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了研究人工发酵技术对片烟质量的影响,通过调节发酵室环境温湿度,考察了人工发酵过程中升温阶段、保温阶段、降温阶段片烟含水率、化学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在人工发酵的环境下,片烟存在解湿-吸湿过程。经过人工发酵后烟叶中总糖含量、还原糖含量和植物碱(以烟碱为主)含量降低,氮化物降解转化,但钾含量有所提升。不同片烟样品中氯含量所呈现出来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不同发酵条件下氯含量都会有所增加,但是总体变化不大。(2)人工发酵过程中,在环境温度50.0℃、相对湿度55.0%条件下,不同部位烟叶保温时间不同,上部和中部叶保温时间5 d时感官质量最佳;下部叶保温时间3 d感官质量最佳。说明人工发酵可提高烟叶感官质量。(3)高强度发酵参数(温度50.0℃、相对湿度55.0%)比低强度发酵参数(45.0℃、50.0%)更能缩短发酵时间。  相似文献   

2.
烤烟红花大金元上部叶采收方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探讨密集烘烤条件下红花大金元上部叶最佳采收方式,为凉山烟区红花大金元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科学依据。以烤烟红花大金元上部烟叶为供试材料,设置"习惯采收、7片采收、5片采收和5片带茎采收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采收方式对红花大金元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质量、主要经济性状和烘烤成本的影响。结果表明,5片带茎采收处理上部叶外观质量较好,烟叶的有效产量、产值、均价、上等烟和中等烟比例均较高,烟叶化学成分较协调,烟叶评吸质量最高,烘烤成本较低。凉山烟区红花大金元上部烟叶的最佳采收方式是5片带茎采收。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工商交接烟叶包内等级内在质量一致性和可接受程度,以工商交接烟叶C3F烟包内样品为研究材料,采用逐片分级、按原烟包混级比例还原的方法,依据烤烟近邻等级关系表设计处理,分析各处理样品的常规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多酚物质(芸香苷、莨菪亭)、感官评吸结果的差异与一致性。结果表明:C3F烟包中如混有同组别近邻等级和外观质量相近的近邻等级烟叶时对烤烟致香物质含量(质量分数)、评吸得分以及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影响较小;混有非近邻等级时对烤烟的总体质量影响较大;非近邻等级中仅混有B2F可使烟叶的致香物质含量增加,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较好;原级中混有副组烟叶则严重影响烟包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4.
马里兰烟施氮量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设计施氮量60、90、120、150、180、210kg/hm^2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前两个处理施氮太少,田间长势较弱,烟株发育不良,叶少、片小、均价、上等烟比例、产量、产值较低,收益少。后两个处理,施氮量太多,田间长势过旺,叶多、片大、病害较重,特别是210kg/hm^2处理,尽管获得较高产量,但均价和上等烟比例低,产值不高,加上成本增加,收益减少,烟叶评吸质量较差。施氮量120-150kg/hm^2,田间长势正常,烟株个体生长发育良好,群体结构合理,均价和上等烟比例较高,产量和产值最高,收益最大,烟碱含量适中,评吸质量较好。可初步认定,在当地条件下,施氮量120-150kg/hm^2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制备烟用美拉德香精工艺进行优化。以木糖与谷氨酸为原料,以卷烟感官质量评吸分数为主要衡量指标,利用响应面法结合单因素试验分析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底物浓度和反应体系初始p H四因素三水平的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得到多元线性模拟回归方程,并确定木糖与谷氨酸制备烟用美拉德香精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4.10 h、反应温度111℃、反应体系质量浓度5.15%、反应体系p H 6.06。此工艺条件下卷烟感官质量评吸分数为87.25,回归模型的预测值86.50。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曲靖烟区烤烟评吸质量与主要化学成分的关系及建立烤烟评吸质量的估算方法,对150个烤烟样品的13项化学指标与评吸质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入选的13项化学指标与烤烟评吸质量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还原糖、总氮、烟碱、钾含量、氯含量、挥发酸和挥发碱含量是烤烟评吸质量的主要决定因素;基于主成分回归方法建立了曲靖烟区烤烟评吸质量的估算模型,决定系数(R2)为0.723,回归方程通过显著性检验(P=0.000);曲靖烟区烤烟评吸质量可以通过烤烟化学成分含量进行估算,基于烤烟化学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回归的方法在既定区域内估算烤烟样品的评吸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烤烟雄性不育一代杂交种辽烟15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辽烟15号是以MSG28为母本,8022-1为父本配制的雄性不育一代杂交种。它集双亲优良性状于一体,具有优质烟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原烟多为桔黄色至金黄色,油分较多,组织疏松。尼古丁含量2.85%,糖碱比6.79,圈烟评吸优于对照G28;单料烟评吸鉴定,各项质量标准明显高于对照NC89。