0%~103.3%;相对标准偏差为0.78%~7.05%。结论:该方法适用于食品接触橡胶密封垫圈中醛类化合物迁移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ICP-MS测定食品模拟物中的铅、砷、镉、镍、钴、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ICP-MS)测定食品模拟物中铅、砷、镉、镍、钴、锌的方法。分别用水、3%(V/V)乙酸水溶液、10%(V/V)乙醇水溶液、95%(V/V)乙醇水溶液在40℃下浸泡涂有内涂层的金属饮料罐两片罐和三片罐240 h,得到食品模拟物样品。对于水、3%(V/V)乙酸水溶液、10%(V/V)乙醇水溶液三种食品模拟物样品,用电热板将样品蒸发至近干,用10%硝酸定容,上机检测。对于95%(V/V)乙醇模拟物样品,用电热板将样品蒸发至近干,剩余液体过滤后用10%(V/V)硝酸定容,上机测试。方法的检出限在0.5 ng/mL到15 ng/mL之间,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在两个浓度水平进行添加实验,大部分回收率在92.3%~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3%~13.3%之间。方法准确度高,操作简单,是检测食品模拟物中铅、砷、镉、镍、钴、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建立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常用润滑剂在食物中迁移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纯水、3%乙酸水溶液、10%乙醇水溶液3种食物模拟物浸泡食品接触材料,经净化、浓缩,加入三氟乙酸酐衍生,DB-5 ms毛细管色谱柱分离(30 m×0.25 mm,0.25 μm),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4种润滑剂含量。结果 油酸酰胺、硬脂酰胺在0.2~20 mg/L,芥酸酰胺、山嵛酰胺在1.0~30 m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定量限为0.028~0.17 mg/L,加标回收率为89.2%~97.6%,RSD为1.1%~5.4%。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及精密度较高,适用于食品接触材料中润滑剂在相应食品中迁移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