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含锂1.38%的某进口锂辉石矿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优化了药剂制度,采选用调整剂BK534和捕收剂BK451,两种药剂协同作用,大大提高了锂精矿品位和锂回收率,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浮选锂云母的新捕收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浮选锂云母矿物的新捕收剂BK307,同时将BK307与混合胺浮选锂云母进行了比较。当BK307与混合胺用量相等时,锂云母精矿除品位提高外,回收率由69.5%提高到77.10%;当BK307与混合胺分别使用时的回收率相等时,除精矿品位有提高外,总药剂量大约减少28%。BK307是一种比混合胺具有更高选择性的浮选锂云母矿物的新捕收剂。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浮选锂云母矿物的新捕收剂BK307,同时将BK307与混合胺浮选锂云母进行了比较。当BK307与混合胺用量相等时,锂云母精矿除品位提高外,回收率由69.5%提高到77.10%;当BK307与混合胺分别使用时的回收率相等时,除精矿品位有提高外,总药剂量大约减少28%。BK307是一种比混合胺具有更高选择性的浮选锂云母矿物的新捕收剂。  相似文献   

4.
BK414为北京矿冶研究总院自主开发的新型锂云母浮选药剂。针对宜春钽铌矿钽铌重选尾矿,以BK414作为捕收剂进行锂云母浮选工业试验,获得锂云母浮选指标:浮选给矿Li_2O品位1.08%,锂云母精矿Li_2O品位3.79%,Li_2O回收率63.09%。与宜春钽铌矿目前所使用的椰油胺相比,采用BK414所获得的锂云母精矿回收率提高了8.07%。BK414具有选别指标好、凝固点低、腐蚀性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某含腐锂辉石的锂辉石矿选矿回收难度大,优化了药剂制度,选用调整剂BK534、BK535和捕收剂BK451,几种药剂协同作用提高了锂辉石的浮选指标,对锂辉石精矿进行反浮选除杂,提高了锂精矿的品质。为开发利用该资源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锂云母矿石在脱泥作业中锂损失较大的问题,对原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主要是由于部分细小鳞片状集合体在磨矿中泥化造成的。基于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效应复配了新型锂云母捕收剂BK414A,在不添加调整剂、不脱泥的条件下对该锂云母矿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并与常规脱泥-酸法浮选工艺进行了指标对比。研究结果表明:BK414A作为锂云母捕收剂在中性矿浆环境中获得了精矿中Li2O品位3.05%、Li2O回收率89.19%的浮选指标;在酸性矿浆环境中(pH=4)常规脱泥-酸法浮选工艺获得了精矿中Li2O品位2.91%、Li2O回收率81.87%的浮选指标;与常规脱泥-酸法浮选工艺相比,新工艺所得精矿中Li2O品位提升了0.14%、Li2O回收率提升了7.32%。采用BK414A浮选锂云母时,无需添加调整剂、无需脱泥,实现了全粒级浮选,且具有流程稳定、浮选指标优良等优点,在中性矿浆环境实现了锂云母的高效回收。  相似文献   

7.
BKM分离方法是应用BK—712、BK—714和BK—716药剂,使铜铅锌混合精矿中的不同矿物,在不同的介质条件下,与不同的药剂作用,在稳定的介质条件下进行目的矿物浮选,以达到铜、铅、锌矿物的分离,获得成品的单一精矿。该方法是现阶段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分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BK431为长石捕收剂,对某强磁—脱泥底流进行了长石与石英的浮选分离试验研究。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考察了药剂配比、硫酸用量、BK431用量、BK205用量和捕收剂种类对长石精矿的影响。在酸性条件下,以硫酸作为调整剂,BK431为捕收剂,BK205为起泡剂,经过2次粗选、1次精选的开路浮选流程,获得了K2O品位为6.57%、K2O回收率为62.83%,Rb2O品位为0.190%、Rb2O回收率为74.48%的长石精矿。  相似文献   

9.
吴世鹏  王中明 《矿冶》2022,31(1):31-35
为了实现细粒锡石的高效回收,新研制了一种捕收剂BK416.为了检测BK416的性能、揭示BK416的作用机理,对锡石单矿物进行了pH值试验、捕收剂用量试验、动电位检测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BK416具有药剂用量少、浮选pH值范围广、对锡石捕收效果好的优良特性,在pH=7、捕收剂用量10 mg/L情况下,锡石回收率可...  相似文献   

10.
组合捕收剂在锂云母浮选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宜春钽铌矿重选尾矿中锂云母为研究对象,开展组合捕收剂浮选锂云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自配药剂LZ-00与椰油胺以质量比2∶1组合浮选锂云母时指标最好,最佳总药剂用量为360g/t。在该药剂制度下,采用1粗1精1扫的简单流程可得到Li2O品位4.12%、回收率70.37%的锂云母精矿,与现场指标相比有较大程度提高。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可知,LZ-00与椰油胺组合浮选时在锂云母矿物表面有化学吸附和物理吸附,同时还存在氢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某低品位锂辉石矿石含Li_2O仅约为0.97%,远低于当前工业生产中锂辉石选矿原矿的平均品位,且该矿石中矿物组成复杂,含锂矿物较多,嵌布关系密切,代换作用强烈,作为主要回收矿物的锂辉石中Li_2O含量最高仅为5.82%,以上都成为了高效利用该低品位锂辉石矿石的制约因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为处理低品位锂辉石矿石提供可能的技术参考,针对该矿石开展了详细试验研究。采用新型、高效、选择性好的含锂矿物捕收剂BK317和活化剂TC,在磨矿细度-74μm占75%的情况下,经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一次扫选、中矿顺序返回闭路流程,最终获得含Li_2O 4.46%、回收率80.40%的锂辉石精矿。  相似文献   