经多年多点试验,平均亩产量比对照G28和NC89分别增加35.81%和24.98%;均价分别提高11.0%和10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捷、全面评价片烟质量的可行性,以2015—2017年初烤烟叶和复烤片烟为研究材料,使用偏最小二乘法等数据处理方法建立了片烟常规化学成分、香型、部位、感官质量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验证模型效果后对2018—2019年度云南片烟质量进行了预测和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度较2018年度,化学成分呈现总糖、还原糖极显著下降、总氮极显著上升的趋势;清香型指数略有下降;两年上、中、下部位指标差异不显著;近红外感官质量模型评价的70个片烟中有57个片烟与感官评价结果相符,预测准确率达到81.4%,且年度间差异极显著;近红外预测结果与感官评吸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利用近红外技术评价片烟综合质量可以为卷烟配方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酶法与微生物发酵法制备天然烟用香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酶制剂和微生物处理烟叶碎片废弃物制备天然烟用香料.以纤维素酶、液化酶及糖化酶处理烟叶碎片制备烟用香料,以非酶处理制备的烟用香料为对照,加香评吸表明,酶处理烟用香料在香气和口感上比对照有明显的提高.经酶处理以后,利用混合微生物对其进行发酵,发现以生香酵母+德氏乳酸菌、生香酵母+德氏乳酸菌+根霉两个组合的总体评分最高,增香效果明显.对发酵物挥发性成分进行了气相色谱-质谱法(GS-MS)分析,结果表明,经发酵后醇类、烯烃类、有机酸类、酮类、酯类、杂环类物质的含量和种类与发酵原料相比都有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0.
酶对烟叶发酵内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缩短烟叶发酵时间,提高烟叶发酵内在质量,采用复合酶(纤维素酶和蛋白酶)经过48℃、65%的相对湿度发酵12h,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烟叶内总糖提高14.9%,蛋白质降低了15.6%。经过评吸初步显示:经酶促发酵后的烟叶,香气改善,香气量增加,青杂气减轻,刺激性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以葡萄和糯米为原料制备葡萄糯米香醋,以酒精度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其酒精发酵工艺条件;以总酸含量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优化其醋酸发酵工艺条件,并对该产品的挥发性成分、理化指标及感官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酒精发酵工艺条件为:葡萄与糯米质量比2∶1、初始糖度23%、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添加量0.22%、发酵温度28 ℃;最佳醋酸发酵工艺条件为:初始酒精度7%vol、醋酸菌(Acetobacter aceti)接种量5%、发酵温度30 ℃。在此优化条件下,葡萄糯米香醋共检出31种挥发性成分,其中醇类7种、醛类3种、酸类7种、酯类13种、苯类1种,总酸、总酯含量分别为4.70 g/100 mL、3.18 g/100 mL,葡萄糯米香醋呈红褐色、澄清透亮,口感醇厚、酸甜柔和,具有浓郁的果香和醋香。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人工发酵蜂粮的发酵方式,对固态发酵和液态发酵的蜂粮的乳酸菌活菌数、感官评分、总糖、总蛋白以及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液态发酵的蜂粮中的乳酸菌活菌数多于固态发酵,且其营养成分也优于固态发酵。固态发酵的蜂粮的乳酸菌活菌数最大值为1.65×107 CFU/g,感官评分为4.02分,总糖含量为45.9%,总蛋白含量为23.9%,总氨基酸含量为1.52 g/100 g。液态发酵蜂粮的活菌数达到2.12×107 CFU/g,感官评分为4.44分,总糖含量为46.8%,总蛋白含量为24.3%,总氨基酸含量为1.54 g/100 g,尤其天冬氨酸、苏氨酸、谷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含量较高。结果表明,蜂粮液态发酵方式优于固态发酵,可以用液态发酵进行蜂粮的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优化酸汤子的发酵工艺,比较传统发酵和人工接种发酵酸汤子的品质差异。方法 以有机玉米面粉为主要原料,以从传统发酵的酸汤子中分离纯化的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按1:2 (V:V)进行酸汤子人工接种发酵,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研究了液料比、pH、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酸汤子品质的影响。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获得适宜的酸汤子发酵工艺为:液料比2:1,pH 6.9,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16 h, 感官综合评价得分为92.9分。在缩短发酵时间的同时,与市售菌剂发酵的酸汤子、传统发酵的酸汤子相比,总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65倍、2.63倍;熟断条率分别降低2.65%、5.37%。结论 在最优条件下制作的酸汤子味香而酸甜,顺滑爽口。与传统发酵相比,采用人工接种的酸汤子在外观品质、适口性及营养方面均得到很大提升,本研究为酸汤子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升鲜辣沙蟹汁的品质,改良制备工艺。文章选择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鲁氏酵母菌(Saccharomyces rouxii)作为发酵菌种,以感官评价和氨基酸态氮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实验优化最佳工艺条件及配方。研究结果表明,发酵时间为18 d,发酵温度为29℃,沙蟹添加量为1000 g,植物乳杆菌和鲁氏酵母菌的最佳混合浓度比例为4∶5,接种量为26 mL,辣椒为360 g,盐为340 g,在此工艺及配方条件下制备的鲜辣沙蟹汁品质最佳。对比分析了传统发酵法与微生物发酵法制备鲜辣沙蟹汁的感官评价和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法与传统发酵法制备的鲜辣沙蟹汁相比,感官评分增加了6.53%,氨基酸态氮含量增加了9.48%,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下降了22.22%,游离氨基酸总量增加了12.98%,鲜味与甜味氨基酸含量增加了44.09%。