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以罗非鱼鱼皮为原料,研究鱼皮胶原多肽和镁离子的螯合工艺条件.探讨了鱼皮胶原多肽与氯化镁的质量比、反应体系的pH、螯合温度、螯合时间等因素对鱼皮胶原蛋白螯合反应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鱼皮胶原多肽与镁的螯合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螯合工艺条件为:质量比1∶5、pH7.0、螯合温度70℃、螯合时间30min.在此条件下,螯合率达84.58%.通过对比螯合反应前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图的变化,证明了鱼皮胶原多肽与镁离子形成了新的螯合物.  相似文献   

2.
半滑舌鳎在沿海地区被广泛养殖及食用,其鱼皮可能成为制备食品胶原的良好材料来源。本研究以胶原得率为指标,考察了酶提法提取鱼皮胶原的影响因素(蛋白酶添加量,酶提取时间,酶提取温度),并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了最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鱼皮胶原蛋白得率最优提取条件为:酶添加量为1.06%,提取温度为4℃,提取时间为19.5 h。在此条件下,鱼皮胶原提取率为42.1%。进一步的营养分析发现,提取的鱼皮胶原中粗蛋白含量为89.76%,灰分含量为1.37%,脂肪含量0.81%,水分7.52%。  相似文献   

3.
鲍士宝  王璋  许时婴 《食品科学》2009,30(10):101-105
研究了醋酸溶液溶胀鮰鱼鱼皮对鱼皮中胶原提取率的影响,发现先用0.5mol/L 醋酸溶胀鱼皮6h,再经组织捣碎机打浆后用稀醋酸溶解,最后用碱液中和沉淀得到粗胶原,胶原提取率可以达到92%,提取工艺简单,提取率高,耗时短。采用五种蛋白酶对提取的粗胶原进行水解以除去其中的杂蛋白,其中胰蛋白酶效果较好,除杂率为60% 以上。研究了水洗法对粗胶原的脱盐效果,所提取胶原的SDS-PAGE 显示其α链没有在提取过程中发生降解,胶原的圆二色光谱与X- 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提取胶原基本保持了完整的三股螺旋结构,没有发生变性。  相似文献   

4.
利用醋酸及胃蛋白酶从鲴鱼鱼皮中提取了胶原,并对其物理与化学特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胶原属于典型的I型胶原,胶原的三股螺旋分子组成为[a1(I)]2a2(I)。氨基酸组成及变性温度的分析说明提取的鲴鱼皮胶原由于其自身亚氨基酸含量的特征,使得它的稳定性远远高于其他鱼类的皮胶原,但仍然比大多数哺乳类动物皮胶原稳定性要弱。紫外扫描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及圆二色性研究结果证明提取的胶原三股螺旋结构保持完整。  相似文献   

5.
皮胶原的结构、性质与提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动物皮胶原的结构组成和物化性质,着重综述了最近几年国内外从猪皮、牛皮和鱼皮中提取胶原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6.
利用醋酸及胃蛋白酶从经过超细粉碎的鮰鱼鱼皮中提取了胶原,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差示量热扫描分析测定其变性温度和收缩温度,并将鱼皮胶原在变性温度和收缩温度下处理1h,在4℃下复性24h,后通过圆二色谱分析、傅立叶红外扫描分析和SDS-PAGE凝胶电泳分析其复性情况。结果表明:胶原蛋白的变性温度为36℃,收缩温度为65℃;SDS-PAGE凝胶电泳图谱表明所提取的胶原具备Ⅰ型胶原的特征;热处理后的胶原蛋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性,且结构不能完全恢复;65℃处理比36℃处理的胶原蛋白复性效果好。本研究可为斑点鮰鱼鱼皮胶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 5 mg/mL黑鱼鱼皮胶原溶液的流变和热稳定性,并与相同浓度牛皮胶原溶液作比较;考察了温度对黑鱼胶原的动态粘弹性与成纤维过程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戊二醛和己二酸-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酯用于交联改性黑鱼胶原溶液的效果.结果表明,相同浓度的黑鱼胶原与牛皮胶原溶液的流变学参数和热稳定性存在显著差别,黑鱼胶原的分子...  相似文献   

8.
采用多级膜对鱼皮胶原寡肽提取液进行分离。研究了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超滤膜对提取液分离效果及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用膜为截留分子量为5 ku的超滤膜,透过液中胶原寡肽占总肽量的96%,胶原寡肽的回收率为92.5%。经超滤膜处理后的料液再用纳滤膜进行脱盐、浓缩。200 u的纳滤膜能够有效地除去鱼皮胶原寡肽提取液中的无机盐等小分子杂质,经过脱盐后的浓缩液中胶原寡肽的分子量集中分布在100~1 000 u之间,料液的电导率从初始的10 ms/cm,下降至86μs/cm。  相似文献   

