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鲽鱼下脚料为原料,采用不同蛋白酶对鲽鱼下脚料进行酶解。以水解度作为评价指标,比较不同蛋白酶的水解能力,筛选最佳酶,并对其水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鲽鱼下脚料水解效果较好的是中性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水解鲽鱼下脚料的优化条件为:酶用量0.1%,pH值6.0,温度50℃,酶解时间4.5 h。风味蛋白酶水解鲽鱼下脚料的优化条件为:酶用量0.05%,pH值6.0,温度50℃,酶解时间5.0 h。二者复合的工艺条件为: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2/1(添加量为0.15%),pH6.0、酶解时间4.5 h,温度50℃,在此条件下水解度可达44.56%。  相似文献   

2.
鳄鱼皮酶解产物功能特性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鳄鱼皮酶解产物功能特性和抗氧化活性,采用2种商业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在各自最适反应条件下分别酶解鳄鱼皮,研究水解度(DH)、酶种类及pH值对酶解产物功能特性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酶解时间延长,鳄鱼皮水解度逐渐增加,鳄鱼皮在碱性蛋白酶酶解作用下水解度较高,水解4h时可达12%;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与碱性蛋白酶酶解产物的溶解性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水解度下,碱性蛋白酶酶解产物的热稳定性在pH4时优于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酶解时间在1h之内,木瓜蛋白酶酶解物亚铁离子螯合力明显增强;随着时间延长,酶解产物亚铁离子螯合能力变化不显著(P>0.05).酶解3h后碱性蛋白酶酶解产物亚铁离子螯合能力高于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但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综上表明,碱性蛋白酶水解作用的鳄鱼皮水解度较高,其酶解产物乳化活性和热稳定性优于木瓜蛋白酶酶解产物;鳄鱼皮酶解产物抗氧化能力较强,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豌豆蛋白质酶解前后功能特性变化,利用Alcasase2.4L碱性蛋白酶对其限制性酶解,对酶解水解度动态变化、蛋白质回收率及酶解产物功能特性等方面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Alcasase2.4L碱性蛋白酶能够有效酶解豌豆蛋白,蛋白质回收率可达84%,与豌豆原蛋白相比,在pH 2~12范围内,不同水解度的酶解产物溶解性均有明显改善,最高可达95%左右。5%水解度的酶解产物乳化性、乳化稳定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相比豌豆蛋白均较好,但随着酶解的进一步进行,其乳化和起泡特性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鲢鱼蛋白的酶解及其酶解物功能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鲢鱼肉为原料,以水解度为指标,研究鲢鱼蛋白的酶解及其酶解物的功能性质.用6种不同蛋白酶(胰蛋白酶、风味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复合蛋白酶、碱性蛋白酶)酶解鲢鱼肉,结果碱性蛋白酶的水解效果最佳.通过控制碱液用量,用碱性蛋白酶制备鲢鱼鱼肉蛋白(SCMP)在不同水解度(DH4.5%、DH9.0%、DH13.5%、DH18%)下的酶解产物,考察不同酶解产物的功能性质,包括溶解性、持水性、持油性、乳化性、起泡性.与原鲢鱼鱼肉蛋白(SCMP)相比,酶解后的SCMP功能性质(除持油性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环境pH值也对酶解产物的溶解性和乳化性有一定影响.鲢鱼蛋白酶解产物作为一种潜在的功能性配料,在食品工业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刘骞  施雪  孔保华 《食品科学》2012,33(5):19-24
采用碱性蛋白酶对鲤鱼鱼肉蛋白进行酶解,制备不同水解度的水解物。测定水解物的抗氧化活性以及不同pH值条件下水解物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水解度的逐渐升高,水解物的抑制脂质氧化能力、D PP H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以及金属离子(Cu2+和Fe2+)螯合能力逐渐增加(P<0.05);同时,水解物的溶解性、乳化性和起泡性都在pH值为4.0(等电点)时达到最低,而后溶解性和乳化性随着pH值升高而增大(P<0.05),而起泡性随着pH值的升高先上升后又下降。因此,鲤鱼鱼肉蛋白碱性蛋白酶水解物可以提高蛋白质的抗氧化活性和溶解性,但是较高的水解度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乳化性和起泡性。  相似文献   