综上,微生物发酵法能有效地改善鲜辣沙蟹汁的风味品质,对其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也为相关调味品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选用乳酸芽孢杆菌DU-106与植物乳杆菌复配的菌粉对茯苓、白扁豆、薏米、杏仁和甘草等药食同源材料制成的祛湿汤进行发酵,比较发酵对祛湿汤的理化性质(pH、还原糖、总酸、多糖、蛋白质、多酚、黄酮、必需氨基酸和有机酸)和风味物质的影响,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在发酵4 d后祛湿汤pH降低至3.0以下,益生菌发酵通过消耗还原糖,提高了总酸含量,最高达11.00 g/kg。益生菌发酵提高了祛湿汤中多糖、蛋白质、多酚和黄酮等活性成分的含量,且均在第7 d达到最大值,最大值分别为20.95、1.66 mg/mL、52.45、53.26 μg/mL。益生菌发酵也显著(P<0.05) 提高了必需氨基酸和有机酸的含量。此外,发酵还赋予了祛湿汤特殊的发酵风味。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发现,发酵后祛湿汤的酯类和醇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有所增加。感官评价结果表明,益生菌发酵改善了祛湿汤的香气和滋味,发酵第7 d的祛湿汤总体感官品质最好。综上,用DU-106和植物乳杆菌发酵祛湿汤有利于提升祛湿汤品质,可为复合菌种发酵药食同源材料复方水煎剂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影响永丰辣酱人工接种发酵工艺的发酵温度、发酵时间、酵母接种量和食盐用量等因子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添加11%的食盐、0.8%的鲁氏酵母种子液,在定期揿酱的前提下,28℃~40℃间歇式控温发酵30d;所得人工接种发酵产品总酯含量高,凡感官评价较好。  相似文献   

17.
对高粱和大米混合发酵与单纯高粱发酵所得原酒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高粱和大米混合发酵所得原酒总酯高于单纯高粱发酵,且其中己酸乙酯、乙酸乙酯、乳酸乙酯及丁酸乙酯含量也较高;但单纯高粱发酵总酸含量高于高粱和大米混合发酵,尤其是丁酸和己酸。通过感官品评发现,高粱和大米混合发酵所产原酒感官品评略优于单纯高粱发酵,完全符合浓香型白酒香、绵、甜、净、长及香味谐调的特点。这为多粮代替单粮发酵生产高炉家酒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进一步扩大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薏米纳豆发酵工艺及其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薏米纳豆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并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质量比、接种量、发酵时间为影响因素,感官评价、纳豆菌数量和纳豆激酶活力为评价指标,综合加权评分,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薏米纳豆制作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薏米黄豆质量比2∶8,接种量5%,发酵时间为24 h.此外,分析了薏米纳豆的氨基酸组成,氨基酸态氮含量为0.4%,多糖含量为3.3%,总黄酮含量为0.043%.  相似文献   

19.
In China, the production of apples is very large even surplus. Developing cider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and promising segment of the fruit industry. Fuji apples, a most popular dessert variety in China, were employed to produce cider. Timely monitoring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was conducted by recording the changes in yeast biomass, total sugar content, reducing sugar content, total acidity, yeast assimilable nitrogen, total phenols content, amino acids and volatile compounds. The sugar and nitrogen compounds were consumed smoothly during fermentation. A variety of volatile compounds were detected in the fermentation liquor, mainly including eight higher alcohols, fourteen esters, six fatty acids, three aldehydes, one ketone, one volatile phenol and three terpenes. Their content was changing dynamically throughout the fermentation process. The sensory evaluation revealed a good acceptance of the cid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uji apples are good raw material for cider and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widely used in the China cider industry.  相似文献   

20.
以猕猴桃和糯米为原料,制备猕猴桃米酒。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猕猴桃米酒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气质联用(GC-MS)技术检测猕猴桃米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结果表明,最适酿造工艺条件为猕猴桃汁添加量35%、发酵时间12 d、发酵温度30 ℃、蔗糖添加量9%。在该优化条件下,猕猴桃米酒酒精度为12.5%vol,感官评分为95分,其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相关国标要求。GC-MS共检测出猕猴桃米酒中31种风味物质,其中醇类9种、酯类14种、酸类5种、其他类3种。其中醇类、酯类、酸类的相对含量分别为69.02%、15.14%、13.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