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高航  高延芬  徐虹 《食品科学》2016,37(15):94-99
以莲子红衣为实验对象,将其中的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表征结构。采用酶提醇析法提取莲子红衣粗多糖,选择DEAE-C阴离子交换树脂和Sephadex G-25凝胶柱层析,从莲子红衣粗多糖中分离纯化得到中性多糖和酸性多糖两种组分。经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中性和酸性多糖的重均分子质量分别为3.78×104 D和4.94×104 D,纯度分别为91.16%和90.24%。中性多糖组分由葡萄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4 种单糖组成;酸性多糖组分由葡萄糖、木糖、半乳糖、岩藻糖、阿拉伯糖5 种单糖组成。红外光谱证明两种多糖中均含有糖类特征吸收峰,且为α构型的吡喃型多糖。核磁共振氢谱检测又进一步证实了两种多糖均为α构型。  相似文献   

2.
蛹虫草固体发酵培养基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蛹虫草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组成,本实验利用水提醇沉法与Sevage法相结合,得到蛹虫草固体发酵培养基粗多糖(CMSMP).经DEAE-cellulose 52柱层析分离得到纯化蛹虫草固体发酵培养基多糖组分(CMSMPI)后,采用紫外光谱、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和Sephadex G-150凝胶柱层析鉴定其纯度,高效液相色谱及红外光谱分析其组成、结构.结果表明,CMMSP1为均一多糖,且由木糖、阿拉伯糖和葡萄糖三种单糖组成.同时红外光谱显示,CMSMP1具有典型多糖吸收峰.  相似文献   

3.
利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桑叶多糖,采用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树脂和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桑叶多糖(MLP),得到2种纯化多糖MLP-1和MLP-2,并对其结构和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LP-1分子量为9.31×104 Da,单糖组成包括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其摩尔比为0.26∶0.36∶1.00∶0.41∶1.34∶1.02。MLP-2的分子量为2.22×106 Da,由甘露糖、鼠李糖、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其摩尔比为0.18∶1.22∶1.00∶0.14∶1.72。红外光谱分析表明,MLPs各组分具有典型的糖特征吸收峰。超氧阴离子(O2·-)、H2O2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力测定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MLP-1和MLP-2均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强弱顺序依次为VC> MLP-1> MLP-2。  相似文献   

4.
以藜麦粉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得到藜麦粗多糖。粗多糖经AB-8大孔树脂吸附,DEAE纤维素柱分离得到QPs-Ⅰ、QPs-Ⅱ、QPs-Ⅲ3种多糖。通过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层析柱对QPs-Ⅰ进一步纯化得到QPs-Ⅰ-Ⅰ。采用气相色谱、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藜麦多糖QPs-Ⅰ-Ⅰ的结构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多糖QPs-ⅠⅠ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6种糖组成,且各组成比例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0.61∶0.85∶0.92∶1.19∶2.22∶23.41。紫外光谱检测显示QPs-Ⅰ-Ⅰ在260~280nm处未见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吸收峰,红外检测证实QPs-Ⅰ-Ⅰ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5.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玉米须多糖的单糖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飞  刘宁  张娜  王凤娇  马永强 《食品科学》2012,33(20):249-251
对玉米须多糖进行提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多糖中单糖组成。采用水提醇沉法从玉米须中提取粗多糖,经脱色和除蛋白后,使用Sephadex G-100进行纯化,得到玉米须多糖,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玉米须多糖的单糖组分为共有6种,其中以葡萄糖为主,其他5种组分分别为阿拉伯糖、甘露糖、半乳糖、木糖和来苏糖。  相似文献   

