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鸡肉、鱼肉的加热终点温度(EPT)进行检测。将一定体积(2.0cm×1.0 cm×1.0 cm)的肉块进行不同温度(鸡肉:50、60、70、75℃;鱼肉:45、55、65、70℃)的热处理,从中心取100.0 mg肉样(以生肉样为对照)进行DSC扫描。结果表明,新鲜未经热处理的生鸡肉样经扫描得到3个峰,其起始温度分别为50.34、60.10、70.60℃,变性焓分别为0.6557、0.1562、0.4131 J/g;生鱼肉样仅有2个峰,其起始温度分别为45.80℃和64.82℃,变性焓分别为0.7042、0.2845 J/g。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肉样峰对应的蛋白质的变性焓值逐渐降低且峰依次消失。当热处理温度达到75℃时,鸡肉样的3个峰完全消失;而热处理温度达到70℃时,鱼肉样的2个峰也完全消失。因此,75、70℃可分别用作鸡、鱼肉在实际加工中的安全加热终点温度。  相似文献   

2.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脆肉鲩鱼肉在低温相变区的冰点、表观比热和热焓以及NaCl、NaCl 与蔗糖混合物添加量对脆肉鲩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脆肉鲩鱼肉的冻结相变温区为- 12.5~- 11℃,熔融相变温区为- 1.9~0.1℃,冰点为- 0.2℃,冰点的表观比热和热焓值分别为130.56J/g·℃、305.57J/g。随着NaCl、NaCl和蔗糖混合物添加量的增加,脆肉鲩肌肉的相变温区向低温方向移动,冰点的表观比热和热焓值下降。鱼肉中NaCl添加量较低时,添加蔗糖可减缓相变温度的下降,当NaCl 添加量大于2% 时,添加蔗糖对鱼肉相变区温度的影响不大,NaCl 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羊肉在冻融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新疆羊肉在未冻融(NFT)、-20 ℃冻融1次(TFT1)、-20 ℃冻融2次(TFT2)、-80 ℃冻融1次(EFT1)共4种冻融程序下的变化,并分析了冻融次数、最低冻融温度和制样到测样之间时长对DSC热焓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融后蛋白质变性温度发生偏移;相较于NFT组,TFT1组和EFT1组的肌球蛋白热吸收峰焓值分别降低了57.0%和89.6%(P<0.05),TFT1组、TFT2组和EFT1组的肌动蛋白热吸收峰焓值分别降低了47.0%、68.8%和59.6%(P<0.05),TFT1组和TFT2组的水分迅速蒸腾热吸收峰焓值分别升高了1.3%(P>0.05)和降低了11.9%(P<0.05),EFT1组的水分迅速蒸腾热吸收峰焓值升高了15.6%(P<0.05);在PCA分析中,制样到测样之间时长和肌动蛋白热吸收峰焓值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样品质量对其他指标影响不明显。因此,冻融次数增多使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变性程度均增加,且对肌球蛋白的影响更大;相同降温速率条件下,DSC冻融程序的最低温度降低,蛋白质变性加剧,但冻融过程中样品水分散失降低;制样到测样之间时长与肌动蛋白变性程度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大米糊化特性及回生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薇  李珂  卢晓黎 《食品科学》2008,29(3):167-171
采用显微观察和DSC差热分析方法对样品进行颗粒特性分析及大米糊化特性研究.当米粉(质量记为100%)的水分含量分别为80%、100%、150%时,其晶体融化的起始温度T0、顶点温度Tp和终点温度Tc基本相同,米粉的融化热焓逐渐升高;水分含量在50%时,其晶体融化的起始温度T0、顶点温度Tp和终点温度Tc基本不变,相对于其他水分含量的样品明显偏低,水分难以与米粉充分混合并完全糊化;水分含量在200%时,其晶体融化的起始温度T0、顶点温度Tp和终点温度Tc有显著降低,米粉的融化热焓亦降低.糊化米粉的结晶熔融起始温度To、顶点温度Tp及终止温度Tc基本不随时间而变化;而回生度则在4℃下冷藏时间越长,其值越大.  相似文献   