9.
以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鱼皮为原料制备抗氧化胶原肽。进行了鱼皮酶解的单因素实验、酶解条件的响应面优化、G-15葡聚糖凝胶层析分离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检测。结果表明:大菱鲆鱼皮酶解的最适用酶为中性蛋白酶,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2 ℃,酶解时间为338 min,加酶量为1142 U/g,反应体系pH值为6.7。按照此最佳条件制备得到鱼皮酶解液羟自由基清除率为34.44%,与理论值接近。大菱鲆鱼皮胶原肽经过层析分离,得到了3种不同分子质量的多肽组分TSP1、TSP2、TSP3,其中TSP3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好,具有更强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亚铁离子螯合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还原力。本研究为大菱鲆及其它鱼类多肽的开发研究以及鱼类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鲢鱼皮、鱼鳞胶原的制备及理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鲢鱼皮、鱼鳞中分别提取并纯化酸溶性和酶溶性胶原,得到四种不同的胶原,并分析四种胶原在分子组成、空间结构、热稳定性等方面的异同,为基于淡水鱼来源的胶原材料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四种胶原的紫外图谱、红外图谱和圆二色谱图相似,即空间结构类似,均具有天然的三股螺旋的空间构象,符合典型的Ⅰ型胶原的特点;四种胶原的氨基酸组成和比例接近;酸溶性胶原(ASC)的分子结构中二聚体β链含量多,且α1链和α3链的分子量相同,酶溶性胶原(PSC)的分子结构中二聚体β链含量少,三条α链区分明显,且鱼皮PSC和鱼鳞PSC的α链分子量分布不同;ASC溶液的粘度大于PSC,鱼皮ASC溶液的粘度大于鱼鳞ASC;四种鲢鱼胶原的热变性温度不同,即用不同方法从不同部位提取的胶原热稳定性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许氏平鲉鱼皮中制备胶原蛋白及胶原肽,并对其特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通过氨基酸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扫描电镜分析探讨鱼皮胶原蛋白的结构特征;制备不同分子量胶原肽组分SCH 1(Mw2000 U)与SCH 2(Mw2000 U),测定其起泡性、吸水性及对H2O2诱导L929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氨基酸分析表明鱼皮胶原蛋白亚氨酸含量为16.7%;FTIR表明样品基本保持了天然三螺旋结构;扫描电镜分析显示冷冻干燥胶原蛋白具有多孔状结构。大分子量SCH 1的起泡性较好,而低分子量SCH 2具有较好的吸湿性。SCH对H2O2引起的细胞损伤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并呈现出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许氏平鲉鱼皮胶原蛋白为I型胶原蛋白,其胶原肽具有良好的起泡性与吸湿性,可有效抵御H2O2引起的细胞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2.
与哺乳动物蛋白相比,鱼皮胶原蛋白未受到克雅氏病和牛海绵状脑病流行的限制,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较差的力学性能和耐降解性质限制了鱼皮胶原的应用。论文探究了漆酶(LAC)和原儿茶醛(PAL)交联制备胶原蛋白水凝胶的交联机理,凝胶微观结构,力学性能和耐降解性质。结果表明,漆酶能够交联胶原成胶。同时,原儿茶醛的引入增强了漆酶交联胶原的作用,提升了胶原蛋白水凝胶的结构稳定性和耐降解性质。LAC-PAL交联胶原是一种构建胶原蛋白水凝胶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3.
研究以无毒河豚鱼皮作为原料,采用两步酶解法制备胶原寡肽的最佳工艺。以水解度和分子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第一步最佳用酶为鱼鳞鱼皮胶原蛋白水解专用酶或胰蛋白酶,第二步最佳用酶为酸性蛋白酶。酸性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投酶量2%,p H4.5,温度50℃,水解时间8h。制备得到的河豚鱼皮胶原寡肽分子量分布主要集中在100~600u。冻干样品的胶原肽含量为94.0%,灰分为0.71%,水分为5.2%。  相似文献   

14.
鮰鱼鱼皮胶原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醋酸及胃蛋白酶从鮰鱼鱼皮中提取了胶原,并对其物理与化学特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的胶原属于典型的Ⅰ型胶原,胶原的三股螺旋分子组成为[α1(Ⅰ)]2α2(Ⅰ)。氨基酸组成及变性温度的分析说明提取的鮰鱼皮胶原由于其自身亚氨基酸含量的特征,使得它的稳定性远远高于其他鱼类的皮胶原,但仍然比大多数哺乳类动物皮胶原稳定性要弱。紫外扫描光谱、傅立叶红外光谱及圆二色性研究结果证明提取的胶原三股螺旋结构保持完整。  相似文献   