6.
以淡红侧耳子实体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进行提取,大孔阴离子交换树脂D315脱色,Sevage法脱蛋白,得到淡红侧耳子实体粗多糖;利用DEAE-纤维素-52和Sephadex G-150对粗多糖进行纯化;采用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和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子质量测定和单糖组成分析;通过紫外光谱扫描、红外光谱扫描及刚果红实验对其结构进行初步测定;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纯化后得到3种组分PDP-1-1、PDP-2-1和PDP-3-1;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2. 9、10. 6和2 753. 7 k Da; PDP-1-1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岩藻糖5种单糖组成,PDP-2-1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和岩藻糖6种单糖组成,PDP-3-1由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和岩藻糖4种单糖组成;紫外扫描三组分均不含蛋白质和核酸,红外扫描均显示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 PDP-1-1和PDP-3-1具有三股螺旋结构。  相似文献   

7.
以生姜皮为原料,经热水浸提法,乙醇醇沉得到生姜皮粗多糖。再经DEAE-纤维素-52阴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G-100凝胶柱对所得粗多糖进行层析纯化,得到3种水溶性生姜皮多糖(GE-1、GE-2、GE-3)。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与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联用测定各多糖组分的分子质量,利用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各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通过紫外光谱扫描、红外光谱扫描进一步分析各组分多糖结构。结果表明3种纯化多糖组分总糖含量分别为(98.06±0.15)%、(97.41±0.42)%、(97.89±0.22)%,分子质量分别为462、194 k D和376 k D。GE-1的单糖组成主要为甘露糖、葡萄糖、木糖,含有微量的半乳糖,其物质的量比为1.25∶6∶1;GE-2的单糖组成主要为甘露糖、葡萄糖和岩藻糖,其物质的量比为2.51∶9.25∶1;GE-3的单糖组成主要为甘露糖、核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其物质的量比为17.39∶1∶1.89∶1.23。紫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3种多糖组分无明显的核酸和蛋白质吸收峰,红外光谱结果分析得出GE-1、GE-2和GE-3含有多糖类物质的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8.
当归水溶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初步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80℃热水提取,得到当归水溶性多糖W-ASP。经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凝胶过滤柱层析对其进行纯化分级。实验结果表明:W-ASP11主要由葡萄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80000;W-ASP12主要由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9000;W-ASP2和W-ASP3主要舍半乳糖、阿拉伯糖和鼠李糖以及少量葡萄糖和甘露糖,并含有较高的糖醛酸,由单糖组成及红外图谱初步分析,可判断是一种果胶类多糖。当归多糖主要组分W-ASP3经凝胶色谱(GPC)鉴定为均一组分,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2000。  相似文献   

9.
阿里红中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阿里红中的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得到的两种多糖组分进行基础结构分析。方法阿里红经水提醇沉法除蛋白后,再经DEAE纤维素-52、Sepharose CL-6B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100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两种多糖组分FOPS-a和FOPS-b。采用凝胶过滤法分析其纯度和相对分子量,经气相色谱法分析其单糖组成,并对多糖组分进行部分酸水解,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分析。结果分离纯化得到的阿里红多糖组分FOPS-a、FOPS-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9 kDa和87 kDa。单糖组成均为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FOPS-a主链单糖残基为甘露糖,末端残基和分支单糖残基为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和鼠李糖;FOPS-b主链单糖残基为甘露糖,末端残基和分支单糖残基为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和葡萄糖。结论该研究可为阿里红多糖的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均匀设计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提取鸡腿菇中的多糖,醇沉干燥得到粗多糖,再经过柱层析分离纯化后得2个组分,分别命名为DTA和DTB。采用醋酸纤维素薄膜纸电泳检测DTA的纯度,实验显示为单一多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TA组成,结果表明,糖基组成为木糖、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  相似文献   