5.
采用湿法在试验室条件下提取了52种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这些玉米杂交种淀粉的糊化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52种普通玉米杂交种间淀粉糊化过程中的热力学性质存在明显区别:热焓值变化范围为8.95~15.54 J/g,起始糊化温度、峰值糊化温度、终止糊化温度及温度变幅的变化范围分别为64.72~70.28℃、70.37~75.03℃、77.16~84.16℃及9.49~17.43℃;52种普通玉米杂交种淀粉平均热焓值、起始糊化温度、峰值糊化温度、终止糊化温度及温度变幅分别为10.87 J/g、68.17℃、72.68℃、81.01℃和12.85℃;某些热力学性质参数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依据热焓值大小,可以将52种普通玉米杂交种分为5个组别。  相似文献   

6.
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了VC的熔点、热分解点,研究了热分解动力学.结果表明:VC熔点为193.457℃.融化热焓为258.73 J/g;VC分解的起始温度为221.620℃,分解热焓为-58.768 J/g;计算得到其热分解动力学参数Ea=1710.067±239.309 kJ/mol,并据此推算出在等温条件下反映热稳定性的分解率、时间、温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不同鱼鳞胶原蛋白黏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四种鱼鳞为原料,用胃蛋白酶提取鱼鳞胶原蛋白,对胶原蛋白的分子量与不同条件影响下的黏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条件下制得的胶原蛋白分子量,鲤鱼主要分布约在94·0kDa以上,草鱼主要分布在约70·0kDa以上,鲫鱼主要分布约在65·0kDa以上,鲢鱼鱼鳞胶原蛋白分子量主要分布约在60·0kDa以上。鱼鳞胶原蛋白的黏度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H在3~4之间时,四种鱼鳞胶原蛋白黏度最大;NaCl与CaCl2对四种鱼鳞的胶原蛋白黏度的影响都呈现出相同的趋势,两者都使胶原蛋白黏度随其浓度增加而减小,但CaCl2对黏度的影响比NaCl的影响幅度变化大;四种鱼鳞胶原蛋白的黏度随丙三醇和乙醇的浓度增加而增加;鲢鱼胶原蛋白变性温度约为26℃,鲫鱼胶原蛋白变性温度约为23℃,草鱼胶原蛋白变性温度约为22℃,鲤鱼胶原蛋白变性温度约为24℃。  相似文献   

8.
将草鱼在4℃条件冷藏0、2、4、6、8、10 d后,提取并制备其肌肉蛋白质样品,以体积排阻色谱、流变仪、差示扫描量热法等方法分析其蛋白质分子量分布、持水性能、溶液黏度、热力学性质及肌动球蛋白盐溶性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草鱼肌肉蛋白质分子量总体变小,持水力、溶液黏度、肌动球蛋白溶出量均呈下降趋势,热变性焓先降低后升高;其中持水力冷藏前期下降剧烈,第8 d降幅达56.12%;黏度在低剪切速率下下降明显,在剪切速率20 s-1条件下黏度由第0 d的0.89 Pa·s降至第10 d的0.05 Pa·s;肌动球蛋白的溶出量在冷藏前6 d下降趋势明显,冷藏第6 d时降幅达40.96%;冷藏后的蛋白质样品的DSC曲线出现两个吸热峰,其最大峰的起始温度和峰顶温度均在第6 d时最大,而热变性焓在第6 d时最低,表明冷藏第6 d是草鱼肌肉蛋白质变化的关键时间点。研究结果为了解冷藏过程中草鱼肌肉品质劣变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鲭鱼、鳀鱼、沙丁鱼鱼肉分别在40、50、60、70、80℃加热30min后肌原纤维蛋白pH、色差、热变性温度、蛋白溶解度、羰基和巯基的变化。结果表明:pH随中心温度升高基本呈上升的趋势,不同加热温度对pH的差异不显著(p>0.05),加热后的鱼肉L*值高于生肉,a*值下降。鲭鱼、鳀鱼和沙丁鱼的肌球蛋白、肌浆蛋白和肌动蛋白的变性温度分别为42.1、55.2、78.3℃;41.7、51.6、72.9℃;42.8、49.2、75.3℃,其中鲭鱼蛋白的热稳定性较高。蛋白溶解度、巯基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羰基形成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所以,3种鱼肉在80℃时蛋白质完全变性,在达到加热目的前提下,要保证产品的品质和得率以及降低能源消耗,在生产中加热终点温度应控制在80℃以下。  相似文献   

