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粉葛为原料,对粉葛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分离工艺进行了研究。根据直链和支链淀粉的理化特性及结构的不同,采用正丁醇-异戊醇配合物沉淀法对粉葛直链和支链淀粉进行粗分离,再经正丁醇重结晶得到较纯的直链与支链淀粉,讨论了分离前对淀粉进行预处理、纯化次数、分离过程中离心时间对分离效果的影响。通过对淀粉-碘复合物光吸收特性分析和蓝值比较,表征分离得到的直链与支链淀粉的纯度。结果表明:直链淀粉纯化5次、支链淀粉纯化6次、分离前经过预处理、支链淀粉纯化时离心时间和速度为30min,5 000r/min的条件下,光谱分析测得的最大吸收波长和蓝值都落在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文献报道结果的相应数值范围内,表明此时分离效果最佳,正丁醇结晶法分离的直链和支链淀粉纯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以高州粉葛为原料,采用碱法提取淀粉。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粉葛淀粉提取的条件进行三因素(料液比、浸泡时间、pH)三水平的响应面实验设计,以淀粉提取率作为响应面值,通过Design Expert软件对粉葛淀粉提取率进行响应面优化。并对提取的淀粉进行了淀粉透明度、凝沉性、冻融稳定性、粘度等物化性质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淀粉提取的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4.5,浸泡时间2.0h,浸泡pH10.2。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粉葛淀粉提取率达83.66%。在所提取粉葛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为23.8%,糊透明度、冻融稳定性较高,易凝沉,属于高膨胀型淀粉,6%淀粉糊在95℃时的粘度为1500mpa·s。  相似文献   

3.
葛根淀粉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葛根淀粉特有的保健特性使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走俏的淀粉产品。系统地研究了葛根淀粉的颗粒、糊等方面的性质,结果表明,其颗粒较小,粒径平均值为12.2mm,结晶结构为C型,直链淀粉含量为19.8%,糊化温度范围为57.5~64.7℃。葛根淀粉凝沉性比玉米淀粉弱,冷糊粘度稳定性较好,其他性质与玉米淀粉比较相似。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复配改良剂对糯米淀粉老化特性的影响,以低温储存后凝胶硬度的变化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改良剂对糯米淀粉老化的抑制效果;采用响应面法确定复配改良剂的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复配改良剂的最佳添加量为:黄原胶0.53%、单甘脂0.43%、β-淀粉酶0.18%。延缓糯米淀粉老化效果的改良剂顺序为β-淀粉酶黄原胶单甘脂。对糯米淀粉凝胶进行TPA、FT-IR和DSC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复配改良剂的凝胶硬度、红外吸光度比值、热焓△H均显著低于空白样品。说明复配改良剂能有效控制水分迁移,抑制直链淀粉双螺旋结构形成和分子交联聚合,缩短直链淀粉及支链淀粉直线分支长度,降低支链淀粉晶种源浓度,阻碍其重结晶,有效延缓糯米淀粉凝胶的老化。  相似文献   

5.
对零余子淀粉的颗粒形态、晶体结构、淀粉糊性质进行了研究,并与山药淀粉选行比较.结果表明,零余子淀粉颗粒呈卵圆形,支链淀粉含量大于直链淀粉,X-射线衍射表明,零余子与山药淀粉均为C型晶体结构,结晶度分别为32.02%和34.32%.DTG曲线分析表明,零余子、山药淀粉的最大失重速率温度分别为311.3℃和313.8℃.零余子和山药淀粉糊液为非牛顿流体,剪切使糊液变稀,淀粉糊的动态流变行为表现为低剪切速率对两种淀粉糊凝胶特性影响不大,当剪切速率大于80r·s-1时,升温会导致淀粉糊由凝胶向溶胶转变.  相似文献   

6.
以4种我国广泛种植的杂豆为原料,采用湿磨法提取豇豆淀粉、扁豆淀粉、豌豆淀粉、红芸豆淀粉,并对4种杂豆淀粉的结构特征和理化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杂豆淀粉的红外光谱均呈现典型的淀粉类多糖结构特征,颗粒完整光滑,主要呈现肾型和椭圆形。样品的平均流体力学半径大小顺序为豇豆淀粉>豌豆淀粉>扁豆淀粉>红芸豆淀粉,扁豆淀粉为CC-型晶体,其余为CA-型晶体,样品间的相对结晶度差异较大(27.6%~38.5%)。4种杂豆淀粉的糊化特性差异显著,糊化温度均较高(75.3~82.8℃),不易糊化。豇豆淀粉直链淀粉含量最低(26.3%),其热糊稳定性优于其他杂豆淀粉,具有不易老化的特性。红芸豆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最高(31.5%),回生值最高(3 182.3 mPa·s),最易发生老化行为。综上,4种杂豆淀粉的颗粒形貌相似,均为C-型晶体,分子结构和糊化特性差异较大,凝沉特性相近。  相似文献   