12.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四川某锂辉石矿,矿石属伟晶岩型低品位锂辉石矿,矿石中Li2O含量为1.36%。主要矿物组成简单,为锂辉石、石英、长石等,粒度粗大。主回收元素锂主要分布于锂辉石中,锂辉石中锂的分布率为96.6%,锂辉石本身含铁0.15%。加之部分锂辉石发育的解理缝、裂缝中被铁锰质充填污染,易对锂辉石品级造成影响。共伴生的锡、铌、钽主要以锡石、铌铁矿、重钽铁矿存在,嵌布于锂辉石、石英、长石粒间,粒度细小,与主要矿物粒度差异巨大,是否综合回收应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  相似文献   

13.
根据矿石性质研究某锂辉石矿产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工艺流程。采用硫酸作pH调整剂,十二胺作捕收剂优先浮选云母,以NaOH作调整剂、CaCl2作活化剂,油酸作捕收剂浮选锂辉石矿物,浮选粗精矿经再磨后以Na2CO3为调整剂精选,获得含Li2O 6.04%、回收率76.77%的锂辉石精矿和纯度较高的云母精矿。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浮选试验、表面张力测试、Zeta电位以及红外光谱分析,考察了油酸钠(NaOL)、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两种捕收剂及其组合对锂辉石的浮选性能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单一捕收剂在一定浓度下都能较好的浮选锂辉石,其中MES的捕收性能强于NaOL,组合捕收剂浮选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捕收剂。捕收剂用量为200 mg/L,NaOL∶MES=5∶1摩尔比组合的浮选效果相对最佳。红外光谱研究表明NaOL在锂辉石表面是以化学吸附为主,MES则是以物理吸附为主,两种捕收剂组合后并没有生成新物质,而是由于锂辉石矿物表面为非均质体,同时不同活性质点间的差异使其具有选择性地吸附在不同位置的矿物表面。  相似文献   

15.
随着锂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大,作为锂资源提取的主要来源,锂辉石的选别技术需要不断发展与完善。如何扩大锂辉石与脉石矿物的可浮性差异,是提高锂辉石浮选效率的关键。本文概括分析了锂辉石与脉石矿物晶面的各向异性,以及近年来锂辉石矿浮选研究的最新进展。分析表明,锂辉石解理面具有很强的各向异性和表面组分选择性溶蚀行为。调控锂辉石优势解理面比例和表面组分选择性溶蚀,以及阴阳离子组合捕收剂的使用,可进一步强化锂辉石的浮选,同时加强脉石矿物选择性抑制剂的开发,这些将成为锂辉石矿浮选工艺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采用显微镜下观察、电子探针(EPMA)、激光剥蚀等离子质谱(LA-ICP-MS)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等测试手段对四川党坝锂辉石矿床Ⅷ号脉锂辉石的矿物学特征开展了详细研究。结果显示,锂辉石是主要的矿石矿物,锂辉石晶体粒度较粗大,锂主要赋存于锂辉石中,伴生有铌、钽等有益组分。XRD和LA-ICP-MS分析显示,锂辉石的纯度很高(Li2O平均含量7.84%),晶胞参数略小于标准卡片的晶胞参数。电子探针分析结果显示,锂辉石中SiO2含量较高(65.62%~65.82%),含有少量的Fe和Mn等杂质。矿石中Li2O含量达到1.33%。综合分析该锂矿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澳大利亚某进口锂辉石矿含有较多的矿泥,对浮选作业产生不利影响,试验采用水力沉降法、浮选法等不同方法对锂辉石矿进行预先脱泥,考察了不同方法的脱泥效果及对后续锂辉石浮选的影响。研究发现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浮选药剂对锂辉石矿进行浮选脱泥取得了最佳的脱泥效果,脱除的矿泥量大、含锂品位低、矿泥中锂的损失小,脱泥后再浮选锂辉石,获得的锂辉石粗精矿品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预先脱泥后的锂辉石矿经过一次粗选两次精选三次扫选的浮选流程,可获得良好的选矿指标。闭路试验表明,该进口锂辉石矿原矿Li_2O含量为1.42%,经预先脱泥—浮选锂辉石选别流程处理后,获得的锂辉石精矿Li_2O品位为5.83%,Li_2O回收率为78.54%。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验室合成的新型两性螯合捕收剂DRQ-3对锂辉石进行浮选试验,同时借助红外光谱和Zeta电位检测手段对DRQ-3与锂辉石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室温(26 ℃)、矿浆自然pH值(pH=8.5)、DRQ-3用量为50 mg/L的试验条件下,锂辉石的浮选回收率可达94.50%,DRQ-3对锂辉石显示出很强的捕收能力。动电位和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表明,锂辉石与DRQ-3不会发生静电吸附,捕收剂DRQ-3与锂辉石之间存在化学吸附,由锂辉石晶体结构推断主要是Al3+与DRQ-3中的活性基团OH-发生离子键合反应。  相似文献   

19.
锂辉石是我国锂资源的主要来源,但因其与伴生脉石矿物在物理化学性质上的相似性导致分选困难。本文分析了锂辉石矿的晶体结构与可浮性的关系,对锂辉石的选矿工艺、浮选药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和总结。浮选是锂辉石主要的选矿方法,其他选矿方法在预先抛废、精矿除杂中也有重要应用,复杂锂辉石矿的分选多用联合工艺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加强锂辉石与选矿药剂的作用机理研究,指导浮选新药剂的开发和应用,不断优化分选工艺,是提高锂辉石选矿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