10.
重力分析研究显示,低筋、中筋和高筋面粉的面团内部束缚水,在初始和面水分增加过程中,面团束缚水量会出现峰值为27.588 9%、31.952 0%和32.589 9%。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研究表明,上述3种小麦蛋白质的变性吸热焓值ΔH在束缚水量处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309 J/g、0.937 J/g和0.966 J/g,同时峰值温度TP也出现峰值,分别83.161℃、89.402℃和85.807℃。  相似文献   

11.
袁丽  纪秀  石彤  王艳敏  高瑞昌 《食品科学》2016,37(18):202-207
探明冻藏过程中凡纳滨对虾肌肉蛋白质与水分的结构变化有助于揭示蛋白质冷冻变性机理,采用拉曼光谱技术对凡纳滨对虾肌肉蛋白质在不同冻藏温度条件下的二级结构进行分析,并结合重水置换技术表征肌肉蛋白质的氘代动力学,从蛋白质结构和表层水分子角度研究冻藏温度对蛋白质冷冻变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冻藏过程中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由规整转向松散,肽链展开,且-18 ℃冻藏的蛋白质结构松散性比-40 ℃显著;伴随蛋白质结构的展开,表面疏水性增加,蛋白质与表层结合水的相互作用减弱,且冻藏温度越高,相互作用减弱越剧烈,蛋白质结构也越不稳定,水分越容易流失;而冻藏温度越低,蛋白质与水分的相互作用越强,蛋白质结构越稳定,越有利于保持对虾原有品质。  相似文献   

12.
芋艿分离蛋白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芋艿分离蛋白的等电点、变性温度、氨基酸组成及亚基分子质量分布等重要理化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芋艿分离蛋白各组分的等电点主要集中在pI值为6.73和5.21两个条带,分别占分离蛋白总量的16.36%和27.3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 sulfate-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分析表明芋艿分离蛋白主要由4 种亚基组成,其分子质量分别分布在57 000、46 300、34 200、8 500 D左右,添加巯基乙醇可增加分子质量在23 100 D左右的条带,证明芋艿分离蛋白亚基间有二硫键的交联;差示扫描量热(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分析确定芋艿分离蛋白的变性温度为(71.3±0.2) ℃,变性焓ΔH为1.550 J/g;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非极性氨基酸含量占37.26%,极性氨基酸含量占62.74%;必需氨基酸(色氨酸除外)含量占39.02%,幼儿所必需的半必需氨基酸(即精氨酸、组氨酸)含量占9.9%。  相似文献   