11.
提取鹰嘴豆中的粗多糖,通过酶处理和Sevag法除去多糖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经DEAE-52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75凝胶柱分离纯化分别得到鹰嘴豆非淀粉中性多糖和酸性多糖,并通过紫外光谱、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测定其性质和单糖组成。结果表明:鹰嘴豆非淀粉多糖在260 nm和280 nm波长处均无吸收峰,表明两种多糖均不含核酸、蛋白质以及肽类等;气相色谱测定表明鹰嘴豆非淀粉中性多糖单糖组成的物质的量比为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2.48∶1∶3.92∶0.87∶32.82∶18.79∶28.06,鹰嘴豆非淀粉酸性多糖单糖组成物质的量比为鼠李糖∶岩藻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葡萄糖=2.22∶1∶3.92∶2.10∶5.92∶15.99∶8.57(均以岩藻糖为标准);红外光谱测定表明二者均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扫描电镜显示鹰嘴豆非淀粉中性多糖呈线形结构而鹰嘴豆非淀粉酸性多糖呈卷曲的片状结构。  相似文献   

12.
分离纯化沙棘多糖(sea buckthorn (Hippophae rhamnoides) polysaccharides,SBP),并对其单糖组分、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通过水提醇沉、Sevag法除蛋白得到沙棘粗多糖,利用DEAE-52纤维素柱对其进行分离纯化得到中性多糖SBP-I和酸性多糖SBP-II、SBP-III 3 种组分。单糖组分结果表明,SBP-I由物质的量比为1.18∶1∶2.20∶32.17∶1.45的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组成;SBP-II由物质的量比为1∶0.28∶1.02∶0.20的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及半乳糖组成;SBP-III由物质的量比为1∶2.15∶0.28的木糖、葡萄糖及半乳糖组成;红外光谱测定表明,3 种组分均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粗多糖及3 种纯化多糖组分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且随样品质量浓度的增加抗氧化活性也随之升高,抗氧化能力大小顺序为:VC>SBP-III>SBP-II>SBP-I>粗多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紫苏籽多糖(Perilla frutescens seed polysaccharide,PFSP)的抗肿瘤活性,利用传统方法从紫苏籽中提取粗多糖,利用DEAE-52纤维素和葡聚糖G-100柱层析分离纯化获得紫苏籽多糖,并测定该多糖对H22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苏籽粗多糖得率为8.38%,分离纯化后得到3 个组分,分别命名为PFSP-1、PFSP-2和PFSP-3。PFSP-1由甘露糖、半乳糖、木糖及阿拉伯糖(物质的量之比为0.01∶0.06∶0.11∶0.81)组成,PFSP-2由甘露糖、木糖及阿拉伯糖(物质的量之比为0.28∶0.28∶0.41)组成,PFSP-3由鼠李糖、葡萄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及阿拉伯糖(物质的量之比为0.013∶0.024∶0.040∶0.080∶0.120∶0.700)组成;3 个组分均具有多糖特征吸收峰,为吡喃环型多聚糖。抗肿瘤实验表明,PFSP-2抑瘤率显著高于PFSP-1和PFSP-3(P<0.05);对PFSP-2进一步研究发现,与模型组相比,PFSP-2可显著降低乳酸脱氢酶、醛缩酶和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0质量浓度(P<0.05),提高IL-2、肿瘤坏死因子α质量浓度(P<0.05),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和上调促凋亡蛋白Bax表达(P<0.05),说明PFSP-2通过提高小鼠自身免疫能力抑制体内肿瘤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采用Sepharose CL-6B凝胶柱纯化壶瓶枣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Zizyphus jujube Mill. cv. Hupingzao,简称ZJP)ZJP-2和ZJP-5组分,并对纯化后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经纯化后得到ZJP-2b和ZJP-5a两种组分均一的壶瓶枣活性多糖,分子质量分别为89.21、61.60 kD,均具备多糖的特征吸收峰,且均以β-构型的吡喃糖为主;ZJP-2b中单糖组成主要为鼠李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其物质的量比为32.4∶9.5∶9.4∶14.7∶9.7,而ZJP-5a中单糖组成主要为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和半乳糖,其物质的量比为20.2∶42.9∶2.2∶7.5∶14.5;当质量浓度为3.5 mg/mL时,ZJP-2b和ZJP-5a的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30.51%和57.22%。  相似文献   