6.
草鱼肉蛋白酶解物功能特性及质量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Neutrase对草鱼鱼肉蛋白进行了酶解,得到了水解度(DH)为4.72%、9.80%、13.32%的酶解产物(NH),并分析了pH与水解度对酶解产物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酶解产物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在pH为4时达到最低,而后随pH的增大而增加。在pH为3~8的范围内随水解度的增加,酶解产物的溶解性增加,起泡性降低。pH为4时,水解度为4.72%、9.80%、13.32%的酶解产物的热稳定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随水解度升高而增大。在pH为3~5的范围内酶解产物的乳化性随水解度升高而降低。酶解产物的溶解性、乳化性、起泡性间存在相关性(P<0.05)。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对罗非鱼下脚料的水解条件;并且研究了复合蛋白酶-风味酶双酶法的水解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蛋白酶的最佳水解条件为:加酶量为3%,pH值为7.5,时间为2 h,温度为50℃;在最佳水解条件下,复合蛋白酶水解罗非鱼下脚料所得的水解液的水解度最高.风味酶的二次酶解的最佳水解条件是:加酶量为1%,pH值为7,时间为1 h,温度为50℃,此条件下的双酶解的水解度可以达到25.9%.  相似文献   

8.
用Alcalase碱性蛋白酶和Flavourzyme复合风味蛋白酶同步水解淡水鱼下脚料粉,最佳酶解条件为:底物浓度为10.1%、Alcalase碱性蛋白酶和Flavourzyme风味蛋白酶的添加量均为1.1%、水解温度57℃,起始pH值6.0,酶水解时间6.5 h,此条件下水解度为22.3%。  相似文献   

9.
张娅妮 《中国油脂》2021,46(10):18-23
将核桃饼脱脂、碱溶酸沉制备核桃蛋白,再利用碱性蛋白酶对核桃蛋白酶解,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底物质量分数、酶解pH、酶用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水解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实验对酶解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同时测定了酶解产物的溶解特性、乳化特性和起泡特性。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核桃蛋白最优酶解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5.0%、酶解pH 9.0、碱性蛋白酶(活性为10 000 U/g)用量4.0%、酶解温度50 ℃、酶解时间2 h;相较核桃蛋白,不同水解度的核桃蛋白酶解产物的表面疏水性下降,溶解特性、乳化特性和起泡特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酶法改性麦芽蛋白功能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利用碱性蛋白酶对啤酒糟麦芽蛋白进行水解改性,确定最优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酶量、pH、酶解时间和酶解温度对麦芽蛋白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当pH10、加酶量4000 u/g、酶解温度45℃、酶解时间15min时,蛋白质水解度为16.2%,麦芽蛋白的功能特性达到最优.结论:碱性蛋白酶可显著改善麦芽蛋白的功能特性.在最佳酶解条件下,麦芽蛋白的起泡性、溶解性和乳化性分别达到167%、22.68%和13.8%,比未改性前的麦芽蛋白分别提高了735%、247%和27.8%.  相似文献   

11.
采珠后河蚌副产物的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采珠后河蚌的副产物—蚌肉、外套膜和蚌泪(蚌内体液)进行了成分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新鲜蚌肉、外套膜和蚌泪的含水量分别为76.92%、82.44%和89.31%。干基表示其余指标,蚌肉、外套膜和蚌泪中粗蛋白含量分别为51.07%、47.72%和43.84%;灰分含量7.19%、15.01%和4.34%;粗脂肪含量分别为7.45%、6.37%和4.57%;总糖26.65%、22.9%和42.46%。蚌肉、外套膜和蚌泪中氨基酸总量分别41.54%、37.61%和32.56%,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44.43%、42.75和45.02%,接近FAO/WHO推荐的最佳模式;矿质元素如Ca、P、Fe、Mg等含量丰富,蚌肉中铅、汞、铬、砷等几种重金属含量远低于食品卫生标准限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64.05%、70.39%和57.49%。河蚌浑身是宝,是一种低价、优质的可用资源。  相似文献   