13.
4目13种淡水鱼肌肉基本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目、不同种淡水鱼基本营养成分的差异,本文探究了4个目13种淡水鱼的基本营养成分。结果发现,不同目淡水鱼的水分、脂肪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鲈形目脂肪含量比鲤形目低56.0%,鲤形目水分含量比鲶形目、鲟形目高5.7%、12.4%,鲈形目水分含量比鲶形目、鲟形目高7.9%、14.7%;从鱼种来看,不同鱼种的蛋白质、水分、灰分、脂肪含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鳜(Siniperca chuatsi)的蛋白质含量为20.3%,高于鲤(Cyprinus carpio)、武昌鱼(Megalobrama amblycephala)、罗非鱼(Oreochromis spp)、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太阳鱼(Lepomis gibbosus)、乌鳢(Ophiocephalus argus);鲤(Cyprinus carpio)水分含量要高于鲇(Silurus asotus)、匙吻鲟(Pelteobagrus fulvidraco)。草鱼的灰分含量为2.0%,高于鳜并高于其他11种淡水鱼。鲤、草鱼、鲇的脂肪含量比其他10种鱼高,乌鳢脂肪的含量最低,为0.1%;从氨基酸含量来看,13种淡水鱼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在41.8%~43.3%之间,均符合FAO/WHO 的理想模式推荐的比例(EAA/TAA:40%),将13种淡水鱼所含17氨基酸进行主成分分析后提取出两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7.659%。13种淡水鱼的氨基酸得分排序为:罗非鱼 > 太阳鱼 > 鲤 > 鲇 > 鳜 > 鲈 > 乌鳢 > 草鱼 > 武昌鱼 > 黄颡鱼 > 鳙 > 鲫 > 匙吻鲟,罗非鱼氨基酸含量最丰富。根据因子得分将13种淡水鱼以聚类分析法聚为3类,其中第一类为罗非鱼、太阳鱼和鲤,为氨基酸高营养区;第二类为鲫、武昌鱼、鳙、草、鲈、乌鳢、鳜、鲇和黄颡鱼;第三类为匙吻鲟。本实验为淡水鱼开发利用提供基础研究资料,旨在为人群提供更优质的淡水鱼膳食来源。  相似文献   

14.
不同冻结温度下牛肉的肌原纤维蛋白变性与肌肉持水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冷冻温度对牛肉肌原纤维蛋白变性和肌肉持水性(water-holding capacity,WHC)的影响、探讨肌 原纤维蛋白变性与WHC的相关性。以牛背最长肌作实验材料,探究-9、-18、-23、-38 ℃下冻结后肌原纤维 蛋白理化特性和牛肉WHC。通过测定巯基含量、蛋白质溶解度、Ca2+-三磷酸腺苷酶(adenosine triphosphatase, ATPase)活力及蛋白质热稳定性考察牛肉冻结后肌原纤维蛋白变性情况,利用解冻汁液流失与加压失水率指标衡 量牛肉WHC,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ow field-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波谱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对比分析了肌肉水分分布情况,并于4 ℃解冻后测定了色差与剪切力。结果表明: -23 ℃与-38 ℃下冻结试样较-9 ℃与-18 ℃肌原纤维蛋白变性程度小:-23 ℃与-38 ℃下冻结试样蛋白质溶解 度、Ca2+-ATPase活力、巯基含量和总变性焓相比-9 ℃与-18 ℃实验组较高(P<0.05)。-23 ℃与-38 ℃下冻 结牛肉解冻后L*值、b*值、剪切力、解冻汁液流失和加压失水率显著低于-9 ℃与-18 ℃(P<0.05)。LF-NMR 及MRI结果相互佐证了肉样在-23 ℃与-38 ℃冻结下肌肉WHC高于-9 ℃与-18 ℃的实验结果。肌原纤维蛋白理 化特性(蛋白质溶解度、Ca2+-ATPase活力、巯基含量、总变性焓)与WHC(解冻汁液流失率、加压失水率)均呈 极显著相关(P<0.01),L*、b*值及剪切力亦与WHC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验证了牛肉冻结 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变性对肌肉持水性存在显著影响,进而导致牛肉解冻后出现肉色劣变、嫩度下降及汁液流失。  相似文献   

