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工业的快速增长,产生的重金属废渣越来越多,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对环境和人群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本文着重介绍了对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五种复合重金属废渣:铬铁渣、铜铬铁渣、复合砷渣、铅锌渣以及复合汞渣的物化特性,并从该特性出发,探讨了这几种典型的复合重金属污染废渣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旨在为我国可持续发展道路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重金属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渣,大多属于危险固废。随着国家对涉重企业生产环保政策日益完善,冶炼废渣的处理已经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共性问题。针对铜、铅、镍冶炼工艺的技术特点,在调研和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各类冶炼渣的特点、性质和处理技术,总结了重金属冶炼渣处理存在的问题及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以煤为还原剂, 对铬盐生产中产生的废渣进行还原, 按铬渣∶大河煤∶石英砂配比为25∶5.5∶2.5冶炼铬盐废渣时, 冶炼情况良好, 可以回收85%左右的铬。高温碳还原法可有效处理无钙焙烧工艺产生的铬盐废渣。  相似文献   

4.
王明细 《中国矿业》2021,30(11):109-114
资源绿色开发和冶炼废渣的高效利用成为战略技术需求。本文结合炼铜尾渣的矿物学性质和重介质选矿的现实需求,采用分级-磁选-浓缩脱泥流程获得炼铜尾渣重介质产品,采用化学分析、XRD、SEM和EDS等手段,考察了其化学成分、物相组成及残余铅锌杂质的矿物学特征,探讨了炼铜尾渣重介质产品应用的环境影响。研究表明:重介质产品密度为4.42 t/m3,含铁(TFe)56.57%、SiO2含量为23.49%,少量Pb、Zn、Cu等金属杂质;主要矿物为磁铁矿、铁橄榄石、铅铁硅质玻璃体和石英,含量达99.41%。因磁铁矿和铁橄榄石的嵌布粒度较细,解离度低,磁性物含量可达95.4%,便于回收使用;残余铅锌铜重金属元素溶出率很低、环境影响风险较小,为炼铜尾渣的资源化应用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锌冶炼酸浸渣中回收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解脱水—浮选"工艺,利用较简单的药剂制度,从锌冶炼酸浸渣中获得了银品位8 349.37 g/t、回收率72.00%的银精矿,选别效果十分明显,使废渣得到资源化利用,保护了环境。  相似文献   

6.
冶炼渣是冶炼企业生产中产生的废渣,这些废渣如果不进行妥善处理不但严重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浪费,综合利用冶炼渣是冶炼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1]。朝鲜某冶炼渣是冶炼企业产生的废渣,多元素分析结果表明该冶炼渣中含银370 g/t,银含量较高,具有综合回收价值。铅、锌含量较但氧化程度较高,通常可采用烟化法回收,但存在有价金属回收率低、工作环境差、运行费用高、能耗高且需消耗大量冶金焦等缺点,故不作回收。该冶炼渣中银的嵌布粒度细,泥化严重,采用氰化法回收。研究考察了浸出细度、保护碱种类及用量、氰化物浓度、浸出矿浆浓度等因素对银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冶炼渣的最佳浸出条件为:浸出细度为-2 mm,保护碱采用石灰,用量为30 kg/t,此时p H=11,氰化物浓度为0.10%,浸出矿浆浓度为30%,在此条件下银的浸出率最高可达84.05%,实现了该冶炼渣中银的有效回收,为该企业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冶金废渣主要指各种金属冶炼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文中介绍了用选矿和冶金相结合的方法从四种废渣中回收有价元素的试验研究,并对攀钢含钛高炉渣、瓦斯泥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8.
选冶联合回收冶金废渣中的有价元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冶金废渣主要指各种金属冶炼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文中介绍了用选矿和冶金相结合的方法从4种废渣中回收有价元素的试验研究,并对攀钢含钛高炉渣、瓦斯泥进行了重点介绍。  相似文献   