12.
采用纯培养的方法从贵州黔南地区20份自然发酵泡制酸菜中分离出115株酵母菌,通过WL培养基观察菌落特征,并结合显微细胞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将115株酵母分为17种类型。从每种类型中挑选一株进行26S rDNA D1/D2区系列测定,通过序列分析及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17类酵母共115株分属于11个属,其中30.43%为Kazachstania酵母、26.96%为毕赤酵母属(Pichia)、17.39%为地霉属(Geotrichum)、4.35%为假丝酵母属(Candida)、3.48%为耶罗威亚酵母属(Yarrowia)、3.48%为丝孢酵母属(Trichosporon)、3.48%为Meyerozyma酵母、2.61%为有孢汉逊酵母属(Hanseniaspora)、2.61%为Wickerhamomyces酵母、2.61%为Apiotrichum酵母、2.61%为棒孢酵母属(Clavispora)。  相似文献   

13.
张博  冯帆  辛广  李铁纯 《食品科学》2010,31(20):410-412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南果梨籽、果皮和果肉的脂肪酸成分进行提取,并用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GC-MS)进行分析,经峰面积归一法并通过G1701BA 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系统得出各部位脂肪酸成分组成。结果表明:南果梨籽含14 种脂肪酸,分别为癸酸(0.05%)、棕榈油(0.29%)、14- 甲基十五烷酸(0.38%)、棕榈酸(9.08%)﹑ 14- 甲基十七碳酸(0.12%)、亚油酸(55.64%)、油酸(27.18%)、硬脂酸(2.23%)、花生烯酸(0.77%)、花生酸(1.85%)、二十一碳酸(0.19%)、山嵛酸(0.38%)、二十三碳酸(0.06%)和木焦油(0.15%),占检出总量的98.37%;果皮含4 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6.79%)﹑亚油酸(9.65%)﹑油酸(33.73%)、硬脂酸(1.51%),占检出总量的51.68%;果肉含3种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4.59%)﹑亚油酸(22.81%)﹑油酸(15.87%),占检出总量的43.27%。其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油酸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常熟市市场上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钠、安赛蜜、甜蜜素和咖啡因6种食品添加剂的含量情况。方法 2017~2018年采集常熟市各大超市、农贸市场、街头饮料铺采集各类饮料,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结果 苯甲酸在碳酸、果蔬类、茶类、咖啡类、蛋白饮料中的检出率分别为33.3%、10%、10%、6.7%、20%, 其中, 碳酸饮料超标率为3.3%, 蛋白饮料超标率为6.7%; 山梨酸在碳酸、果蔬类、茶类、咖啡类、蛋白饮料中的检出率分别为70%、18%、16.7%、10%、33.3%, 其中, 碳酸饮料超标率为10%, 蛋白饮料超标率为3.3%; 糖精钠在碳酸、果蔬类、茶类、咖啡类、蛋白类饮料中均未检出; 安赛蜜在碳酸、果蔬类、茶类、咖啡类、蛋白饮料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1.7%、10%、0%、20%、40%, 其中, 碳酸饮料超标率为20%; 甜蜜素在碳酸、果蔬类、茶类、咖啡类、蛋白饮料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0%、0%、10%、16.7%、6.7%; 咖啡因在碳酸、果蔬类、茶类、咖啡类、蛋白饮料中的检出率分别为58.3%、0%、40%、100%、0%, 其中, 碳酸饮料超标率为25%。结论 常熟市市场上销售的饮料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需要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保证食品安全, 保障老百姓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斑点叉尾触鱼鱼皮及其制品的营养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班点叉尾鲴鲜鱼皮及经过加工后的鱼皮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鲜鱼皮、加工后鱼皮的水分分别为65.41%、85.43%;蛋白质分别为21.32%、13.74%;脂肪分别为12.38%、1.25%;必需氨基酸总量与氨基酸总量之比分别为22.63%、20.74%;鲜味氨基酸总量与氨基酸总量之比分别为65.77%、68.39%;胶原蛋白与粗蛋白之比分别为81.05%、90.97%。  相似文献   

