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为加强学校(托幼机构)食品安全管理,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做好日常监督检查的基础上,探索新的监管方式,引入"整理到位、责任到位、执行到位、培训到位"的"4D"管理模式。截至目前,全区共有7家学校食堂实现"4D管理",根据计划,到2019年底全区所有学校(托幼机构)食堂全部推行"4D"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促进学校(托幼机构)食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2.
总结一次野外重大活动饮食卫生保障的针对性做法和经验,为以后遂行多样化任务提供参考。从食谱审查、从业人员卫生管理及培训、采购保管、加工制作、餐饮具消毒以及留样备检等环节严格把关,强化常态食品卫生监督;科学分析餐饮环节容易导致疫情传播的风险点,从人、物、环境和预案4个方面开展督导;针对野外食品加工及人员大规模长时间野外就餐,指导餐饮单元选址开设、做好环境卫生管理、保障加工用水及食材安全、保障运输前送环节的食品安全及人员就餐过程卫生、指导智能化餐厨设备使用。提高餐饮单位负责人及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保障人员的卫生法律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关注新的风险点。加强保障人员自身管理及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树立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河北省唐山市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从业态度和行为的现况,为餐饮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唐山市餐饮从业人员759人,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其食品安全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结果:唐山市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态度、行为总体知晓率分别为74.1%、88.2%和79.3%;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率为89.3%,未达100%;文化程度高、单位规模大、经过培训、从业时间长的从业人员知识知晓率和行为良好率均高于相应其它人员;从事烹饪岗位的从业人员好于其它岗位人员。结论:唐山市部分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较低,但获取食品安全知识的态度比较积极,因此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宣传、加大监管部门执法力度对提高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水平,规范食品从业人员行为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解某单位餐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的现状,对其开展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的培训工作,为制定切合实际的培训计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99名餐饮从业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33.42±11.31岁,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平均得分为12.64±3.01;而不同性别和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从业年限及不同岗位的食品安全和营养知识得分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餐饮从业人员主要是希望通过卫生部门和本单位等途径获取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结论:餐饮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与营养知识的了解、掌握较欠缺。餐饮主管部门应结合餐饮从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加强管理和督查,纠正不安全的操作行为。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饮食行业自身管理水平,我们从1988年起分别对饮食行业负责人,卫生管理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培训学时数为24、40、16时。并对培训效果进行了考核与探讨,培训后各类人员卫生知识水平为:管理人员>负责人>从业人员。在不同类型中,卫生知识水平国营企业高于集体,个体较低。提示加强个体企业卫生监督的重要。培  相似文献   

6.
<正>春季是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的多发时期,为加强辖区内学校及托幼机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预防食物中毒、传染病等健康危害事故的发生,霸州工商和食药监局联合教育局启动了"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集中整治百日攻坚行动"。计划在百日内对全市所有中小学和托幼机构食堂展开了食品安全专项清查工作。检查中将从业人员健康管理、索证索票制度、环境卫生及食品加工制作等环节作为重点项目,对发现的问题责令整改,同时加  相似文献   

7.
正目的:了解庄浪县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掌握状况,对现行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教育方式进行评价,采取针对性培训教育措施,提高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加强食品安全监管。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2018年3月参加全县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的1 000名餐饮服务从业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相同的试题,对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餐饮服务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为64.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岗位和年限的餐饮服务从业  相似文献   

8.
为保证食品添加剂产品质量,参考消息上发证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进行检查,对检查不合格企业给予具体指导,限期整改,整改后复查,共检查了50家企业,检测了67个品种,50家企业中有5家获得ISO9000体系认证,占10%,基本合格企业43家,占86%,不合格企业3家,占6%,停产企业4家,占8%,企业存在问题的主要方面为生产车间,工艺流程,卫生设备,原料成品率,卫生制度,超范围生产,内外环境,产品标识,所有不合格企业,基本合格企业的不合格方面都进行了整改,终产品卫生合格率为98.5%,整改后98%的企业负责人接受了卫生知识培训,从检查中发现了目前食品添加剂生产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食品添加剂监督提供了重点工作方面。  相似文献   

9.
刘齐永 《美食》2010,(4):63-63
新学期开始,为加强学校卫生工作,预防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的发生,切实加强食品安全、饮用水卫生管理,确保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丰县卫生监督所联合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月24日、25日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春季学校卫生专项检查行动。重点检查全县中小学校(含民办学校)、托幼机构内集中式供水来源及消毒情况、学校食堂卫生安全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为规范对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在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在国家尚未对食品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出具体要求、各地做法不尽相同的前提下,提出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地方标准的制定,并对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地方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针对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知识...  相似文献   