9.
为了顺应国家发展需求,对锌资源的不断开发使高品位矿石日益枯竭,并产生了大量的含锌冶炼渣,且由于锌的生产方式多样,含锌冶炼渣成分及性质各不相同,后续的处理难度也显著提升。含锌冶炼渣的大量堆存不仅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还会导致有价金属资源浪费。本文总结了含锌冶炼渣的危害及现行的利用方式,并着重介绍了回收含锌冶炼渣中有价金属的主要处理工艺的原理、优缺点及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含锌冶炼渣资源化处理技术可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我国钢铁和化工企业的发展,在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钢铁渣和化工渣。本着资源化、循环化、全利用、零废弃的原则,为这些废渣的综合利用找到了新工艺和新方法,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我国传统钨渣综合回收利用的发展进程,介绍了钨冶炼渣中的钽铌、钪、钨等有价元素的回收工艺及研究进展。结果表明,随着钽、铌、钪和钨等金属的供需缺口呈现扩大趋势,钨渣综合利用技术发展迅速,目前基本可解决从钨渣中回收钽、铌、钪等有价金属的问题,未来可进一步改进技术,研发清洁高效的金属提取工艺。根据现行钨冶炼行业面临的环保挑战,结合钨资源禀赋的变化,提出了未来钨冶炼渣处置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可通过末端治理的方式,生产合金铸铁、微晶玻璃等高性能固废产品,以此来消纳部分钨渣,另一方面通过钨冶炼技术的革新,实现钨渣的减量化或资源化,从源头上减少钨渣的排放,保证我国钨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铜渣中含有铜、铁、锌和银等多种有价金属,作为一种重要的二次资源,其回收利用工艺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及难点。根据国内外铜渣回收利用文献,简述了火法铜冶炼过程中所产生铜渣的物相组成,从直接浸出、间接浸出、微生物浸出三个方面详细综述了湿法工艺处理铜冶炼渣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优缺点,指出了现阶段湿法浸出铜冶炼渣存在的问题,对铜冶炼渣湿法工艺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含钒钢渣作为钒钛磁铁矿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工业废渣,同时又是一种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二次资源,必须进行有效回收利用。文章根据含钒钢渣的来源、性质等情况,着重介绍了含钒钢渣提钒的研究进展。最后根据攀枝花含钒钢渣的特点以及现有的废酸浸出工艺固废的研究,介绍了钛白废酸浸出含钒钢渣回收五氧化二钒的研究,在实现含钒钢渣清洁化、高效化、资源化绿色利用的同时也实现钛白粉清洁化生产,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冶金渣中含有大量的有价金属元素。为提高冶金渣的资源化利用率,实现固废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进而推动我国冶金工业的增值增效、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对近年来冶金渣的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微波加热技术在冶金渣资源化中的应用,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不同的冶金渣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宁继来  郑永兴  胡盘金  庞杰 《矿冶》2020,29(3):18-24
随着锌资源供给矛盾日趋紧张,对于二次锌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技术的研究已成为选冶领域研究的热点。根据目前国内外锌资源的选冶现状,在总结锌冶炼渣常规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采用选冶联合方法处理锌冶炼渣的研究进展。认为传统的冶金或单一选矿方法从废渣中回收有价金属虽然有其优势,但也存在着诸如成本高、有价金属回收效率不理想、环保效果差等不足。比较而言,选冶联合方法可针对不同锌冶炼渣的成分及结构特点,结合各种技术优点,更加灵活地处理废渣,从而实现资源的综合回收,是未来二次锌资源回收领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柳林  冯安生  王威 《金属矿山》2015,44(12):173-175
黄金冶炼渣中含有大量的Au、Ag、Cu、Pb、Zn等有价金属,对其进行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轻由尾渣堆存造成的环境污染,还能创造经济效益。为给河南某黄金冶炼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利用提供依据,对该渣进行了高温氯化焙烧工艺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冶炼渣在CaCl2加入量为7%、焙烧温度为1 100 ℃、焙烧时间为60 min条件下进行氯化焙烧,可以获得Au、Ag、Cu、Pb、Zn挥发率分别为96.01%、81.69%、86.57%、99.67%、99.07%的指标,实现了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火法炼铜行业的快速发展,产生的铜渣大量堆积,对生物或者环境产生巨大危害。铜渣中含有大量的可回收有价金属,综合回收铜渣中的有价金属并对余渣资源化利用,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湿法浸出铜渣具有环保、经济、效率高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酸浸法、氯化浸出法、碱性氨浸出法、生物浸出四方面详细综述了铜渣湿法浸出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四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优缺点对比分析,并总结了各种浸出方式的浸出渣资源化高效利用现状,对铜渣未来湿法浸出资源化高效回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铅锌矿产资源丰富,生产能力、消费量、出口量居世界前列,是我国的优势矿种。以10个铅锌矿能源资源基地为研究对象,对基地分布、矿山数量、产能结构、开发利用指标、矿业固废循环利用指标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2018年,我国铅锌矿大型资源基地的矿业集中度和铅锌矿的综合利用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9.
钢渣是炼钢过程的副产物,我国目前年产量接近1亿t,但综合资源利用率较低。简述了钢渣的产生特点,综述了其资源化利用和稳定化研究现状。钢渣组成中含有较多的游离氧化钙,导致钢渣在利用过程中体积膨胀,稳定性较差,建材化利用是消纳钢渣的重要途径,但需要解决钢渣稳定性差的问题,高温热闷技术具有钢渣稳定性效果好、处理时间短的优势,是目前应用较多的稳定化技术,也是解决钢渣利用率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