15.
花椒吸附等温线及热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静态称质量法,测定花椒在20、30、40 ℃,水分活度为0.005~0.982条件下的吸湿特性,绘制出花椒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花椒吸附等温线属于Ⅲ型等温线,在同一温度下,花椒的平衡含水率随水分活度的增加而增加。用8 种经典吸附模型对其进行拟合比较,Oswin模型效果最优,其次是GAB模型。Oswin模型的决定系数R2达到了0.999,平均相对误差E值为4.11%~8.13%。根据上述模型得到花椒的相对安全含水率与绝对安全含水率约为0.06 kg/kg与0.045 kg/kg。热力学性质显示,花椒属于毛细管多孔特性;当花椒的含水率超过0.08 kg/kg时,水同物料的结合能及净等量吸附热较低,花椒中的水分较易去除;花椒的平均单位质容量的范围为13~18 mol/J,可以根据平均单位质容量来选择最合理的预处理方法和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真空渗盐对冷冻莲藕片品质及热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真空渗透下不同质量分数NaCl溶液处理前后冷冻莲藕片质构、色泽与VC及冰点、相变潜热、表观比热等热特性参数变化,研究真空渗盐对冷冻莲藕片品质和熔融相变区热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4% NaCl调理液有利于改善冷冻莲藕片的质构和色泽,VC损失相对较少;随着NaCl质量分数增加,莲藕片冰点呈线性降低,熔融相变温区融程变宽,相变潜热减小,表观比热峰值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提高2.98~4.50 ℃。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冷冻前后功能性的变化,研究低温冷冻条件(料液比、冷冻温度、冷冻时间)对SPI功能性(保水保油性、乳化特性及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经过冷冻实验的样品中,随着SPI添加量的减小,其保水保油性、乳化性先增加后减小,当SPI料液比为1∶12时,其保水性、保油性、乳化稳定性、硬度和弹性均达到相对最大;冷冻温度为-18 ℃时,其保水保油性、乳化性、硬度和弹性相对最大,-20 ℃时,其乳化稳定性相对最好;随着冷冻时间延长,其乳化稳定性减小,冷冻3 d时,SPI的乳化稳定性相对最好,冷冻2 d时其保水性相对最大。和未经冷冻处理的原样品相比,经过冷冻处理的SPI,功能性明显减弱,其中保水保油性、乳化性、质构特性都小于未冷冻处理的SPI。  相似文献   

18.
干热处理对米糠蛋白结构与功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干热处理后米糠蛋白的结构及功能特性变化进行探讨,结果表明:90 ℃干热处理下米糠蛋白组分发生明显的热变性,米糠蛋白的β-折叠结构含量有较大程度降低,并主要转变为无规卷曲结构和β-转角结构。随着干热处理温度的升高,α-螺旋结构含量逐渐增大,无规卷曲结构和β-转角结构含量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线性变化趋势。干热处理条件下无序结构的增多促进了米糠蛋白的水合作用,使米糠蛋白溶解性增加,而随着干热处理温度升高至100 ℃,米糠蛋白的溶解度有所降低;无序结构增多使米糠蛋白整体柔性增强,随着干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米糠蛋白的乳化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趋势,在100 ℃干热处理下米糠蛋白乳化性达到最大值45.56 m2/g,而米糠蛋白的乳化稳定性亦有所增加;米糠蛋白起泡性随干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干热处理温度80 ℃时米糠蛋白起泡性达到最大值为87.36%,米糠蛋白的泡沫稳定性随干热处理温度升高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9.
白鲢鱼片在冷藏和微冻条件下的鲜度和品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鲢鱼为实验对象,通过测定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pH值、K值、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值、2-硫代巴比妥酸(2-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等鲜度指标,结合感官评价,以期探究冷藏以及微冻条件下鲢鱼片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4 ℃冷藏和-2 ℃微冻条件下贮藏的鲢鱼片TVB-N值、TMA值、菌落总数值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呈增长趋势;pH值先降低后增高;感官分数值呈降低趋势。综合各项指标变化,4 ℃冷藏条件下鲢鱼片的货架期为6 d,-2 ℃微冻条件下货架期为18 d,与冷藏相比,微冻能明显延长白鲢鱼片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