15.
江虹锐  邵勇  刘小玲  白洋  米顺利  杨莉 《食品科学》2015,36(21):196-200
目的:体外研究罗非鱼鱼皮胶原多肽对人结肠癌细胞系LoVo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体外培养人结肠癌LoVo细胞,噻唑蓝(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rtrazolium bromide,MTT)法检测罗非鱼鱼皮胶原多肽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荧光探针染色法观察细胞膜及核的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表达;比色法检测细胞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Ⅰ和Ⅲ的活性。结果:罗非鱼鱼皮胶原多肽对LoVo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质量浓度为100 mg/mL、作用48 h时,抑制率达到55.03%(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经胶原多肽作用后,LoVo细胞核浓缩,细胞膜出现不完整,细胞凋亡;且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表达显著增加(P<0.05),细胞内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Ⅲ的活性显著降低(P<0.05),但对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的活性无影响。结论:罗非鱼鱼皮胶原多肽对人结肠癌细胞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作用,可能与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Ⅲ活性,使胞内ROS水平增加,破坏细胞膜形态有关。  相似文献   

16.
观察了胶原蛋白在牛蛙皮肤组织中的分布形态。分别采用酸法和酸酶法提取得到酸溶胶原(ASC)和酶溶胶原(PSC)。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得到的胶原为未变性Ⅰ型胶原;紫外吸收峰在233 nm处;ASC的变性温度(32.60℃)高于PSC的变性温度(32.22℃),而ASC的等电点(6.79)低于PSC的等电点(7.15);牛蛙皮胶原的氨基酸组分中,亚氨基酸的含量较牛皮的低,较鱼皮的高,同时,牛蛙皮胶原中含有牛皮胶原中没有的半胱氨酸。  相似文献   

17.
以牛跟腱和草鱼皮为原料,采用“酸-酶”结合法提取I型胶原,研究两种胶原的结构特性及其自组装行为差异。结果表明:牛跟腱胶原和草鱼皮胶原均具有I型胶原的典型结构特点,具有相似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结构,但氨基酸含量有所差异,其中牛跟腱胶原亚氨基酸(脯氨酸+胫脯氨酸)含量要高于草鱼皮胶原。胶原的自组装结果表明,当胶原质量浓度为2 mg/m L、温度为37℃时胶原自组装速率最高。而当温度过高(>42℃)时,相比牛跟腱胶原,草鱼皮胶原的组装受到更大地抑制,这可能归因于牛跟腱胶原中更多的亚氨基酸含量赋予了其更好的热稳定性。此外,增大胶原浓度可以提升胶原凝胶的存储模量,整体而言,牛跟腱胶原凝胶的存储模量优于草鱼皮胶原凝胶。  相似文献   

18.
三文鱼皮胶原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三文鱼皮为原料,采用中性蛋白酶制备胶原肽,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用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酶解液分子质量分布;测定胶原肽成品清除2,2-二苯基-1-苦基肼(DPPH)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最优酶解条件:酶量0.15%(以鱼皮计),鱼皮-水质量比1:3.0,酶解温度55℃,pH6.0,酶解时间6h。在此条件下,胶原肽的最高得率74.28%。酶解液中分子质量在180~1000Da之间的肽占88.08%。胶原肽成品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IC50为1.302mg/mL,同时也表现出较强的还原力,其中2.5mg/mL胶原肽的还原力是相同浓度BHT的0.69倍。结论:由本法所得胶原肽是以分子质量180~1000Da之间的寡肽(约2~8个氨基酸残基)为主的物质,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自然风干、烘干和盐渍3种不同的方法处理斑点叉尾鮰鱼皮,并在室温条件下分别保藏10、30、60和90 d。在鱼皮保藏结束后,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定期测定鱼皮的收缩温度,提取鱼皮酸溶胶原并测定各胶原的红外光谱性质,利用SDS-PAGE电泳法测定胶原分子的分子质量分布,以此分析各种处理方法及保藏时间对鱼皮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干处理后的鱼皮经保藏一段时间后,复水后的鱼皮和其酸溶胶原的特性与新鲜鱼皮及其酸溶胶原的特性最为接近,表明风干处理的效果最佳,从中提取所得酸溶胶原结构基本保持原有状态。  相似文献   

20.
采用低温酸酶结合法提取鳕鱼鱼皮胶原,通过考察不同提取条件,优化了鳕鱼皮胶原的提取工艺,并对所提胶原进行特性分析。以经典的米氏方程理论为基础,研究胃蛋白酶酶促水解鳕鱼皮制备胶原的酶解反应特性,通过鳕鱼皮的酶解曲线,建立数学方程,表征胶原提取过程的水解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鳕鱼皮胶原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胃蛋白酶添加量为1.0%,料液比为1∶40,处理时间为24h,酸介质为柠檬酸,其浓度为0.20mol/L。在此条件下胶原提取率达到48.67%。胃蛋白酶水解鳕鱼皮制备胶原的动力学模型为:-rs=(2.9004E-3[S])/([S]+0.2156),其中米氏常数Km=0.21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