7.
通过向四次回生的玉米直链淀粉中添加草酸侵蚀的四次回生的甘薯淀粉、甘薯直链和甘薯支链淀粉晶种(质量分数:1%),研究甘薯淀粉晶种对玉米直链淀粉回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淀粉晶种明显促进了玉米直链淀粉回生长晶,其中甘薯直链淀粉晶种使得玉米直链淀粉回生率达到59.5%,比不添加晶种提高了19.3%。可见吸收光谱研究表明,甘薯淀粉晶种及长晶后的玉米直链淀粉均保持了双螺旋结构。X-射线研究表明草酸侵蚀后甘薯淀粉、甘薯直链淀粉、甘薯支链淀粉均为A+B型。将其分别添加到玉米直链淀粉中并长晶后的样品,结构均为B型。DSC研究表明,甘薯支链淀粉晶种具有最高的吸热焓,说明其晶体含量最高。三种晶种分别促进玉米直链淀粉长晶后的结构较为相似,晶体含量也较相近。该研究为提高淀粉的回生率、研究回生淀粉结晶结构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李海普  李彬  欧阳明  张莎莎 《食品科学》2010,31(11):273-277
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是淀粉的两大主要组分,它们在分子结构以及分子聚集态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其物化特性有所不同,具有不同直链和支链淀粉组成比例的淀粉在总体应用表现也不相同。本文通过讨论淀粉最新的研究进展,对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纯度、分子结构、相对分子质量、晶体特性、热焓特性、黏度特性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稻米淀粉不同级分的理化特性及稻米类型对各级分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稻米淀粉级分的理化特性有较大差异 ,稻米类型对各级分理化特性有影响。直链淀粉的碘结合力为 19.99~2 0 .31mgI2 /g淀粉 ,支链淀粉为 0 .0 6~ 0 .0 95mgI2 /g淀粉 。直链淀粉的碘兰值为 0 .2 0~ 0 .2 5OD/0 .1g淀粉 ,以籼稻直链淀粉的碘兰值较大 ;支链淀粉碘兰值为 0 .0 3~ 0 .10OD/0 .1g淀粉 。直链淀粉的特性粘度为 5 0~ 15 0mL/g ,以粳稻较大 ;支链淀粉的特性粘度为 5 0 0~ 95 0mL/g ,以糯稻最大 ,籼稻最小。直链淀粉与碘复合物的可见光最大吸收波长为 6 0 0~ 6 2 0nm ,支链淀粉为 5 2 0~ 5 40nm ,品种差异较小。分离纯化后直链淀粉的结晶度为 2 3%~ 2 5 % ,支链淀粉则无晶体结构 ,结晶度的品种差异较小。稻米支链淀粉的分子量为 4 7× 10 6 (籼稻 )~ 2 35× 10 6 (糯稻 ) ,直链淀粉的分子量为 0 .4 4× 10 6 (籼稻 )~ 1.6 2× 10 6 (粳稻 )。  相似文献   

10.
取葛根、土豆、玉米、水稻、糯米、白莲等植物淀粉进行特性比较,研究各种淀粉的差异,旨在快速鉴定葛根淀粉及其他淀粉。结果表明,淀粉颗粒形态因作物种类不同而有差别。直链淀粉含量以红腰豆淀粉最高为57.25%,糯米淀粉最低为5.15%;葛根的直链淀粉含量仅为16.04%。各植物淀粉的吸光度在30~60℃时无明显差异,60℃后呈现不同,葛根在85℃时吸光度为0.452,其吸光度和玉米淀粉在60℃时的吸光度相近,但在85℃时吸光度差变大。葛根的糊化温度为66~85℃。  相似文献   

11.
葛根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葛根营养液、白糖、脱脂奶粉为主要原料,采用对比试验、正交试验优化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和配方。开发出营养丰富和具有乳香特有复合香味的葛根酸奶。  相似文献   

12.
采用乙醇提取、多种层析分离,以及核磁共振鉴定结构的方法,建立小鼠急性酒精中毒模型,以小鼠醉酒潜伏期、睡眠时间、血液乙醇浓度、肝中乙醇和乙醛脱氢酶活性为指标,筛选各组分的解酒作用,研究葛花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的解酒功效与活性成分。结果表明:葛花醇提物经大孔树脂分离得到的体积分数为30%的乙醇洗脱物具有显著缓解小鼠急性酒精中毒的作用(P <0. 05)。从该组分分离到3个单体,分别是8-C-葡萄糖-鹰嘴豆素甲(Ⅰ)、8-C-葡萄糖-O-木糖-染料木素(Ⅱ)、印度黄酮苷(Ⅲ),其中化合物Ⅰ能显著增加小鼠对酒精的耐受时间(84. 19 min),缩短小鼠的醉酒时间(241. 40 min),降低血液中的乙醇质量浓度(401. 79 mg/100 mL),提高肝中乙醇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3. 06 U/mg,1 109. 26 U/g)。首次从葛花中分离出化合物Ⅰ,并证实其具有解酒功效,为葛花解酒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葛根提取物及其萃取物进行活性成分含量测定及抗氧化活性和总还原能力的测定。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代表其抗氧化活性,比较葛根各提取物及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Origin软件中的多项拟合计算活性试验的IC50值和A0.7值,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测定活性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最终测得结果表明,葛根70%乙醇提取物中含量最高的是总黄酮,含量为326.1 mg/g,水提物中总多糖含量最高,为183.9 mg/g。葛根提取物及其萃取物抗氧化活性顺序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葛根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最优。  相似文献   