11.
浅谈餐饮业食品卫生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餐饮业卫生监督的标准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就我国餐饮业发展与食品安全概况、食品卫生标准在餐饮业中应用的意义、以及餐饮业关系进行分析,对我圆餐饮业食品卫生标准应用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结果 餐饮业适用的食品卫生标准较为广泛,可因餐饮业本身条件、规模、生产品种而适用相应的卫生标准.存在的问题是无完善的餐饮业基础卫生标准,无产品卫生标准,无完善、统一的餐饮业SSOP.结论 制定餐饮业产品卫生标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利用档案资料及文献检索、数据汇总分析等方式,研究分析深圳市食品卫生从政府投入、监督队伍建设、食品企业的壮大、监督力度的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及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和主要成就,对深圳市30年来食品卫生事业发展历程进行回顾。30年来,深圳市食品卫生监督检测机构由原来的1家发展到37家;市及区级机构固定资产由10万元发展到3.68亿元;工作人员由28人发展到1297人;业务用房面积由300m2发展到52185m2;专职的食品卫生专业人员由2人发展到138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由232家发展到84515家;食品的检测项目由5项发展到384项;食物中毒的原因查明率由88.24%上升至97.1%。建议政府继续加大对食品卫生事业的投入,同时食品卫生监督监测机构应不断加强能力及基础设施建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确保大众的食品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3.
震区任务部队食品卫生保障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震区任务部队食品卫生保障经验,为履行多样化军事任务部队的卫生保障提供依据。方法在现场调查了解灾区和任务部队食品卫生现状的基础上,确定震区任务部队食品卫生保障的关键点,针对性采取综合保障措施。主要做法:(1)提高认识,确保震区任务部队食品卫生监督质量;(2)明确责任,逐级负责,使食品卫生监督保障主动化;(3)就地从简,完善震区任务部队食品卫生保障制度;(4)严把食品采购、运输、加工和储藏关;(5)建立军地联动的食品卫生监督应急机制。结果基于以上做法,震区任务部队未发生任何食品卫生相关事故。结论结合灾区和任务部队实际,针对性采取食品卫生综合保障措施,可确保震区任务部队食品卫生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改革开放30年来上海食品卫生监督的发展变化,分析了食品卫生的管理、监管能力、监管机制和水平四个方面的变化。改革开放政策改善了食品生产经营环境,为食品卫生监管工作提供了强大物质保障,实现食品卫生监管工作的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掌握农村家宴的卫生现状,为卫生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检测的方法,对238家农村家宴进行卫生学调查。结果 农村家宴整体卫生水平较差,主要是加工场所布局不合理、卫生设施缺乏、生熟交叉污染、餐饮具不消毒以及民间厨师的个人卫生差等;抽检餐饮具大肠菌群合格率、砧板等表面洁净度合格率分别为44.20%和18.4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二者的合格情况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蔬菜农药残留、熟肉制品微生物合格率分别为95.90%和64.52%,经尽形秩和检验显示,2~6月份其合格率有逐月降低趋势。结论 针对当前农村家宴的卫生现状,应对其加强科学的监管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超市食品卫生量化评分表的制定及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更好地推行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使量化表更加适用,进一步提高监管效能。方法针对本地实际,制定了适用于泰州市大中型超市的食品卫生量化评分表。结果使用该评分表,有效提高了泰州市超市的食品卫生管理水平。结论该表方便、实用、全面和客观公正。量化评分表制定应因地制宜,增强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Interventions that aim to increase water availability for agriculture hold great potential for improving nutrition through increasing food production, generating income, enhancing water access and sanitation and hygiene conditions, and through strengthening women’s empowerment. Yet there is scarce evidence on the linkages between small-scale irrigation and the pathways through which nutrition outcomes can be achieved. Using data from a cross-sectional household survey collected in Ethiopia and Tanzania, we explored the potential for small-scale irrigation to contribute to improved diets, and identify the pathways through which irrigation affects dietary diversity as measured by the Household Dietary Diversity Score. Unadjusted comparisons show that irrigating households in both countries produced more vegetables, fruits and cash crops, are less food insecure, have a higher value of production, and have higher production diversity and dietary diversity compared to non-irrigating households. Econometric results of a simultaneous equation (3SLS) model showed that irrigation leads to better household dietary diversity mainly through the pathway of increasing household incomes. However, these results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only in the case of Ethiopia, and not in Tanzania. While irrigation increased production diversity in Ethiopia, the benefits of increased dietary diversity cannot be attributed to these changes in production 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effect of income. Other factors, such as gender of the household head and having off-farm income, also influence dietary diversity in Ethiopia.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potential for irrigation to influence diets is highly context-specific. Understanding the particular pathways and entry points for nutrition-sensitive agriculture approaches could help to improve their benefits for nutrition.  相似文献   

18.
The paper contains a review of the activities in the field of food hygiene performed by the Veterinary Public Health Unit of WHO in close collaboration with other divisions and programmes of the Organization. It gives a general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purpose and objectives of such activities in the past and present, and near future. The paper mentions the most important achievements which were reached by the Organization in meat and milk hygiene, fish and shellfish hygiene, surveillance of foodborne diseases, microbiological specifications for foods, food virology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food hygiene and elaboration of a strategy 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foodborne diseases due to food of animal origin. The paper contains 44 references, the majority of which are still available at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相似文献   

19.
通过讨论地震灾后食品存在的卫生问题对特大地震灾后的饮食卫生工作提出应对策略。采取现场情况汇总、综合分析等方式,总结灾后食品卫生存在问题。提出了在灾区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指导、现场速测、宣传培训、构建网络等防止集体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评估食品和饮用水防疫措施的落实情况,于震后半个月,对四川绵竹灾区的18个乡镇和2个城区安置点进行了调查。方法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个村,每村随机抽取10户居民;2个城区安置点随机抽取20个帐篷,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乡镇和安置点的基本情况、食品卫生情况和饮用水卫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乡镇受灾群众和全部城市安置点受灾群众能够得到安全的食品和饮用水,但在各乡镇中,仍有5.03%的受灾群众食用凉拌菜,12.85%吃过剩菜剩饭,还有不少群众饮用未消毒的井水(7/316)或河沟水(5/14)。结论本调查的结果表明早期的防疫措施的确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灾后防病意识,加强与受灾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和饮用水卫生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