16.
大豆蛋白水解物中肽分子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采用超滤法与凝胶过滤色谱(GFC)相结合实验方法就大豆蛋白酶解产物寡肽混合物的分子量的分布状况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木瓜蛋白酶与Asl.398蛋白酶的酶解物中以分子量在1000D以下的小肽为主:木瓜蛋白酶解产物中分子量1000D以下的占63.9%,1000-2000D之间的4.64%,2000-4000D之间的占8.21%,4000-10000D之间的占8.20%,分子量10000D以上的占15%;Asl.398蛋白酶酶解物中分子量1000D以下的占72.1%,1000D-2000D的占6.42%,2000D-4000D之间的占2.5%,4000-10000D之间的占3.92%,10000D以上的占15%。  相似文献   

17.
研究使用不同酿酒酵母所产云南德钦梅里雪山地区赤霞珠冰红葡萄酒的香气成分,采用溶液萃取法提取分别使用K1、R2、DV10、R-HST这4种活性干酵母单独发酵生产的赤霞珠冰红葡萄酒中的香气成分,并对其进行GC/MS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使用K1酵母的样品中香气物质检出49种(88.72%),其中含量5%以上组分为甲酸乙酯(6.58%)、2-甲基丙醇(6.53%)、3-甲基丁醇(30.65%)、苯乙醇(11.70%)和丁二酸二乙酯(13.31%);R2酵母样品中检出47种(87.24%),含量5%以上组分为甲酸乙酯(8.63%)、2-甲基丙醇(5.38%)、3-甲基丁醇(27.83%)、2-甲基丁醇(5.49%)、苯乙醇(10.57%)和辛酸乙酯(6.96%);DV10酵母样品中检出33种(77.07%),主要为甲酸乙酯(8.02%)、3-甲基丁醇(25.39%)、2-甲基丁醇(6.35%)和苯乙醇(6.91%);R-HST酵母样品中检出51种(85.98%),主要为甲酸乙酯(5.49%)、2-甲基丙醇(8.6%)、3-甲基丁醇(28.78%)、2-甲基丁醇(5.84%)和苯乙醇(7.68%)。  相似文献   

18.
对杨木APMP制浆废液的组分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杨木APMP制浆废液的固含量为12.3%,废液的主要成分为半纤维素、木素、抽出物和无机物,其相对含量分别为54%、17%、14%和15%.杨木APMP制浆废液甲基叔丁基醚(MTBE)抽出物的气相液相质谱仪(GSMS)分析结果显示,抽出物中含有25种物质,其中小分子羟基酸和木素降解产物的含量分别为12%和50%.脂肪酸和甾醇是杨木APMP制浆废液亲脂性抽出物的主要成分,含量分别为29%和9%.  相似文献   

19.
制备方法对八月瓜果籽油化学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回流和超声法制备八月瓜果籽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油脂的化学成分,考察制备方法对油脂得率和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石油醚回流萃取和石油醚、乙醇、乙酸乙酯、丙酮超声萃取制备油脂的得率分别为36.0%、38.6%、28.0%、30.8%、36.4%。5 种油脂中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9.69%、83.51%、89.78%、69.33%、57.54%,不饱和脂肪酸总相对含量分别为45.25%、51.80%、37.54%、42.21%、43.31%。油脂中主要脂肪酸为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用石油醚超声提取的油脂得率、脂肪酸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都较高。  相似文献   

20.
以3种市售即食鱼豆腐(鱼豆腐A、B、C)为研究对象,对其营养成分和凝胶性能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表明:3种鱼豆腐的水分质量分数分别为65.94%、69.34%和67.20%;粗蛋白质量分数分别为25.63%、22.02%和23.81%;粗脂肪和灰分含量较低。氨基酸种类齐全,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39.43%、39.64%和39.57%,鲜味氨基酸/总氨基酸质量分数分别为37.11%、36.06%和36.32%;第1限制氨基酸均是亮氨酸,必需氨基酸指数评分分别为43.81、53.14和49.57。分别检出21、22、21种脂肪酸,且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分别为59.14%、63.39%和44.59%。3种鱼豆腐持水性较好,分别为84.61%、86.36%和82.98%;p H值分别为6.04、6.06、6.23;凝胶强度较高,分别为320.17、203.63、212.71?g·cm。3种鱼豆腐均属于营养种类齐全,凝胶性能良好的即食食品。研究数据为进一步评定市售鱼豆腐产品质量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