15.
本实验以骏枣为原料,对骏枣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通过水提醇沉得骏枣粗多糖HZPC,再经DEAE-52阴离子层析柱和Sephadex G-100葡聚糖凝胶柱分离纯化获得精制骏枣多糖组分HZPC-2。利用高效凝胶色谱法(HPGPC)和离子色谱法(IC)测定HZPC-2的分子量及单糖构成,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研究HZPC-2的结构特征,最后对HZPC-2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HZPC-2为α-吡喃葡萄苷骨架的中性多糖(JDP-N),分子量为3.25×104 Da,是由鼠李糖(Rha)、阿拉伯糖(Ara)、半乳糖(Gal)、葡萄糖(Glc)、木糖(Xyl)、甘露糖(Man)和半乳糖醛酸(GalA)构成,其摩尔比为0.05:0.34:0.29:0.15:0.08:0.02:0.06。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HZPC-2表面呈沟壑状且朝四面延伸,四周嵌着孔状结构。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HZPC-2对三种自由基清除活性的最强的是DPPH自由基,其次是羟自由基,最弱的是ABTS自由基,这可作为潜在抗氧化剂以及为开发具有骏枣多糖功能的食品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沙蒿籽胶多糖的分级纯化和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0.1mol/L的氢氧化钾对沙蒿籽胶多糖进行组分分级得到水溶多糖(AG1)和水不溶多糖(AG2)。利用离子交换柱层析从AG1中分离得到酸性多糖(AG11)和中性多糖(AG12)。经凝胶过滤色谱检测,AG11和AG12为均一组分。化学组成分析表明,AG1为葡萄糖糖基组成的葡聚糖,并含有糖醛酸;AG11和AG12分别为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等糖基组成的杂多糖,并含有糖醛酸,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8.63×105Da和3.46×105Da。红外光谱测定表明,AG11、AG12和AG2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并且其糖环均为吡喃环。  相似文献   

17.
A new polysaccharide (MEP-1) was isolated from fruit body of wide Morchella esculenta (L.) Pers with a stepwise procedure of hot water extraction, removal of the protein, dialysis against water, DEAE-Cellulose A52 and Sephadex G-100 columns.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polysaccharide was determined by chemical methods, high-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paper chromatography, ultraviolet spectrum, and infrared spectrometry. The polysaccharides were primarily polymers of glucose, mannose, galactose, and arabinose. The average molecular mass was 43625 Da.  相似文献   

18.
以新疆昆仑雪菊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雪菊多糖(KSCP),经脱蛋白、脱色、透析、DEAE-52层析柱和SephadexG-100凝胶层析柱纯化后,获得两个多糖组分(KSCP1和KSCP2);将分离纯化后的多糖组分经紫外光谱分析法、冻融分析法、SephadexG-100凝胶柱层析法对其纯度进行鉴定;采用凝胶渗透色谱法和气质联用法(GC-MS)对KSCP分子质量范围和单糖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KSCP1和KSCP2均为单一组分;KSCP1是由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4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10.53∶5.02∶4.96∶1,分子质量范围为8 200~8 700 u;KSCP2主要由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3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1∶2.78∶5.07,分子质量范围为6 100~6 500 u。  相似文献   

19.
山药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组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林  姜军 《食品科学》2007,28(9):158-161
本实验研究了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5,100℃下浸提2.5h,此时山药多糖的提取率最大。在进一步的利用DEAE52,Sephadex G-100分离纯化中,我们发现了三种多糖,包括中性多糖和两种酸性多糖。利用GC-MS分析结果显示,三种多糖的单糖组成分别为:中性糖由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酸性多糖1是由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组成。酸性糖2是由阿拉伯糖、木糖、阿卓糖、葡萄糖、甘露糖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