14.
以葛根淀粉为主要基质制备可食膜,研究羧甲基纤维素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添加量、甘油添加量、干燥温度及干燥时间对葛根淀粉可食膜物理性能(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渗水时间及厚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度综合评分法对膜性能进行综合评价, 得到物理性能综合评分数学模型为Y=0.466P1+0.229P2+0.305P3。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CMC 添加量0.06 g/g 淀粉、甘油添加量0.6 mL/g 淀粉、干燥温度60 ℃、干燥时间5 h,此时可食膜无色透明、膜质柔韧、均匀光滑、无异味,物理性能综合评分为0.915,感官评分为96.78。观察显微结构表明,可食膜结构致密,大部分区域成膜均匀,存在少量颗粒和孔洞。保鲜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可食膜热封真空包装能有效减缓玫瑰乳饼水分蒸发,保持乳饼良好质地和风味,减缓玫瑰花色素损失,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延长货架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广西不同产地所产粉葛、野葛原料的品质,对其所含水分、多糖、总异黄酮、葛根素和大豆苷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使用烘干法测定各产地粉葛、野葛的水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和总异黄酮含量,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和大豆苷的含量。结果显示,广西各个产地的粉葛、野葛的水分含量均低于14%,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规定,其中产于广西桂林的粉葛水分含量最低,为7.13%;产于玉林市的野葛多糖和总异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1.106 0、5.163 0 g/100 g;产于玉林市的野葛葛根素和大豆苷含量较高,分别为41.767 5、5.788 4 mg/g。产于广西的粉葛异黄酮成分含量远低于野葛,综合考察水分含量、多糖和总异黄酮含量,发现产于广西玉林市的野葛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6.
17.
李燕  张佳琪  张磊  吕远平 《食品科学》2011,32(8):323-326
以葛根为主料,辅以大米、玉米等制备葛根营养粉。对葛根进行深加工,探讨护色液质量浓度、葛根熟化方法、粉碎粒度等葛根全粉的制备工艺条件以及葛根营养粉的配方。结果表明:制备葛根全粉的适宜制备工艺条件为采用0.1g/100mL柠檬酸溶液作为护色剂、105℃蒸汽蒸制15min、60℃热风干燥、粉碎后过100目筛;葛根营养粉的最佳配方为葛根全粉56%、白砂糖20%、麦芽糊精10%、大米粉7.2%、玉米粉4.8%、β-环状糊精2%。制得的葛根营养粉成品感官优良、冲调性好。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葛根天然饮料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研究了功能性葛根天然饮料的加工工艺,工艺出发点主要有二:一、尽可能多地提取出葛根中的黄酮;二、尽可能多地保留葛根的特有风味。工艺主体包括浸提和酶解两部分。实验显示,浸提时浸提液用葛根重1.8倍的异Vc—Na溶液,调节PH值6.0,温度25℃,浸提80min,效果最佳;酶解用耐高温α—淀粉酶,酶解温度80℃,酶解液PH值6.0,酶解时间35min,加酶量为净葛重的4‰效果最佳。所得产品清凉爽口,葛香浓郁。  相似文献   

19.
以葛根提取液为原料,明胶为胶凝剂,以质构参数和感官评分为评价标准,对葛根软糖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葛根提取液添加量30%,明胶添加量16%,蔗糖添加量25%,柠檬酸浓度为0.1%,该条件下制得的葛根软糖具有较适宜的硬度、弹性、韧性和咀嚼性,感官评分最高为87分。在此条件下测得软糖的黄酮含量为126.10μg/g,DPPH、ABTS、羟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46.3%,33.7%,62.1%。  相似文献   

20.
野葛细胞固定化培养及异黄酮化合物的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藻酸钠固定化处理的野葛细胞为试材,研究了固定化细胞培养周期中细胞生长、糖源消耗和异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野葛细胞生长曲线呈“S”形,可分为3个主要阶段,即迟滞期(0~8 d)、指数生长期(8~14 d)和稳定增长期(14~18 d)。在培养的第18天达到最大生物量(48.56 g(FW)/L),约为初始接种量的3.04倍。同时,糖源随细胞生长量的增加而不断消耗。在野葛细胞培养周期中,固定化细胞胞内黄酮和培养液黄酮逐渐累积,培养体系中的总黄酮含量与细胞生长量呈同步增长的关系,第16天,总黄酮含量约为初始培养时的17.28倍。试验结果为采用野葛细胞固定化培养的方法进行异黄酮化合物的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